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政府会计制度核算刍议
2020-01-21秦伟
秦伟
摘要: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单位深化会计 工作改革的必然之路。本文分析探讨了基于信息化的政府会计制度核算要点以及保障措施,期望对提高行政事 業单位会计核算信息化水平有所帮助,从而促使政府会计制度得以贯彻落实。
关键词:信息化;政府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2019年1月1日起,全国各行政事业单位开始实 施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核算方法以及会计报表 进行统一,以推进政府会计深化改革。在政府会计制 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执行“双基础、双科目、双报告” 的会计核算规定,采取平行记账的方式处理经济业务, 增加了会计工作的难度。而基于信息技术建设会计信 息系统,使会计信息系统的各项业务处理符合政府会 计制度的规定,能够大幅度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 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
一、基于信息化的政府会计制度核算要点
1.增设项目核算模块
政府会计制度增加了新的会计科目和核算内容, 为适应这一变化,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在通用信息设 置的基础上增加特殊设置,以提高核算信息质量。具 体包括:一是财政项目设置。在该核算项目中增加财 政核算项目代码,对国库项目进行拆分,细化财政项目 核算。如,基本科研业务费按照国库项目代码的规定 进行标注,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的核算口径相 统一,便于监控项目执行情况。二是基建项目。在核 算系统中设置基建项目模块,完善该模块的基础信息 录人功能,要求会计人员在录人数据信息时必须输人 投资来源、项目类型、批准文号、资金用途、资金分类等 信息,便于统计基建项目信息。三是归集项目。政府 会计制度下,“双基础”对某些业务的处理存在一定差 异,所以需要增设归集项目,对经费进行控制,准确区 分各项业务在“双基础”下的确认时点。归集项目要重 点对应付未付类、折旧摊销类项目进行归集。
2.设置核算科目
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要根据政府会计制度和政 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具体要求,在核算系统中完善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由4位数字构成,第一位数字为会计要素类型,从1 一5分别代表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 财务收人类、财务费用类的财务会计核算科目,从6— 9分别代表预算收人类、预算支出类、预算结余类、预算 控制类的预算会计核算科目。会计科目的后三位表示会计科目序号,并在一级会计科目下设明细科目。
3.平行记账系统
平行记账是政府会计制度的一大亮点,也是会计 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难点。而在会计核算信息化的背 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只需在平行记账系统中 录人一次会计信息,就可以自动完成财务会计与预算 会计核算。预算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和本单位提 供信息服务,在平行记账系统中,以预算会计为基础, 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处理一般业务与特殊业务,生成 预算会计凭证,之后再由系统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生 成财务会计凭证。在平行记账系统中,预算会计与财 务会计科目存在逻辑对应关系,预算会计的一般业务 与财务会计的一般业务一一对应,如预算会计中的事 业支出通过系统设置的逻辑关系对应到财务会计的业 务活动费用和管理费用中。对于特殊业务而言,预算 会计中的设备大修支出与财务会计中的待摊费用对应, 科研项目收人提取的管理费用与财务会计的预提费用 对接。在平行记账系统的支持下,可提高预算会计与 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效率,降低人为核算的出错率,同时 还能够保证预算科目与财务会计科目的准确应用。
4.财务报告系统
在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都是基 于相同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两者之间既存在着数据 钩稽关系,又存在着适度分离。财务人员在借助会计 信息系统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及时查看财务盈余与 预算结余差异变动表,如发现两者不符的情况时,应立 即查找原因,修改错误项,从而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准 确性。之后,财务人员可利用会计报告系统自动生成 的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主附表。如财务会计主表中的 资产负债表可通过科目总账进行汇总生成,收人费用 表可通过科目明细账汇总生成,现金流量表可通过货 币资金核算科目汇总生成。预算会计主表中的财政拨 款预算收人支出表可通过收支科目、经济分类科目汇 总生成。除此之外,财务人员还可以利用会计报表系 统生成决算报表、项目结题表等,满足行政事业单位项 目管理和预算管理的要求。
二、基于信息化的政府会计制度核算保障措施
1.推进会计信息系统升级
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要认 清新制度的变化以及对会计核算提出的新要求,及时更 新会计信息系统的科目体系、核算功能,将收人实现制和 权责发生制嵌人到系统中,以满足“双基础”的会计核算 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政 府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推进会计信息系统升级,使会计 信息系统能够反映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的钩稽关 系,进一步提升平行记账的工作效率,规避人为核算错误。
