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太阳黑子》看新时代大学生人性教育

2020-01-18廖荣军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太阳黑子人性法律

廖荣军

(黄山学院 办公室,安徽 黄山 245041)

人文素质教育是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也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使教育对象心灵净化、品格完善、心智健全、身心和谐,并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当前,高等教育在加强学科教育同时,更需注重大学生思想教育引领,加强人性教育。古今中外思想家关于人性有诸多论述和成果,人性论是哲学的基本范畴内容,也是众多人文学科教育内容之一,涉及范围较广。人性论诸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孟子和卢梭的性善论、荀子和奥古斯丁的性恶论、康德和世硕的有善有恶论以及老子的无善无恶论等,[1]这些理论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主体属性,人的本质属性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教育就是要让人充分认识自己,教育是优良人性养成的社会关爱活动,教育的本质是培育“人”。“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发展工具,它必须而且应当把塑造人性作为天职,以唤起人性、培养人性、传播人性,并促进人性的成长。由此可见,一个高尚的、理性的、有修养的人是要通过人性的教育来不断完善的。”[2]

须一瓜长篇小说《太阳黑子》就是一篇有关人性的作品,作品中人物性格复杂,事情变化多样,人性多方位展现,有救赎的人性光辉、虚伪的人性阴暗、善良的人性品格、正义的人性价值。小说没有抛开人性黑暗去单纯地描写人性的光辉,也没有抛去人性的光辉只描绘人性的缺点,而是通过事件的变化将人一生中的人性起伏描写出来,通过其文字,引发读者思考人性的幽暗与深邃,思考道德的沉沦与救赎,并在思考中收获其价值和教育内涵。

一、人性教育的价值启迪

(一)救赎是人性光辉的展现,需要肯定和鼓励

辛小丰、杨自道、陈比觉是《太阳黑子》中的主角,他们因一时冲动制造了一场强奸灭门大案,因为刑警失误得以侥幸逃脱,案件也成了一宗无头大案。然而在逃亡的日子里,他们时刻受着内心煎熬。他们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扭曲自己的心理,隐藏内心的情感,甚至在帮助他人严重受伤时也害怕治疗。在救赎的路上,三人合力抚养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孤儿尾巴,取名陈扬辛,对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相信,尾巴代表了宽宥,代表了救赎的方向;辛小丰安于协警的位置,拿最低工资,却最不畏生死,杨自道以出租车为生,陈比觉带着尾巴在渔排艰辛生活,三个人始终走在忏悔的道路上。当“楼上的鞋子快要落地”后,他们有机会继续逃亡,但三人没有再选择逃亡,而毅然决定留下,坦然接受了审判。这是人性的自我救赎,虽然他们是犯罪者,但都在逃亡中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

救赎者过去虽然有犯罪记录,但他们因为内心的觉醒或者是灵魂的忏悔,开始走向救赎的道路,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他们想逃避现实,但又希望通过努力和奋斗,给予曾被他伤害过的人以弥补,减轻自己内心的痛苦。这些罪恶者尽管罪大恶极,但他们在逃亡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憎恨社会,而是在隐蔽的环境下通过救助他人的方式救赎自我。就如作者所说,“他们救赎的本身,就是人间天堂。梅特林克曾言,最伟大的拯救,是道德的拯救,在罪孽深重的自我救赎中,他们赢得了爱与尊重”[3]。高校教育应该看到救赎者所展现的人心向善的力量,看到人性灵魂的忏悔,看到艰难救赎的过程,更看到人性向善的觉醒。这可以启迪身处人生成长道路中的青年朋友,可以警示身处和谐安逸的高校大学生,他们需要做一个守法有则、知错能改的大学生,他们更要做一个传递真爱,闪烁人性永恒光辉的时代青年。

(二)虚伪是人性阴暗的表现,需要批判和改进

《太阳黑子》中的房东卓生发,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对一场突发的火灾,遛狗回来时他本有机会去营救全家,但面对火势他懦弱、害怕,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第一时间去解救妻儿,以致错过最佳营救机会,而亲眼看着自己的妻儿和岳父母被烧死在房内,面对谴责他带着狗拿着巨额保险赔偿苟且偷生。他每天晚上噩梦缠身,经常会在梦中哭泣,时常会梦到妻儿透过烟海呼叫他,甚至被梦中的茫茫烟火呛醒。然而,卓生发并没有选择灵魂救赎,而是极力摆脱罪恶,他吃素,照顾小动物,刷洗街边的小广告,以此来满足内心道德上的虚荣。他将窃听装置放到杨自道等合租的房间,多次监听楼下的对话,偷看他们的物品。他一面暗自调查楼下三个人的过往,一面又对三人知道自己的过去而感到恼怒和羞愧,最后在偷窥到三人的罪恶后告发了他们。

