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0-01-22白龑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白龑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涌现在课堂上,其中不乏出现一些极具效果的教学方法,这里就包含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而本次研究,也将通过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从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的使用,信息技术结合传统初中生物教育的组合方式,多方面总结出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方法。把课堂办成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进来的课堂,把教学办成学生愿意自己去学的学习过程,从而从学的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教育是社会前进绕不开的步骤,而初中的生物教育是让学生从生理到原理全面了解的基础课程,也是第一次向学生表达出生命的概念。如何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生物学的奥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主动性,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研究尝试,选择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而当今是一个万物信息的时代,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生物教学中,将是一个即紧贴时代背景顺应时代发展,又提升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教学方法。下面将通过信息技术的分析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共同促进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开展。

一、信息技术的优势

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开始。从单单用于军事化行动到广泛使用在人民群众当中,信息化的生活方式正一步一步的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从最初的仅仅用于计算密码到现如今的自动化控制,其运算能力与应用场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传授新一代知识,肩负推进社会前进的教师来说,更应该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发扬优势教育,更加有效率的提升课堂教学。

二、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结合使用

当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碰撞起来,则会产生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之间问题,乃至矛盾,因此在此如何将信息技术的使用与生物课堂教育更加有效的结合起来,提出四个中心思想,分别为目的、主体、开放和互补。要求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育的同时,时刻不离这四个中心思想,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1.以目的为中心思想

应该时刻认准使用信息化技术的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效率。杜绝形式教育的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解力、课长时间和课本内容。合理安排课程教育内容与进度。例如在信息化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提升效率的同时,需要教师注意教学速率,不能在学生进行教学内容观看时,便切换至下一页。并且同时应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讨论时间,让学习的主体回归到学生。减少“一言堂”的教学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的增加教学幻灯片的趣味性,让学生被幻灯片的华丽外形吸引而丢掉了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论是进行何种信息化方式教育,都不能因为其他因素而失去教学的目的[1]。

2.以主体为中心思想

在新的教学改革中重点提出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时候,不能丢失掉这部分的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自我情况自行选择合适自己,自己更加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并可以通过投票方法,选择出优先进行实验的实验内容,结合信息化技术教学演示,即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将学习的主体逐渐还给了学生。例如,在进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模拟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然后对比动物的呼吸现象,形象说明当学生作为一棵草的时候,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并引导学生对比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是通过肺,而绿色植物是如何进行的。最终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2]。

3.以开放为中心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课堂上的教育已经逐步摆脱过去的传统教学观念,而信息技术的性质,更是这个时代最为开放使用的技术之一。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则更加不能丢失掉开放包容的优良性质。当然,在这里所述的开放,并不是无节制的开放,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完全由学生主导。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方向把控者的角色,在大的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由学生自由发挥其个人的学习能力,才是最有效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方法。同时,也经常会有教师因为部分原因出现指导错误的现象,而如果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现问题的学生也会敢于指出教师的问题所在,而避免影响到其他暂未理解的学生。

同样,教学的过程中,不只是教学的气氛进行开放,教学内容也应该开放。适当的抛开课本,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现实中生物圈的环境。例如,在进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学时,可以由教师申请组织室外教学。通过实地的室外教学,开放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在进行室外教学时,分配任务给学生,要求使用电子信息设备,采集一组可以组成一个生态圈的生物样张。并且同时通过电子信息设备,保持实时沟通,确保学生安全问题。既让学生通过一节室外课堂学习了生态圈的组成,也通过电子信息设备让学生将自己实际看到的生态圈记录了下来,最终加深了学生对于本次课程内容的印象,并且提升了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兴趣[3]。

4.以互补为中心思想

任何的教学方式都会具有两面性,有优点就会有缺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只能通过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对于许多不常见的生物现象,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口述进行想象。而每个人的思维不同,所能描绘出的场景也将会不同,最终造成类似山海经中的生物描述方式。并且,由于较为深层的生物实验对于实验器材的要求过于苛刻,而对于中国人口众多的现状无法达到将所有实验都搬到初中实验室中。这就导致类似于《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无法形象的描绘出整个运输的过程。因此,在此时就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的建模过程,对运输过程的模型进行建立,将食物和空气进入身体内之后,各个物质在体内流转的过程具体形象的表现出来。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也有利于教师完成一个较为难以实验的教学任务。

但是同样的,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也常常会变成教师同时需要学习的内容。而当教师将学习的时间分配给信息技术的学习上时候,也变相的减少了对于教育的研究,减少了对于教学课堂内容的研究。最终会导致,教师使用了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反而无法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而得不偿失。因此,在教师设计安排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同时,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以完成教学目的为优先的条件下,有选择的进行信息化课堂教学。而不能一概而论的全部使用课件教学,全部倡导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最终通过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互相补足的完成高效课堂的建设[4]。

結语

在当今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从人民生活内容到前沿科学探索,无不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在课堂教育方面,本此研究也通过分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优质结合,得出四个结合过程的中心思想。通过中心思想,结合其对应实例完成最终教学策略的总结。同时,当教师在进行更多新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也应当遵从这四个中心思想。以目的、主体为教学方向,以开放、互补为教学思想,时刻注意相应的教学策略,最终一定能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结果。

【参考文献】

[1]张福丽,刘巧玲,刘鑫欣,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促进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7(36):279-280.

[2]翁巧菁.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和反思[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6).

[3]潘兆清,宋吉利.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上,2008(7):71-72.

[4]王春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生物教学[J].学周刊,2015(25):192.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都区琵琶九年制学校初中部)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