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激活研究生学术情怀的动力机制与实施策略
2020-01-18张文彬
张文彬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教育领域“立德树人”的最后一站。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是提高道德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些非理性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影响了研究生理想自我的目标设定。“我为什么读研?”“学术对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等人生切要问题的解答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思想引导、价值引领和理论教育方面做好基本工作,帮助研究生树立奉献、付出和探寻真理的学术情怀。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这是继2018年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之后,明确落实研究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纲领性文件。纲领的出台,进一步强调研究生培养不再单纯追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要侧重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的并重,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国为民的宗旨理想和社会责任感。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需要贯彻执行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从学术研究的视角看,过去往往把研究生笼统地归纳到大学生立德树人的大范畴中进行考察,导致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性、对策性研究不够充分。研究生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前沿性知识生产,应结合研究生科研活动为主的现实特点,引导他们对理想自我的目标设定符合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个体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要求,[1]在科研工作中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当前和长远、名和利之间的关系,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结合起来从事前沿性知识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在面临多元文化冲击时保持政治定力和对学术使命的高度自觉,澄清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牢固科学报国的理想,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引领科技发展的时代重任。从研究生的思想特征和现实需求出发探讨立德树人教育,对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将起到靶向明确、治标治本的作用,因此,激活研究生学术情怀是提升立德树人教育实效性的突破点。
一、立德树人激活研究生学术情怀的独特优势
立德树人是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2]
习总书记所说的“德”,既包括私德也包括公德。蔡元培认为:“朋友之交,私德也;国家之务,公德也。”[3]这里主要从空间领域区分私德与公德。一般来说,公德指人们在团体、社会、国家中做事的行为准则,私德主要指私人生活领域中约束自己品行的基本准则。两者虽然有以上区别,但也可以相互转化。如梁启超讲:“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4]梁启超主要从社会性的角度对公德和私德进行了区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讲到了两者相互转化的一般条件。如果做事情不损害他人,但只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对社会和团体无必然联系,则仍处于私德层面;如果通过推己及人的同感之心将自身行为的出发点设为不但无愧于自己的良心,而且有益于他人,则上升到了公德层面。客观而言,个体和社会本来就是很难分离的整体,社会是由一个个单个的个体组成,而个体只有依附于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青年学生只有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既修好公德、又修好私德,既立意高远、又立足平实,才能真正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5]
立德树人的落脚点是树人。这里的“树人”指的是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引导受教育者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和人生价值。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将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精神发展需求结合在一起,从教育对象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内在精神需求出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明晰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体悟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融入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中,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者、中国精神的传承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研究生来说,立德树人具体立哪些“德”,树什么“人”呢?
当前,受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一些传统的、优秀的、崇高的学术追求被不少非学术的因素所干扰和排斥,某些领域学术上的虚伪浮躁使本来严肃的科研领地失去尊严,[6]出现了学术剽窃、学术造假、数据操纵等学术失范行为。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意识,帮助研究生提升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守科研诚信是立德树人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缺失了这项内容,仅从专业知识的多寡和专业技能的好坏衡量和评价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仅以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档次来定夺是否符合毕业标准的话,培养出来的将是以学术成果为工具达到功利目的的人,很难成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上问题的出现不排除个别研究生为了取得成功而投机取巧走捷径的侥幸心理影响,但更重要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未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实效。只有将“人格、知识、能力”有效结合,才能激发研究生通过扎实的学术追求实现人生价值,体验快乐、幸福与满足。一般来说,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是对学术活动或学术工作不反感,并通过本科学习阶段的再思考,对所学专业和将来走上学术之路有过理性选择的人。但有些研究生在向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阶段过渡过程中,虽然行动上已经开始了专业技能的学习,但精神上并未从本科阶段的接受指令并完成学业任务的循环中解放出来,缺少更加独立、更加自律的学习意识。有的研究生专注于“数量化”的学术评价指标,为了达到毕业要求或科研结果急功近利,无暇顾及“学以致真”和“学以致用”,最终离科学研究的使命渐行渐远。
立德树人在坚定理想信念、塑造道德品质、涵养法律素养的过程中,可以帮助研究生克服学术焦躁、规范制度机制、领悟学术真谛,某种层面上弥补了研究生在从事学术活动时于精神和使命层面的困惑,实现自我超越,从而在激活研究生学术情怀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从研究生培养目标出发,结合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探寻提升研究生学术情怀的途径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立德树人激活研究生学术情怀的动力机制
