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互联网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及其防范

2020-01-18周丽丽哈尔滨银行总行零售信贷部

环球市场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个人消费消费信贷信贷风险

周丽丽 哈尔滨银行总行零售信贷部

依托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传统金融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商业银行对用户信息程度的把控以及风险防范力度也在提升。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信息缺口,并且贷前数据采集缺乏广度和深度,同时受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互联网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概率也大大提升,信贷链条出现问题的根源就是信用风险,强化信用风险管控,才能够真正避免信用风险,提升商业银行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能够保障个人利益。

一、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所面临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互联网个人信贷业务的整体情况来看,由于网络信贷,不能面对面评估个人信用情况,银行工作人员往往无法完全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对借款人信用情况的判断也有所不够全面,因此,借款人中有一部分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信用问题,这样就容易出现违约情况,一般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借款人都会以各种借口来搪塞,目的就是拖欠或者拒绝还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商业银行资金就无法及时回笼,进而影响银行的稳定发展[1]。

(二)管理风险

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而导致的风险就是管理风险。结合现阶段的商业银行互联网个人信贷管理情况来看,银行内部缺乏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推行相契合的管理体制,从而无法有效管控个人信贷行为。传统管理方法无法满足目前的商业银行互联网个人消费信贷管理需求,以至于不良信贷事件一直得不到控制,因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不断提升。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承受的风险越来越大。

(三)法律风险

由于法律不健全、相关商业准则不完善而造成的信贷风险就是法律风险,近些年,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中不遵循法规以及相关商业准则的行为还普遍存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法律中缺乏完善的互联网个人商业信贷条例和法规,尤其是针对互联网信用违规的行为,没有有效的惩罚机制。由于法律条例欠缺、不完善造成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也不容忽视,商业银行也因此蒙受了很多损失。

二、强化商业银行互联网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防控的相关策略

(一)逐步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基于互联网技术之上,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应该构建完善的客户资源数据库,用户个人信息、内部信用卡资料、储蓄账户个人信息资料都会储藏在个人客户资源数据库中,每个业务部门可以随时从数据库中调取客户资料,以及相关数据信息,在经过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数据管理部门批准之后,就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完成相关的个人信贷操作业务流程。

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应该及时沟通、交流,构建联合信息数据库,借由强大的互联网平台以及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以更好的完善商业银行互联网个人信贷系统。

另外,我国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也应该重视商业银行互联网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与防控,积极构建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搜集和利用全国企事业单位、海关、金融机构、法院、居民水电费交款情况的信息数据,同时,将居民纳税情况、个人收入、工商审批等信息,纳入个人征信数据库之中,以便于商业银行更加便利的调取和了解个人信用情况,以有效降低商业银行互联网个人消费信贷风险识别与管控。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在发放贷款之前要严格对借款人收入水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在贷款审批环节中,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义务,做到权责一致;贷款完成之后,要严格进行还款跟踪与监控,建立完善的消费信贷风险预防机制,商业银行要定期对借款人还款情况进行跟踪,一旦客户出现了延期还款的情况,则要立即采取解决措施,保障商业银行利益。如果出现还款人具备还款能力,却故意不还款的情况,商业银行应该首先进行先后完成信函通知、口头通知、加收逾期贷款罚息等程序催促贷款人还款,如果还是无法达到效果,那么则要进行抵押物处理,甚至是交付法律程序解决问题。针对反复拖欠贷款的信贷者,要将其纳入“黑名单”行列,不仅征讨还贷的力度要增加,还可以拒绝再度贷款给这些人[2]。

(三)建立健全互联网消费信贷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互联网个人消费信贷法律法规,是保障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利益的关键。由于互联网信贷业务本身就存在一些隐蔽性以及滞后性,因此,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非常必要的。在法律层次明确互联网个人信贷相关标准,规范借款人行为与义务,对互联网信贷的各项标准和要求提出给出明确规定,才能够避免还款过程中出现各种纰漏。基于此,我国有关部门以及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制定和颁布个人消费信贷法律法规,明确主体义务与权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分散或者消除互联网个人消费信贷风险。

(四)将风险转移引入个人消费贷款业务

互联网金融企业是无法全面、有效掌握借款人偿还能力、身体健康等情况的,因此大大增加了互联网金融信贷的风险。借鉴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为了能够避免和消除信贷风险,就应该将信用担保制度与个人资信评估制度作为根本,结合保险与消费信贷两个方面开展工作,这是一种降低互联网金融个人信贷的有效方法。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个人消费情况、贷款情况与保险公司沟通,并购买相应的保险产品以及险种,这样就可以有效转移商业风险,保障商业银行利益。

三、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完善,其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结合也更加紧密,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商业银行效益以及借款人权益,银行以及有关部门都应该制定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信贷管控条例,完善银行内部管理机制,制定相关的管控措施,以达到促进商业银行互联网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控工作的优化与创新。

猜你喜欢

个人消费消费信贷信贷风险
城镇居民消费信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个人消费的影响研究
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看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个人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网上消费对个人与城市零售空间的影响
新常态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析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