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广西本土美术自觉意识
——论黄独峰创作探索的美术史意义

2020-01-18王宝艺简圣宇

贺州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山水画山水广西

王宝艺,简圣宇

(1.广西艺术学院 人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2.扬州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广西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广西的山,平地而起,千态万状。广西的水,纵横交错,清澈无瑕。地域是艺术家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黄独峰在推动广西区域特色绘画方面具有重要的标杆作用,不仅本人的创作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且培养出了日后漓江画派的代表性人物,故而黄独峰可谓是广西当代美术史中承前启后的一位艺术家。

黄独峰,名山,字独峰,另有五岭老人、榕园之号。1913年, 黄独峰出生于广东揭阳榕城镇,1998年病逝于广西南宁,享年85岁。黄独峰的父亲黄立不仅爱好读书,而且喜爱收集前人藏画。黄独峰受父亲的影响, 幼时开始对绘画显示出浓厚的兴趣。1931年,黄独峰通过同乡孙星阁的引荐拜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为师。在春睡画院五年的学习经历为黄独峰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功底和写生能力。面对中国绘画在近代几乎停滞不前的状况,黄独峰努力为中国绘画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创造而奉献一份力气,注入新的丰富内容。1950年,黄独峰拜传统书画大师张大千为师。跟随张大千学画的这段时间内,黄独峰无论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1952—1960年,黄独峰旅居于印度尼西亚。1960年,黄独峰自印度尼西亚棉兰归国,应广西区政府邀请来到南宁, 任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画家出身的黄独峰选择用手中的画笔来歌颂祖国的新气息和新面貌。20世纪60年代初期,黄独峰绘制了一系列体现祖国山水风貌和人文风情的山水作品, 迎来了自己艺术生涯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黄独峰绘制了一批批展现广西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山水画,迎来了自己艺术生涯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期。这一时期,他的绘画创作展现出了新的面貌,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在此期间,黄独峰不仅负责学校的教学领导工作还担任着致公党中央委员、广西政协副主席等职位。在如此繁忙的情况下黄独峰依然奋发创作、毫无松懈,以深厚的修养、高超的技艺、顽强的精神在之后的十余年历程中继续在画坛绽放光芒。

一、具有八桂风范的笔墨表现

现代画家徐悲鸿曾说过, 中国画缺少地域特征。他于1982年回陈子奋的信中提到:“福州榕树盘根错节,树树入画,可取法之。写树以淡墨先皴树身,再乘湿施勾勒,则树必奇古,人鲜用之者,弟喜用之,似尚不恶”[1]42。他还倡导广西绘画应以阳朔山水为创作核心:“广西人应当画阳朔,云南人应当画滇池洱海。福建有三十人不能环抱的大榕树,有闽江的清流, 闽籍女子有头上插三把刀的特殊装束,都是好题材”[1]42。但是,徐悲鸿强调的是对于本地景物的具体描绘,这使得绘制的景象缺少深厚的文化内涵。黄独峰在绘画中融入广西山水精神和人文精神,赋予了广西景物深厚的文化内涵,创作出了具有广西区域特色的山水画。黄独峰对广西山水有着自己的艺术理解,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在其笔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绘画新境界。广西云气水系的墨色、独具特色的民居、嶙峋陡峭的山石、富有诗意的漓江、郁郁葱葱的树木等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被黄独峰用别具一格的笔墨表现出来。这一阶段,黄独峰的山水画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笔力苍劲洒脱,墨色淳朴厚重;用色上随类赋彩、造妙自然;构图上简洁概括。翟汉球曾总结了黄独峰这一时期的风格特点,“观其近年之作,无论在构图章法、景物取舍、色调意境和笔墨情趣上,都与往年大不相同,真是越画越概括,越画越精炼。其墨色厚重淋漓,用笔愈加奔放,意境也更新颖”[2]257。

