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四个认识维度
2020-01-18曹翔
曹 翔
(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0年3月20日)。《意见》为我国新时期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对新时期全面加强青少年的培养作出顶层设计,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全面加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这既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呼应,也是适应全人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积极应对措施。要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地开花和取得效果,必须加深对劳动教育的系统认识。
一、历史维度: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人类的产生与社会的形成,是建立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之上。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著名论断(《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1],人的直立行走,手的自由,语言的产生,大脑的发达等都是劳动的产物。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人类考古学证明了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在中国大地上,先后发现的“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元谋猿人”的头骨和其他骨胳化石,无不证明了“劳动”在由猿进化到人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复杂的劳动必然会促使社会成员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于是社会便形成了。
科学的发明与发展离不开人类劳动。大约三百万年前,人类还以采摘野果和狩猎为生,集体劳动的果实需要计数,在劳动中逐渐形成了数字的概念,当有剩余果实需要记录时,人们就会寻找记事的方法,最原始的记事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图画记事,当图画被人们用来记录氏族语言时,文字便产生了。五六千年前,埃及人学会了农耕,尼罗河定期泛滥淹没农田,据此埃及人制定了历法。当尼罗河冲毁土地庄稼时,人们需要测量受损土地的面积,组织人力重新整治田地,于是产生了几何学。几何学,英文geometry,拉丁文geometria,geo-是土地的意思,-metry/-metria是测量学的意思。在我国,至少在夏代,人们已经知道利用星象制定历法来从事农耕。《诗经·豳风·七月》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诗歌大意是说,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刺骨。粗布衣服都没有,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干,饭食送到田地吃,田官老爷很高兴。这首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周早期农业生产与季节之间的关系,而其中的月份采用的是夏朝的历法。诗中的“流火”之“火”,是星宿名,即心宿二,天蝎座α星,我国古代又称之为“大火”。每年夏历六月黄昏时,心宿二在中天,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到了七月就偏西下行,这时暑热开始减退。再过两个月,天气转凉,需要准备过冬的寒衣了。
人世间的一切财富来源于劳动。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人类的一切财富均源于自己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璀璨的文明成果。恩格斯说:“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1]长城、故宫、京杭大运河,这些浩大的工程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结果。而《周易》《尚书》《诗经》《楚辞》等,又何尝不是华夏先民辛勤精神劳动的结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的彻底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这一切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筚路蓝缕,用生命和鲜血拼搏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离不开劳动。井冈山时期,朱德司令亲自挑粮。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发动军队垦田,兼办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机关干部和学校学生普遍参加生产运动,逐步达到粮食自给、经费自给、半自给,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家亲自参加生产自救。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359旅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边打仗边垦荒,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改造成遍地是庄稼,到处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延安抗大的师生将学习、生产和打仗结合起来,“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一面战斗”,即是抗大生活的写照。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师级以上单位成立生产委员会,“除继续作战和服勤务者而外,应当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人民解放军一边战斗一边生产。1958年5月25日,毛泽东主席率中央高级领导到明十三陵参加义务劳动,修建水库,参加义务劳动的有40余万人。
二、现实维度: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当下劳动教育有弱化趋势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人民的物质财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与积累,普通群众的生活已经有了根本改善,人们已不再为穿衣吃饭发愁。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少子化家庭越来越多,过去那种儿童从小参与体力劳动以获取生活资料的生存方式和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颠覆性的改变。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儿童生活的普遍现象,“捧在手上怕摔着,含在嘴里怕烫着”,是家长们的真实心态。
劳动教育不仅在大多数家庭教育中渐行渐远,即使在某些学校教育中往往也会被淡化,原有的劳动课被文化课所取代,传统的学生擦黑板、擦桌子和打扫教室等卫生值班制度被后勤服务所取代。“勤工俭学”和“助工助教”成了口号,教师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学生从课堂到课堂,学习课本知识成为教育教学的唯一形式。劳动教育在个别学校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
调查发现,约有70%的大学生不会做家务,不少学生出现了“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的“劳动恐惧症”,“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现象有扩大趋势。快递小哥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帮手,父母大包小包地邮寄生活用品给在校学生。据《大河报》报道,2009年12月,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一名23岁青年杨某锁,神志正常,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却因从小娇生惯养,懒惰成性,父母离世后,他竟然懒到不起床、不愿做饭(家里有村民送的米、蔬菜、肉等)而被活活“饿”死[2],这虽是极端个案,令人唏嘘,但它却能充分说明劳动教育缺失的巨大危害。
传统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劳动教育均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成为美德。“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传统的劳动教育观与品德教育相融合,“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由俭之奢易,由奢入俭难”。传统教育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要与生活、生产、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徒学知之未可多,履而行之乃足佳”“登万重山,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劳动教育的缺少,造成的后果首先是青少年生活本领的缺失。生活本领的缺失,不仅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困难,还容易造成性格偏执,自我主义膨胀,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一切,以自己的喜怒决定一切,这种“巨婴”注定难以融入社会,只能孤立自己。2020年3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河南郑州青年郭某鹏却不考虑国家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任性飞到意大利和法国看球赛,回国后又故意隐瞒出境史,未主动实施“隔离观察”措施,还多次乘坐公交、出入办公场所,无视他人防控新冠肺炎的劳动成果,致使与郭某鹏密切接触的40余人被隔离医学观察。郭某鹏终因触犯国家法律而被判刑一年零六个月[3],害人害己,可悲可叹。
