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宣怀赈灾防灾思想述论

2020-01-18

关键词:盛宣怀赈灾灾民

徐 涛

(阜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236000)

洋务派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盛宣怀是典型代表之一。盛宣怀在“清末政治上地位之重要,不下于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而所从事建设各端,对于国家关系之大,尤远非李、张辈所能及”[1],这在关系国计民生的灾荒赈济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

盛宣怀自1871 年第一次着手直隶水灾灾民的赈济事务后,“以官、商双重身份进行救济活动长达40 余年,从未间断。其间共办理大小赈务60 余次,所涉范围几乎遍及了整个中国。”[2]盛宣怀办赈不仅时间长、次数多、地域广,而且涉及天灾人祸各个方面,并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救助形式。“盛宣怀在长期的官赈、义赈、官义合赈活动中,通过向灾民发放赈灾款、衣物以及以工代赈等方式,对发生的水、旱、疫、蝗、兵等灾害进行赈济。”[3]但学界对盛宣怀的关注集中在洋务事业方面,其办理了近半个世纪的赈灾事业却很少关注。涉及盛宣怀赈灾的研究较为缺乏,防灾则更为不足,而整理其赈灾防灾思想的研究更为少见。①直接相关的研究仅有朱浒的《滚动交易:辛亥革命后盛宣怀的捐赈复产活动》(《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4期)、《从插曲到序曲:河间赈务与盛宣怀洋务事业初期的转危为安》(《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董传岭的《盛宣怀赈灾活动述评》(《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吴昊沐的《略论盛宣怀的赈济事业》(《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7 期)、徐涛《洋务派近代化赈灾思想探源——以盛宣怀为研究对象》(《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等数篇。相关专家对此也曾提出“对盛宣怀的研究绝不能局限于其经济活动或政治活动,而应放宽视野,对其社会方面的实践活动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赈灾活动”,“对其赈灾活动等社会内容的研究,应该更具整合性,而不至于落入既有学术分工体系的窠臼”。[4]本文希望在通过对文本资料和史实进行整理,并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有益补充。

一、保障赈灾实效性的理念

盛宣怀身处天灾人祸连连,动荡不安的近代中国社会,虽生于官宦世家,但也不免遭受灾荒影响。加之其日后亲身介入了赈灾事务,了解了灾荒产生的方方面面情形,眼见了灾民的凄苦境遇,使得盛宣怀必然要对处理灾荒以及善后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在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又有突破与创新,具体而详细,主要有三方面。

(一)保证救灾快速有效

历史上最为常见的赈灾方式是急赈,实行急赈在传统社会条件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时效性。盛宣怀在坚持“救灾宜急不宜迟”[5]12491、“救灾如救火,早一日开办,小民早一日得生”[5]1510急赈理念的同时,又突出了救灾的有效性。因此在办赈时,他首先要求办赈人员快速了解各地受灾程度,并根据受灾程度将灾民依次分级,再次第快速展开救济。为保证赈灾物资的利用效果,盛宣怀还一改以往的平均式救济为选择性救济,并且要求办赈人员发放“勿全凭董保造册,勿任令吏胥过手”[5]165,既保证了最大限度的快速性,又最大限度地预防了有人从中克扣,保证了赈济的有效性。这在当时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中国人民遭到四种巨大的长久的苦难:饥荒、水患、疾病、生命和财产的毫无保障。”“所有一切的灾难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普遍的又是有系统的贪污。这种贪污是产生饥荒、水灾、疾病的主要原因。”[6]此可以清季黄、淮水灾为证:“维持黄河、淮河流域频繁灾害的发生,已经被视为河官们向清朝中央政府获取巨额河防经费的重要手段,一旦水不为害,国家停止投入大量的治水资金,官员们也就失去了生财的机会。”[7]同时,盛宣怀十分关注灾荒过后的灾民生活生产问题。从1840年到1927年,全国共发生水灾412次,平均每年4.7次。[8]防不胜防的灾祸造成了生产生活的极大破坏,盛宣怀对此不仅仅只是着眼于筹办急赈以临时救助灾民,而且在灾情缓解后即立即着手解决灾民过冬和来年青黄不接时的救助,谋划、推进劝募事务。

