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铸师魂,立德育新人

2020-01-20杨斌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杨斌

摘 要:《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培养教师队伍的重要课程,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加以运用,对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师范生的师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思政;元素分析

一、师德课程思政元素分析的意义与价值

(一)师德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师德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有机联系

1.政治性。从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从来不是抽象的、普遍的和永恒的。教师职业道德同样符合这一原理,它与特定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在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师德建设的核心理念。

2.思想性。师德课程不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而是要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元素,具体来说,师德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价值性。在网络普及、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师德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

4.时代性。师德教育应体现时代精神,回应时代主题,应将其放在中国迈向现代化、不断推进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背景下思考。

5.实践性。师德建设应着力解决我国教育实施中所出现的师德问题,致力于培养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满足学校人才培养对教师素质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思政特点分析

(一)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素,体会师德与教师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此模块中,任课教师分别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价值、特点和范畴四个层面展开教学,重点说明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什么价值和特点?如何界定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能让学生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理解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高于社会一般道德的职业素养,与教师职业行为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是教师职业生涯的灵魂。

(二)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准,培养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

此部分内容主要论述了职业道德的文化基准、职业基准和法律基准,重点让学生理解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教师职业定位以及法律依据。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有其内在的历史线索和现实基础,是学校教育得以实现其职能的条件和保障,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并产生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为其未来漫长的教师生涯奠定坚实的思想和信念基础。

(三)体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师德高尚的好老师

1.爱国守法。教师应爱祖国,爱人民,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以恭敬、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职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工作负责到底,专心致志,勤勤恳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3.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教师要做到关爱學生,就应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对待学生。

4.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5.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把自身内在的学识、品格与外在的言谈举止、仪表风度作为教育、影响学生的手段,成为学生效仿的模范与表率。

6.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教师不断焕发职业生机的重要途径。热爱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善于反思是新时代教师的内在素质要求。

三、课程思政实施分析

(一)整体理解与把握课程目标

大多数高校课程的目标均包含知识、思想、情感、态度、技能等维度,《教师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也不例外。我们在理解和把握这门课程的目标时要做到综合考虑,全面平衡。任课教师一方面要讲清楚知识点,解决理论问题和认知难点,同时特别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思想和感情元素,重视学生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体悟课程内容思想性的同时达成教学目标。课程整体目标的把握上要注意平衡,不要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忽视思想、情感目标,反之亦然。各目标之间是水乳交融的关系,不要将其割裂,各自为政。

(二)注重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在课程实施上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教学要力求解决师德教育停留在说教层面,远离行为实践的弊端,通过知识讲解、理论分析、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层面上能够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并能够使用所学知识去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所涉及的操作层面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从而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和教师职业情感,为将来自觉履行师德规范、追求教育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手段上应营造适切的教育情景。为加深学生对师德规范的理解,应实施启发式教学,通过视频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把学生带入实际的道德情景中,避免知识灌输,增强教学代入感,解决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认知困惑、思想碰撞以及情感冲突等问题,提升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三)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评价

在课程评价上实施多元化策略,注重定量与定性、结果与过程、认知与情感、理论与实践等评价方式的整合。在课堂讨论、作业布置、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环节上均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力求全面考核学生综合学习课程的效果,尤其是在论述、案例分析等题型上重视挖掘课程思想政治元素,着重考查师范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观、学生观,实现课程评价中知识、思想、情感、技能目标的有机统一。

(四)构建教学相长、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课堂文化

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主阵地,作为培养教师的教师,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意身体力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指引,做到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启发诱导,答疑解惑,用自己高尚的师德与独特的人格引导和感化学生,提倡同学交流和师生互动结合,使师生均做到善思,会说,能做,努力构建一种教学相长、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课堂文化,让课程思政在优美的课堂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发生,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任课教师应该认真思考,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以实施,使学生在认知、思想、情感、道德等各个层面都获得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天凤.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许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N].光明日报,2019-10-18.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