劳动教育的缺失容易潜意识鄙视劳动,还会对他人的劳动不尊重。校院内乱丢垃圾,雪白的墙上硬生生踹上丑陋的脚印,好好的门窗桌椅被毁坏,围栏花草被踩踏.辱骂宿管,殴打环卫工人和快递小哥,此类不文明现象和违法现象时有耳闻。
劳动教育的缺失,直接的后果是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网上不时见到这样悲哀而又可怜的“新闻”:一边是父母没日没夜辛苦打工挣钱养家,一边是无知少年将“救命钱”打赏网络主播。为买高级手机和高级化妆品,竟然网贷,为满足自己的私欲,稍不如意则拳脚相加于父母。为了“追星”,甘心倾其所有,凡此种种,令人扼腕叹息。
劳动具有育人功能,劳动教育的淡化、弱化和缺失,造成的后果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注意,必须从制度层面上加以纠正。
三、理论维度:劳动教育是全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能锻炼培养人的意志、品德和人格,是全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全人教育是以培育学生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个性充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劳动教育在全人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就必须将“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4]苏霍姆林斯基多次强调,劳动教育可促进德育的发展,可开发智力促进思维发展,可强健体魄稳定情绪,还可以促进美育的发展。实践证明,劳动教育是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志趣、培养学生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未来培养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5]195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至此已经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
劳动教育是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1986年5月12日,原国家教委明文规定:学生要参加“社会实践,包括参加劳动、实习、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访问、勤工助学等活动,目的是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他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学校的教育计划和教学内容都要为此进行必要的调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是系统工程,学生德智体美劳必须全面发展,不可偏废。
四、未来维度:时代的发展需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50年前,教育思想泰斗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的使命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公民,把社会的、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财富传给他们。学校应估计到社会的、道德的、智力的、技术的进步的复杂趋势,为未来而进行工作。”[6]100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7]恩格斯非常赞同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他曾一字不改地引用这段话来批驳杜林所设想的未来国民学校的教育计划——脱离生产实际的技术教育(见《反杜林论》)。[8]
当下,西方发达国家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无不强化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如芬兰,小学阶段要求一学期内学生要在木工车间做一件产品,必须自己设计、自己制作。[9]美国的劳动教育着眼于社会成员的角色定位,包括三类:一是基于成为家庭有效成员的劳动教育;二是基于就业的劳动教育;三是基于公民培养的劳动教育。[10]随着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德国的劳动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职业基础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1.0 时代,发展到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劳动教育4.0 时代。德国在推动面向“数字世界”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通过拓展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建构面向“数字世界”的劳动能力框架,设置主题整合课程资源,创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路径,实现“社会-经济教化”的目的。[11]
未来社会的发展必将伴随科学技术革命而前进,大数据、云计算、5G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与教育教学日益密切,纳米技术、机器人技术、基因技术和量子技术必将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这一部署,则是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深谋远虑,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应对未来科学技术革命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深化产教融合,主动适应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重视新兴技术的支撑和运用,关注社会服务的新变化,改进劳动教育的方式,注重劳动教育的效果与评价。正如列宁所说:“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12]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必须首先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学校的“初心”,从根本上说,就是把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劳动者。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主人。我们今天的发展状况、精神面貌,决定着明天我们国民的科技水平和参与世界变革的能力,直接关涉到党、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培养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形成合力,需要把准育人导向,着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庭、社会和学校要同向同行,共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以劳动开创未来,用奋斗实现梦想,“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阐释劳动的意义。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4]习总书记身体力行,从陕北高原打坝淤地,到福建宁德清淤修渠;从梁家河一个大队知青,成长为我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始终热爱劳动,保持劳动者本色,为青少年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对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民族创新活力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具有决定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部署,对我国未来的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完整、准确、科学和历史地认识和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对落实党和国家新时代全面发展教育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与动力,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有力、有成效。
[注释]
①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09年8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第一次修正;2015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