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下高校美育工作的探索

2020-01-18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美育价值观核心

秦 姣

(南京审计大学 培训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总书记进一步明确:“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及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高校作为主流价值观引领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使命任务,美育又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特殊载体和渠道,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及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和多元文化的融汇聚焦,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高标准和新要求,需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拓宽教育渠道,开发与德育、智育相配套的多种教育模式。美育通过引导个体情感,使人的感情理性化,从而形成渗透性“自律”意识,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探索审美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独特优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审美教育的哲学思辨

“美学之父”鲍姆嘉通自确立美学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就将其定义为“Aesthetic”——感性认识,这为进一步确立审美教育的科学内涵奠定了总基调——美的教育首先是感性的教育。审美教育,即“美育”,这一定义最早由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发表的著作《审美教育书简》中作出阐述:“美育是通过利用美的形态,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对受教者进行情感感化、性情陶冶,进而提高受教者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2]。席勒进一步将美育的内涵定义为“情感”与“自由”,他认为现实物质的丰腴反衬出人们精神世界的匮乏,由此出现的“碎片人”验证了个体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割裂。而此时,审美教育超脱了感性层面,但也不仅仅是对理性的一味追求,它从人格塑造维度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美育在当代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美育教育实践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他在认同“感性认识是科学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同时也否定了费尔巴哈“抽象人”的概念,进一步将“碎片人”延伸为“社会人”,其特质不仅要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还要满足自然界和现实社会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超前的生态美育价值。

美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以话语内隐的艺术表达方式,介入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在受教育过程中获得精神洗礼,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促成其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美育以情感人,寓教于乐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态度从“必学”到“好学”再到“乐学”转变,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审美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独特优势

《史记·乐书》有言:“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就提倡将美育与德育兼收并蓄。到如今,作为国家话语的一种表达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和谐统一之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所囊括的愿景实则是对“审美理想”的一种切实关照,在道德引领的基础上进一步彰显了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审美属性。审美教育从人的精神境界出发,更多地关注共情体验及感性生存维度,能够有效平衡主流价值观输出过程中的功利化倾向,因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具有独特优势,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用感性之棱镜透视理性思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概括,不仅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也从理性维度表达了极强的政治话语属性。然而,在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只注重理性引领而忽视感性体验,难免会造成二者的割裂,难以真正实现价值观的认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3]席勒进一步强调了美育的作用,它能够在理性世界的轮廓中剥离出感性的成分,使理性与感性达到相对平衡。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感性的棱镜之光折射到理性思维中,实现理论引领与情感认知的相互统一。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与成年人趋向理性思考的人格状态不同,他们思维活跃,感情充沛,具有较强的感性能力和敏锐的情感体验。单一地进行理论灌输教育,往往使其陷入被动接受的层面,出现程式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审美教育的介入缓和了灌输式教育过程中信息单向传播造成的接受与被接受之间的断层局面,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形式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愉悦感,化解其认知阻力,有效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以此来辅助实现高校育人的宗旨。至此,审美教育的感性维度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理性认知,激发了大学生审美鉴美兴趣,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接纳吸收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我意识和个人信仰,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这是审美教育的优势之一。

(二)以“同源共通互补”增进客观认同

想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并形成习惯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美育之所以能成为连接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的桥梁,是因为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根基、育人宗旨和培养形式上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和关联性。

首先,二者都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是传统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其所强调的仁爱、正义、尚礼、睿智、诚信等理念经过历史的沉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友善、公正、文明、和谐、诚信等一脉相承。美育的思想源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同样得到了彰显。从孔子的“里仁为美”到孟子的“充实之为美”,再到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要求个体向内自省以求真达善致美,更多地强调“天人合一”的伦理审美。其次,二者在育人宗旨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界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体现在高校育人方面,则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扎实基础。美育以“渗透性”的感性教育形式出现,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审美认知和价值判断。它通过一定程度的情境模拟和情感熏陶,使大学生掌握相应的审美技巧,自觉摈弃功利化、庸俗化的审美倾向,消减现实中丑恶事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精神世界,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再者,二者在培养形式上能够协调互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规范化的意识形态教育,现阶段主要以灌输教育的形式作用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层面。这种培养模式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反应和掌握效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美育主要作用在人的情感层面,以其愉悦性、渗透性等特点激发大学生的审美自觉,进而充实其精神世界。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有力补充,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有效手段。

