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信公众号引领幼儿师范生思想的困境与出路

2020-01-18潘伟斌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师范生公众育人

潘伟斌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校长办公室,江苏 苏州 215131)

2020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简称《统计报告》)。《统计报告》指出:互联网应用与群众生活结合日趋紧密,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应用降低了互联网使用门槛,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1]。据统计,作为网民主流群体的大学生,99.3%以上的大学生是微信使用者。与此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师—生、生—生、校—生”之间的在线交流不断频繁,微信作为实时互动工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校的微信公众号作为官方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学生希望通过公众号了解一手的、可靠的新闻资讯,公众号学生关注量同比增长38.7%。因此,如何基于微信这一交互工具,依托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高地,是高校履行好立德树人职责中必须要破解的新难题。

一、利用微信公众号引领幼儿师范生思想的必要性

(一)时代的呼唤与现实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从总书记的话中可见,思想政治工作,“新”既是要求,也是途径。这要求我们在新一代学生的培养上,不能再拘泥于“老思维、老手段、老方法”,而要通过新媒体、新技术,搭建育人新平台、贯穿育人新通道[3]。作为培养幼儿师范生的苏州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苏州幼专),更应该抓住教育的契机与先机,充分认识到微信公众号这一新技术在幼儿师范生思想引领、“两代师表”同修共塑上的现实意义与需求。

(二)机遇的把握与阵地的坚守

对苏州幼专在校生调研发现,每位学生订阅公众号数量平均为15.6个,订阅类型大体可以分为新闻资讯、娱乐休闲、本地播报、专业知识、就业升学等条目,每位学生每天停留在公众号上的时间以碎片化时间为主,平均为65.7分钟。苏州幼专现有在校生2500人,学校公众号自2018年开始全面运营,现有粉丝1.3万人。据统计,学校98.7%的学生已关注学校公众号,66.3%的同学表示哪怕没有推送,仍会选择点击查看公众号历史推送;有95.4%的学生表示,毕业离校后仍然会关注学校公众号,这是一个强大、稳固的育人平台。由此可见,育人者要全面掌握学生对于公众号的关注与依赖,抢抓思想政治工作中得天独厚的新媒体机遇,坚守并打造好公众号这块舆论阵地。

(三)资源的融合与互动的双向

作为在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幼儿师范生,他们对资源的需求更高,传统意义上单一的纸质资源或视频资源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他们需要更为立体、视觉冲击更为强烈的融媒体资源,微信公众号强大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整合功能为这一教育形式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新一代幼儿师范生对学习参与感的需求更强烈,加上幼儿师范生培养时,才艺兼修、艺文并茂是其培养标准之一,因此他们不希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更愿意在双向互动中习得知识、提升素养,微信公众号的交互、筛选、展示等功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二、利用微信公众号引领幼儿师范生思想的困境

今日头条联合新榜发布的《2020年内容创作发展趋势报告》(简称《发展趋势报告》)指出,截止2020年3月,微信公众号创作者数量已超2 000万,同时报告中指出:公众号创作者各领域中来自其他行业的占40.8%,其中有媒体从业经历的,仅占20.5%;报告也印证了当代网民在对公众号需求上的体现,图文体裁的创作者最多,占到83.7%,视频创作者占到45.9%,说明公众号的运营正努力迎合网民的关注与兴奋点,但也间接导致了在主题、立意上的偏差。微信公众号准入门槛较低的特点,加上各类平台运营策划水平不一、良莠不齐,导致了微信公众号在引领幼儿师范生思想上的困境的产生。

(一)困境表征

1.切割与裂变——知识碎片化与人际陌生化

认知心理学表示,关注点过于分散,将直接导致个体在学习、阅读时无法聚焦。一般而言,阅读微信公众号上的一条推送,需要花费阅读者3~5分钟的时间。有67.3%的幼儿师范生表示,如果单条推送超过5分钟,他们就表示没有耐心全部读完,还有学生表示,迫切希望在阅读时知道结果,而非需要通过阅读探究结果。基于受众的阅读习惯,公众号的运营者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切割与剪裁,导致知识的碎片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微信的分享、转载、点赞、分组等功能,使得人际关系呈现出“表面亲密”实则“背后陌生”的现象,微信公众号促使“虚拟互动”取代了传统的“双向沟通”,从而加速了幼儿师范生人际关系的裂变,不利于他们健全人际观的形成与和谐人际交往网的构建。