因为本土文化自觉意识的引导,黄独峰开始将创作的重心转移到广西山水。广西的山石、植被呈现出浓浓的区域特色, 广西的山形为喀斯特地貌,山峰突兀耸立,山石秀峻。而且广西的山与山之间各自独立,并不相连。广西的山怪石嶙峋、石壁切削,这便为笔法上的处理增添了难度,所以要想绘制好广西的山石并不容易。黄独峰对于山的特征了然于胸,无论是峰丛还是孤峰在他画中都生动了起来,把形态各异的山峰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此期间,他经过实践探索出了自己画山法,皴法、草书等技法被他运用得炉火纯青,即将它们在一起进行丰富的组合,营造出山的气势,山的精神,山的形态。这一点在其1985年创作的《双鸾峰》、1981年创作的《灵峰》、1981年创作的《春山飞瀑》等作品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在1981年《灵峰》作品中,黄独峰的运笔以中锋为主,兼用侧峰,笔势干净利落却不失沉稳,因其苍劲的笔力画面虽萧散疏淡却生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感觉。勾勒山体所用的是草书的长线条,苍劲劲挺、沉着有力,最见其笔法功力。在1985年《双鸾峰》作品中,黄独峰采用了中锋、侧峰转换多变的运笔方式,笔势爽健利落。笔力遒劲,厚实沉稳,大气如虹,既有古拙沉穆之风,又有峻逸沉雄之感。在这些作品中, 黄独峰运用草书长线条勾勒山体轮廓,笔法秀而苍劲、一气呵成。苍秀劲健的笔法,线条转折表现出山体的厚重, 豪迈之中不乏飘逸之气。在用笔上,黄独峰还运用枯墨速笔的方式营造出飞白的效果,似乎是为了展现山势的陡峭险峻刻意为之的结果。此外,黄独峰还创作出了多幅水墨画。如果说黄独峰苍劲有力的线条表现了力量感,那么用墨则是将其山水画推到了更高的境界,其在用墨上的娴熟自如得益于对书法的研习。书法既重视笔力也讲究墨色。黄独峰通过书法的学习不仅对墨分“五色”有了更深的领悟,而且水调墨的功力也大大增强。为了描绘广西被茂密植被层层包裹的山体、温润潮湿的气候与山岭连绵的山脉融合在一起苍苍茫茫的意象,黄独峰在绘画创作当中尝试将勾皴点染的基本墨法减弱, 在墨色和水之间寻找突破,将泼墨法和破墨法结合,但求意会不求形似,构图简洁概括,水墨淋漓酣畅、浑然一体、苍茫中见山水,淋漓水墨中见草木,空灵中雾气弥漫,广西山水万象融于其间,既得其神又得其韵。

二、饱含广西韵味的色彩语言

孔子《论语·八佾》:“‘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3]19。孔子的“绘事后素”之论虽然不是专门谈论绘画色彩,但是涉及了绘画的基本物质媒介与色彩运用的问题。南朝谢赫《古画品录》“六法”中的“随类赋彩”是直指绘画色彩的理论,以类设色的绘画方法。“六法”虽然最初是关于人物画的法则但是随着花鸟画、山水画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开始独立,“六法” 的范围不断得到拓展和引申。唐宋时期,文人画兴起,以笔墨为中心的绘画语言逐渐在中国画中占据主流地位。文人画的兴起也引起了绘画色彩观念的转变。唐代张彦远提出“运墨而五色具”的理论是中国画色彩理论转向水墨的重要标志。唐末五代荆浩《笔法记》: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吾唐代”[4]34。中国画色彩理论逐渐转为水墨的趋势。到了宋代,水墨的绘画语言已经取代了绘彩之工的绘画语言,在绘画理论上占据了独尊笔墨的主流地位。观察黄独峰的山水作品能够发现他对于色彩有较强的驾驭能力。黄独峰最早跟随高剑父学画受西方色彩观的影响,后又接触海上画派被其颇有特点的设色法影响,由此可见色彩在其山水画中的重要性。