(三)从真善美维度丰富培育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审美在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4]与此同时,他还强调:“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4]审美的超脱性可以实现从功利需要向精神满足的逾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审美教育能够提升人格和理想的层次,将个体本能的物质化欲望升华为情感和爱的需求,尽可能地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这是美与善的契合。另一方面,这种超脱性并不会脱离现实根基,而是在精神层面的创造转化,追求的是“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本真”境界,这是美与真的统一。因此,美育所延伸出的真善维度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能够创新其塑造内容,丰富其培养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高校思想政治引领层面来看,审美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致力于促成个体的全面发展。以美求真,借助形象思维的作用激发学生不断探求真理,鼓励大学生提高个体的创新能力;以美达善,通过美的事物的熏陶引导大学生鉴别善恶,鞭策大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美促和,利用多种美育媒介规避不良社会心理和异化思潮的冲击,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意志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同属培根铸魂的基础工程,只有求真、达善,才能致美、促和,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达由表及里。

三、大学生审美现状及高校审美教育的现实诉求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及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呈现,审美教育在高校育人进程中的作用和效度需得到有效发挥和提升,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然而,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一些地方和高校对美育的定位和功能缺乏相对清晰的认知,未能及时准确地关注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需求,存在美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及美育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问题,使得审美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大学生审美现状及高校审美教育的现实诉求需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关注。

(一)审美概念模糊,美育意识淡薄

当前,一些大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较弱,对美的本质界定不清,容易将美的概念等同于艺术,把美感与快感混为一谈,用“优美”“漂亮”等概念来解释美的内涵,高校亦或将美育简单划分为艺术教育。美和艺术虽同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范畴,但二者却有着本质区别。所谓美学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三者形式的综合[5]。美需要艺术来体现,人们将美的概念通过一定形式表达出来就是艺术。高校在美育实施过程中,往往只是通过固定形式即艺术表现方式告知学生“何为美”,而对“为何美”却不加以深究,未能充分解释美和艺术的内在逻辑关系。于学生的接受层面而言,仅依靠当前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很难厘清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他们所接收的更多是来自教师传输的结果式知识,因而容易将美和艺术看作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另一方面,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衔接不够,仅仅将美育简单纳入思政教育模式中,又会陷入片面等同的怪圈。从纵向来看,二者袭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当从根源上牢牢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横向来看,美育还应当借鉴西方的审美理念和审美经验,从而扩充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总而言之,审美过程是一种主观见诸于客观的心理活动,美育应当建立在以规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对象,以实践为标准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简单的认知教育。

(二)审美资源匮乏,美育课程单一

受功利化教育的利益驱使,部分大学生会把精力集中放在与应试相关的课程课业上,“考级”“考证”热潮频出,大大缩减了参加审美活动的时间和精力。相应的,高校也将及格率、就业率等显性指标作为考核依据,未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审美诉求,无法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就实物资源而言,高校往往就地取材,利用校园现有条件和文化条件举办晚会、展览、专题讲座等,鲜有引入外部的审美资源。与此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部分教师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强调审美形式会影响课程本身的严肃性,导致娱乐化倾向,因而在课程及活动设计中往往缺乏感染力与亲和力。另一方面,目前许多高校暂未开设美育专业课程,如中西方美学史、美学导论等。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在数量、种类及课时方面还未能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大部分美育课程被设定为公共选修课,开课时间也错峰安排在晚上或周末,到课率相对较低,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开设的课程仅仅满足于“数量”要求,对“质量”的考评停留在书面作答、背诵和记忆上,未形成长效评价机制。授课过程或注重理论教育,或关注技能传输,对学生审美素养、人文情怀的培养涉及较少。而这些正是高校提升美育效果的现实诉求。

