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
2020-01-17于秀敏张红新赵明明贠小波
于秀敏,张红新,赵明明,贠小波,李 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1]。中宣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和功能,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
如何落实这一需求,就要求教师主动转变思路,深化教学改革,开启“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等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模式,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
一、“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意义
办什么样的大学、坚持什么方向、高举什么旗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与方向性的问题[4]10。“课程思政”的提出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孤立无援的现状,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学科资源、学术文化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润物无声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特色,坚持了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导向,对于落实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系统地组织教育资源,挖掘各门课程的意蕴,确保全员、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顺利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二、“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为有效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工作目标,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学科挖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5]54,要始终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与时俱进的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教师的深度参与
教师应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即传道授业解惑也。
1.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
“课程思政”的提出,要求所有学科和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思想在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还必须切实做到“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6]”,能够精准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党支部要在群众路线教育方针指导下,明确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依托教工党支部各项活动载体,大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引领能力,促进教师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融合统一的新局面[8]47。
2.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坚持言教和身教相统一。根据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探索实行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办法,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并明确提出要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9]。
加大对教职工的培养培训力度,把育德意识培养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强化专业课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内在价值、本身使命、社会价值的深入认知,增强其教书育人、引路导航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助于改变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德”、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单兵作战”的现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10]102。
3.增强辅导员队伍的推动作用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群体联系紧密,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需求,能够深入学生内部开展工作,抓住细枝末节,触及学生内心。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要求辅导员队伍在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及对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掌握基础上,将工作课程化、科学化、精细化,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将思想价值引领工作做到实处,做进学生内心,入心入脑,精准高效的开展工作[10-11]103。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是育人的基本实现形式。围绕此目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
1.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课程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因此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其主渠道和主阵地的育人功能,实现显性价值引领。最终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引领,“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综合素养课)浸润,哲学社会科学课深化,自然科学课程拓展的显隐性有机结合,协调同步,同向同行的立体化育人平台[12]。
2.建立系统化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进各学科专业以及课程教学、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8]47。因此,必须按照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规律,推进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相应发展。
首先,必须要明确各学科、各课程应承担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内容,在学科专业建设、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应注重从学生的知识需求出发,遵循成长规律,深度拓展教学内容,逐步形成融思想政治理论、时事政策及专业实际于一体的专业课程;其次,鼓励思政专业教师介入,让其从教学资料、教学环节、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后,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学科专业与课程特征,深入挖掘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结合点,真正做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55,[8]47。
3.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思想引领,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开拓创新,在行散神聚中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形式。
基于学科特点进行教法创新研究和课程设计,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坚持各专业课程性质不变、本位不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价值、伦理等内容,提炼社会责任、爱国情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如“通识课程”在讲述知识的同时,还阐述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艺术和哲学等内容,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有效传导给学生;“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强化意识形态;“自然科学课程”,以自然知识为基本对象,反映事物的自然规律和运行机理,具有客观性,并超越意识形态,具有通约性和普遍性,重点强化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养成[13-14]。
4.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必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还需要专业课教师、校内外专家的全情加入,通过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来保障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15]。
还应善于借力,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作为特聘教师等。通过深入挖掘、重点树立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不仅能传授专业知识,而且擅长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楷模,总结提炼“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广泛宣传推广。
5.运用互联网载体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平台,通过互联网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生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线上线下的对接,延展教学触角,延伸教学空间,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效率和效果。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要把好“网络关”,传播正能量。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设计,将课程教学、学生发展、思政元素等整合,开创有生命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课程思政”新模式,帮助学生建立稳定、健康、正确的思想政治能力和素质。
6.构建实践育人平台
第一课堂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主阵地;第二课堂是校内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类学校教育活动,侧重于课外技能训练和各类素质拓展;第三课堂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依托校外资源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16]。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重视第一课堂,同时也要辅以具灵活性、丰富性、趣味性、竞技性、创新性等优势的第二、第三课堂,构建“三堂合一”的多层级立体化实践育人平台,构筑其外有体、内有魂的实践育人新格局[17]。
(三)健全制度保证
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
首先,要建立“课程思政”领导机制,成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抓好推进其改革工作的顶层设计,高校党政领导要深入第一线,参与、指导“课程思政”建设。
其次,要建立“课程思政”资源整合机制,学校教务主管部门要统筹整合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协助进行全校各专业课程标准修订,拟定课程建设的规范,加强试点、示范等课程的建设。
再次,要建立“课程思政”多层级管理体制,学校层面、教务部门、各二级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既要分工科学,各司其职,又要有机统一,协同合作。
最后,要建立“课程思政”课程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机制、教师激励制度,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在评价专业建设和教师教学时,应将体制机制建设及实施状况、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组织形式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指标,并为教师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提供重要依据,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实落细,生根开花。
(四)学生的认可和践行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如何,最终是以学生实际的价值体验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为检验标准[8]46。
“课程思政”建设旨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引领学生价值认同,学生的认可和践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课程思政改革成效的最终体现。但学生的认可和践行既有显性也有隐性;既有直接也有间接;既有近期也有远期。高校在成效上不能操之过急,要全面、客观、辩证的评估[18]。
结 语
教育是一项系统伟大而持久的工程,也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靠某一单方面的力量完成[19]。长久以来,高校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全国各界深入学习和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背景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通过转变思路,创新观念,整合、挖掘和充实包括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思政资源,改变了“思政课程”孤立无援的现状,全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
只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同向同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高校才能不辱历史使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不断推动开创我国教育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