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碧城旅居瑞士的山水诗词研究

2020-01-18葛文峰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日内瓦雪山瑞士

葛文峰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吕碧城(1883—1943),安徽旌德人,字圣因、遁夫,晚年皈依佛门之后号宝莲居士。吕碧城在近代文化史的诸多领域颇为知名:她是著名教育家,兴办北洋女子公学,倡导女权;她是著名报人,《大公报》首位女编辑;她更以古典诗词创作享誉晚清民国文坛。作为词人的吕碧城备受近代词学界关注,并广受好评:钱仲联赞其“近代女词人第一,不徒皖中之秀”[1]。刘梦芙赞誉其在民国古词创作中,“吾皖吕氏碧城,洵为承先启后之第一人”[2]。吕碧城有《碧城诗稿》《信芳集》《晓珠词》《雪绘词》等诗词集传世,另有《欧美漫游录》《欧美之光》等文集刊行。

吕碧城文学生涯中浓墨重彩之处在于她三次欧美之行的游记诗词与散文的创作。1920年至1922年,吕碧城只身赴美游学;1926年至1933年,吕碧城又由美而欧,寓居欧美长达8年之久;1937年至1940年,吕碧城第三次跋涉海外,周游欧洲各国3年有余。在长达十余年的欧美环游生活中,吕碧城居留于瑞士时间最久,瑞士成为她海外文学创作之地与书写对象。词学大师龙榆生在《词学季刊》创刊号的“海外词坛消息”中称:“旌德吕圣因(碧城)女士,久居瑞士,从事英译佛典。”[3]又在所编《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之殿军词人吕碧城《小传》中记云:“中年去国,卜居瑞士雪山中。”[4]《清人词话》有云:“(吕碧城)中年去国,居瑞士最久。”[5]2147另有文献记载吕氏:“居瑞士甚久,(民国)二十九年欧战起,自瑞士归。”[6]4041929年,旅欧数年的吕碧城出版了其欧美纪行的《信芳集》,异域景物与他乡情怀赋予了古词创作新的内容,成为近代海外新词的代表之作。吴宓对《信芳集》颇为青睐,他在《空轩诗话》中赞曰:

《信芳集》作者,自戊辰以来,奠居瑞士日内瓦湖畔,时复出游各国。……以新材料入旧格律,不但描绘景物,又必须表现自我。情意丰融,方合。此《信芳集》之所以可称也。[7]

吴宓所言吕碧城海外新词中的“新材料”,即其欧美游记见闻与抒怀。笔者统计,吕碧城于瑞士创作或书写瑞士的词作多达107首,另有“瑞士”主题诗歌10首、游记散文8篇。换而言之,瑞士不仅是吕碧城在海外居住时间最久(近十年)、最心仪的国家,更是吕氏游记的重点内容。吕碧城在《重游瑞士》一文中总结了该国宜人景色无非为“湖光山色”:“(瑞士)风景可分为三界:湖滨,玉宇琼楼,珠林绣圃,饶华贵气;山半,芳树锦茵,春光艳冶;雪领,则高寒清峭而已。”[8]198

一、吕碧城的瑞士“湖光”诗词

1927年2月,吕碧城自美国抵达法国巴黎,开始创作海外游记散文,题曰《鸿雪因缘》(后以《欧美漫游录》刊行)。她在题记中写道:“予此行只身重洋,偿然遐往。自亚而美而欧,计时周岁,绕地球一匝。见闻所及,录为此记。”[8]31在法国稍作休憩,吕碧城便前往瑞士。她在创作的《由法赴瑞士》一文中记载:“薄暮,抵瑞士之芒特儒(Mounreux),为诸名胜之一,予行程中所预计必游者。”[8]58

吕碧城先后多次居住芒特儒,对该地的自然风光十分倾心。她在《芒特儒之风景》中记载:“晨兴,纵览风景,全埠为光气笼罩。尽湖光山色,益以朝霞积雪混合而成,色彩浓厚。”[8]59第一次小住芒特儒仅仅三日,吕碧城便对此地赞赏有加:面临日内瓦湖,花团锦簇;背靠雪山,巍峨耸立。吕碧城特别倾心于日内瓦湖的宁馨、优美与自然。[9]因登山缆车只于五到八月开驶,吕碧城并未登山。在日内瓦湖畔游览三日之后便离开,赋诗《丁卯春游瑞士》一首,诗曰:

