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诗中的形象美

2020-01-18郭惠娟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意象诗人情感

郭惠娟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古诗形态美概述

中国传统诗词博大精深,独具魅力,表达诗人的心灵境界与精神价值的追求。历代佳作以其意境优美,征服读者的心灵。诗词文化是“人化”与“化人”。诗词中的意境美必须通过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才能完美体现。美在意象。朱光潜说:“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宗白华说:“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就是美。[1]

诗歌以追求境界为旨归。诗有境界,自然高妙。境界的高下,既是诗人人格问题,也是艺术价值之关键。每一位杰出的诗人的情感、思想和对宇宙人生的芬芳悱恻的情怀,通过他所创造的独特的艺术形象,卓立于诗坛,使人敬仰。屈原的“香草美人”、陶渊明的“菊花”、郑板桥的“竹”、李白的“长江”、杜甫的“花鸟”、柳宗元的“渔翁”、毛泽东的“雪”、陈毅的“青松”,都记录了诗人的喜怒哀乐,是诗人情感的物化。李白笔下的长江,有着世界上最美的景象。清晨,那是“朝辞白帝彩云间”;春天,那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一人独自坐船,那是“孤帆一片日边来”;而登高怀古,那是“凤去台空江自流”。江上奔波的骚人们在山水之间和在各种物象里发现了美的源泉,找到了灵魂的依托之所。每一首古诗都蕴含着一幅优美的画卷,它愉悦着读者的感官、涤荡着人们的心灵、激发读者想象空间和启迪人们的智慧。

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与人类社会的生活密切相关,所见、所闻、所思与所感都可以成为诗中的素材。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曹雪芹借香菱之口对它进行了评价。“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2]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宛如画卷,一字难改,王维这首诗实在是妙。作者借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几种意象,形象和生动的表达出它们在特定的环境和作者特别的心境下的一种独特感受“直”和“圆”,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通过写景之语带出情绪,写出情感,是“情语即景语,景语即情语”的浑然交融。

诗如何表达思想感情呢?如果直接抒发未免有些苍白无力和无病呻吟,诗人往往会巧借某些特定的意象。古人认为,万物万象,各具性灵,一山一石,一花一鸟,都内含着不尽的精神与审美世界。《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优乐。”[3]诗人在展开审美体验时,采取“以物观物”的“物化”式审美体验方式。排除干扰,超越自我,消除物我之隔离,达到对审美对象生命精神的把握。从审美对象自身的角度去体悟、把握对象。

歌德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4]诗人从大自然中巧撷意象,创造典型形象,并将自己的感情凝聚和蕴藏于艺术形象之中,借物抒情,借物说理,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在咏物诗和山水田园诗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伞放新花随雨开,风掀衣袂脚沾苔。春街千叠如琴键,又把流光弹一回”。李静的《春街》用春雨中打开的雨伞、春风吹起的衣袂、脚下的苔藓、脚下延伸的长长的阶梯等意象,运用比喻的手法,营造了一幅优美的、极富动感和诗意的画面,表达了不负春光与意气风发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人借助“琴”这个特定意象写出了人生玄妙的哲理,艺术上的辩证法,主客统一的问题。古诗就是这样巧借意象来传情达意,咏物说理。用林语堂的话说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载体。”[5]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思想文化,它是文化的精神命脉,尤其是古诗,那种幽妙的境界,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

“诗者,天地之心”。培育“诗心”,需从意象开始,意象是传递诗情、诗意、诗境的载体。意象,[5]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有的诗里只有一种意象,有的诗里有多个意象,这些意象共同为诗的主题、营造的意境和诗人情感的表达等服务。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就是借物抒情。

古诗里有许多传统的意象,不同的意象代表不同的含义或情感,如杜鹃表达的是凄凉、悲哀与思乡等情感,“望帝春心托杜鹃”多么悲壮。夕阳代表的是暮年、失落与消沉,在诗中出现这些特定的意象时,诗的情感基调也就确立了。

诗一定来源于生活,诗里表达的情感能引起大众共鸣的,这个首当其冲的共鸣体就是诗中的形象。诗里表达的形象是生动与鲜活的,无论表现的是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都能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使读者一见倾心,再见钟情。这种由形象而迸发的艺术表现力、亲和力及震撼力称之为“形象美”。

