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传媒语境下文学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传播
——以《中华好诗词》为例

2020-01-18潘奕璇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学类文学艺术电视节目

潘奕璇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信息工程系,山东 日照 276826)

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很多优秀的文学艺术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在文学类电视节目中,人们也逐渐发现其新颖精彩之处。文学类的电视节目不仅仅能够很好地承载中华文化悠久深远的文学艺术,还能够将这些艺术灵活运用,使其更好地流传。笔者将以优秀的文学电视节目《中华好诗词》为例,展开讨论文学类电视节目对电视媒体及文学艺术的影响,与开展该类型节目的具体措施。

一、文学类电视节目的文化特征和美学属性

从《中华好诗词》这档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选手、嘉宾与主持人不断通过诗词进行互动,将一些古诗通过接力问答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使大众能够通过这种富有价值的文化类节目不断反思自身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以及哲学观点,改变大众对于人生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育大众,传递富有价值的文学思想的功能。一些选手在节目中所传递的正能量也成为该节目的一大亮点,一些选手小小年龄就能够勇于站上大舞台,并且将自身平日所积累的古诗词顺场地进行背诵;还有一些选手身负伤病,但依然坚持乐观积极面对生活……这些事例都激发了大众的共鸣,向大众传递出浓厚的正能量。

节目在制作过程中,无论是录制现场的设计,还是电视节目成品中后期视觉特效的呈现,无不与古诗词息息相关,在节目宣传片与演播室所播放的视频,都有中国传统山水元素的意境,包含毛笔字元素的动画、柔和典雅的灯光以及包含中国韵味的背景音乐将整个节目的美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在好诗词总决赛的录制中,更是来到了古色古香的河北正定古城中,导演将镜头设置在古色古香的城楼旁,在傍晚使用金黄色的灯光进行修饰,配合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为观众们带来气吞山河、夺人心魄的视觉体验,让观众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将节目所承载的中华传统优秀古诗文化进行了多元化的表达,浓厚的华夏特色使观众如痴如醉,使节目舞台设计与调度所产生的反响更具价值,体现了节目浓厚的艺术美。

二、文学类电视节目对电视媒体的影响

(一)创新了电视节目的新题材

以文化类电视节目为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除了日常的刚性需求以外,对于文化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方面的发展,对于文化知识的获取越来越重视。在人们对于精神文明需求展露之后,涌现出了一批文化类的电视节目。例如,2013央视年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短时间内引起了一大批受众的收视热潮,激发了广大受众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但由于后期推出的文化类电视节目都缺乏原创性,只是对之前引起不错反响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稍加修改,更多的是照搬《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内容和模式,这无疑是给本就刚激发出对中华传统文化兴趣的受众泼了一盆冷水。文化类节目缺少原创,抄袭的结果导致受众的黏性不断降低,也降低了受众的收视热情,从而导致很大一部分受众流失。《中华好诗词》刚推出的时候,也是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但是它仍旧以绝对的口碑登上了成功的山顶,这和《中华好诗词》节目的创意制作独具匠心密切相关,该节目在坚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紧紧贴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节目中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性,起到了文化类节目的优先意义,普及文化、激发受众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利用比赛的形式,使观众增加了更多的参与感。这种电视栏目将以往陈旧的题材打翻,利用诗词的普及性为大众打造出一款令人容易接纳、更接地气的优质文学类电视节目,使该节目所蕴含的文学艺术能够得以更好地体现[1]。

(二)加快了电视媒体的发展速度

电视媒体当今发展的方向还存在较为固化的部分,对于电视节目的开展,大多是以新闻类以及娱乐节目为主。电视媒体作为一个媒体影响力非常强大的单位,对信息的传播掌握娴熟,懂得如何打造一档符合大众口味的电视节目。但有些时候电视媒体不善于将文学艺术带入电视节目中,电视工作者往往认为文学艺术大多以影视作品、书籍作品或是线下艺人演绎等方式所呈现,不愿将文学艺术带入自身的媒体领域中。而《中华好诗词》这档节目,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将古诗词这类新型的题材有机融入电视节目中,使得电视媒体自身发展获得了质的突破,再也不仅仅局限于对新闻内容以及娱乐形式的运营,而是能够接触到中华文化悠久璀璨的文学艺术,能够承担起电视媒体的传播职责。在真正带动中华文学艺术发展的同时,使自身的运营也得到拓展,在以后类似题材的电视节目可以很好地进行制作,使文学类电视节目的文学艺术性得到更加明确的体现。