谁调浓彩与奇香,造就仙都隔下方。海映花城腾艳霭,霞渲雪岭炫瑶光。鸣禽合奏天然乐,静女同羞时世妆。安得一廛相假借,馀生沦隐水云乡。[8]61

诗人在前四行中赞美了瑞士鲜花掩映的春色与湖光山色的壮丽,后四行中的用典源自中国古典文化,表达诗人对瑞士景色的眷恋与羡慕。“静女”语出《毛诗传笺通释》中“静女其秘姝”,谓“贞静、色美”之意。“一廛”源自《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谓“一处宅居、一处土地”之意,表达了吕碧城被瑞士景色所吸引,发出居于瑞士的愿望。

当吕碧城旅行至日内瓦,便常住下来,留恋山水之间,进行散文与诗词创作。她在游记《日内瓦》中写道:“瑞士山水,驰誉寰球,尤以湖著名,即Lake of Geneva(日内瓦湖)。芒特儒(Mounreux)乃湖头,而日内瓦(Geneva)则为湖尾。国际联盟会(The League of Nations)所在,亦游人荟萃之地。”[8]104所以,在吕碧城旅居瑞士期间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大量关于日内瓦湖的书写。《九月六日日内瓦纪事》一诗曰:“玉敦珠槃万象开,华灯扶影步虚来。未甘惊座流风歇,更向欢场猎一回。”[10]诗人笔下的日内瓦歌舞升平、繁华异常,令来访者惊诧。末句化用李商隐《北齐二首》中“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回”旧句,以示瑞士旅行者畅游的豪情与洒脱。

此后常住瑞士的吕碧城多次游湖,留下了大量相关的散文与诗词。她旅居的宾馆均在依山傍湖之地,便于游览。她特别记载了一次湖中泛舟的经历,并作《日内瓦湖之荡舟》。文中记录了吕碧城机缘巧合,与陌生人一同乘槎于湖面的难忘记忆。身在湖中,吕碧城感慨日内瓦湖比杭州西湖更大,宛如置身海中:“该湖体积甚巨,波蓝(澜)如海,较吾浙之西湖,富丽有余,而幽蒨似逊。惜‘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不足为胡儿道耳’”。[8]106-107吕碧城时时以国内景物比照瑞士景色,虽然日内瓦湖比西湖更大,具有富丽的优势,却缺乏西湖的秀美。此时,她想起柳永《雨霖铃》词中描绘西湖美景的佳句。然而西湖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是她的游伴(胡儿)无法体会的。在文中,她还书写了在游伴的教导下学习荡桨,并初步掌握划桨技法。日暮返程之时,吕碧城业已“略谙此技,惟进行甚缓”[8]106-107。余兴未尽的吕碧城又填词《绛都春·日内瓦湖习桨》记其事,上阕词曰:

临波学步。试扶上小舟,轻移柔橹。弱腕乍扬,已觉吟魂消银浦。低昂一叶从洄溯。似蘸渌、蜻蜓栩栩。半湾新涨,盈襟绀影,悄然来去。[11]97

词人详细记录了学习划桨的经过,补充丰富了《日内瓦湖之荡舟》的内容。在“习桨”之外,词中对日内瓦湖的景色进行了动态描绘:碧波荡漾、轻舟往来,一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优美画面。

