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理论在语言景观翻译中的特殊效用
——以大雁塔简介的翻译为例
2020-01-18王小曼
王小曼
(北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一、变译理论
(一)变译的定义
变译理论是由黄忠廉[1]根据大量翻译事实归纳所建构的本土译论。若译文相较于原文存在非常显著增、减、编、改等变化,有效信息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变译现象。综观翻译史,存在大量变译现象,但对此现象学界一直缺乏系统化的研究,黄忠廉在1999年提出“翻译变体”的概念后,首次对变译现象进行系统化归纳,后由此上升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变”与“化”这对传统范畴,提出求极似的“全译”与求特效的“变译”这对范畴,二者作为一对最大的子范畴共同构成翻译。
变译理论提出后的二十多年,变译的定义也经过几次修缮:
1.变译(或翻译变体)是译者根据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扩充、取舍、浓缩、阐释、补充、合并、改造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翻译活动[2]。
2.把翻译分为窄式翻译(翻译是译者将原语文化信息转换成译语文化信息并求得风格极似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和宽式翻译(翻译是译者将原语文化信息转换成译语文化信息以满足读者特定需求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窄式翻译即全译,宽式翻译相当于本文说的变译[3]。
3.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4]。
4.变译是人或/和机器满足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的智能活动和符际活动[5]。
随着对变译理论研究的深入,变译的定义也逐渐完善,但变译的核心始终没有发生改变,即为了特性目的求特效而发生的非完整性的翻译。
(二)变译与全译的区别及其特殊效用
与变译相对,全译是人或/和机器求得信息量极似的符际活动。由此可归纳出全译与变译的几大明显区别及变译的特效。
首先,从内容上看,全译与变译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效信息量变化程度。全译通常不会改变原文的有效信息量,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追求与原文的极似。但变译通常会对原文的内容、结构甚至是风格做较大改动,变译更加具有特殊性和灵活性,这是二者最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说,真正的全译本应该具有唯一性,缺乏特殊性。然而,与全译不同的是,变译本更类似于“私人订制”,根据不同的需求更灵活、更追求特效,根据定义,变译的核心是“变”,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特殊需要,译者应该对原文进行修改,这有助于弥补全文翻译的不足。例如,在科技翻译领域,变译的优势更加凸显,对新技术的大部分人只是想了解其简要介绍、用法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他们不需要知道它的具体工作原理,这个时候译者可以通过变译策略删减相应信息使译作更加切合读者的需求。
其次,变译可以加快有效信息的传递效率。例如,编译和摘译是变译常用的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译者可以使用它们来选择有用的信息或改变原文的结构,通过这种方式,原文内容将变短,结构比以前更清晰,而且只选择保留读者真正需要的信息。
第三,变译比全译更能充分地体现译者主体性。传统上认为译者应该逐字逐句地翻译原文,在翻译过程中原文是权威的,译者的思想总是被忽视。然而,翻译作为一种符际文化交流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传递信息,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变译是不可替代的。在变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选择读者需要的信息或改变结构,译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变译策略可以满足特定情况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特别是应用翻译领域,如科技翻译、文化翻译、公示语翻译等。接下来我们将以大雁塔简介的翻译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以明确变译在公示语翻译中的使用原因及其特殊效用。
二、变译理论在大雁塔简介翻译中的应用
通过对比大雁塔简介的翻译可以发现两个文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信息量不对等,与原文相比译文中将一部分信息删除了,这是一种典型的变译现象,运用了“减”的策略。除此之外,还存在“增”和“编”的现象。本部分将回归文本,通过具体例证分析转译在大雁塔简介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例[1]:
原文:简介
译文: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Dacien Temple and the Da Yan Pagoda
在例[1]中,译文与原文相比增添了简介的具体信息,即所介绍景点为大慈恩寺和大雁塔,我认为这属于必要的增添,中国游客知道目的地的相关信息,但是外国游客可能不太清楚,所以有必要补充完整的信息,这样外国读者才能清楚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具体信息,便于理解,这体现出针对不同的译者群体语言景观介绍的文字中应体现出不同的信息量。
例[2] :
原文:唐高宗李治作为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追福而建造的,并迎请了自印度取经归来的高僧玄奘法师总理事务(1)。当年大慈恩寺是唐代长安城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寺内重楼复殿,云阁洞房(2),共十三院一千八百九十七间,占地面积三百六十余亩,为城南晋昌坊的一半(3),曾住有僧侣三百余人。
译文: The temple with 13 yards and 1897 magnificent rooms was broad in scale. It occupied an area of more than 24 hectares. There were 300 monks and priests lived in the temple. It was the most famous temple in Chang’an City during the Tang Dynasty(A). A Buddhist and pilgrim Xuan Zang who studied Buddhism in India was welcomed to preside over the temple affairs in 652 AD(B).