从法律角度上说,卓生发并没有实际上的犯罪事实,但他注定要背负道德的谴责,经受良心的审判。这是一个虚伪者的表现,之所以自私,是因为其内心自私的想法或碍于面子或因社会的现实等各种因素,需要带上虚伪的面具而不能展现自己真实的内心。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复杂的情况,针对青年大学生消极的一面,需要积极引导。罪与错,不止关乎于法律,有时候更在于人心。高校青年需要培育积极健康心态,不能做一个阴暗的“好人”、 道德上的蛀虫。就像伊谷夏对卓生发所说:“我告诉你,神也未必宽恕你,因为你心里只有恨,你心里装满了恨,你只想证明每一个人都是比你更恶的人!”[4]364这也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反思这个社会为什么不能带给人自然和解脱,而是带给人一种厚厚的枷锁,让人带着面具虚伪地生活。因此,高校需要教育大学生批判虚伪者,更需要教育大学生做一个积极阳光、善良友好的青年,做一个有责任、敢担当、有牺牲精神、有美好真情的大学生。

(三)善良是人性美好的底色,需要培育和宣扬

伊谷夏是警察伊谷春的妹妹。外表漂亮,性格率直的她有着纯洁的心灵,她单纯、率真,为爱痴狂。一次在公交站台意外晕倒被救将她与杨自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她一见钟情地喜欢上的哥杨自道后,就将她的全部热情率性地表达出来,虽然遭到拒绝,但仍执着地追求着,甚至还制造假象打消哥哥的怀疑来保护杨自道。她疼爱弱小的尾巴,在她治病期间多次倾囊相助,给予小女孩很多的关爱和怜悯,甚至为了能让三位爸爸给尾巴过上最后一个生日,请求哥哥宽限两天抓捕,最后义无反顾地收养了尾巴。

伊谷夏是作品灰色基调中呈现的一抹鲜艳凸显的红色,引人注目、热辣奔放,她对杨自道纯真的爱让人心动。社会需要这种善良的人,需要这些善良去温暖所有的人心,高校更需要这些善良的大学生,需要大学生宣扬人性的善良。善良是高尚的品格,善良是人性正面的建构,善良的人会有着更宽阔的胸怀和修养,会有着更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她启示着社会中人性缺憾的弥救方向,因此,高校需要培育大学生善良的品行,要心善并要行善;高校更要宣扬大学生向善向上的行为,关注人性的善良,倡导善良的人格。

(四)正义是人性永恒的价值,需要捍卫和倡导

伊谷春是正义的化身,他是一位眼光毒辣,擅长察言观色、逻辑推理的刑警。西陇水库灭门强奸案是他大学毕业后第一个震撼心灵的大案,他师傅因为此案未破而含恨退休,这个案件让他难以忘怀。辛小丰的西陇口音以及大拇指搓灭烟头动作,让他联想到宿安水库灭门案中那枚唯一的大拇指指纹物证。他开始试探、观察、推理,暗中提取辛小丰的指纹,甚至摆设鸿门宴让师傅过堂审问。特殊的职业敏感性,让他对眼中时常闪烁着阴霾但又工作拼命的辛小丰感觉并不好,但在多重的对撞和交织间,他对不计得失、忘我投入、骁勇无畏以及舍命救自己的辛小丰有了更复杂的情感,他亲自开车送他去金元岛取金鱼,也曾为救辛小丰而身负重伤。同时,伊谷春崇拜果敢的法律,就像他自己所说“我喜欢法律,没有它,我们都是野生动物,我们天生比所有的动物都坏”[4]365。情与法的冲突,隐藏在内心的柔情与温暖也展露无疑。“辛小丰行刑前,‘他突然感到一阵最强烈的心如刀绞’和‘情绪恍惚’。”[5]伊谷春最后领养了小尾巴,改名伊晨阳新,这是人性的光辉,是对三个余生救赎道路上的灵魂减负和洗濯。

正义是这个世界上不可缺失的一个方面。因为邪恶力量是对人性或社会秩序的破坏,需要正义的力量去进行斗争。对此,当法律正义与人性真实产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思考和抉择?如2018年初为母报仇杀害邻居三人的“张扣扣事件”,案件在网络上引起极大争议。案件杀人事实本身并无太多异议,更多的是被执行死刑的判决结果引起了人们对法律与人性的思考。法律与人性,道德跟法律实际并无对立,更多时候法律是考虑和理解人性的,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正如作者所说“一部好法律,一部人人遵从的好法律,决定了这个社会进化的步伐”[4]195。恪守法律底线之外,还要崇尚道德,要德才兼备、德法兼修,因此,教育需要捍卫法律正义的权威,培养高校大学生知法敬法、坚守底线、伸张正义的精神。大学生更要修葺人性,在和谐社会中涵养人性的温度。