他实施急赈的主要办法分为三步:首先查户。查户的目的是将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快速确定下来,以便进行精准救助。盛宣怀根据人们最基本的身体条件,首先进行快速分类,提出“凡老幼疾病妇女,均不能任其远徙,必先按堡查户,如一县有若干堡,分为东西南北四乡,从东乡第一堡查起,举其一乡之善者随同,逐户挨查,上户若干家,中户若干家,下户若干家,注明底册并将各户人数张贴,该堡有无控报准民人当场指告”[9]282。要求在将实际受灾户口查清、确定后,立即发予赈票,“先从老弱发起,老弱若干人,按户先给一票,以便按旬领粮。”[9]282其次放赈。盛宣怀根据需求、地域和物资利用充分度等情况,要求放赈要做到最大限度地进行有效覆盖,“约二三十里须设一发粮处,只能按十日一发,大口每十日发粮四升,小口每十日发粮二升,壮丁不发。”同时,要求当地受灾情影响较弱的富裕人家助力放赈,并且鼓励其自行捐助,但需要知会赈局,以保证赈灾“无遗漏之处”。[9]282再次移民就食。这是对于不适合用上述方式解决和实在解决不了的受灾人群,盛宣怀提出的特别解决办法。盛宣怀对这部分人也根据实际做了详细划分,并不是不负责任地进行盲目遣送。“有读书识字年力尚富者,皆可咨送南省分交官绅商富,量予安插,或少男之稍微灵动,可供开矿之役,可为南边种田雇工者皆可咨送南省,行知各州县饬善堂绅董,听各处前来领去。江浙一带农家雇工,每年辛工须十余串之多,饭食在外。农家欲成一家室,非花钱百十串不能,以是乡间生齿愈难,臻盛盖患在人少也,商局轮船回沪每多空载,如咨送难民应免水脚,但给饭食。”此外,对于灾民中的老弱病残,盛宣怀还要求额外加赈,“病产加赈,饥民患病以及产妇死生皆在呼吸,于例给之外,必应设法保护,上年江北留养难民生育九百余人之多,病死者甚少,美为盛事,此中诚宜多尽一分心也。”[9]283可见效果显著。

(二)强化治标与治本结合

盛宣怀在赈灾实践中,得出了深刻的体验,认为赈务救灾急在治标,要在治本,效在标本兼顾。因此,他对于治标与治本都有着理性的思考。

盛宣怀认为治标之事中有三项是当务之急。首当其冲的是“平粜”,因为灾情一旦发生,保障灾民最基本的粮食需求,最大程度地使灾民生存下来是重中之重。盛宣怀认为采用“平粜”来平抑粮价,是确保急赈对灾民救助需求满足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平粜为第一急”[5]1497。盛宣怀对“平粜”的重视,在其对最为细节的部分甚至也考虑到了可以体现出来:“此于偏灾最为相宜,利薄而费省功倍,惟平粜宜用杂粮,因非极贫不甚愿食。”[5]1593

其次是积极抗灾,具体形式为“以工代赈”。工赈是我国至今仍在应用的抗灾防灾举措之一,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应用于赈济之中。[10]4盛宣怀认为急赈只是解燃眉之急,乃是“急切之功”,工赈才是“远大之惠”,而“以工代赈,系为公家节省经费办法,事半功倍”,且急赈应“专注老弱,以免辗转沟壑,壮者本不在内。”[11]青壮灾民则应该更多参与到政府的工赈当中,这样才能将主要赈灾物资最有效地发挥效用。而且工赈不仅能救助部分灾民,还能够做到如修浚水利工程等利民事务,所获之功不止于赈灾,更在于惠民。因此盛宣怀认为“赈仅一时,工垂久远”[5]1547。他甚至建议将其定为一项常规之策依据实际情况长期实施,认为“地方如有应浚之河渠,乘此歉岁正可借资民力”。推行工赈不仅可以实现抵抗能力相对较强的人群保障问题,而且实现了使其通过救助进行较为便利的抗灾。加之“驱饥民之壮者,选熟手以充工头,派勇丁以资约束”[9]282的办法又预防了灾民变为流民,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