(三)审美境界不高,美育环境冗杂

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审美取向与审美标准产生了部分偏差,日益出现庸俗化、功利化的审美趋势,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尤为明显:在审美趣味上,部分学生的言行打扮过分追求猎奇效果,盲目跟风明星偶像;在审美范式上,将美理解为贵,讲究面子排场,攀比之风盛行;在审美意识上,缺乏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自我认知和觉醒,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长此以往,审美本应达到的崇高境界被反向消解,降格为感官冲击和物欲满足,必将与高校“立德树人”的任务背道而驰。与此同时,大学生长期处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社会环境中,美育的实施效果也受这三类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家庭环境层面,父母的生活礼仪、言行举止、居家品味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及健全人格的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自觉抵御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也能促进个体审美气质的修炼;学校环境层面,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园环境中,接受德智体美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耳濡目染校园文化所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反观目前的教育形势,美育的地位尚未与德智体育相均衡,校园文化所营造的美育环境大多带有政治话语属性,未能及时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降低了学生审美体验的愉悦度;社会环境层面,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无用之用”的审美理念逐渐被人们抛之脑后,审美态度趋向功利化,大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和价值观念时,极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从而做出趋同性审美价值判断。这些都是高校在美育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四、高校美育工作实施路径的建构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高校是培养优秀大学生的主阵地,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的崇高使命和艰巨任务。审美教育又是高校众多教育形式中连接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桥梁和纽带,致力于丰富大学生的感性维度,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下建构审美教育路径,是高校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亟需思考的重要命题。

(一)强化美育意识,弘扬美育精神

特里·伊格尔顿认为: “如果意识形态想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它就必须是快乐的、直觉的、自我认可的。一言以蔽之,它必须是审美的。”[6]因此,想要有效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在育人过程中首先要强化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教育的地位,切实将美育提升到与德育、智育、体育相均衡的水平。要将审美的无意识呈现与有意识宣传相结合,将政治话语转化为符合多数大学生审美习惯的“接地气”的表现形式,如利用微博、公众号推广弘扬主旋律的公益广告,利用短视频等自媒体制作传递正能量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借助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等各种载体,以审美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激发美的情感,构建美的心态,凸显个体的审美意识。

另一方面,传统美学精神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塑造主流价值体系的生机养料。高校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学精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文化之美,自觉成为“四个自信”的坚定拥护者。要充分明确美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更具感染力的角色定位,认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育的内在逻辑关联。通过将美育与其他各类型教育形式有机融合,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二)充实审美理论,丰富美育形式

大学生要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情趣,就必须加强审美理论的学习。高校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适时开设涵盖美学理论的相关课程,包括《美学原理》《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艺术评论》《生态美学》《旅游美学》《影视美学》《传播美学》等,合理规划课程设置,主修辅修结合推进。同时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师资研讨培训,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研相长、显隐结合。要鼓励教师充分展现人格之美,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积极发挥教师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提醒教师注重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课堂互动与课下交流相结合,切实关注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倾向。

在教学形式上,一是要重视思政课这一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明确其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渠道地位。二是要进一步结合新时代特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慕课、微课等媒介载体,转变填鸭式、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切实把握学生的心理诉求和情感体验,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情怀的新式课堂,彰显美育“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鼓励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看法,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三)营造美育环境,拓宽实践场域

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可见,环境对审美情趣的培养至关重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审美话语介入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高校要积极调动校园社团、学生会、班团等组织资源,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音乐厅、报告厅、校内景观小品等公共场所,开展书友会、博览会、演唱会、音乐会、街头艺术、快闪等具有审美特质的校园文化活动,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共情意识,开阔审美视野。同时,还要注重思想舆论引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元化网络思潮的统领作用,构建安全和谐的网络审美环境。

在实践场域上,高校要注重引入外部资源,拓宽学生接受美育教育的阵地,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怡情育美。要积极引入校外的美育资源,如自然资源、红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等,利用艺术、文学、史料打造“浸入式”审美教学范本,形成内外贯通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丰富审美教育的成效。另外,还应充分关注“仪式”所蕴含的审美属性,将其作为美育的配套手段,通过集中的话语表达营造一种共情的审美氛围,如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等重要节庆日开展仪式教育,在仪式教育活动中弘扬主流价值观,彰显审美教育的内在魅力。

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集思想引领、知识传播、文化熏陶为一体的长期工程,高校在价值观涵养下应充分关注学生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的个体需求,重视对其知、行、意、情的联合培养,帮助大学生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建立起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模式。要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创新美育形式,丰富美育内容,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以审美化视角构建主流价值观认同的高校育人新模式。

猜你喜欢

美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论公民美育
我的价值观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