在例[2]中,这一段主要使用了变译理论中的“编译”策略,其定义是包括加工、归纳、梳理等多个方面。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通过改变原文的叙事逻辑使原文更加流畅。原文的非逻辑性通常表现在四个方面:时间、空间、内在关系和推理过程。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句(1)和句(2)被移到了段落末尾,句(1)对应于译文中的句(B),句(2)对应于句(A),论述的逻辑顺序和段落的结构均发生了变化。第二,原文句(2)中的“寺内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在译文句(B)中被删除,原文句(1)和句(4)被组合成译文的句(B),原文中的句(3)在译文中被删除。
此处的“编译”策略是为了满足某种特性目的而选择的最优策略。首先,交换句(1)和句(2)顺序的主要原因是译者想把大慈恩寺的所有信息合并放前面介绍,先介绍大慈恩寺,紧随其后介绍玄奘,可以增加信息的一致性,使整个翻译更加流畅和简洁,以保证叙事逻辑的通顺。其次,“南城晋昌坊的一半”在此处对外国游客而言是无用的信息。外国游客对南城晋昌坊没有概念,因此,据此类比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此处运用“编译”策略能在译文中凸显译语读者最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更有效的针对外国游客的需求。
例[3]:
原文:玄奘,姓陈名袆,俗称“唐僧”,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生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卒于唐麟元年(公元664年),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游学取经,共历时十七年,行程十万里,经一百一十个国家。
译文:没有
由此例可知,译文中使用了变译中“减译”策略,将原文完整的一段信息完全删除,属于较大幅度大刀阔斧地删减,本段主要讲述的是玄奘和大慈恩寺的关系,在此处选择将此删减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玄奘和大慈恩寺的关系在第一段和第三段都有简单的提及,此处再次论及有信息重复冗余之嫌;其次,对于外国游客来讲,因为缺乏相关历史知识储备,很难通过简单的论述了解玄奘的相关信息,反而容易使游客困惑;最后,语言景观受到空间制约,信息需要有主次之分,游客来此处游览的重点是欣赏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相关背景知识是必要的但不宜过多,略微提及即可,因此如果此处增加对过多玄奘信息的描述容易模糊论述重点,与游客的游览目的不符。
经过上文的译例分析可看出,变译现象在大雁塔简介翻译中大量存在,多采用“增”、“减”、“编”等最基本的变译策略对原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在此语境中变译是比全译更适合的策略,由所得到的译文来看,此次变译活动大体上是成功的,收效良好。相信此现象并非是一个特例,针对语言景观的翻译,变译比全译更加适合,下文将试探究此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
三、变译理论在语言景观翻译中的适用原因分析
(一)语言景观以精准传播文化为主要目的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稳健发展,中国文化越发吸引到全世界的全面关注。世界范围内赴中国旅游的人数逐年攀升,随着国际化旅游产业的兴旺发展,语言景观作为文化传播的首要门面,其翻译逐渐受到重视,国内外学界对语言景观的研究关注度渐高,整体研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把翻译放在人类文化交流和检查它的环境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翻译不是一个文字符号的简单转换,它涉及到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原文的文化价值,文本的文化土壤,文化之间的关系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等等[6]。而其中,语言景观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间、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7],语言景观翻译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特定人群明确翻译方法,精准达成翻译目的。因此,与其他翻译类型相比,旅游翻译明显具有更强的功能驱动,而功能驱动首先是由旅游翻译的目的性决定的,即提供信息。它还需要与源文本和读者的需要相一致,以确保有效地传达文化信息。
