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在排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18周畅
周 畅
(无锡太湖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4)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要协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加快内部办学质量改革。而高校组织和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课表,对课表科学合理的安排和执行,是构建良好的教学秩序,保障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随着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一级排课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与学校发展的需求相适应。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就是构建二级教学管理体制。而如何构建一种既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又能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精神实质进行体现;既能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又便于操作。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排课管理,是需要教学管理人员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实施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一)两级教学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一种根本性的组织制度,主要是指管理权限、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与教育规律相符,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这种制度最大的优点;同时,还能将广大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大学生生产力得到发展和解放,对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要素资源合理与有效的配置,进而输出最大效能。随着日渐深入的高等教育改革,人们更加关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而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就是如何构建两级管理模式,并将这种两级管理模式在排课中具体运用。
(二)两级教学管理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断扩大了学生的规模,同时也急剧增加了教学管理的工作量。传统的管理体制主要是以校级职能部门为主,对于目前的管理需求已经不能提供满足。若是校级职能部门一直被各项繁琐事务缠身,对于学校发展和建设问题,则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索。因此,下放权力,使管理重心下移,是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这就要求学校由集中管理模式转变为两级管理模式。
(三)两级教学管理是基于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高校管理者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从强制式管理转变为主动提供服务。而传统的以校级职能部门为主的管理机制,对于目前这种教育需求已经不能提供满足。同时,作为教学科研的实体,学院拥有较多的渠道与社会接触。为了将基础性教学管理工作做好,在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必须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才能培养出更多“精英人才”,对教育的社会化需求给予满足。而高校培养具有更多创新精神人才的合理途径,就是不断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对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完善。
二、高校两级教学排课的基本原则
排课是对课程的合理安排,具体是指在有限的资源下,利用系统操作,对教师、学生、教室等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目前,高校排课中常见的错误包括教师冲突,教室冲突,班级冲突。系统智能排课为了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就需要有效避免以上冲突的发生,对课程分布情况进行宏观的分析。合理优化组合班级、教师、教室、课程、时间之间的关系。为此,高校两级排课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教学规律原则
高校在编排课表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身心健康充分考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程序高低不一的特征,合理设置课表,保障课表编排的科学性。
(二)教学资源利用原则
高校排课管理,应将教室人数控制在20 人或者20人以下,使教学班人数基本符合教室座位人数,保障在相同学习时期内,相应教学班组具有相对固定不变的专业课程教学场地,以此对教学课程开展效率提供保障。
(三)专业归属原则
高校主要是为了满足教师工作需求,在开展两级教学排课的过程中,对特定的专业负责人员进行配置。而开展相关专业的教学,也是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或者教授。同时实施专业归口管理,对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三、高校两级教学管理的排课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开课计划
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高校制定开课计划,应结合最新人才培养方案,以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为着眼点,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无缝对接。高校应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整体知识结构,对新型课程教育体系进行创新和发展,以此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全面的保障。在实施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后,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以各个专业自主完成的模式开展。由于受制约于高校教学人员经验、师资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在大多数课程教学过程中,专门的教学人员很少,只有一个或两个专业具备。一些课程因为缺乏专业的教师而不能开课。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使高校全部专业课程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时因为人才培养方案变动频繁,直接影响到高校排课工作。为此,为了顺利开展课程教学,对高校排课效率提供保障,高校排课人员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人员教学方案和师资储备情况,立足于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预先制定前期开课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真正体现。
(二)根据开课计划排课
校级排课人员在制定完开课计划之后,需要在相应的院校发放排课文件,以更好的指导下一学期排课任务。首先,在具体排课过程中,由教务处依据相应的顺序安排整个院校的上课地点。在将具体排课流程确定完之后,由学院级排课人员与本学院年级专业信息和下一学期教学计划相结合,将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计划及排课管理”模块启动,录入全年级专业课程信息情况。其次,课程编排的主要方式为两节联排,或者是单、双周交错教学的方式,避免三节或者四节连贯而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同时,与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专业的教学课程相结合,优先设置理论基础课程,然后在安排实验理工课程,并对两者时间间隔情况进行控制。避免同一性质的课程在同一天或者连续几天开设,而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最后,教学人员应在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计划及排课管理”模块,对本专业学院拟开课程教学人员进行详细记录,具体包括课程起止时间和上课人数。
(三)协调排课次序
在高校两级管理模式下,需要由校本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集中负责全部排课工作,合理安排排课时间和制定排课计划。在课表核对环节,为了对整体课表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提供保障,校本部在初步制定课表后,首先要与相应课程教学人员进行沟通,公开展示课表。为了确保其他课程与课程表后期运行不出现冲突,相应课程教学人员也可对教务系统自主登录,准确核对课程安排情况。在一定时间内,若是有恰当合理的理由需要安排和调整课程,则由校本部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表。
四、结语
在高校两级管理模式下,通过实施集中管理,能使教学资源利用率有效提高。所以高校相关部门需要与高校两级管理排课要求相结合,根据课程教学规律,遵循专业归属原则,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设置课程开展的时间和位置等信息,使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为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