二、巧妙运用绘形、绘色、绘声和绘影描绘技巧

德国美学家莱辛说:“没有图画感会使一位最生动的诗人变成一位讲废话的人。”图画感是诗最起码的标准,绘形就是需要抓住表现对象的特征,使其如身临其境般的浮现在眼前。《世说新语·巧艺》中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6]手挥五弦是形体动作,容易画。目送归鸿是精神状态,不易表现。诗歌展现生活图景,必须绘形以寄意。“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由此可见,真正的绘形不仅仅是外表的形,还需要表现出内在的神。“伊谁家住暮云端,高挂镰钩不许攀。想是嫦娥遮半面,羞人只露一眉弯。”于天墀的这首《新月》就是绘形方面的上乘之作,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新月的形态和神韵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意境悠远,耐人寻味。同样是写新月,“一弯上弦月,长挂白云峰。日日心飞箭,相思拉满弓。”此诗中的一、二句是实景,三、四句是虚景,虚实相生让此诗具有了很强的张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的情怀让此诗更加的朦胧和唯美。除了对表现对象外貌特征进行准确捕捉外,诗人还如画家一般精心设色,运用色彩的着意调配,构成和谐生动的画面。杜甫就是设色的高手,他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成为千古绝唱,“黄、翠、白、青”构成了一幅美妙的色彩画卷,让形象更加的真实、生动,仿佛亲眼看到一般。在设色上如果能将色彩写活,体现运动的色彩之美,这样的诗句会更加的灵动、优美。杜甫的“红入桃花嫩,青归柳色新”运用色彩词加动词,“红入”“青归”,入和归字把色彩写活了,“红、嫩、青、新”四字生动的表现了春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十分传神。王维的“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质朴的语言却具有非凡的内涵和魅力,动感十足。诗中的色彩词还有显隐之分,杜甫《曲江对酒》中的“黄鸟时兼白鸟飞”是显用色、明用色,而“桃花细逐杨花落”是隐用色、暗用色。这样的诗句具有含蓄、变化之美,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思,创造了一种唯美的意境,创设了引人入胜的美好形象。除了绘形和绘色之外,有些诗人还在绘声方面有自己的高招。读到“自在娇莺恰恰啼”和“风急天高猿啸哀”等诗句时,你的耳畔是否回荡着黄莺的啼鸣、疾风的嘶吼、猿猴的哀嚎呢?你的眼前将会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卷?绘声词的巧妙运用令诗中塑造的形象更丰满、生动、立体,更利于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影子是个神秘的物象,窗棂上投下的竹影是画家的第一手绘本,摇曳的影子也给了诗人无穷的创作素材和灵感,苏轼的《花影》读来让人拍手称妙。“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此诗将影子的形象特征、动态、特点在字里行间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引起了我们情感的共鸣。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多么浪漫的想象,一幅“月下独酌图”跃然纸上。诗人和“月”“影”相约,道尽了孤独、冷清的感受。

历代诗人巧妙地运用绘形、绘色、绘声和绘影的描绘方法,将客观的物象多方位和生动的呈现了出来,并营造了和情感基调相吻合的意境,在字里行间,自己的主观情感也自然地流露而出。读者从寻找中国诗歌的意象开始,从一草一木、从春花秋月开始起程,沿着诗歌的通幽曲径,抵达心灵深处。

三、赋、比、兴、夸张手法让诗意灵动和妙趣横生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大艺术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就是叙事、白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7]”,该诗生动描绘了男女幽会时女子故意隐藏起来的天真与可爱,人物形象刻画生动,洋溢着浓烈的生活气息。“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即打比方、比喻。“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7]”,比喻的手法使该诗语言精炼明快,形象鲜明生动,引人无限的想象和神往,一个肤白貌美、眉目传情、巧笑兮然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比喻有明喻、隐喻、借喻、曲喻之分,不同的手法在塑造形象上有不同的韵味,刘禹锡的《竹枝词》:“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郎意”是何意?几个字无法说清,但“花红易衰”四字却信息量极大,想到那盛极一时和娇艳无比的红花再美好也会很快凋零,就如那郎心,不禁悲从心来,感慨万千。这种悲情的审美体验,运用明喻的手法来完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运用了隐喻的手法,将轻柔垂下的柳枝比喻成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给人极强的画面感,十分唯美。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采用借喻的手法,用“尘网”借喻世俗社会,信息量很大,耐人寻思,生动传神。李商隐的《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这首五绝是曲喻的名篇,短短二十字韵味深长。一二句说春光最美,但自己人在天涯,正值日落时分,诗人的寂寞之感油然而生,美景却无心欣赏。三句“又”字是强调“日斜”,暗示诗人每天此时都在“天涯”观日落,寄寓了困顿、愁苦的情感。“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黄莺的啼叫如果有泪水,就会把树枝上最高处的花打湿,最高处的花是最后凋零的,也最孤独,此处写出了作者极为沉重的情思。

