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与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引领
2020-01-18肖新发
肖新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205)
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成功地领导国家建设,必须善于对历史方位和发展状态等作出准确研判,并据此提出用以指导发展的理念和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通过深入分析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出发把握发展大势,不仅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明确要求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而且创造性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突出强调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判断和五大发展新理念,正确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实际,前者对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后者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提供了正确思想引领。党的十九大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现实出发,进一步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自觉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常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向新的制高点。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性表征
常态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状态,而新常态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于以往状态的新情形新特点。所谓经济发展新常态,即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状态和趋势。这种新常态是特指的,而不是泛指的,主要针对的是经济领域,因而不能随意地谈论什么文化新常态、旅游新常态、城市管理新常态等。新常态是客观存在和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关系和价值判断,其本身“并无优劣好坏”,因而不能把一些不好的现象都归入新常态。从习近平系列论述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客观的。新常态不是人们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客观事物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存在状态,它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特点,是世界经济发展长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规律。所以习近平说,“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个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1]249,“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2]由此表明,发展经济必须从实际出发,按照经济发展规律进行经济建设,如果继续以往单一追求速度、数量的增长方式,既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也会加剧已有的矛盾。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稳定的。常态既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稳定状态,也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犹如相对静止之于事物发展一样,如果没有稳定的状态则事物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前提。应当指出,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继往开来,但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及其稳定性,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辩证地看,“稳”和“进”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只有在平稳发展中才能创造深化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只有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才能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所以,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我们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在稳定中推进发展,在发展中保重稳定,否则,就会贻误发展大计。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相对的。任何常态的稳定性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常态的相对性表征着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前进性。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相对于旧常态而言的,同时,新常态本身也是相对的、可变的,它并非不要发展,也不是忽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根据发展新形势,创造性地推动经济发展。其实,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现实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不是绝对不变的状态。因此,面对新常态,必须发挥我国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抓住机遇,促进发展。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联动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虽然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但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体制机制等的相应变革,也必然引起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连锁反应。正因如此,我们要主动适应和把握新常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改革一切不适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体制机制,促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的全面发展。
经济发展新常态表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旧常态相比较,其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主要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这些特点是发展起来后形成的。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但进一步发展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GDP增速逐渐回落,再也不可能像前些年那样以10%左右的高速度增长;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再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重规模速度而轻质量效率;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要集中消化,中高端产业要加快发展,再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生产什么都赚钱、生产多少都能卖得出去;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再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靠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驱动力。“这些趋势性变化,既是新常态的外在特征,又是新常态的内在动因”[1]233。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外在特征,预示着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习近平明确指出:“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2]新常态既是发展的产物,也规定了发展的趋势;既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必须以新的思路和方式解决发展起来后形成的新问题,从而创造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价值性考量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对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概括,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战略视野,以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客观状态,虽然其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的价值属性,但引起了经济发展的许多新变化,所以,我们有必要从价值层面对其进行深入的考量,从而增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一,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了谋划经济发展战略的新依据。发展战略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和根本性,而谋划发展战略必须有坚实的客观根据和科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列宁也说过,“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面向客观世界,以它为转移,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4]谋划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制定发展战略的客观根据,把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判断作为谋划发展的思想引领,使我国经济发展步入稳健的发展轨道。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必须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经济发展新常态表征着经济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因此,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否则,就不可能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立足于领导实践和工作方法的视角明确指出:“我们提出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判断。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5]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贯穿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主观符合客观则是一切真理性认识包括发展战略、计划、政策、措施等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关于制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充分考虑新常态的趋势和要求,把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因而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的发展新思路。
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主观符合客观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主体能动性的重要体现。40多年前启动改革开放时,我国还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发展速度成为人们尤其是决策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上台阶”式的发展战略成为当时激励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人才资源不足、缺乏创新能力的情况下,国家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开发自然资源、利用廉价劳动力等粗放型方式拉动经济增长,是具有历史合理性的,因为它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常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旧常态变化了,新常态形成了。在新常态下就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所以习近平在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抓经济工作、检验经济工作成效,要从过去主要看增长速度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质量和效益有多好。”审视现实,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这是客观现实的必然要求。我们不论主观上多么热情,但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如果现在仍然沿袭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因而经济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只有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才能真正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其二,经济发展新常态规定了应对机遇和挑战的新走向。机遇泛指一切对于发展有利的因素或境遇。机遇具有偶然性,稍纵即逝;机遇又隐藏着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常态。正因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常态的变化,并在新常态中抓住发展机遇。应当看到,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1]234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包括经济发展常态的变化,而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总体上说,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机遇,来自于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来自于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定信念和合力,来自于我国在国际舞台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来自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值孕育期。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我们就应当切实把握新机遇,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机遇与挑战对立统一、同时并存。