三、文学类电视节目对文学艺术的推动

(一)提高了文学艺术的互动性

人们在以往鉴赏文学艺术时,往往是通过文学著作、影视作品、以及线下艺人的专业展示进行了解,并且在欣赏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机会直接与这些文学艺术进行互动。而文学类电视节目以一种新型的模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它以一种相对而言更加轻松新颖的方式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并且不局限于为大众带来新的视听体验,在节目中与观众进行的互动交流也能够很好地让观众和古诗词文学艺术有更加直接的接触[2]。《中华好诗词》就是这样一档具有较强互动性的节目,它的开展方式新奇多样,在节目中与观众进行场内求助、场外连线、实时对答等互动。并且该节目还通过新媒体渠道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调查问卷以及投票活动,与观众进行多种多样的交流沟通,观众在很好地了解该档节目的内容后,对古诗词文学艺术产生更加浓厚的求知欲,使观众能够对古诗词文化以更加深入地了解。

(二)增强了相关专业领域的交流

文学类电视节目的开展,需要该文学领域足够专业的人士进行内容的辅导,来提高该节目的文学专业性。而通过这档节目,相关专业人士可以在节目中进行交流沟通,抓住节目带给他们互相交流专业心得的机会。《中华好诗词》节目中聘请了很多优秀的有关诗词文化的博学大家,他们对于古诗词文化的造诣非常之深,在选手答题后通常会帮助大家讲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知识以及背后的一些典故。并且前来参加比赛的选手的诗词水平也令人非常惊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热爱古诗词的学习,来到这个节目中遇到了众多的“同道中人”,交流的过程也变得非常精彩。选手与嘉宾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进一步探讨古诗词文化的内容,使得诗词文学艺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相关的电视工作者从该类型的节目开展过程中可总结经验教训,为日后类似类型的节目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还可以帮助节目中其他工作者积累经验,对其进行传授,使日后再开展这类文学类电视节目时,能够更加高效地对这一节目进行制作,帮助节目将宝贵的文学艺术以有效传播。

(三)拓宽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对文学艺术本身来说,自身的传播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创新,而与电视节目相结合的方式,打开了文学艺术成长的新轨道,通过传播速度快、受众广的电视,对整个艺术形态进行了精炼,将文学艺术包装为更加新奇的产品,通过电视节目这一柜台向大众出售。《中华好诗词》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中国文学类电视的创新发展,它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大众再也不仅仅是只在书本、网络词条中见到古诗词的相关知识,而是在电视上以科普类综艺的方式也可见到,这极大地帮助文学艺术拓宽了自己的受众,并且有效引导了文学工作者面对未来文学发展所做出的创新举措,使得整个文学艺术领域充满新鲜元素,能够更加活跃文学艺术的内容,使更多人了解相关文学知识。

四、文学类电视节目围绕文学艺术开展的具体措施

(一)竞赛模式提高文学艺术输出效果与节奏

《中华好诗词》作为一档竞技类文学电视节目,其开展的方式也非常新颖,《中华好诗词》是一档宣传中国诗词文化的综艺节目,但这并不能表示这类节目的风格就一定要古板严肃。《中华好诗词》不仅通过竞赛类的方式让观众们从中缓解压力,还通过紧张的比赛环节让观众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选手答题时所进行的文化输出,从而达到为大众科普古诗词文学艺术的目的。选手们紧锣密鼓地进行诗词挑战,使观众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选手身上,并且快节奏的古诗问答、选手随时面临淘汰紧张的氛围,这类元素都极大地影响观众对该节目的视听体验,会以一种非常期待的情绪观赏整个节目,并且还会将自己带入节目中,与选手一同进行答题过程。这样的节目模式,潜移默化地将古诗词文学艺术向大众传递,承担起一档文学类电视节目的基本职能,并且将古诗词文化知识以一个全新的方式为大众所呈现,使相关知识更深刻地为观众留下印象,促进了古诗词文化传播的发展。

(二)通过多媒体平台增加文学节目热度

对于一档文学类电视节目来说,建立黏性是节目应该迈出的第一步,需要清楚这档节目的受众的大致范围,了解该群体中大部分需求之后,根据他们的喜好在不抛弃节目原本的风格之下,去展示他们需要的内容,联系当下的互联网以及新媒体就不失为一种合适不过的方式。就微博这一平台上来讲,可以设置专门的粉丝群,对节目喜爱并且持续关注的粉丝,都可以进到群中进行讨论,从而使节目组收集大众对于节目的看法与建议,帮助节目组得到有效的反馈。其次,抖音、快手一类的短视频平台是能够非常直观的反映出受众对节目喜好程度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可以让节目工作者发动有关本节目的相关话题与投票活动,从而引发观众进行讨论与投票,用数据来进行统计。那么联合这样的自媒体进行视频的录制与发布,在很大层面上不仅增加宣传,扩充受众面积,也能够得到较为直观的民意反馈,从而增大对受众的黏性。在《中华好诗词》大学季第二季的总决赛现场,更是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宣传,采取送票形式来做推广,对一些典型的老粉丝发放门票,《中华好诗词》节目可谓是在守住受众黏性上做了充分的工作。对于文学类电视节目来说,想要做好文学艺术的传播,就需要将这一节目的个中内容进行广泛的推广,这种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让受众了解、认知这档文学类电视节目,并且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学艺术,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古诗词文化,使其中的价值能够得到更多的体现。