立德树人不但是总体目标和根本任务,而且也是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有助于“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7]。在研究生学术情怀的培育方面,立德树人提供了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合作沟通的团队精神等。综合以上几种理念,可以概括为四种基本遵循或核心意识,此为立德树人激活研究生学术情怀的内在动力因素。
(一)学术使命意识
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自觉的学术追求和奉献精神,才会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永恒追求。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有社会责任感,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对于研究生而言,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成为适应多领域需要的人才是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立德树人为研究生学术生涯的发展树立了价值目标和方向导引。立德树人所立之德是社会主义道德或共产主义道德。这就要求研究生在求学和未来的学术生涯发展过程中,需要时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做人做事的基本依据,不能仅以个人得失、尤其是物质得失作为是否继续钻研学术的理由。立德树人所树之人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始终解答着人类发展的现实问题,社会主义始终探索着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主义始终把人类发展规律与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要求研究生必须将学术理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对接,在科学研究中传递社会责任和对人类发展的终极关怀。学术使命意识无疑是立德树人对研究生学术情怀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学术道德意识
学术道德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立德树人的核心是道德培养。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明确是非标准、把握张弛分寸。研究生经过多年求学,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对社会是怎样的、“我”于社会而言是什么角色有了基本的定位,然而大部分研究生还未直接接触过社会,仅仅通过媒体或周边年龄相近的人群感知社会的经络显然是不够的。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毕业考核和就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有些研究生意志不够坚定,为了尽快发表文章,完成毕业论文,不惜对实验数据造假甚至直接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后果。科学研究是不允许任何虚假的,否则差之毫厘将失之千里。从学术生涯的长远发展来看,一时的成功未必代表终生的成就。如果没有基本的道德约束,为个人眼前小利而制造大量学术垃圾,不仅对自身,而且对学校和国家都将产生负面影响。立德树人中的公民素质教育、价值观念教育不断传递着做人的理念、人生的追求和学术的敬肃等,当研究生遇到是否该违背初心的困惑时,可以帮他们坚定克服困难、追求真理的决心。
(三)学术创新意识
学术情怀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学术创新意识。如果只是为了毕业而治学,难以产生持续的科研动力;如果能够基于兴趣和问题探索意识而治学,将较少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使得科研行动更有方向性和持续性。因此,学术创新意识是用心治学的坚守和剥丝抽茧的细致的有机结合。研究生群体中出现的学术诚信问题和学术造假问题,很多都是缺乏学术创新意识,把别人的成果直接拿来造成的。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研究生对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认识模糊,对个人的学术兴趣点缺乏清晰认知。立德树人从狭义上讲是人的品行和德性的指导思想,从广义上讲还可以容纳国家发展方向的导引以及所需人才的形塑等内容。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现实需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研究生只有围绕国家战略和事业发展确立自身的志趣方向,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实现思想和行动的真正解放。
(四)学术抗挫意识
学术成就的实现是一个积累和成长的漫长过程,在通往学术巅峰的过程中,少有人没经历过挫折。当遇到瓶颈时,有些人便会怀疑治学意义,产生学术倦怠甚至学术厌倦。这时,学术抗挫意识的支撑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成功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科研工作又是在众多行业中对学者的专业技能和坚定意志要求最高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名句,讲得就是学术之路必须秉承刻苦钻研的精神;西方文化中有居里夫人常年如一日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工作1000多个日日夜夜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故事,讲得也是虽然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会历经磨难,但仍然坚守对学术使命的高度自觉。学术的终极目标是能够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留下印记,通过自身的学术贡献将人类认识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了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进一步明确了学术研究的社会意义。研究生时期是孕育学术情怀的起点,同时也是将学术理想付诸实践的关键,更需要在这一阶段就牢固地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需求服务的坚定意志,以民族发展为己任,不以一时的挫折而气馁,将个人兴趣与社会责任有机融合,成长为淡泊名利和报效祖国的全方位人才。
(五)外源动力
除此之外,立德树人为激活研究生学术情怀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导引。立德树人不但是研究生治学做人的基本依据,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和精髓,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了协作联动的育人格局,在制度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师资培养、社会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培养等方面建构起层层把关的外部保障。其中,在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这一方面教育部于2018年专门发文予以明确。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可以被视为价值观的塑造与引领,进一步坚定了研究生的学术意志;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与实践创新能力可以被视为科研能力的保驾护航,进一步增强了研究生的学术自信;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注重人文关怀可以被视为职业生涯的扶正祛邪,进一步规范了研究生的学术素养。
立德树人的内生动力因素与外源动力因素相结合,为研究生学术情怀的生成保驾护航。立德树人既尊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又立足于研究生在学术追求方面的思想困惑和价值迷茫,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帮助研究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体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成为真正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
三、立德树人激活研究生学术情怀的基本策略
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领军人才。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以从价值引导、载体依托、方法更新、制度保障、成效评估等多方面探寻符合研究生思想状况和发展特征、激活坚守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学术情怀的实践策略。