二、人性教育的培育路径

(一)注重理性认知,培养辩证思维

须一瓜曾说“好小说是个武林高手,它出手捕捉的是一般人看不到的人生破绽和被遮蔽被忽略的人生尴尬”[6]。透视这一发现,作者捕捉到他人忽略或没有能够注意到的破绽。她对人性复杂的内涵不是一分为二地判断,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个性中的善良与丑恶都是分开的、对立的,在她的认识中,都市生活的人们不能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进行区分。她曾说过:“有时候,我相信我们的高尚、责任感、纯真、友爱、甚至善良,都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坐标点上,都是真实的,甚至是难以否认的。我因此感到人性的悲哀。”[7]她把都市人性的善与恶,全都集中到同一人物身上,即同一个人,他的个性中既有勇敢、善良、宽容大度、甘于奉献的部分,同时又有自卑、自私、贪生怕死、懦弱胆小的部分。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真相往往都是近乎残酷的,这些展现在面前的人性丑陋和阴暗都需要大家直面。这不仅颠覆了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评判标准,连人性中的善恶、对错都不再是黑白分明。善与恶、对与错、是与非都能以一种合乎情理的方式融合在复杂的人性中,这使得大学生在用心体会思考、领悟生活本质的时候,也需要注重理性认知,培养辩证思维。

(二)突出生命敬畏,增强法律意识

从法理上看,《太阳黑子》中三个年轻人应该受到法律的惩处,但探析这些犯罪背后的原因,却不禁让人深思,应该接受审判的还有当下留守儿童教育、城乡二元对立、家庭暴力惩处、青春期少年的性教育等问题。法律只能被动地惩恶,不能主动地将恶扼制在萌芽状态,更不能解决人性深处的曲折幽深。也就是说,法理层面上他们应该受到惩处,但从人性层面来看,还有许多需要救赎的空间。法律条文的明晰与人性深处的幽暗构成了一种对立状态。法律呼唤正义、维护正义,但有时,当正义的光芒难以触及到人性的曲折幽深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正因为如此,高校亟需在广大青年心中培育法律意识,根植生命关爱。近年来,少数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迷失、空虚堕落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高校需要强化生命观教育,并将生命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引导大学生体会生命价值,理解生命意义。懂得才会珍惜,珍爱才能呵护,呵护才会敬重,敬重生命是道德体现,是法律要求。只有敬重生命,才会避免对他人生命的践踏和轻视,才会积极面对人生困境,勇于战胜苦难,树立坚强意志品质。心存敬畏才能行有所思,行有所止,明晰适度和底线,遵守规则和约束自我。

(三)怀揣悲悯之心,注重人文关怀

须一瓜在揭露都市暗黑面的同时内心又饱含忧虑,并始终以怀疑和审视的目光看待都市世界,透视都市人性矛盾性、多变性特点,表达都市底层民众的生存现状,揭示传统道德衡量标准是如何束缚着人性的发展,继而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变形,同时又对社会的不公平提出了批判。面对人物精神或物质的悲哀,须一瓜于字里行间弥漫着深深的悲哀,也用温暖的文字表达着自己的人文关怀,并表达着自己希望逃离都市现有生存空间的意愿。“小说的精神是复杂的。作品传递给读者:‘事情要比你想象的复杂’。”[8]该作品正是做到了这点,她让读者知道原来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人性也是如此。在她的小说世界里面,文学的批判精神和文学的重建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读者首先体会到文字所传达的批判精神,进而引发思考、引起共鸣,但是不止于思考,不流于叹息,在对残酷黑暗现实的反思中,重新建立起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勇气。“悲剧精神的实质是悲壮不是悲惨,是悲愤不是悲凉,是雄伟而不是哀愁,是鼓舞斗志而不是意气消沉。悲剧的美,属于崇高和阳刚。”[9]这种悲剧美感让我们在对人物命运感同身受的同时产生悲悯,悲悯是一种宽广及平和的胸怀,是对弱者的同情,是对生命的敬重,是对人性的关怀。而这悲悯之心,恰是人性教育重要的内容,是人性中最美好的元素,是人心向善的标志。

三、结语

作家童献纲说“能在司空见惯的现实中打量出另外一种真实并且建造起一个我们必须重新认真审视的世界就更是难能可贵”[10],这是《太阳黑子》的意义,她使读者认识到,文学作品不论其以何种形式呈现,都需要和人类的关怀、道义的坚持、人性的思索以及正面力量的传达不可分割,而这正是笔者希望大家真正应该关注的,真正应该思考的,真正应该行动的。她让教育者明白,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引导人性的构建,在于引导人实现精神的自由。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人性的发展史,这是教育升华人性的价值所在,是推动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的职责所在。“人性的永恒性与历史性,人性的变与不变,人性的复杂性,使教育与人性的关系问题成为教育人学研究的永恒命题。”[11]

猜你喜欢

太阳黑子人性法律
太阳黑子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太阳黑子自动识别与特征参量自动提取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人性的偏见地图
为什么太阳会长斑?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白云与太阳黑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