申少君曾说:“随类赋彩不是随对物象的固有色而赋彩, 而是意味着审美主题在心物交融的境界,依据类象的不同而设色”[5]28。对于优秀的绘画作品来说,画面当中呈现的物象色彩并不是简单的色彩再现, 而是画家情感与所绘物象相结合的体现,是按照不同的类象来运用色彩。黄独峰绘制的山水画有的画面色彩厚重、对比强烈,有的画面清秀淡雅,气韵生动。在用色方面,他依据自然景物特点“随类赋彩”把物象的面貌表露出来,避免色彩程式化,如1984年《香雪海》、1984年《双清图》、1980年《九龙过江》、1977年《山水写生》等作品。在设色时将淡绿、青绿与水墨巧妙结合,使得画面显现出鲜明的南方韵味。另外,广西区域特色还促使黄独峰生成一套适合表现南方景物的色彩语言。广西湿润、 多雨的气候使得该地区植被呈现出四季常青、枝叶茂密的特点。他运用泼墨、破墨的方式画山上的杂草和杂树,运用石青、花青加墨色相互渗透的方式,从而形成植被郁郁葱葱、旺盛茂密的画面效果,如1983年《渡口》、1991年《阳朔群峰》、1983年《奇峰镇外有奇峰》等作品。黄独峰利用石青、石绿等特殊颜料结合传统笔墨的皴擦和浅绛设色,以赭石作衬底,然后层层罩上青绿,使得写意与青绿相融合、水墨与色彩相交辉,表现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广西美景,其中《北海湾一角》《桂南梯田》尤其突出。在作品《北部湾一角》中,以渲染的手法表现蔚蓝的北海,以石青、赭石为主色调,墨树为点缀,色彩对比关系也处理颇佳,画面色彩鲜艳且明亮。整幅画面呈现出清澈透亮、水墨淋漓的感觉,经过画家的巧妙设色, 我们感受到了海湾碧波粼粼、水天一色的情景。在作品《桂南梯田》中,没有采用惯常山水画一叶一树单独勾勒的技法,而是采用泼墨、破墨的方式画浓密葱茏的树木,同时辅以花青加淡墨营造出广西植被一年四季常盛常青之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植被特征。

三、匠心独运的题材构设

黄独峰凭着自己对广西的热爱创作了一系列以广西秀美风光和人文风情为题材的绘画作品。黄独峰山水画的创作范围开始转向广西风景, 在题材上立足于广西区域特色, 这说明其经过不懈探索走上了通过绘画来表述文化自觉意识的道路。广西是典型的热带岩溶地貌,也被称为喀斯特地貌,由生成了形态各异的孤峰、峰林。这些峰林拔地而起,造型奇特,气势磅礴。广西孤峰有无数座,它们大多无它峰相属,山体雄伟,陡峭高俊,气势超群。广西的河流众多,多与峰丛、孤峰相配,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秀,形成一派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的秀丽景色。树木常年绿意盎然,枝叶繁茂,形态各异。为了深化文化自觉性在山水画创作中的表现, 黄独峰注意观察广西山水的特点, 通过绘画的方式自觉地把广西的区域特色融入山水作品中,通过创作山水作品来彰显广西文化。

1977年,64岁的黄独峰自南宁南下,奔赴于北海、北部湾、钦州、十万大山间写生创作,绘制了一系列以广西南端为题材的作品,如1977年《北海写生册页》、1977年《风景写生册页》、1978年《北海市远眺》、1977年《东兴公园》这些作品。1980年,黄独峰完成了长21米, 高约0.3米的长卷《漓江百里图》,此卷是其山水画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漓江百里图》画面从七星岩画起至阳朔雪山,近百里漓江盛景尽收笔底。饶本礼曾赞美这幅作品:“放眼望去,画面上有时大笔淋漓,奇峰突起,气势磅礴;有时流水清泉,群山叠翠,委婉曲折,使人们感到仿佛置身于漓江群山变幻无穷的烟雨云雾之中,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2]175。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独峰去往广西各地写生,以广西其他地区的特色景观作为绘画创作的素材,如1980年《瑶山》、1980年《瑶寨》、1980年《壮乡新貌》等作品。广西本土具有区域特色的民居、植被、山石、河流皆被他收入画中呈现出来, 而贯穿其中的就是他的文化自觉意识。在《阳朔群峰》中,黄独峰以披麻皴的手法来画山石,以细笔勾勒松树。墨色多次叠加,干笔破湿笔湿笔破干笔,使山石结构更加细致,层次感分明。前景松树描绘细致,中景和远景的山峰则以一意笔写之,虚实对比强烈。构图多为深远和全景式构图相结合,同时运用留白法来描绘云雾使画面远中近景层次感分明。群山巨壑、峰峰独立,随着下端的漓江绵延而上,江面上几条小船游荡其中,江边植被郁郁葱葱,构图写实,整幅画面墨色左重右轻,却视觉均衡,缘于下端漓江走势的处理, 如此广西特有的山水风光跃然纸上。作品《瑶山》和《壮乡新貌》都是黄独峰深入少数民族兄弟劳动和生活, 根据他们日常的劳动场景所创。在《瑶山》中,黄独峰在用笔上以点染法来描绘杂草与树木,从而体现出植被的茂密。同时运用细腻的笔触勾勒人物造型。在构图上利用近景、中景、远景安排景物,形成对比关系,使观者的目光由近及远,感受到空间的存在。黄独峰用画笔记录了工人们齐心协力在深山中砍伐树木、运出大山的劳动场景。在《壮乡新貌》中,其同样用生动的笔触表现了壮乡人民建设新时代辛勤劳作的场景。黄独峰用独特的绘画语言反映了当时人民建设美好广西的情景,个人风格明显、时代气息浓郁。

