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视角的文献综述

2020-01-19陈海燕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王亚飞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

环球市场 2020年27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者股权结构经营者

陈海燕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 王亚飞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

威廉·R·斯科特(1997)曾指出,投资者在选择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时,往往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审计意见,而不是投资者亲自阅读了该公司的年度会计报告和审计报告[1]。因此,注册会计师提供的真实、有效、可靠的审计意见信息,便于投资者选择上市公司,增强了投资交易各方的信心,同时也维护了投资市场的经济秩序。但是国内外层出不穷的会计信息造假和舞弊丑闻,使得审计领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研究审计质量也成为热门领域,提高审计质量也是大势所趋。有很多角度可以研究内部控制和审计质量,本文从公司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视角,来综合论述影响审计质量的各种因素。

一、公司股权结构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股权结构是指在一个公司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公司具有什么样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组织结构、管理结构的形成以及公司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股权结构决定着公司管理阶层的形式、股份持有者与实际经营管理者之间关系的性质,是公司得以存续发展的基础。股权结构影响审计过程的强度,进而影响审计质量[2]。以下从管理者持股、第一大股东持股和股权性质三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管理者持股与审计质量

学术界对于管理者持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方面詹森·麦克林(1976)提出利益趋同假说,认为实际经营管理者持有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使实际经营管理者做出更加有利于股东的决定,减少了实际经营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而造成公司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詹森还认为实际经营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趋同会减少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造成的不必要的高额代理成本,缓解实际经营管理者和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因此实际经营管理者持有公司的一定数量股份,与审计质量呈负相关的关系。另一方面费马·约翰逊(1983)提出壕沟假说,他们认为随着经营者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的提高,其在公司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有可能做出背离公司经营目标的经营决策;当实际经营管理者仅仅持有一定数量公司的股权时,市场纪律、代理关系仍可迫使实际经营管理者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实际经营管理者持股比例过高,会使董事会无法对实际经营管理者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

(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审计质量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治理、审计质量的影响也存在以下两种观点。一是施莱佛和维什尼(1986)认为公司股权的过度集中于一个或者几个大股东手中,会减少实际经营者的机会主义幅度,进一步减少公司股东和经营者之间冲突。随着一个或者几个股东持股比例的越来越大,大股东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公司的经营状况,会更重视公司的监督机制和审计机制,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监督机制,大股东可以监督经营者的决策行为。因此大股东会投入更多的成本和精力,去建立更加有效的审计机制,也愿意为此支付更高额的审计费用。二是拉波尔塔等(1998)提出了掠夺假说,大股东拥有的股权越多,对公司的控制越强,很可能会在对公司资源的支配中获得额外的收益,从而损害中小股东的权益。弗克罗和郎格(2002)研究发现,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对公司会计信息操纵的可能性就越强,很可能导致操纵审计行为来控制公司。因此,审计质量与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呈负相关的关系[3]。

(三)董事会规模与审计质量

费马·约翰逊(1980)认为董事会在公司经营运转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公司正常经营过程中,董事会处于最高级别的位置。同时,费马·约翰逊还指出公司董事会综合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经营方向和经营业绩,董事会综合素质越高,公司经营运转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就越小,在评价董事会综合素质时,董事会规模则是一个必不可少需要考虑的标准。利普顿等(1992)研究指出,人数较多的董事会比人数少的董事会更加有效的监督经营者的决策,人数较多的董事会每年会支出较多的审计监督费用去提高公司的审计质量和审计水平。龙静(2008)选取了多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例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审计质量是正相关的。

(四)独立董事和审计质量

在公司的经营运转中,董事会的功能是不可获取的,可以对经营者的决策进行有效的监督,而保持其独立性是发挥董事会功能的基础。董事会的独立性取决于公司的董事能否保持独立性,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则是关键。吉拜利(1992)在公司经营运转论文中提到,独立董事保持独立性能够使董事会做出更加公平、正确的决策,对经营者能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督,对公司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设置独立董事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独立董事的存在与审计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的关系。

二、评述及展望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随着近年来公司会计造假和舞弊丑闻的不断出现,社会各界非常关注公司治理、股权管理的问题。对于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中外学者进行了较多研究与评论,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有关管理结构、股权结构、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研究文献。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从公司治理结构的各个角度,深入研究了与审计质量、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包括管理者持股、股东持股、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等,得出了很多政策性的结论和建议。在未来,有关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在考虑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加入更多影响公司经营的变量,可以通过实例分析、大数据分析、建立模型等方式科学有效的研究出更加合理的指标体系,在研究我国的公司治理时,还要注意对我国的国情加以考虑,综合衡量研究,多维度多角度的研究出符合我国的体系标准,为我国公司提高审计质量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者股权结构经营者
基于公司法视野下的股权结构问题探究
《经营者》征稿启事
市场化程度和股权结构动态调整速度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
浅谈我国二元股权结构
经营者集中申报若干问题探析
试论员工是企业的主人
探究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选任机制的完善
计算营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