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 ASL联合MRI、MRA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

2020-01-20程艳华雷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脑组织血流病灶

程艳华 雷杰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占老年人缺血性卒中的20%,但因其症状不典型、诊断标准尚不明确,影响临床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随着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MRI已成为PCI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labeling,3D ASL)序列是以血液中的水分子作为内源性标记物的MR脑灌注成像技术,图像信噪比高,不易受颅底结构影响,可以在活体定量测量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1-3]。本文旨在探讨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及3D ASL联合应用对PCI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搜集2018年5月—2019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CI患者100例,男44例,女56例,年龄52~86岁,平均(70.15±5.26)岁。主表现为“头晕、头痛、复视、视觉障碍、面部麻木、走路不稳”等PCI症状,并符合《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PCI临床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1)存在既往脑组织责任病灶;(2)前循环血管明确狭窄;(3)明确的糖尿病、肾病及严重的痴呆;(4)不能配合者。

1.2 检查方法

100例患者均行MRA、MRI及3D ASL检查。

MRI检查:采用GE 1.5T Creator MR扫描仪进行成像,采用8通道颅脑线圈。扫描序列包括横轴位T1WI、T2WI、FLAIR及DWI、MRA、3D ASL。阳性标准:动脉病变:狭窄、闭塞、未显影,存在新鲜缺血病灶、陈旧性梗死病灶。

MRA采 用 3D-TOF法,TR 25 ms, TE 2.7 ms,FOV 22 cm,翻转角20°,层厚1.6 mm,矩阵320×224,带宽21 kHz。阳性标准: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压迫周围组织。

3D ASL序列的标记延迟时间(post labeling delay time,PLD)选择1.5 s和2.5 s,采集参数如下:TR 4 442 ms(PLD=1.5 s)和 5 137 ms(PLD=2.5 s),TE 9.7 ms,FOV 24 cm×24 cm,矩阵512×8(3D螺旋采集),层厚6.0 mm,扫描层数32层,扫描时间4 min 18 s(PLD=1.5 s)和4 min 58 s(PLD=2.5 s)。阳性标准:脑实质血流信号的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值低于正常值,显示脑组织灌注异常。

MRI+MRA联合检查阳性标准:存在病变动脉、血管压迫周围组织。

MRI+MRA+3D ASL联合检查阳性标准:存在病变动脉、血管压迫周围组织、脑组织灌注异常。

1.3 数据处理

3D-ASL原始数据信息经GE ADW4.6工作站,应用Functool软件处理后自动生成脑血流量(CBF)伪彩图,并将其与3D DWI结构像进行配准。在CBF伪彩图提示的后循环供血区(小脑、枕叶)血液灌注异常区域选择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由于颞叶部分由前循环供血,部分由后循环供血,因此为避免误差予以排除),ROI=(40±5)mm2,测量时尽量避开脑室、脑沟及颅底,对每处感兴趣区行3次测量,求其平均值,获取平均CBF值,与同层面镜像区CBF值作对比,得出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依据rCBF值,将>1.1定义为高灌注,0.9~1.1为正常灌注,<0.9为低灌注[5]。用上述同样方法测量前循环脑区(额叶、顶叶)的平均CBF值,图像分别由2名影像诊断医师进行分析,当意见不一致时申请第3名影像诊断医师加入并判定最终结果。

1.4 观察指标

记录MRA、MRI及3D ASL检查对PCI的阳性率及影像学检查情况。同时记录MRI+MRA联合检查、MRI+MRA+3D ASL联合检查对PCI的阳性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影像单独检查对PCI的诊断价值

100例患者MRI阳性者54例(54%),共发现病灶261个,其中延髓病灶5个,桥脑病灶55个,小脑半球病灶85个,丘脑病灶78个,枕叶病灶35个,大脑脚病灶3个。

MRA阳性者32例(32%),其中动脉硬化者13例,血管畸形者6例,单支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者9例,单支血管限局性狭窄者16例,其中12例患者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或三种情况。当PLD为1.5 s和2.5 s时,前循环 CBF值(41.580±6.253)、(30.550±7.276)mL/(100 g·min),均低于后循环的(45.920±5.495)、(40.250±7.785)mL/(100 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98、5.950,P<0.05)。

3D ASL阳性者70例(70%),均为后循环供血区低灌注。

2.2 三种影像联合检查PCI的阳性率比较

后循环缺血的阳性率比较,MRI检查为54%(54/100),MRA为32%(32/100),MRI+MRA联合检查为75%(75/100),MRI+MRA+3D ASL联合检查为89%(89/100)。三项联合检查的阳性率高于MRI检查、MRA检查、MRI+MRA联合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58、67.977、6.639,P<0.05)。

3 讨论

ASL技术是利用反转脉冲标记上游区的动脉血质子,经过一定的通过时间,被标记的血质子到达成像层,并在成像层毛细血管区与组织水质子发生交换,引起该处组织磁共振信号强度变化[6-8],此时采集图像得到标记像;然后在相同参数条件下,相同层面采集没有标记血质子流入时的图像,得到对照像,2次图像相减就得到了仅有标记血质子信号的、含有局部组织灌注信息的灌注图[9-10]。PLD就是指标记后到采集图像的这段时间。本研究中的3D ASL序列是一种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序列(pCASL),采用准连续式标记和螺旋K空间采集技术,基于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的信号进行读取,行全脑三维容积采集,得到高分辨率的灌注图像,可以有效克服传统ASL技术中EPI采集受磁敏感伪影干扰的缺点。

由于椎动脉的流速较颈内动脉略慢,与前循环相比,后循环供血血管更加纤细解剖变异更多,特别是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也逐渐增多,后循环血流更加缓慢,同时对脑组织的血液灌注能力也更差[11-12]。本研究显示,虽然在短PLD(PLD=1.5 s)时前循环平均CBF值低于后循环CBF值,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最终前后循环的CBF会达到相似水平。相对较短PLD的ASL对较早期脑组织缺血敏感性很高,但也会出现低灌注程度放大的现象,延长PLD更能准确反映脑血流灌注的真实情况,所以3D ASL技术需要多个PLD时间才能对PCI做出精准诊断。

综上所述,后循环缺血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缺乏特异性。DWI、MRI及MRA联合应用,对PCI的病因有一定的诊断价值。3D ASL技术在诊断脑缺血性疾病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与常规脑血流灌注检查方法(PWI及PET)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不仅能较为全面反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血流灌注状态,更早反映病灶情况。3D ASL联合常规DWI、MRI及MRA大大提高了PCI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脑组织血流病灶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