曲喻,喻在“啼”字,莺“啼”和人“啼”有相似的地方,于是,以一端相似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迂回曲折的寄寓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此法增强了诗的意蕴,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白居易的《暮江吟》亦是用赋和比手法写成的千古名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该诗展示了一幅夕阳西下的优美画卷。一、二句是赋,白描,尾句是比。将露水比喻成珍珠,将新月比喻成弓箭,物象的形、色、状态跃然纸上。“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是借物起兴,引入正题,此法在诗经中运用十分普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7]”,用的就是“兴”的手法。另一方面,兴又有兴寄、感兴、比兴、寄托之意。用比兴的手法托物言志。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此诗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庐山瀑布的高、险、急(形、色、气势)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如身临其境,这样的形象美不胜收,扣人心弦。

四、运用通感将读者的感官和情绪充分调动

诗歌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与表达的过程,再现生活,更是抒发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感觉器官是十分敏感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首诗中如果能让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嗅觉意象、触觉意象和味觉意象充分调动起来,塑造的形象会十分丰满、鲜活、生动、美好和耐人寻味的。当代诗人李静的《咏梅岭玉》“微含春水三分碧,暗惹梅花一缕香。扣以清音闻妙曲,佩之明月漾流光。”这两句将人的视觉、听觉与嗅觉充分调动起来,梅岭玉的色泽、质感在眼前浮动,敲击之声在耳畔回响。忍不住想去触摸,想侧耳倾听,更想闻一闻它的幽香。能将玉石写得如此形神兼备,写出它灵魂的芳香的人也一定是一个灵魂有香气的人吧,这就是咏物诗中的人格关照。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用纯净的心灵去感受、关爱和歌咏你所表现的对象,何愁不会妙笔生花,感人至深。

在诗歌中调动多个感觉器官,极易产生“共情”心理,让表现对象、诗人和读者心意相通、情感共鸣,甚至物我两忘,沉醉其中,可以塑造出很美的形象。另外,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8]这种手法叫“通感”,又叫“移觉”。通感是现代学者钱锺书先生最早提出的,“寻常眼、耳、鼻三觉亦每通有无而忘彼此,所谓‘感受之共产’,即如花,其入目之形色,触觉之气息,均可以音响以揣称之。”“耳中见色,眼里闻声[8]”奇妙的感觉,含蓄而有韵味,这种熟悉的陌生感吸引着读者去品位、琢磨和探究,诗中描绘的形象逐渐丰满和灵动起来,读者也获得一种很愉悦的审美体验,回过头再去品味该诗,诗中的形象愈发鲜活、美好起来,这大概就是通感的妙处。

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闹”是听觉感受,“红杏”是视觉意象,为何用听觉写视觉呢?花在什么情况下会给人“闹”的感觉?杏花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多么热闹的景象。围绕“闹”字去琢磨,体味出它不仅形容其杏之红,更是形容其花之盛(繁)。“闹”字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有静有动,意蕴悠长,妙不可言。

“月凉梦破鸡声白”里,用视觉来写听觉意义深远。在欣赏和探究的过程中,意象的美感逐渐挖掘出来,诗中包涵的深意也浮现出来,品诗的过程就是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过程,在获得审美愉悦的过程中,欣赏水平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

“风随柳转声皆绿”是用色彩写风,将听觉转化为视觉,这种手法可调动读者的想象和灵感,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诗中的表达会更加的特别,容量会更丰富,形象会更鲜明。

总之,通感是古诗写景塑形的一种表现手法,带着读者多感官和全身心地感受天地万物,它是天马的那双在天空中任意驰骋的翅膀,带给诗人和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审美体验,使诗中的形象更丰满鲜活,意境悠长,回味甘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运用上述描绘技巧和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个鲜活与美妙的形象,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想,将诗人的感情世界、心路历程、理想抱负以及哲学思想展现读者面前,并引起感官的共通和情感的共鸣,在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读者的感官得到了愉悦,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升华。

猜你喜欢

意象诗人情感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意象、形神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我理解的好诗人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诗人猫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