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四轮驱动” 推进落细落实奋力开创水土保持监管工作新局面

2020-01-20泰安市人民政府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4期
关键词:补偿费四轮驱动项目法人

泰安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泰安市认真贯彻水利部、山东省水利厅要求,切实把水土保持强监管作为引领、推动、倒逼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四轮驱动”,推进落细落实,奋力开创水土保持监管工作新局面。

1 健全责任体系,高位推动强监管

一是立好目标“责任状”。市政府批准印发了《泰安市水土保持规划》,把规划实施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系,逐级逐年分解任务,评估监管实施效果,引导各级把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二是用好考核“指挥棒”。市委、市政府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违法查处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内容,出台了《泰安市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办法(试行)》,每年由组织部门牵头进行考核,督促责任有效落实。三是织好立体“监管网”。逐级压实责任,实施部门协同联动,构建起“党委政府高位推动、部门齐抓共管”的监管网络。

2 转变工作方式,优化服务强监管

一是推进“泰省事”,促强监管走顺。采取“互联网+”监管模式,开展网上审批、缴费、报备,将办事指南、标准模板“打包”生成二维码,项目单位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就可办成事。二是推进“泰快捷”,促强监管提速。着力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并程序,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泰安市旅游经济开发区45个项目一次性完成方案审批,单个项目审批时间比原来缩短了近1个月。三是推进“泰贴心”,促强监管增效。对于技术需求相对集中的企业,推行“捆绑”招标,择优选取技术服务单位;对少数社会效益好、技术力量弱的企业实施精准帮扶,近年来为30多个项目免费或减费编制了方案,既服务了企业,又保障、促进了强监管落实落地。

3 破除难点堵点,创新机制强监管

一是优化集成审批方式,着力解决履责“动能弱”的问题。将水保方案审批、补偿费征收纳入行政审批服务,变水利部门单一推动为审批部门集成推动,有效地解决了项目法人履责“动能弱”的问题。2019年,全市批复水保方案201个,比2018年增加128个;征收补偿费3 741万元,比2018年翻了一番,方案编制率、审批率和补偿费征收率均达到了100%。二是刚性推行监管—执法—司法衔接,着力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探索实行“水土保持违法嫌疑人清单”移交制度,水行政监管部门发现涉嫌违法项目,立即列入清单,移交执法部门依法查处,拒不执行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做到了“监管—执法—司法”的刚性衔接。2019年,发现、移交265个项目,全部立案查处。三是联动实行信用管理,着力解决“约束软”的问题。出台了《泰安市水土保持行业信用管理办法》,审批、监管及项目法人信息全部公开,将违法信息纳入社会信用管理,强化了水保监管。截至2020年4月初,共有215个项目信息在市县政务网公开。

4 用好“四种形态”,分类施策强监管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使自觉履责成为“常态”。开展经常性宣传、培训,增强项目法人法律意识,使自觉履行主体责任成为常态。近两年,泰安市95%以上的项目法人能自觉履行主体责任。二是加强监督检查,使主动整改成为“大多数”。组织开展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对方案编报不规范等轻度违法行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让项目法人按期主动整改成为“大多数”。2019年,结合疑似违法违规图斑核查,下达整改通知书415份,查处率100%,补报方案32个,追缴补偿费600多万元。三是严肃执法处罚,使被动执行成为“少数”。对“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的,下达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同时作出相应处罚。对于此类情形,市县两级通过加密监管频次预防,使其成为少数。四是谨慎司法强制,使强制执行成为“极少数”。对多次宣教仍拒不执行行政处罚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强制执行,以儆效尤。近年来,全市监督检查项目1 279个,虽只有1个项目进入司法程序,但仍起到了“查处一案、震慑一方、教育一片”的效果。

猜你喜欢

补偿费四轮驱动项目法人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浅析
浙江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对策研究
基于融合代理及管家理论的重大工程项目顶层治理机制优化
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分析和探讨
Who They Are Decides Where They Go
浙江省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制探讨
四轮驱动 促青少年健康成长
什么是四轮驱动?
插电式混合动力四轮驱动SUV控制策略研究
Valeo公司的混合动力四轮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