2.侵蚀与模糊——宗旨属性偏离与人生目标淡化

《发展趋势报告》指出:2020年公众号创作趋势发生变化,其中之一是创作内容发生变化,“知识内容需求扩大,小众文化日益繁荣”。诚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环境有利于幼儿师范生吸收各方面的资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公众号仍然存在着内容低俗、信息有待核实、核心价值观体现不明朗等问题,其运营目的并不是传播正能量,而是一种“逐利”的导向,导致公众号运营的宗旨属性不断淡漠;此外,在幼儿师范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一些错误的信息与观念会不断侵蚀并模糊他们的人生目标,冲击他们尚未稳固的价值取向。

3.消解与缺失——“一厢情愿”与主动缺位

在引领幼儿师范生思想上,学校官方微博及团委、系部的公众号应是主流矩阵,但是在现实中发现,这一类公众号在运营及内容策划上,往往陷入“一厢情愿”的局面,将机械转载、转发一些时政要闻,定义为对学生思想的引领,这非但不能引领学生的思想,反而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学生只是配合的“打开—关闭”,甚至“分享仅相关人员可见”,是一种主动的缺位,这消解了幼儿师范生刚刚培植起来的对公众号平台的依赖与信任,导致了关注群体的流失。

(二)困境归因

公众号在引领幼儿师范生思想上的困境,可以从主客体两者中寻找原因。

1.传播主体的发展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公众号形式呈现与内容遴选上。一是在形式呈现上,形式与内容形成了“双循环”。内容的枯燥导致了形式的单一,形式的单调又降低了幼儿师范生阅读的兴趣;另外,还有一些推送过分追求花哨的形式,通篇充斥着低俗、不合时宜的图片、动画,导致陷入了“形式大于内容”“喧宾夺主”的怪圈;同时,公众号的编辑中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在编辑推送时效果不一。二是在内容遴选上,对学校公众号近一年的推送内容进行统计发现,直接转载相关要闻、热点占到了全年推送的38.5%,内容的机械复制,直接降低了思想引领的效度,阻碍了推送内容本身的效用的发挥。

2.接受主体的媒介素养和主动性不高

接受主体,也就是幼儿师范生自己的内在学习动力不足,也导致了公众号引领的困境。一是幼儿师范生媒介素养普遍不高。媒介素养,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4]。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与专业的指导等原因,他们在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甄别网络各类信息上仍然有一定的局限,去伪存真、筛选整合的能力有待提升,容易被不实、不良的信息所裹挟,导致在判断、决策、行动上存在偏差。二是主动从新媒体吸收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意识还不强,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师传授制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但是大部分的幼儿师范生仍然停留在被动接受与被动学习上,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依托公众平台整合资讯的能力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三、利用微信公众号引领幼儿师范生思想的对策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号引领幼儿师范生思想的必要性,正视微信公众号引领幼儿师范生思想中的困境,结合幼儿师范生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依托微信公众号开展幼儿师范生思想引领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因事而化:紧扣群体特征,抓住关键节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知己知彼方能事半功倍,把握规律才能顺利开展[5]。因此,必须紧扣幼儿师范生特征,抓住其成长的关键节点,因势利导开展工作。

1.基于认知规律,迎合口味、激发共鸣

“共情”是教育的前提,育人者一定要始终明确,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与形式,要基于幼儿师范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具体而言,在内容的确定上应有全年的“全局观”,注重“螺旋上升”的育人效应,对一些需要特别强调与突出的内容,要讲究推送的系列性与呼应度,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可以通过“身边人讲价值观”“我做价值观代言人”“图说价值观”等主题,分批次分系列进行持续推送,对内容进行了个性化加工,在形式上也力求多元,从而提高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和转载分享人次。

2.面向职业要求,精准策划、精准投放

作为幼儿师范生,他们将来的职业就是幼儿园老师。从入学起,学校就着重培育他们的专业情怀与专业认可度。幼儿师范生对于与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推送能保持一定的关注度与兴奋度,因此,育人者要抓住这一契机,面向师范生的职业要求,精准投放系列推送,可以从“幼儿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优秀毕业生系列”“我的幼儿教育观”“图文直击优质幼儿园”“师德楷模”等主题切入,将专业成长与师德引领实现完美融合,实现无痕育人。