根据新的《政府会计制度》适度分离以及与以前的 相关会计制度相互衔接的要求,对会计科目数量进行 了较大的增加,目前会计科目增加到了 103个,分为财 务会计科目、预算会计科目两类。财务会计科目同样 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费用等五个大类。一般 情况下包括77个一级科目。预算会计按预算收人、预 算支出、预算结余分为26个一级科目。同时,对于涉 及财务会计方面和预算会计方面的,还需要平行记账 处理,对于会计处理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单 位应从预算数据出发,结合财务会计的相关内容,力争 实现信息系统中核算科目的对应。从科目设置到项目 管理再到报销与核算及分析,都需要通过必要的信息 系统升级完成。
2.搭建统一数据平台
在政府会计制度下,政府应主导各行政事业单位建 立起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会计核算系统与财政部门管 理系统的对接,尤其是会计核算系统中的预算会计核算 子系统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数据核算口径对接, 从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减少会计核算和国 库集中支付中的重复处理。在此情况下,财务人员可借 助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会计信息,进而从繁重的 会计核算工作中脱离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开展财务数据 分析工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决策和政府公共决策提供支持。
在搭建统一数据平台的过程中,要根据预算会计与 财务会计的关系,按权责发生制的基本要求,尽量考虑 完整业务所涉及的全部要素。首先,在预算会计体系 中,尽量以部门预算为出发点,通过项目、经费指标、预 算框架、开支额度等方面基础信息在期初录人,并在业 务执行过程中,通过预算拨款、预算调整等操作,实现对 预算的精细化全过程跟踪管理。在财务会计相关模块 中,可以考虑借鉴ERP系统的相关要求,通过“项目”作 为归集支出的统一 口径,将预算信息、经费收人信息、经 费支出信息分解到每个项目上,并通过软件系统,使预 算与会计核算对应起来,实现核对与预算的对应与监 控,强调预算的刚性,预算管理人员还可在预算会计系统中设置支出限额,当预算支出临近限额时,发出预警, 有效避免超预算支出情况,实现核算对预算的验证与确 认,从而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
3.推进业财融合
行政事业单位要借助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契机,推 进业财融合,实现业务系统与会计系统对接,提高各部 门的数据传递效率,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从而提升 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如行政事业单位要 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会计系统对接,使会计系统可 以快速提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职工名单、薪酬信 息等,自动计算社保、個税等数据,生成会计凭证。此 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可借助会计系统开展预算管理,根 据预算会计信息编制预算,及时分析预算会计报表中 的数据,将其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方便单位及时掌握 预算执行情况。通过信息化系统的相关升级与完善, 使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关模块自动对应,为预算 分析奠定了基础。在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通过软件 设计、员工培训等,对各项经费支出都需要完善相关要 素,包括经费来源、经费类别、所属部门、年度、余额等 进行随时监控,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财务信息软件以“双记账”系 统作为发挥业财融合的载体,搭建出政府会计制度下的 预算监控——会计核算统一的体系,在实现平行记账的 同时,实现对业务的反映与预算的监控。在理想情况下, 会计人员在期初将预算数据录人后,平时的会计核算即 账务处理中,在双记账系统中,仅对预算数据进人确认录 人,即可自动生成财务会计的相关凭证,也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提高效率,从而使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到上 级财政主管部门,同时也向本级管理层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三、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要全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针对会 计核算要求的变化对会计信息化系统进行改进和升级, 增设项目核算模块,完善核算科目设置,并借助会计信 息化系统开展平行记账工作,自动生成会计报告,从而 提升单位的会计核算效率。行政事业单位还要积极推 进会计信息化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顺利对接,为强 化单位内部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单位步人信息 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张晓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 经贸实践,2018(24).
2.何嘉芬.探讨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相关衔 接规定解析.中外企业家,2020(01).
3.李滨.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的影响.现 代经济信息,2019(11).
(责任编辑:刘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