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公立医院对外合作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0-01-20沙静华缪琪沈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科室专家医疗

沙静华 缪琪 沈燕

加强对外合作,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是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更是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1]。近年来,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各地根据具体情况,探索分区域、分层次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推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上海是我国医学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达到国内顶尖水平的医院有10多所,不少重点学科在全国首屈一指。江苏省南通市与上海市隔江相望,往来密切。为进一步提升南通市医疗卫生系统的服务能力,2014年起,该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卫生接轨上海工作,要求全市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至少与一所全国知名的上海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协作关系,开展全方位医疗技术交流合作。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以此为契机,迅速部署开展了以接轨上海医院为主线的对外合作工作,本文系统总结分析了该院对外合作工作开展情况,提出建议思考,以期为类似基层医院开展对外合作工作提供参考。

1 对外合作的主要形式

目前,公立医院开展医疗合作的形式主要包括委托管理、共建共享、特许经营、技术合作、医疗联合体、医疗集团等[2]。为做好对外合作工作,该院召集职能部门、临床、医技科室召开多轮会议,专题研究对外合作的形式、举措、合作科室等,确立了以技术合作为基础,从医院、科室、专家三个层面开展对外合作的工作方针,并形成了实施方案。

1.1 院级层面的全面合作

旨在通过合作单位在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提升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2015年2月,该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签署医疗合作协议,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挂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协作中心”,在医疗、技术、服务和管理上开展医疗合作工作,按照“优势学科强大起来,弱势学科扶持起来、紧缺学科创建起来”的建设理念[3],先期扶持骨科、普外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等优势科室,先行先试,深度对接。2017年6月,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联合成立脂肪肝、肺癌、胃肠肿瘤、内镜微创、脊柱微创、肺部结节等六大多学科诊疗中心。

1.2 科室层面的密切合作

挑选该院具有发展潜力的专科,通过与省内外知名医院强势专科的合作,借助他们的技术扶持,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内科是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16年12月,该院心内科与鼓楼医院心内科合作,重点提升心脏介入手术水平,打造介入特色。2017年7月,泌尿外科与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深度合作,接受长征医院泌尿外科团队的指导和支持,重点提升临床微创技术。

1.3 专家层面的紧密合作

与国内外某一医学领域擅长某一特色诊疗技术的专家建立经常性技术指导与合作关系,学习特色诊疗技术。该院先后与上海长征医院被誉为“国际微波消融甲状腺第一人”的上海长征医院章建全教授签署合作协议,定期来院技术指导;与上海市中医医院原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范征吟教授签署合作协议,开设了市内首家“上海名老中医馆”。

2 对外合作的主要举措

2.1 外聘专家顾问,指导学科建设

聘请合作专家为医院学科学术带头人,结合各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科研、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目标,并以协议的形式明确双方的责、权、利。该院影像科、胸外科、普外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心内科、中医科等科室先后聘请上海中山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相关专家为名誉主任或学科带头人,专家在参与科室管理过程中,规范科室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科室管理制度,强化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4],促进学科建设。

2.2 加强技术协作,提高诊疗水平

(1)邀请专家来院指导。开设专家门诊,安排本院青年医生跟诊学习,以“长期蹲点”的方式进行技术指导和传授业务知识[5];邀请合作专家来院手术,本院团队进行跟台学习;同时不定期邀请合作专家组织教学查房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指导。(2)加入合作单位远程会诊平台,组织疑难危重病例会诊,接受合作单位知名专家的技术指导。(3)积极选派技术骨干赴上海、南京等地进修学习。在安排骨干外出进修的过程中,侧重安排已有合作医院,并与合作医院达成共识,优先接受我院进修人员,安排名师一对一带教。

2.3 借鉴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水平

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在医院的运行和经营中有着分成重要的作用[6],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建设发展,2015年,该院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举办“管理干部培训班”,由上海专家定制符合医院实情的特色课程,组织医院中层管理人员及及医疗骨干赴上海脱产培训;同年,邀请上海中山医院护理部、人事处、对外关系科领导亲临医院,就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并安排11名年青护士长及优秀护理骨干组成的护理团队,赴中山医院进行护理管理能力学习。2016年,该院再次安排21名护理管理人员赴上海中山医院短期学习两周,与此同时,该院还不定期组织职能科室人员赴合作单位开展医院管理与学术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

2.4 开展科研合作,提升科研水平

(1)与南通大学分子生物实验室合作,聘请知名教授为医院科研顾问,对科研工作加强指导。(2)借助与上海等地知名医院的合作平台,依托他们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在特聘专家协议中明确科研要求,不定期邀请来院对科研工作进行指导,提高了科研质量和课题中标率。(3)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开展科研合作,选派研究生进行科研专项进修。(4)不定期邀请院外专家、教授来院作科研讲座,就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等前沿知识,统计学、Meta分析等科研知识进行专题培训。

