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2020-01-22陶建宏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陶建宏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逐步推进,老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采取多元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充分突出高中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本文通过具体论述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为强化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提供可参考的资料,促使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探究

高中数学教学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便需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及空间去进行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充分激发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来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够在不断探究的时候增强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就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因教师将主要精力投放在了教学内容的整合上,而忽略了教学方法的选择,从而导致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为了能够最大限度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便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学生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予以系统的设计与规范,让学生对教学目标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知,继而围绕此目标来展开素质整理,方能在确保教学内容的适宜同时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感知,而后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完成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深化。对此,教师便可对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予以有效调动,诸如将物理的玻意耳定律引入教学,以结合物理学科的方式来设置问题,如此一来,既能深化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又能得到拓展学生视野的目标。

二、设计有效问题,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

首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再基于课堂情境提出有探讨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真正好的问题并不在于数量多少,而是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情境的构建,还是围绕情境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均需教师结合课程知识来确保其合理性,如此方能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例如,当进行《等差数列》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引进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来帮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知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定义,如场景1:作为水库管理员,常常会定期排放水库中的水,以此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让鱼群能够始终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其中,当前水库的水深大约为20m,管理员每天排水一次,而排水一次水库水位将下降3m,水库水的最低深度为5m,而在此过程中,每天的排水量比例为1:1:1。情景二:三名小朋友比赛跳绳,而三名小朋友中,A一分钟跳了50个,B跳了55个,C跳了60个,三者分别跳绳数岁排成的数列便为50,55,60。场景三:妈妈给了默默十块糖,要求默默数一数,而默默则将糖两两分组,而此过程便可列出数列:2,4,6,8,10。针对以上三组数列,其有何共同点?请尝试总结何为等差数列?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再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此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在分析解答问题时不仅会逐步突破知识难点,而且思维路径也将变得更加的清晰,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在解决难度极高的问题时,便能够掌握复杂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

例如,针对“点到直線距离”的相关内容教学,教师便可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此前所学,如已知点P1(x1,y1),P2(x2,y2),则|P1P2|=(x2-x1)2+(y2-y1)2(用P1,P2的坐标表示他们之间的距离|P1P2|)。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再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所学同时,又可以此为基础提出复杂化的问题,如将其中一点环卫直线,即已知点P(x0,y0),直线l:Ax+By+c=0,如何用x0,y0,A,B,C。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亦当是教师教学过程所应关注之重点。因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仅关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且当其在解答问题时,思维也将随着知识难点的突破而愈发的清晰与明确,继而可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与理解知识。而当学生通过解决问题逐步积累其一些学习的经验与心得后,其解题能力的进步将帮助其更好地解决其他复杂化问题,继而可切实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提升。

表示点P到直线l的距离?对于此问题,教师可要求学生首先独立进行思考,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将调动以往的知识经验来尝试解决问题,但因效果均不理想,故此时,教师变应及时介入来学生讲解一些好的解决思路及方法。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在其利用该方式去解决问题后,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也能得到有效提升。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也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探究与解题能力。

四、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探究活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到,强制学习绝非有效教学。而是要让学生本身对学习充满兴趣。对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亦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再基于情境提出有探讨价值的数学问题,亦是确保问题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真正好的问题并不在于数量多少,而是问题能否直达学生内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积极性。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情境的构建或是围绕情境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均需教师结合课程知识来确保其合理性,如此方能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节内容的时候,老师便可以采用“高斯速算”的例子,而在讲解“数学归纳法”的内容时,便可以开展“多米诺骨牌”游戏活动。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再例如,在学习“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这个知识点的过程中,老师便可以使用硬币这个生活实例来开展教学:当16枚硬币中有1枚硬币,而假币的分量略轻,用一个天平来测出哪一枚是假币?通过安排学生自主进行演示操作,并将假币找出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景,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的利用它来进行近似值的求解。让学生改变以往对“二分法”并非神秘莫测的认识,真正认识到二分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总之,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高中数学教师更应积极响应新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双重号召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当然,教师还当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予以有效改革,以此方能促使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良好形成,继而在维护学生的发展全面性同时亦为其今后的学习及生活奠定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 邵广明.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以《三角函数》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21):13-17.

[2] 帖登峰.数学核心素养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影响[J].新课程,2019(6):208.

[3] 吕正军.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教学策略探寻[J].新课程(下),2019(3):56-57.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