(一)根据时代与社会需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彰显意识形态本色
首先,在进行研究生思政课程的教学设计时要注重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立场坚定、论证充分地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强研究生的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制度自信,帮助研究生树立起通过学术研究创造新的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崇高理想。其次,结合研究生的专业特性开展学科与思政课程相关联的专题讨论,培养研究生对当下社会制度更深层次的思考能力以及运用专业技能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对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如何开拓的总结与考察,对本专业发展史的回顾以及该专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自己的职业规划与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对接等实际问题。再次,组织研究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考察。课堂学习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是对时代发展特征和研究生关注热点问题的深度解剖,重点突出学理性和前沿性;社会实践则是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与验证。有些研究生之所以未能树立起坚定的政治信念,主要源于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的脱节。通过社会实践,让研究生掌握扎实的理论根基,具备将科研与行业前沿发展统一起来的能力,构建起思政课动态立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二)改革传统教育方法,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
虽然课堂教学仍然以讲授为主,但研究生阶段可以适当增加对话经典、专题研究、论坛讲座等创新型教学模式。研究生不但可以透过现象清晰地理解事物的本质,而且具备了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因此,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他们的个体需求,提升理论供给的水平和质量。
对话经典主要是将在人类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力的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的某些经典小文筛选出来跟研究生一起研读。在书中与经典大家进行对话,了解他们走上学术之路的初心和使命,既可以进一步感知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又可以在理解经典大家置身学术的责任和态度的基础上,认同并转化成自身行动,实现自我超越。
专题研究是打破传统教学内容面面俱到的模式,将仍然存在争议性、公众普遍关注且对社会发展及其重要几个的热点问题总结出来,跟研究生一起探究事物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方法之所以未能收获良好的效果,主要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满堂灌,较少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接受程度。研究生的自主意识更强,他们的参与能力也较本科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因此,不回避热点难点、引导研究生运用已知理论解读现实问题,可以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也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而这些都是学术研究过程中难能可贵的宝贵品质。
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形式,定期推送一些与研究生面临的现实难题直接相关的文章,比如各领域的前沿学术研究动态、疏导心理压力的方法、时事政治热点透视等。促进研究生对自身、社会、国家的认知升级,改善研究生社会责任的淡化和人际关系弱化的现实难题,用研究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担当精神。
(三)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研究生导师与思政课教师双向配合的育人机制,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合作
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讲授,还要让研究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社会实践问题,结合本专业发展现状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明晰学术信仰与政治信仰之间的必然联系。
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比其他任课老师更加紧密,通过研究生导师的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在专业领域带领研究生走进学术研究的殿堂,在做人的态度和治学的精神方面也会对研究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导师除了专业知识,还要把作为学术研究者、学术创新者的学术道德意识以及作为各行各业战略型人才和领军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传授给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为研究生树立学术规范的榜样。部分研究生在考取研究生之前曾对科研充满期待和憧憬,但就读之后心理落差非常大,除了自身未能做好充分规划之外,导师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有些导师忙于科研项目,未能对学生的实验进展、论文撰写给予及时的引导,研究生在遇到困难时怕被导师责骂选择自己慢慢摸索,而在短时间内又找不到学术研究的正确方法,为了按时毕业找工作,就选择了违背学术道德的错误道路。
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从导师方面下手,而是应该充分融合思政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人事考核部门等相关工作人员,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合力解决。在研究生导师的选聘时增加思想政治素质考核环节,预防导师专注自身科研或行政职务疏于对学生指导;思政课教师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变成研究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武器,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以短期的获益影响长远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心理健康教师和辅导员在研究生入学时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普测了解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数据,并针对个别研究生抑郁、焦虑等现实表征进行重点关注和辅导,帮助研究生在求学阶段不但收获扎实知识,而且成为学会爱人和爱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全面发展的真正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8]把研究生学习、科研的热情激发出来的不是功利主义的浮躁思想,而是潜心治学的自觉意识。只有将自觉的学术追求与坚定的理想信念结合在一起,才能解决研究生学术道德和职业伦理的困惑,将学术感悟直接内化于心,融入日常行动,自觉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思政课教师,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将体现在关注、思考和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成为检验导师、思政课教师以及研究生培养相关部门的工作是否到位的根本标准。教育不是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外一个脑袋,而是要培养真正的人。[9]立德树人为研究生学术科研之路提供了价值观指导,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