再次为设立“当田局”。盛宣怀看到历次灾荒受灾最重的都是贫苦百姓,轻者是倾家荡产,重者甚至卖子鬻女,而且受灾荒破坏后基本已经无力重建家园了。再加上有无良当权者和富者趁此掠劫,将土地贱价收入,使灾民连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无法拥有,失去继续生活的信心。对此,盛宣怀认为要保证长久的社会安定,就必须保证灾民在灾后有进行生产的基本工具,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设立“当田局”是最为完善的方式:“是以设局,筹款当田,定其限制,减其利息,一经岁稔,无不归赎。”[5]398盛宣怀在办理徐淮海水灾赈务期间,就曾在桃源县设立当田局以求实现灾民与土地联系的加强。

治标之外,盛宣怀体察到“荒政无非治标之策,而治本要在兴农”[5]401,否则不可能改变灾荒之后灾民生活难以为继的困顿局面。盛宣怀认为要使农兴关键在三项:其一,发展农业生产。这里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盛宣怀的兴农主张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稼穑播种”,而是迫切地要求经济作物也要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要在文化和政治层面得到认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达到“使普天之下无弃土,则四民莫不自食其力”[5]401的目标。其二,兴办各类手工业和实业企业。对于农业社会生产效率低下的困境,盛宣怀深感其痛,急切期望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物尽其用,通过手工或机器“取诸桑而因丝成帛,取诸棉而因纱成布,取诸矿冶而因铁成钢,取诸森林而因木成材,举凡土产生货,一经制造皆成熟货,于是工之能事以尽。”[5]401大力发展实业以促进农业发展。其三,鼓励发展商业。盛宣怀认为要发展商业,就需要扩大传统贸易活动的范围,不能“域内交坐”仅以抵制洋货为目的,更要将中国商品远销异域以“供给外人之取求”,达到“国中之才为乳,而寖多国之财亦吸取,而渐集天下之大”[5]401的目标。如此才能更加深入地刺激农业发展,并最终实现物畅其流,国富民安。三项目标如果达成,则赈济的根本就敦厚坚实,赈济的效果才会卓著。

由上可知,盛宣怀认为只有“在本籍认真放赈以治其本,在要衢妥为留养以治其标,二者并行方能有济”[5]1507,做到标本兼顾才能有利于当地社会秩序的稳定,才能保证灾区生产的重建,才能够有效地缓解灾荒给社会带来的震荡。

(三)倡行义赈和官义合赈

清晚期,各种灾荒连绵不绝,政府财政的竭蹶使得传统的官赈模式难以为继。盛宣怀在办理赈灾事务的过程中,更是深切认识到官赈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都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首先,清代官赈必须符合先行“报灾、勘灾、审户”,然后才能进行“蠲免和赈济”[10]23。这一套看似严密实则繁琐耗时的流程,结果往往是导致赈济的物资未到而灾民已毙。其次,官府赈济粗放,逢灾即例行抚恤,对灾情的实际情况如何,百姓的受灾程度如何,一概不深入细致调查,而且“官赈不过凭董保造册呈送印委,分极次贫,匀摊每口多数百钱,散放极迟,克扣难免”,加之朝廷拨发的极有限救灾物资,均任“督抚拨交州县,由州县发交董保,极贫次贫按口匀给”,如此“合境普沾”极容易造成救济产生偏差和遗漏。[5]1435因此盛宣怀将目光转移到了义赈上。