(三)加入游戏形式创新节目内容结构设计

联系当下的社会大背景来讲,想要生存下去,任何职业、任何产业都须进行创新。仔细看来目前正火的一些综艺节目都有代表性的游戏环节。例如,《奔跑吧,兄弟!》拥有新奇的撕名牌玩法;《极限挑战》拥有着“破坏规则”式玩法;《中国好声音》等选秀类节目有着新奇的转椅子玩法等等,借鉴这些节目时,不能仅限于模仿,毕竟其他综艺节目使用过的手段再去模仿,不仅新鲜性大大减少,而且多数会被广大观众所诟病。作为文学类的电视节目,合理的融入游戏元素能够将节目中的文学艺术得到更加灵活的体现,并且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3]。而《中华好诗词》在设计创新游戏环节上,也下足了功夫,例如,诗词接龙、诗词飞花令这些精彩的节目环节比比皆是,正是新鲜性较强的节目环节成为了《中华好诗词》的“助燃剂”。其实不妨去想一想,若是没有这些别出心裁的游戏环节设计,那在宣传方面,多少会少一丝的标志性。所以在节目内容的创新上,《中华好诗词》尝试了一些新鲜的游戏,来增加节目的内容,从而获得了更多观众们的青睐,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体会到该档电视节目所蕴含的文学艺术。

(四)选用线下优质文化环境开展节目活动

文化类电视节目为我国的电视节目市场注入一股新的力量,让电视节目工作者们看到了文化类节目体裁的潜力,还有可塑性,但拥挤的节目市场同质化的内容难掩盖文化类节目粉丝少、难出彩的骨感事实。而打开全国电视诗词文化先河的《中华好诗词》,不仅从内容上寻求创新,成功地打造了中国好诗词的文化名片,并且更是突破性地走出了传统电视节目所在的演播室,来到了千年文化古城——河北正定。正定古城以它浓厚的历史文化,托举着整个节目的进行,比赛现场周围巍峨的城楼,绚丽的灯光,以及主持人在现场吟诵的一首《正定府》更是震撼了全场的观众;代表正定地方特色的常山战鼓表演,将参赛选手、嘉宾和观众带入了那个漫天烽火的年代,用这种磅礴浩荡的方式为总决赛敲响战鼓,给参赛选手助威。这种线下活动的开展,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华彩飞扬的诗词盛宴,使观众能够在线下观看时被这种浓烈的艺术氛围所触动。这种将文化环境良好地融入到电视节目中的方式,使人们对我国瑰丽的文学艺术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并且这种大型线下活动的开展,让观众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的晚会,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观看节目,帮助观众们一改从前吸收文学艺术的方式,诗词文学渗透进观众的日常生活,从而提高观众的文学素养。

(五)以雄厚的文学专业领域工作者群体为基础

对于这种文学艺术强度非常大,方向性非常明确的电视节目作品,专业领域的工作者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条件。《中华好诗词》在选取节目人员上做了精心准备,主持人王凯是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他具有专业的素养和幽默的主持风格,在节目中不断带动现场以及场外的受众观看电视节目的气氛,有很强的调动观众情绪的能力。在嘉宾的邀请上,有广为人知的“吕秀才”——喻恩泰、中南大学教授杨雨、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书画大师范增四人,四人都对中华文化有着较深的研究,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名人。有这四人的助攻,在选手答题之后,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补充介绍,让这一条诗词的背景意义、可以学习的地方全部展现在受众眼前。喻恩泰的风趣幽默配合主持人王凯对舞台的灵活把控,在现场观众情绪较平的时候进行调动。在《中华好诗词》的第二季,每期都会邀请一位“神秘嘉宾”做助攻,为节目增加了很多新鲜感。因为每期的“神秘嘉宾”都不同,来自各行各业,有高校学生、有公司职员,他们都对古诗词文化有着一定程度的造诣,为《中华好诗词》节目增添了更多受众参与,完美地实现了大众和精英的碰撞和结合[4]。正是这些专业领域工作者的参与,为《中华好诗词》节目的成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的文化工作者面对文化节目所提供帮助是极其巨大的。

五、结语

对于文学类电视节目的开展,电视工作者需要注意的并不仅仅是如何将节目整体质感进行提升,还要能够有效地在节目中推广文学艺术知识,使电视节目能够承担起帮助文学艺术发展的责任与义务,为普罗大众更好地普及文学知识,通过电视节目提升大众文学素养,并且在不断探索中优化节目的内容,使电视节目的制作变得更加精良,使电视媒体与文学艺术都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文学类文学艺术电视节目
文学类文本“文本二”的前世今生——“八省联考”卷《国文教员》点评题命意溯源
【重点】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脱下工装 你也可以是诗人
文学类
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技巧分析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