我国发展既拥有许多有利环境,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并不容易,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1]233从国内情况看,低端产业产能过剩需要尽快消化,自然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随着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缩小,后发优势也在减弱。从国际环境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贸易保护,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力量。市场需求疲软,使我国靠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冲击,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地依靠创新和扩大内需来驱动。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如果不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只是为短期经济增长实行刺激政策,必然会继续透支未来增长。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一直迟疑和等待,不仅会丧失窗口期的宝贵机遇,而且还会耗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下来的宝贵资源。”[6]从实质上说,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的挑战,也是对经济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挑战,已经习惯和擅长的发展方式不再适用了,而与新常态相适应的发展方式尚未形成。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以往发挥低成本优势、主要依靠加大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主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唯其如此,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其三,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新常态标示着约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发生了深刻而又系统的变化,在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上的变化尤其突出。从现象上看,由于某些产品供给过剩、某些产品缺乏有效供给,因而难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消费需要,但问题的实质则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没有随之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导致大量需求外溢和消费能力严重外流。面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矛盾,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基于供需矛盾的深入分析和世界经济发展态势的准确把握,习近平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7]。由此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源于经济发展新常态,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的治本之策。
供给侧和需求侧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与此相适应的经济管理必须综合运用两种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1]253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虽然表现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因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根本是内生性结构问题,主要是供需结构失衡,供给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从深层原因看,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府调控并没有遵循市场规律,而是超越市场范围采取不当的鼓励政策,影响了生产力发展和供给结构。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比如: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去产能”,通过加强房地产调控实行“去库存”,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行“去杠杆”,通过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行“降成本”,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实行“补短板”。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是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实际步骤,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引领性理念
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的目的、规律、本质、特点、途径等的观念把握,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是在正确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习近平强调指出:“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13]。显然,新发展理念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自觉和自信。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首先要把发展新理念与发展新常态的关系搞清楚。概括地说,二者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念是客观的反映、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一定的发展实践又要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必须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提出正确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正因如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2]
理念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导向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源于问题意识,贯穿着问题导向。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强调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走向创新驱动是必然趋势;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强调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由不平衡走向平衡,统筹发展的整体性;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强调由利用、开发自然资源走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强调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互利共赢合作伙伴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强调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正确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问题,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2016年1月7日,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强调:“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做好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经济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常态的新要求,正确处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使“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合力形成强大正能量。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也要把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搞清楚。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为这“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1]38,267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由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创新构成的系统中,科技创新是核心,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都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或引领。
突出强调科技创新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地位,取决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科学技术的特殊重要功能。首先,推进科技创新是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现实要求。转方式、调结构,最核心的问题是动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唯有科技创新才能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能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实践表明,一项高科技的诞生,可以带动一批高新产业的崛起。推进科技创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着力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是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其次,推进科技创新是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迫切需要。诚然,我国科技发展迅猛,有些领域和方向居于世界前列或领先地位,但创新能力不强,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适应新常态,就要把创新的理念转化为创新的实践,使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成为参与全球范围竞争合作的关键内容。最后,推进科技创新是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人民的生活需要是多元的、动态的、向上的。习近平指出: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14亿多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上升,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增强人民健康素质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我们要从当前气候变化、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凸显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推进科技创新,以丰硕成果和优质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总之,“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8],尤其是科技创新。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还要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主要任务搞清楚。一个经济体的内在结构往往自成系统,因而谋求发展的空间存在局限,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不足以支撑经济继续增长,这就必然要求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基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以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为主线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立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高度进一步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9]调整经济结构实质上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所谓破,就是改造落后产业、淘汰落后或过剩的产能;所谓立,就是通过创新优化要素配置、创办新兴产业或提升产品品质。破旧与立新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破旧可以激励创新,从落后产能中解放出来的大量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破旧立新,必然要求摒弃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增强质量效率型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既是用新发展理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任务,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和转方式的生动体现。
调结构和转方式是统一的。发展方式影响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制约发展方式。调结构重点在于促进经济发展中各类要素的合理组合,达到一定阶段发展的最佳状态;转方式重点在于选择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实现质与量、速度与效率的有机统一。调结构和转方式的重要取向是从铺摊子转向上层次,也就是要适应传统产业大规模扩张阶段结束的发展趋势,努力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满足市场对产品品质、性能的要求,增强供给对需求结构升级的适应性。以绿色发展为例:一是要破除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产业,按照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等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实现传统产业集约化、绿色化;二是要发展环保产业、生态产业、低碳产业等新兴绿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规模化、效能化。应该说,用新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抓住了调结构和转方式,也就抓住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
总之,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应当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在宏观层面,表现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要素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在微观层面,表现为企业通过创新提供新供给、创造新市场,或者是原有产品成本降低、性能提升。一旦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发展方式得到转变,发展的空间就会得到极大拓展,质量和效率也势必得到整体提升,由此,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更新的态势也就会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