义赈是由民间自设民营化或民捐民办机构,组织进行慈善救济的模式,其“与传统的民间救济有着根本的区别,体现出新的内容”[12],盛宣怀在与义赈绅商共同办理赈灾事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这一新内容的诸多优点。相较于官赈,义赈可以做到“随查随放,不至坐以待毙以不均为均,亦不至以次贫冒充极贫”[5]1435。同时,义赈要求事务办理由专人负责“必亲查户口,专放极贫”[5]1491,因此还可以达到“救人救澈”的目的。盛宣怀在1887年湖南长、衡、宝地区遇灾时,给湖广总督的信中就明确说此次灾荒“非义赈不能救”[5]1496。

但是义赈只经历十几年后便现出颓势。对此,盛宣怀做了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办赈旧人日就凋谢,各省财力亦更困难,竟至无可劝捐,慈善团体愈久愈竭”[5]398。即一是义赈多为绅商个人行为,由于个人、家庭或是社会原因很难具延续性;一是社会经济萧条,资金来源日趋萎缩。面临这种情况,盛宣怀提出了将官赈并入义赈,以官赈之名行义赈之实的主张。提出“以官作义,系将官赈并归义赈,责成义绅,随查随放,奏销则列明官赈若干”,在官义合赈的实行过程中将“官拨赈款,亦一并交于义绅,合作一气”。[5]1512这种将社会救灾物资整合起来,实行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在当时是十分有效的。

二、传统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防灾备荒思想

清后期农业生产荒废是导致近代灾荒加剧、社会整体抗灾能力减弱的重要原因。如果社会稳定,民间有物资积累,灾后就能迅速恢复生产,由灾荒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的。在经年累月的办赈活动中,盛宣怀对此有了逐渐清晰的认识,他建议实施积极的备荒机制,以在根本上增强社会整体的抗灾能力。

(一)恢复常平仓,增加国家粮食储备

盛宣怀认为传统仓储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加于饥馑,盗贼常起于啼号,但使仓有红陈,无忧乎!凶岁无患乎!流亡人心固结不可动摇”[5]94,“城乡素有盖藏,今则家无担石之储,四邻向可移粟,今则动遭遏粜之禁,民以食为天,一朝饥饿,善良者坐毙,不逞者即为亡命之徒。”[5]398然而在他办赈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是“各处仓毂侵挪亏蚀,十邑九空,故岁偶不登,动辄请蠲请赈,度支竭蹶,巨款难筹,既有拨发,散之偏户所得几,何况灾区赤地,乡无尽藏,远方购粮,缓不济急,重以转运奔走之消耗,胥吏奸侩之侵欺,实惠建于遗黎者固十无一二矣”[5]94。

究其原因,盛宣怀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方官绅管理不善,“中国向来常平义仓积谷,出陈易新,章程何尝不善,所惜官绅未能一律认真办理,或有名无实,或藉端动用”,以致于灾荒来临时粮价上涨,“斗米千钱,不必待至赈灾,而饥黎拆屋卖田,抛妻鬻子,已有民不聊生之叹。”[4]398二是粮食外流日趋严重,“自各口通商,东瀛南溟,帆轮如织,吴越之米出洋相属,如今夏东南鱼米之乡,至乞出粜数千里之外,以救朝饥。”东南地区尤其是江浙一直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为义赈所自出,以各省仰望之地,亦有自顾不暇之扰,襟江负海,万一存饥,此尤非细故也。”[5]94

因此,他建议“各省督抚督饬所属,将原有仓毂及时悉数买补足额,其有向无仓毂之处,亦即设法筹办。一面劝谕绅民仿社仓之意,自谋积蓄,取富岁之盈,济歉岁之乏。民自捐办,毋假吏胥,其如何查验稽查,出陈易新之法,尤当因地制宜”,还因为担心百姓“恒顾目前鲜有远虑”,曾建议派遣官吏进行劝说,“晓以利害”[5]95。