日内瓦湖畔广植各类花卉,不同季节均有鲜花绽放,吕碧城对此颇为喜爱,在多首词作中赞美湖畔的繁花。《江城梅花引》是吕碧城有感于湖畔一望无际的樱花丛林而作,她在词序中陈述道:“Geneve湖畔樱花如海,赋此以状其盛。”[11]87词中曰:“谁放蜂儿逃色界?花历乱,水凄迷,无路通。”[11]87蜜蜂忙碌,波光花影,一团繁花锦簇的景象。“无路通”源自贺铸《小重山》词中“花院深疑无路通”一句,为赞花拟古化用经典之笔。日内瓦湖畔多见水仙花。对此,吕碧城称奇之处在于“瑞士水仙花多生于陆地,然地以湖著名,乃与原名契合”[11]102。上阕词中歌颂水仙花曰:“柔乡羁素袜,指洛浦、芝田双寄。凌波回睇。认玉质金相,西来梳洗。”[11]102在此,吕碧城化用了多处中国古典文化与诗词中的典故,以赞誉日内瓦湖畔艳丽的水仙花。“柔乡”乃指景色怡人之境,纳兰词《金缕曲》有“暂见个,柔乡避”句。“洛浦”乃是洛水之滨,泛指湖泽,张衡《思玄赋》有“太华玉女”“洛浦宓妃”典故;“芝田”喻指神话中的灵芝产地,曹植《洛神赋》有“秣驷乎芝田”句。“玉质金相”语出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此处比喻水仙花的玉质风姿。日内瓦湖畔野花颇多,吕碧城甚至对其中无法辨认的花卉也予以关注,视为湖景的一部分,进行歌颂。《探信芳》词序记曰:“(日内瓦)湖畔绿树葱蒨,夏作小黄花,浓馥如桂。”[11]406吕碧城笔下的“小黄花”疑为米兰花。花开时节,“初夏湖堤,嫩晴池阁”,为日内瓦湖增添景色。待到花期已过,“涅槃便作枯禅化,也住旃檀国。浣蜂黄、澹弄仙瀛水色”[11]406。吕碧城重点赞赏“小黄花”的芬芳,即使凋落,已然馥郁檀香(旃檀国)。“蜂黄”系中国古代妇女的“额黄之妆”,喻指凋落的米兰花。而且,飘落米兰花瓣,更为湖面平添几份景色,即“澹弄仙瀛水色”。古诗化用与用典是吕碧城常用的诗词创作手法,为自身诗词的景物描写与感情抒发服务。化用与用典的选择即以创作的基调为基础,以吕氏“性情真切即为佳作”[12]的诗学准则为准绳而展开。

二、吕碧城的瑞士“山色”诗词

阿尔卑斯雪山、朗科冰山驰名全球,风景壮丽,吸引了各地旅行者慕名而来。吕碧城或旅居或养疴于瑞士,尽得地利之便,多次游览雪山。她的游记散文与诗词中有大量对雪山的描写。吕碧城毕生最后一部词集《雪绘词》的得名,正源自吕碧城隐居瑞士雪山的经历有关。[13]

瑞士的山脉多为阿尔卑斯山余脉,吕碧城对瑞士山川颇为熟稔,她曾在游记中详细描述瑞士雪山乃“山分三级,即葛力昂、蔻、饶席德内”[8]111。吕碧城笔下的“蔻”即她称之为“蔻山”或“蔻岭”的Caux山,尤以风景秀美著称。蔻山并非瑞士雪山最高峰,位置在雪线附近,常年有积雪与鲜花,最为吕碧城所喜爱。1927年6月初,吕碧城乘车登山,被寇山景色吸引,“予独于山半之‘蔻’下车,小坐啜茗,复绕行岩腰盘旋一周,始附车返寓”[8]111。流连于寇山的吕碧城采撷紫色野花,为其“茁于雪际”的顽强精神所感动,遂携而藏于书籍之内。并作《孟芙蓉》词以记之。词中有曰“素标谁得似?繁霜晚菊堪拟。高受天风,倚岚光弄靓,羞傍髻鬟底。”[11]94吕碧城以傲寒奈霜的晚菊类比歌颂蔻山的野花,赞美其朴素无华、不畏高海拔严寒的坚毅精神。