3.把握时间节点,固化内容、形成品牌

鉴于66.3%的幼儿师范生在没有推送时仍会选择阅读历史消息,因此将这部分流量稳固并进一步争取更多的学生对微信公众号产生期待,是做好微信公众号思想引领的前提与基础。除却上文所提及的一些专题类策划,微信公众号运营者也要学会将零碎时间、零碎主题进行整合,形成全年、全月的推送策划清单,并通过固化栏目推送,形成品牌效应来吸引阅读者。如可以策划开展“美文朗读”“校园倾听”“教育原理”等推送,在固定时间段里推送,通过坚持定点推送,让师范生形成习惯与预期,利用品牌的效应来育人。

(二) 因时而进:提升媒介素养,优化交互模式

作为新媒体的运营者,只有不断正视受众的媒介素养,在尊重的前提下,通过内容的交互,提升媒介素养,从而提升思想引领的价值。

1.关注舆情,及时跟进,发挥思想“领袖”作用

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过程中,育人者要时刻关注热点问题,及时跟进,并且时刻摆正在引领中的思想“领袖”位置,不断提高运营中的政治站位。针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网上出现的对钟南山、李兰娟等名士的不实报道甚至刻意抹黑的行为,微信公众号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担当,通过论据剖析、事实呈现等手段,对可能出现的错误观念进行纠偏,以权威、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成信息的推送与更正。

2.基于线上,融通线下,实现双向互动

良性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机制,一定是 “线上+线下”育人的双轨并行。因此,除了线上的推送外,育人者可以策划线下交流活动,建立公众号粉丝群,定期分享推送,将思想引领的外延通过双向的互动不断拓展。如开展线上“最受欢迎的教师网络投票”活动,举行线下的师生交流会;举行“我与国旗合个影”照片征集活动,线上评比、线下交流表彰。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稳固粉丝群体的同时,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3.加强培训,多样交流,完成理念重塑

培训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员的培训。在苏州幼专,微信公众号运营的主体是学生团队,他们的业务能力、编辑水平、策划水准直接制约着微信公众号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培训,并且形成良好的传帮带传统。第二类培训是针对学校的宣传部门,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学校的宣传部门对微信公众号直接负责,学校要定期邀请同类学校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进行交流,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还可以实行微信公众号“互推机制”,与兄弟高校实现内容共享、资源共享、品牌共享,通过多样化的交流,实现宣传观念的重塑,从而提升思想引领的能力。

(三)因势而新: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条件保障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在利好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挑战。《发展趋势报告》明确指出:目前各大平台主要在内容引导、工具支持、内容外脑、版权保护等方面助力创作者内容生产,实现平台与创作者的共赢。因此,作为希望通过公众号发挥引领作用的育人者,必须在体制机制、运营条件等角度发挥保障作用。

1.建立良性微信公众号团队运营机制

微信公众号的良性、可持续运营,是思想引领作用的基础。因此,学校宣传部门必须完善与微信公众号运营相关的制度拟定、部门建构、考核评比、进入退出等机制。要不断选拔补充政治觉悟高、吃苦耐劳、文字功底较强的幼儿师范生进入团队。实行三级审稿制度,严格采编、拟稿、审核、发布流程,对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表彰,在评先评优时予以倾斜。

2.做好微信公众号运营的资金及场地保障

微信公众号运营的专项经费要列入学校宣传工作年度经费预算,对教育培训、设备采购、外出交流、先进表彰等项目实行专款专用。学校要给微信公众号团队开辟专门的活动场所,以方便幼儿师范生在活动场地开展活动。

3.打造微信公众号立体育人格局与平台

要严格落实微信公众号平台矩阵建设,学校可根据实际成立新媒体中心,以学校微信公众号为龙头,对系部、团委、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实行辐射管理。此外,在微信公众号运营较为成熟的基础上,将优秀的运营经验推广至官方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打造微信公众号立体育人格局与平台。

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师范院校在“为党育才、为国育人”中承担着更为严格、更加神圣的责任,学校必须正视作为新媒体中的微信公众号在引领幼儿师范生思想上的必要性,剖析造成微信公众号引领幼儿师范生思想困境的深层原因,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基于专业、职业特点,创造性开展策划与推送,真正将微信公众号打造成新时代幼儿师范生思想引领的旗帜、灯塔与航标,完成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猜你喜欢

师范生公众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公众号3月热榜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