(二)语言景观翻译受空间制约
语言景观翻译首要影响因素就是受到空间制约,因为语言景观翻译作为旅游景点整体建构的一部分,要与整体建筑布局保持整体的一致性,受到美学的审美需求影响,与其他翻译类型相比,语言景观翻译对形式的要求重于内容和风格。
针对越发国际化的旅游市场,由观察可知,语言景观的文本排版鲜少出现单语情况,多为双语或多语平行对比,且客观要求不同语种间的空间排版占比要几乎相同,不同语系语言的词汇构成模式、语法结构不同,因此不同语言间无法自然保证等效等距对应,此时则需要人为使用变译策略来改动原文,以保证其空间占比相似。
(三)变译特效与语言景观翻译的目的不谋而合
语言景观翻译引起学界的重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文本的特殊性,具有更精准的目的性, 与追求与原文极似的全译相比,变译作为一种应用型翻译理论,其自身具备五大特效即:多、快、好、省、准,这五大特效与语言景观的翻译目的不谋而合,能满足语言景观翻译在特定条件下满足特定读者特殊需求的客观要求,这是变译理论在语言景观翻译领域能够大展拳脚的最主要原因。
首先,语言景观翻译有特定的读者群,对我国文化、历史感兴趣的外国友人,他们想通过游览的方式最直面、最大限度地了解我国的文化,由于中西思维方式不同,语言景观翻译的首要目的是明确特定国家读者群的需求,如前文例证,对于英语国家的读者来说,佛教文化过于高深,距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他们游览的重点是了解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的文化背景并欣赏其建筑构造,因此关于玄奘和他慈恩寺建造渊源的介绍并非本文的重点信息,属于次要信息。如果逐句翻译,对于目标读者来说信息量太大了,且重点不够突出。为了满足读者的特定需求,帮助读者理解和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一些信息应该被删除或重写。因此,语言景观的翻译过程中首先要顺应不同语言文化的思维接受方式,采用变译策略选择他们最最要的信息优先展现,以满足他们的游览目的。
其次,语言景观翻译需要满足特定条件下的特殊需求,即在匆匆游览过程中,达到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目的,即在有限的空间中最大限度的提高信息密度。如文本所举例证,大雁塔简介翻译中英对比排列,二者将一块石碑一份为二,中文的信息密度大于英文,因此此时不得不进行信息挑选,以保证达到语言景观的美观要求,这里首先涉及到信息的挑选,如前文说述,此处多依据译者的要求对信息的重要性做以排序,优先选择,多用变译中“减译”的策略。同时,除此之外,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读者最迫切想到得到的信息凸显也是语言景观翻译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此时多使用变译中的“编译”策略来优化信息排版,最大程度的凸显重要信息。
四、结语
语言景观具有明显的功能指向性,以文化传播为首要目的,并需要同时满足特定条件下特殊读者的特定需求,变译理论作为一种应用型理论,在变译的过程中,译者、原文和译文都是为读者服务的,将满足读者需求放在首要位置。语言景观的翻译需求与变译理论的三特需求和“多、快、好、省、准”五大特效不谋而合。由观察可知,语言景观中大量出现变译现象,但目前语言景观翻译实践和理论的讨论中关于变译理论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少,因此在未来的语言景观的翻译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使用变译策略,以满足特殊读者的特定需求,达到在语言景观中最大程度地呈现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