稍后,吕碧城于寇山赏雪,并写下了著名的长诗《寇山赏雪歌》,详细记述了她登山观雪的场景与感慨。吕碧城游寇山时,正值初夏。而山中突降大雪,“阴霾寒锁春未来,忽放琪花千万树”[14]。大雪压顶,令游客措手不及,该句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佳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出一辙,状写大雪骤降带来的美景。吕碧城散步寇山雪中,雪深没膝,在茶社火炉旁烘干被雪水打湿的鞋子,一边观赏窗外纷飞的雪花,感叹“不辨南枝与北枝,乱射珠光破银雾”。参禅学佛的吕碧城化用佛教、道教等宗教神话典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寇山雪景喻作奇幻仙境。“愿化姑射仙姿莹,遗世辟谷圣之清”是她想象着化作姑射神女,不食辟谷以求延年;“或化龙女入道坐跏趺”乃佛教中婆竭罗龙王之女成佛的旧典。吕碧城自愧无法企及如此的修炼境界,由此发愿“嗟我凡骨那能修到此,但作冰砂玉屑培护琪花此山里”,甘愿化为维护山中皑皑白雪的使者。吕碧城在诗中灵活化用古典诗词名句,以抒胸臆。“或化玉井之莲开太华”,源自韩愈《古意》中“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增添禅佛意蕴;“吁嗟乎!东瞻华夏西欧美,劫余未见天心悔”,语出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之“天心悔祸人心开”,拟古之意全出。吕碧城化用古人诗句,用以状写寇山雪景而抒情,拟古而不落堆砌窠臼,反而推出崭新意境。《寇山赏雪歌》集“以文为诗”“以论为诗”“以才为诗”于一体,在吕氏诗歌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该诗的散文化特征使其不再囿于传统诗词的格律、节奏,句式长短不一,自三言、五言而至十三言,错落有致,收放自如,可谓之散文诗。

当吕碧城得到机会攀登雪山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在《登临雪山》一文中记载:“今偿夙愿,殆亦山灵之默契耶。”[8]1111928年6月4日,时隔整整一年,吕碧城再次机缘巧合由芒特儒而至日内瓦,借机登阿尔卑斯雪山,遂成《好事近》一阕,以记其事。词曰:

寒锁玉嵯峨,掠眼星辰堪撷。散发排云直上,闯九重仙阙。

再来刚是一年期,还映旧时雪。说与山灵无愧,有心怀同洁。[11]91

该词简洁精悍,在描写雪山巍峨雄壮之后直抒胸臆,情感真挚。上阕开篇即以“寒锁”突出雪山寒气逼人的特征,又以“嵯峨”描写雪山的高峻陡峭,乃古诗常见意象。刘长卿《岳阳楼》有“云容山影两嵯峨”句,韩愈《石鼓歌》有“凿石作鼓隳嵯峨”句,均状写山势险峻骇人。“散发”意指词人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的隐逸之态。陆游山水诗《东冈》有“散发坐磐石”句,又《访客不遇》有“散发忆苔矶”句,均为释放心情于山野的姿态。“排云直上”乃是化用刘禹锡《秋词》中佳句“晴空一鹤排云上”,意在形容雪山的高耸之势。“九重仙阙”喻指中国神话中的九重天门,此处比喻雪山高可比天,直插云霄。下阕为吕碧城的情感抒发,至日内瓦,算旧地重游,而登日内瓦的雪山却是首次。“说与”二句乃用典故,为孔稚珪《北山移文》讥讽“假隐真仕”、声言避世却未脱俗的周颙,以此刻画学佛禅修的词人,放情雪山、意欲归隐却不得,依旧深陷尘世的矛盾与无奈。此时的吕碧城心绪复杂,“惟情怀较异,莫辨为悲为喜”[15]。

吕碧城对瑞士雪山倾注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时隔十年之后的1938年6月,第三次远足海外的吕碧城再次攀登瑞士雪山,并于山巅夜宿,填《新雁过妆楼》一词,词序云“寓雪山之顶,漫成此阕”。词云:

万笏瑶峰,迎仙客、半空飞现妆楼;素鸾骖到,霓帔冷袭天飕。云气岚光相沆瀣,更无余地著春愁。思悠悠。魂消冰雪,乡杳温柔。

婵娟凭谁斗影?梦霜姚月奼,裙屐风流。相逢何许,依约群玉山头。鸿泥轻留爪印,似枕借、黄粱联旧游。闲吟倦,但眼迷银缬,寒生锦稠。[11]92

笏乃古代朝臣上朝奏事时所持玉板,“万笏”意指雪山群峰耸立,巍峨雄壮。周之琦曾有词曰“到万笏尖峰,晚凉佳处”,谓山高气爽,山色绝佳。吕碧城在词中描写登临雪山之巅,寒气袭人,却令人神清气爽。“霓帔”意为云霞、彩霞,比喻雪山高入云霄,多为古诗中景色描写常用意象。梅饶臣有诗云“天收霓帔轻”句。此处“沆瀣”意为交融契合,指雪山之上浮云与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婵娟指代月亮,又喻指美女,“霜姚月奼”乃指月中嫦娥。吕碧城以中国古代美貌女子比喻雪山的美景。词人又引用《穆天子传》中“群玉之山”神话典故,指西王母所居之仙境,以此写雪山之清幽、神秘。李白《清平调》词中曰“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此时身在雪山之上的吕碧城距1927年6月寇山赏雪,已有10余年,故有故地重游的“鸿泥雪爪”叙述。岁月荏苒、世事沧桑,回想10余年前长期旅居瑞士的生活,吕碧城心生感慨。尤其是这最后一次登临雪山,“似枕借、黄粱联旧游”,此喻旧游雪山,宛如黄粱一梦,恍如隔世,表达了词人无限的惆怅与伤感之情。

在1927、1928、1937年的三次游山赏雪之外,吕碧城旅居瑞士期间,还多次攀登雪山,留下大量相关诗词。1928年岁末,吕碧城居住在雪山之侧,大雪之后,她填词《庆春宫·雪后》,词云“风裁争峻,指松柏、相期雪后”[11]114,突出雪山的严寒。吕碧城在瑞士经常变换寓所,以方便旅行出游。她迁居日内瓦湖畔时,旅店正对白朗克雪山。日出白朗克雪山之巅,观此美景,吕碧城写下了《齐天乐》,词首云:“曜灵初破鸿濛色,长空一轮端丽。”[11]125吕碧城又为瑞士雪山创作歌颂之作《破阵乐》,词序中颇为自得地记录道:“东亚女子倚声为山灵寿者,予殆第一人乎?”并为之发出豪放雄浑的赞叹:“混沌乍起,风雷暗坼,横插天柱。”[11]125除了乘坐电力缆车游览雪山,游客有搭乘雪橇游山者,吕碧城颇为其趣所动。吕碧城作《玲珑玉》,歌咏雪山滑雪竞技的场景,别开生面。“飞云溜履,朔风回舞流霙”[11]414,描写雪橇的轻盈。同期还有《临江仙》写雪山之巅常年不融的“瑞士山多雪额”:“玉冠诸娣倚青旻,高寒空自警。”[11]420又有描写雪后山景的《惜秋华》(1933):“雪绘晴岚,矗苍松万影。”[11]431中国传统诗词中对于雪山的描写比较罕见,而对海外雪山风景的记述更是凤毛麟角。吕碧城选择瑞士雪山、雪景及滑雪入诗词,“在传统的词作中未曾遇见过,可谓别开生面的新题材”[16]。

三、结语

吕碧城一生周游欧美多个国家,旅居瑞士时间最久,瑞士山水给她留下深刻印象,日内瓦湖和阿尔卑斯山、白朗克山的湖光山色成为她游记诗词创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吕碧城依照中国古典诗词的旧格律,书写瑞士的异域风光,推陈出新,是近代旧体诗词承载现代性内容的成功尝试。尤其是吕碧城以跨文化的视野,将中国古典诗句、神话典故、思乡怀国融合在瑞士山水诗词创作之中,是她将中西文化对比之后的深刻凸显,也是近代诗坛词坛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璀璨的明珠。

猜你喜欢

日内瓦雪山瑞士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周恩来在日内瓦把外交变为艺术
日内瓦沙龙视觉盛宴
雪山历险记
雪山历险记
风向标 2016日内瓦车展
瑞士镇迷阵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精彩纷呈
一起游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