除了设置常平仓外,盛宣怀认为在筹备积储方面还应当开源节流,以对常平仓制度进行必要的辅助和补充。因为一方面,沿海地区开禁之前,清王朝“丰歉相资,挹彼注此,中土所产之谷,足养中土所有之民”,开禁之后粮食被外国大肆买入囤积,导致国内粮食储备告急。以日本为例,“长崎、神户诸埠,华米委积常数百万石,奸商牟利,禁令徒悬”,致使中国“源已涸而流不止,其竭可立而待。而现在公私之储,悉索俱罄,一岁之有秋,未足补历年之缺乏,若收获之后,漏洋如故,恐庚癸之呼,长此无极”。因此,盛宣怀建议“由江海各关无论轮船帆舶,严申运米出口之禁”,通过节流实现粮食储备的增长。[5]95

另一方面,盛宣怀建议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他说,“唐宋以还力田不与孝弟同科,农学久废,南省土膏沃衍,兵燹之后,地利犹多未尽,西北土旷农惰,高原大陆,芜废尤多。”因此发展农业生产于国于民都万分重要。“自古农有上中下之分,考之周官,于农功田事,专官经理,至纤至屑,故一夫之所耕,一亩之所获,善否辄相去倍蓰。”此外他还留心国外情况,并以西方国家为例说明其重要性,“西人极重农务,设学讲求,以格致化学之理,尽农圃种植之利,确有明效。”他建议“各直省设局劝办,礼失求野,亟宜参酌西法,大兴农学,以复吾先圣先王之旧制,一夫皆可食九人,复安有阻饥之患哉”,通过农业发展这一源头实现基本物资储备的宽裕。[5]95

(二)实行移民垦荒

晚清慈善家,大多或参与洋务实业的创办,或有出洋的经历,这使得他们“逐渐认识到中国贫穷的根源在于实业不振”[13]。对此,盛宣怀也提出将移民垦荒同建造铁路相结合的建议。

1904 年京汉铁路建成后,盛宣怀就注意到了铁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自京汉路成,豫省土货兴旺,其大宗为黄豆芝麻,车运汉口后,皆有轮舶经运出洋”,加之由于制定的“养路修路之费较省,于京奉籧年货,客所加增,所收盈利已两三倍”,盛宣怀甚至感到“若使当日粤汉一气呵成,所赢更何止倍,蓰距还本之期亦不远矣”。[5]402铁路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让盛宣怀十分欣喜,同时他也想到将铁路发展与经济发展、赈灾活动联系起来。

1905—1909 年间,清政府为了遏制日本在东三省的势力,促成“联美制日”的外交政策,准备修建锦州至珲瑷铁路线,盛宣怀趁机建议在修筑锦爱铁路的同时,迁移内地灾民在铁路两旁垦荒:“惜我铁路为厘捐所困,将此运费让日本攫取居多,遂使大连湾商埠将胜于营口矣。现议筑锦爱铁路借资英美,措施伟大,非为殖利而设。然使沿路不先认真开辟,将来养路修路之费何出,还本还利之款更将何求?臣查该路延长二千数百里,沿途半属膏腴,除矿林必须招商开办外,尤当移民垦种,则高粱玉米不可胜食,将来东南各省偶值灾荒,不必乞籴暹南,径可求粮锦爱。因利而利,收效必宏。”[5]402

而在盛宣怀看来,“移粟之区,……尤莫如锦爱,铁路之左右,或谓该处耕作无人,则移民亦为急务,或谓闽广人多,佣于外洋,屡为美洲苛禁曷不?移至东三省,然恐寒燠相去太甚,风土不能合宜,臣二十年前在东海关任时,曾力劝登莱青三属人民渡往吉利垦牧,闻至今愈去愈多,顺直民庶,似亦相宜。”而移民的最终目的是“移民以耕种即为实边大计,将来移粟以济荒,尤为塞漏远谋。数年而后,锦爱路告成,荒田皆为沃壤矣。”[5]402

