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探究与实践
——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

2020-01-18王道平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王道平

(合肥师范学院 教务处,安徽 合肥 230601)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提出坚持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加强劳动教育,理应成为新时期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下称“意见”)精神和教育部发布《大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纲要”)要求,[1-2]把握育人导向,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强化综合施策,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新时代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和使命,高校劳动教育模式与现行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有统有分、相互交融的有机系统。构建新时代高水平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事关全面发展大计,刻不容缓。

一、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重要性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急剧变化的国际环境充斥着更多的不可预见性和复杂多样性,高校的专业人才教育与社会需求适应度的鸿沟日益扩大,新时代要求大学生既要有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又要有与时俱进注重创新精神的基本劳动素养,只有通过劳动教育来形成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只有在发扬和继承劳动光荣的传统美德基础上,紧跟国家科技前沿,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技能需求,创新劳动教育培养方式,才能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时代属性和意义。

二、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和原因剖析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的必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认为把劳动视作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还是丰盈而趣味的精神生活的条件,是社会进步与道德发展的标识。[3]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智能化产品的普及和各种网络新媒体“思潮”冲击,大学校园里充斥着轻视传统体力劳动的错误观念,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忽视传统劳动精神,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的形势异常严峻[4]。

(一)劳动教育认识不充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运用自己的脑力、体力、创造力去认识、改造自然和世界,从而丰富自己物质和精神生活,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5]。学校方面,教师与管理者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存在劳动教育旧思维和旧观念;家庭方面,一些家长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存在抵触情绪;社会层面,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社会风尚还有待形成。

(二)劳动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劳动教育督评体系不够完善

部分高校没有将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单独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具体的学分要求。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欠缺。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素质拓展实践活动的衔接不足,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6]同时,教材建设也存在短板,缺乏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教材和劳动实践指导用书。

(三)劳动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

劳动教育实施的路径较为单一,表面化、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具体体现在:缺乏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劳动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劳动实践场所缺乏,缺少相对固定的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劳动教育组织管理主体不明、职责不清,管理人员配置缺乏统一要求,“家、校、社”劳动教育网络尚待形成合力,劳动教育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没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劳动教育学段衔接和贯通不够,劳动教育安排不够科学、不够适度等。[7]

三、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探究路径

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8]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蕴藏着综合育人价值。合肥师范学院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内涵、课程体系、实践方案、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明确劳动教育的学习内容和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劳动教育举措,培养出具备吃苦耐劳、有担当意识、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一)凝聚高校劳动教育必要性的共识

高校要认真领悟和贯彻《意见》精神和《纲要》要求,铭于心、践于行、立于实,精心谋划、科学布局,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引劳动教育铸魂育人,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目标来践行劳动教育。要广泛宣传和弘扬劳动文化、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把劳动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的重要依据,让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的时代劳动精神的思想观念厚植于校园,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二)高校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高校教师和管理者要深刻理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时代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完善课程体系,牢固树立劳动教育课程在劳动教育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明确开设必修课程的内容、课程主要载体和学分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注意劳动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相结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相结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培养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劳动意识。合肥师范学院在2018年下半年就开始谋划在本科生中广泛开展“劳育”工作,2019年初对全校2018级师范专业近千名学生开展了劳动教育试点工作,通过顶层设计、课程设置、落实网格化教学管理和搭建菜单式混合化劳动实践平台和课程体系,推进劳动教育培养新模式。

(三)丰富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

《意见》要求,劳动教育课程在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在艰苦行业和地区工作的奋斗精神。除开设必要的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外,还要不断深化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可以树立日常生活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处理个人生活事务能力,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性劳动锻炼,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服务型劳动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承担校园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结合“三支一扶”“行知学堂”“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家国情怀。生产型劳动可以通过专业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完成,积极参加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将理论知识与技能积极融入到生产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业能力。合肥师范学院师生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国赛中荣获一枚银奖和两枚铜奖,成绩位列全省本科院校第三、省属本科院校第一,在2020年安徽省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比赛中又斩获两枚金奖,学校在“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红色赛道连续多年取得好成绩,正是合肥师范学院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思政综合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融会贯通,践行“三全育人”结出的丰硕成果。

(四)强化宣传动员,推动劳动教育入脑入心

高校要重视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宣传动员,将劳动素养和劳动品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义务劳动、兴趣小组、自愿者和社团等多种组织形式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营造热爱劳动、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多渠道宣传劳动典型,可以通过举办“合师大讲堂”、杰出校友和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日常劳动实践中努力教育学生树立看齐意识;可以通过表彰大会、劳动主题话剧、主题辩论赛等,唱响劳动最光荣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还可以充分发挥宣传栏、橱窗的作用,积极利用校园网、公众号等平台,加强劳动精神的宣传,推送学校师生劳动典型先进事迹。三是通过竞赛和评比的方式,激发学生劳动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清洁、内务整理,将生活劳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合肥师范学院开展了“我爱我家”“五星示范寝室”评比创建活动、举办“最美公寓人”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竞赛和评比活动。四是全员参与学校劳动文化建设工作,学校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组织二级学院辅导员,以动员会、主题班会、党团组织生活会等形式,结合劳动教育主题和生动现实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感恩。

(五)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反馈机制

根据高校开设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统筹兼顾课外实践表现和必修课学习情况,来综合评定劳动教育效果。开展志愿者星级认证,将考核结果作为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和就业考研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使劳动教育评价制度硬起来。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质量认定和教育督导体系,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激励机制,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二级学院考核奖惩依据。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考评机制进行试点,初步设置二级学院、劳动单位、劳动教研室等多重评价考核体系,层层监控,层层考核,确保劳动教育落到实效。

(六)加强网格化管理,推动劳动教育改革创新

高校要强化劳动教育条件保障和专业支持,解决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广泛性不足、支撑保障能力欠缺和组织实施不力等重大问题,着力解决劳动教育综合实施所面临的困境,特别是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建立联动互通、协同育人机制。一是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培养劳动教育专门人才。二是对任课教师开展劳动教育业务培训,把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深度融合。三是建立专门的劳动研究机构,加强劳动教育的科研、教研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四是高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逐步整合校内资源、拓展校外渠道,搭建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研究,组织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创新,在构建菜单式、混合式劳动实践平台等方面推动劳动教育不断改革创新。

四、结语

合肥师范学院积极回应全国教育大会关于开展劳动教育的要求,在全省较早地试点实施劳动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明确健全劳动教育教学体系,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劳动教育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工作思路。初步构建了校企协同和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培养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形成“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相关教育成果被“学习强国”平台和合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推广,学校劳动教育教学的认可度和美誉度得到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让劳动实践真正发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使人快乐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