黄独峰的山水造型追求一种概括简明的视觉表现,在丰富的自然景物中,通过提炼、归纳把复杂的事物升华为艺术形象。黄独峰山水画中的形象是基于对自然景物的认识, 基于对日常生活的融入,用高超的技艺对素材进行再提取、再构造,如1977年《北部湾畔》、1978年《万点山间锁碧空》、1984年《飞来石》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黄独峰经过认真仔细的写生观察,抓住景物的本质特征,没有用繁复涂色而是用大面积的皴擦表现山石的色彩,同时用苍劲的笔力勾勒物象的外形,寥寥数笔景物生动立体地被呈现出来,这种简约概括的构图方式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简约古拙的感觉。欣赏黄独峰的山水作品可以看到区域特色与语言形式的完美结合。黄独峰潜心创作了三十多年的广西山水,踏遍了广西的山,看遍了广西的水,走遍了广西的村寨,广西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牵动着他的心,融入自然寓情于景,心中草稿与写生画稿无数,终将胸中之景、自然之景两者合二为一,用苍劲、潇洒的笔墨展现出心中的广西山水之貌,意境深远、笔力苍劲洒脱、墨色淳朴厚重、用色随类赋彩、构图简洁概括营造出自出机杼的山水画风格。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对于自己居住的地域都有着深厚的情感,黄独峰也不例外。广西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山水资源,这为其绘画的多样性带来了创造力。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头,黄独峰本身对广西山水有着深刻的感受,对它满含热爱之情,广西山水早已融入其血脉中,其山水作品透露着浓浓的区域特色。此时,黄独峰绘画创作的题材不再局限于桂林山水,开始有意识地以广西其他地区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为题材来展现广西鲜明的区域特征。本土文化自觉意识的逐步确立,对其绘画创作的题材转变起到了促进作用。面对广西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文化资源,黄独峰通过绘画的形式自觉地展现了广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个区域的艺术, 如果没有艺术造诣深厚的艺术家,至少是停留在对表象的描绘中,那么就会造成该区域的艺术失去价值和精神上的导向从而呈现出一种庸俗化和简单化的现象。对于广西题材的创作,黄独峰没有简单停留在表象的描绘上,以文化自觉意识为支撑,因此其创作的山水画具有精神和价值上的导向作用。

结 语

广西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人文资源,这为黄独峰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养分,也为黄独峰的山水画打上了鲜明的区域特色。他的作品有明显的区域色彩,欣赏他的山水画作,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广西这片土地的热爱。黄独峰对于广西区域文化的挖掘处于自觉的追求, 他对这里自然风光、文化环境、民俗风情的深入认识,让区域绘画创作成为可能。在他的作品中,广西的自然风物、人文风情都成为他绘画创作的素材。黄独峰基于广西本土资源,立足于广西本土实际,探寻具有广西文化追求的艺术表达,反映出黄独峰在美术领域的文化自觉意识,黄独峰为广西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黄独峰对于国家、民族、地区的责任心和探索、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继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山水画山水广西
广西贵港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山水之间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一处山水一首诗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山水》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