(三)设立备赈基金

盛宣怀在赈灾中,多次遇到“目睹苦状而巨款难筹”[5]635,或是“款少地广,不足救济”[5]617的困难,严重影响了救灾尤其是急赈的赈济效果。1882年,盛宣怀就建议电报局为义赈垫银五千两,并将之归为急赈,以用于资助安徽地方进行赈灾。1883年,盛宣怀感念天灾还没有完全结束,百姓生存依然面临严重危机,又提出计划集资十万金,专门以为备赈之用,并且带头捐款一万金。随后,在陈家木桥赈所义赈绅商为此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成立“备赈公所”的计划。虽然这个计划并未能得以实施,但在1889年,盛宣怀和经元善向李鸿章提出从招商局公积金“提银备缓急之议”,并议定“报效十万,分五年缴”,自次年春施行。[14]将这笔款项作为义赈的备赈基金。与此同时,盛宣怀请经元善制订了一份关于这笔基金管理和使用办法的详细章程。[15]377“追忆从前卑府元善承乏筹劝赈款时,曾随盛京堂商募招商局于官款息余项下拨银十万两存储银行,以备各省偏灾急赈之需,名曰备赈生息。”[16]213这笔备赈基金在后来赈灾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其息银还被用于慈善救助机构。1896 年,盛宣怀从此项基金中拨出1000两资助经元善等人创设的同仁公济堂。[15]378而经元善于1898年创办中国女学堂时,也希望从中得到资助。不过备赈基金因“历年垫办顺直、山西、山东、奉天等处义赈”,却往往难以按数收回,已经所剩无几了。[16]216

盛宣怀所设立的类似于现代慈善基金性质的备赈基金,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善款资金来源,成为一种新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慈善基金管理模式。它的出现在中国赈济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能够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盛宣怀以他长期从事义赈的经验以及远见卓识,开创了中国赈济事业的新局面。

三、推崇养教并重

传统赈灾活动中,多以临时性的赈济为主,而不重视对灾民、难民灾后谋生手段的解决。到了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活动者开始提倡养教并重,并提出创立相关慈善机构的要求,强调“凡街市乞丐,无业游民,收入院中,教以浅近手艺,至艺成足以自养而后令去。不图养之,而又教之。盖养之者,饱暖一时;教之者,饱暖终身也”,养教并重的思想“扩展和完善了社会的救治功能,强化了社会养育和个人生活的有机联系”[17]。盛宣怀也有同样的认识。

1878年,盛宣怀在直隶河间地区赈灾时发现,河间地区除了传统的农业之外,还有传统的副业,有些地方——如献县甚至无论男女都能纺织,他禀明李鸿章在献县属地东西乡设立纺织局,又在收养灾区儿童的抚幼局中,选择年纪稍大的雇人教他们纺织技艺。对于这一因地制宜的赈灾措施,李鸿章认为是予以受灾民众自养之法,远比只进行简单救济为好,大为赞赏。此后,盛宣怀在由他主持开办的广仁堂中,专门开设工艺所,并在堂内选择无法耕做和读书的孤儿寡妇,教习编藤、织席、刻字、印书等技艺,使其具备谋生的手段。盛宣怀这一做法是对传统养恤思想的新突破,开启了近代对贫民救济的新方式。