2.5 加强学术交流,提升行业影响

(1)承办高级别继续教育项目,该院为地市级医院,申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相对困难,在与上海中山医院合作后,该院以协办的形式,不定期联合上海中山医院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与上海长征医院合作后,每年均联合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自主举办“泌尿外科微创高峰论坛”。(2)邀请合作单位专家来通讲学。该院要求,临床、医技科室在承办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必须邀请合作单位专家授课讲学,或不定期邀请合作专家来院作专题讲座,医院每年邀请上海专家来院开设“上海名医大讲堂”至少2次。(3)鼓励参加合作单位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支持本院专家上台交流,提升影响力。(4)借助与上海中山医院合作的远程教育系统,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如远程操作理论培训、手术视频示教、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等[7],让医务人员足不出院接受上海顶尖专家的专业培训。

2.6 举办公益活动,提升社会影响

对外合作工作开展以来,该院先后联合上海中山医院举办了多场“接轨上海、惠及通城”大型义诊活动,邀请上海顶尖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现场为患者答疑解惑;每年均联合上海市中医医院举办“南通二院上海名老中医馆膏方文化节”;作为江苏南通站唯一分会点,2017年起,每年承办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共同主办的“走遍中国前列县(腺)”公益活动,提供免费咨询、义诊,公益手术。通过公益活动的开展,向社会宣传医院对外合作成果,提升医院社会影响力。

3 对外合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以接轨上海为主线的对外合作工作开展以来,截至2018年底,该院累计邀请合作单位专家来院坐诊近300人次,手术指导500余台次,会诊、教学查房900余人次,授课讲学85人次,开展大型公益活动9次,赴合作单位进修42人。在合作单位知名专家的指导下,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人才队伍、学科建设以及社会影响力均取得了较大进步。

3.1 诊疗项目逐步完善

该院积极鼓励,通过合作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并结合工作实际予以创新[8],5年内先后开展63项新技术、新业务,骨科开展椎间孔镜手术,胸外科开展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泌尿外科开展的肾肿瘤剜除术、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内镜中心开展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等术式术种,先后填补院内空白,医院三四级手术比例、微创手术及疑难危重患者数量较合作前明显提升。

3.2 人才队伍得到优化

培养人才是学科建设最重要的环节,高素质的人才决定了专业乃至医院的发展方向和前途[9]。对外合作工作开展以来,该院多人入选省市级人才计划,新增“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4人,省青年医学重点人才2人,市医学重点人才10人,市青年医学重点人在8人。

3.3 科研工作得到加强

高水平科研是学科建设的载体,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10]。通过院外专家指导,规范科研思路,引导开展数据收集、分析以及病例总结等科研工作,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医院科研能力逐步提升。2014—2018年,该院中标各级各类课题106项,其中2016年联合南通大学成功申报1项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实现了国家级课题零的突破,发表论文468篇,其中与合作单位联合发表论文50余篇。

3.4 学科建设取得突破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永恒主题[11],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该院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大突破,新增市级临床医学中心1个,市级医学重点学科1个,市级医学创新团队3个,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9个。医院的社会影响力更加广泛,就诊的外地患者比例显著提高。

4 加强对外合作工作的思考

从合作效果来看,目前该医院大多数业务科室均已开展对外合作工作,与合作医院的有关科室形成了稳定合作关系,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通过深入对接科室实地调查,听取意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坐诊的外院专家以内科为主,外科系统仅有与上海长征医院合作的泌尿外科专家坐诊,且坐诊时间不固定,对医院宣传、预约患者造成不便;(2)由于特聘专家大多为全国知名学者,业务繁忙,较难保证充足的时间关心、指导学科的发展;(3)部分科主任积极性不高,不同科室之间合作效果差距明显,积极主动的科室发展势头迅猛,消极被动的科室起色不大,工作推进缓慢,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对外合作工作是提升地市级基层医院技术能力、服务水平、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该院对外合作开展情况,我们认为加强地市级公立医院对外合作工作应该注意一下几方面的工作:(1)聘请特聘专家,应当改变聘请知名专家的固有模式,建议聘请合作科室中青年骨干医师,他们相对时间充裕,可以在平衡好自身科室工作的基础上,固定时间来院坐诊,指导学科建设;(2)在科室合作方式上,应当尽量采取团队合作方式,聘请合作科室团队成员轮流坐诊,这样不仅可以固定坐诊时间,还可以针对坐诊专家擅长领域开设特色门诊,提升科室影响力;(3)在建章立制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充分运用到科室绩效、专项资金分配等工作中,进一步提升科主任积极性,促使科主任主动开展相关工作;另外,要发挥特聘专家的作用,必须充分调动特聘专家的主观能动性,医院应针对外聘专家建立约束激励机制,要强化聘期目标管理,将聘用合同内容作为业务考核的依据,工作目标具体化、衡量指标量化,对专家的工作评价公平、合理[12],促使其积极参与到科室学科建设中。

同时,对外合作工作作为一项全院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在合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较多问题,需要多部门配合解决。笔者认为在对外合作工作中,还必须建立多部门的协商会商机制:一是建立科室层面的联席会议制度,在特聘专家来院时,组织对接科室负责人汇报对接工作及当前遇到的困难,听取特聘专家意见,再由相关职能部门提出解决办法;二是建立院级层面的联席会议制度,架起双方医院领导层、职能部门的沟通渠道,形成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加速相关工作的推进落实,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合作效果。

猜你喜欢

科室专家医疗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致谢审稿专家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请叫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