随着盛宣怀设立社会救助机构的日益增多,他的慈善救助对象开始从灾民扩展到广泛的弱势群体。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广仁堂——为“当时华北最大的社会救济慈善机构,为救济社会贫困孀妇贞女、保护和抚育无依无靠孤女做了不少事情”[18]。广仁堂于1891年始建在天津,此时正逢直隶地区刚刚经历过“丁戊奇荒”的摧残,为了解决受灾民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上奏清廷,建议在天津地区设立一所救助机构以行赈济,“天津、河间等属地瘠民贫,迭遭灾歉,孤儿嫯妇,往往无以自存,情甚可悯,必须创设善堂兼筹教养。”[19]此呈获准后,便由在此任天津河间兵备道的盛宣怀筹办。建成后的广仁堂“构屋三百椽,分列各所。东曰慈幼所、蒙养所、工艺所、力田所,西曰敬节所、保贞所、纺织所、蚕桑所,并于南郊浚沟渠,开稻田千顷”[20]。广仁堂实行养、教、劳为一体,从入堂、待遇、教育、做事到出堂,有一套较为严格的程序。在收养灾后余生的孤寡的同时,还教他们以技艺,使他们在脱离广仁堂之后有谋生之手段。虽然天津广仁堂设立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赈济在丁戊特大旱灾中得以幸存的孤儿嫯妇。但由于赈济效果很好,盛宣怀便每到一地任职都会开办一家以资地方,如烟台登郡广仁堂、莱郡广仁堂、青郡广仁堂等,为救助当地贫民起到了极大作用。即使天津广仁堂在庚子兵变时遭到破坏,乃至废弛后其影响仍在。1905年,另一位士绅周学熙担任天津海关道,对广仁堂重新进行整理,“附设女工厂、慈幼所、蒙养所、幼儿园、女医学堂”[21],恢复了其慈善功能。1909 年,盛宣怀与福建旅沪商人曾铸合资创办了上海贫儿院,专门收养家庭无力抚养的贫苦儿童入院。明确提出了“教养寒苦子女,使之能自生活为目的,并融合慈善教育之旨,量材培植”[9]357的宗旨,为慈善事业的近代化提供了早期的具体实施方向。

由兴办广仁堂可以看出,盛宣怀一面加强对传统赈济事项进行推进,一面又不断地对其进行革故鼎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善了传统赈灾模式效果的短期性。传统赈灾一向以“养”为主,即对灾民进行单纯救济。而盛宣怀在办赈过程中除了赈济以外,还对灾民因地制宜地实行养教并重,从而达到标本兼治。他通过开设广仁堂、贫儿院等慈善机构,因人施教以不同的谋生技艺,从而弥补了传统慈善活动“救急不救贫”“只养不教”的缺陷,是对传统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慈善事业向近代化模式的转变。第二,突破了传统赈灾活动的宗族和地域狭隘性。在传统赈灾活动中,虽然地方绅商逢灾年也常进行赈济活动,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所施赈的对象往往为本宗族或所居地方的灾民,因而无论从纵向还是从横向上看均属于临时性行为,难具长期性。但是盛宣怀凭借办理洋务实业的优势,几乎将义赈活动遍及全国,其赈灾的覆盖面开始突破狭小地域范围的束缚。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动员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筹集资金,将原本零散的赈灾活动整合起来。不但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有助于长期维持实效。第三,赈灾工具近代化。盛宣怀身为洋务运动的重要实施者,身兼数职,被委以创办轮船、电报、铁路等具体实业事务,具备在赈灾活动中应用当时最先进的通讯方式和交通工具的便利。他曾在1887 年,为了及时了解筹办郑州黄河决口的“工赈事宜”,专门铺设了由山东济宁至开封的电线。而且近代新闻传播行业兴起之后,盛宣怀还利用报纸刊物为赈灾活动宣传,扩大了慈善的社会影响,有利于赈款的募集。所有这些都是盛宣怀推崇赈济与养教并重结合,并将之付诸实践的具体表现,确实为赈灾防灾的一体化和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结语

由上可证“盛宣怀‘平生最致力者,实业而外,唯赈灾一事’的说法并非言过其实”[22]。盛宣怀的赈灾防灾思想不仅有查户、放赈、移民就食、平粜、以工代赈、设立当田局等极具针对性的可行性措施,而且又有发展工商业以促进农兴、倡行义赈和官义合赈、阻止粮食大量外流、以铁路推进移民垦殖、设立备赈基金、实施养教并重等等极具战略性的观念。加之其以官、商双重身份兼办洋务与赈务,思想中又极具近代化特征。盛宣怀的赈灾防灾思想,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机制中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又吸取了近代化因素,既坚持了赈济的快速性,又体现了标本兼治的彻底性。

猜你喜欢

盛宣怀赈灾灾民
走错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走错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汉冶萍公司与日本债务关系之双向考察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硅宝科技:举行雅安地震赈灾募捐仪式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银行赈灾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