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海盐文化英译*

2020-05-29王月旻

关键词:海盐英译译者

王月旻

(中国人民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2)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盐业文化的区域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四川井盐,内蒙古盐业,以及两淮、两浙盐业[1]。其中,作为淮盐生产重要区域的盐城市有着2100多年的悠久产盐历史,自盐起步,因盐设县,由盐兴旺,至今仍是我国八大海盐生产基地之一,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无不深深地打上了海盐的烙印,是中国海盐业发展的历史缩影[2]。于2008年建成的中国海盐博物馆,是盐城市凸显、传承海盐文化的重要阵地。以盐文化为视角,让世界更好理解中国的传统行业文化、政商文化、市井文化有其独树一帜的作用[3]。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建设对语言环境质量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遗产类景点的外宣翻译这项跨文化交际活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4]。在当今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海盐文化的英译,既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亦能提升现有文化景点的内涵,也是保护文化的有效措施和途径。然而,目前有关盐文化文本翻译的研究相当匮乏。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概述

生态翻译学兴起于21世纪初,是一种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范式。该范式结合了以“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为代表的西方生态整体主义哲学和以“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以人为本”等为代表的东方古典生态智慧,以跨越“自然”与“人文”科学研究之间的界限为目标,反映了翻译学由传统单一学科视域转向跨学科整合一体的发展趋势[5]。十多年来,其理论体系和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乃至国际译学界都已产生持续影响[6]。

生态翻译学以“译者中心论”为依托,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7]1。该定义包含的两方面关键信息——翻译的生态环境和译者的适应选择,对翻译做出了符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解读。翻译的生态环境包括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整体。译者的适应选择是指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借用李亚舒、黄忠廉的阐释:“所谓‘适应’,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去适应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所谓‘选择’,指译者‘选择’对原文文本的理解以及‘选择’对译本的最终表达。”[8]

具体而言,适应选择的翻译方法可概括为“三维转换”,即翻译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多重适应性选择转换。首先,语言维转换是以目的语及其读者为依归,强调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7]2。正如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主要代表Reiss所指出,翻译信息类文本时所传递的内容要尽量保持不变,并用受众所熟悉的语言形式翻译[9]。也就是说,译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原文信息作适应性解读,并在转换源语时适应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规范。第二,文化维转换强调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7]2。翻译中的文化包括自然、社会、思维等众多领域,这就要求译者必须是真正意义的“文化人”[10]。在翻译过程中要有跨文化意识,了解源语和目的语背后的深层文化,注意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确保信息交流的顺利进行。最后,交际维转换关注双语交际意图,以及在具体语境中语言使用的恰切程度[7]3。这点借鉴了交际翻译理论的观点,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信息和思想的一种方式,强调译文的流畅、地道、易懂,从而达到信息产生的效果[11]。事实上,这三方面转换并非各自为营,而是相互关联的:译者在适应原文的生态环境后,选择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在传译原文的语言文化的同时,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行文习惯和读者的思维习惯,从而达到有效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二、生态翻译视角下的海盐文化英译

中国海盐博物馆是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由国务院批准、反映我国古老海盐历史文化的大型专题博物馆。通过蜡像、雕塑、沙盘等手法,该馆系统反映我国海盐发展史,收藏我国海盐历史的文物资料,并展示海盐文化的研究成果。这些信息对于寻根海盐文化、弘扬地方历史文化特色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海盐博物馆展示的海盐文化资源可概括为以下四类:盐场文化、盐政文化、盐民文化、盐史文化。笔者选取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26例,在征求以英语为本族语的外国专家意见后,从生态翻译的视角对译文进行分析。

(一)盐场文化英译

盐场文化类文本主要包括与古代盐场、盐灶等生产场地、工序相关的内容,见表1。

表1 盐场文化类文本

盐场文化的英译涉及很多术语的处理。在适应性转换的过程中,尤其应注意术语翻译的专业性[12]。历史上,海盐的生产方式历经“煮海熬波”“淋卤煎盐”“晒海成盐”三个阶段。这方面介绍多以场景展示的形式,还原盐民各种制盐方法。因此,原文中的动词统一处理为动名词“-ing”结构,可突出场景中正在进行的工序,更有画面感,也更能对原文生态环境进行生动贴切的转换。

“煮海熬波”指远古时代的先民直接煮取海水为盐,为最原始的制盐方法。原译中的brine一般指浓度大于5%的盐水1;而海水的平均浓度为3.5%。翻译时应结合自然科学知识,原文若强调天然海水,可直接译为“seawater”,而涉及浓度较高的人工卤水时,则可译为“brine”,以示区分,也更加精准。

“淋卤煎盐”分为备柴、晒灰、淋卤、煎盐四个步骤,即准备柴草作燃料,在滩地(salt field/saltern)上铺茅草灰(straw ash),以吸收盐分,次日扫起,置于灰地并压实,以海水淋灰(leaching the straw ash with seawater),使盐卤流入卤井坑中(collecting brine),若浓度达到需要,将盐卤置于器具上煎煮(decocting brine)成盐。尽管这几个步骤术语均只有两个字,但即便是国人,也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才能完全理解。因此,可采用意译和增译法,对其进行充分而恰切的阐释,便于外籍游客理解。

“晒海成盐”指利用日晒和风力蒸发海水成盐,先后经历了池晒、板晒、滩晒等晒制法。池晒、板晒也需要备柴制卤的过程,直到盐卤达到一定浓度,曝晒成盐;滩晒则是引入海水,利用滩形和池格循环走水,蒸发海水,最终结晶成盐。原译将“晒”字译为“baking”,该词主要意指烹饪中的“烘烤”,显然用在此处不恰当。借鉴英文中对盐田、盐池的表达——salt evaporation pond,将“晒”的工序统一译为“evaporating”,可准确体现“曝晒、蒸发、结晶”的过程。此外,原译中将“板晒”的“板”,译为“pan”,也是用词不当的问题。实际上,英文中“salt pan”有“盐池”之意,而此处的“板晒”是指将盐卤放在带边框的木板上制盐的方法,因此,建议将其改为“salt evaporating on boards”,准确实现语言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二)盐政文化英译

盐政文化类文本包括古代盐政管理相关的机构、制度、活动、文件等内容,见表2。汉语博大精深,针对相同或相似的汉语表达,翻译时要求译者深入理解原文的具体语境与源语文化,结合语域特征,进行译文的适应性转换[13]。

表2 盐政文化类文本

这里首先选取了五种“执照”/“凭证”。这两个词在不同语境中有时可表达相同意义,例如“运送官盐凭证”与“淮盐准销湖南口岸水程执照”。我国古代直至民国时期,运盐多走水路,需要有官府发授证件方可通行。“Passport”除了人们熟知的“护照”之意外,也有“船只的出入港许可证”(《21世纪大英汉词典》)的意思,因此,两者均可译为“passport”。而“运销执照”中的“执照”则更近似于现在的“营业执照”,译为“license”更为准确。例4,“食盐分销凭证”中的“分销凭证”相当于现在的“零售许可证”,需要持营业执照向盐业主管机构申请核发,因此译为“retail authorization”较为贴切;例5“盐税执照”为税务凭证,译为“tax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表明为已完成税务而获得的证书。这两例在英文中亦均有现成的对应表达。

类似的,还有各种汉语文言或半文言的文件名称,如“告示”“谕”“书”“函”等。“告示”一般可译为“notice”,但在“禁杀煎盐用牛告示”中,可理解为“禁令”,因而译为“prohibition”更为准确。“谕”指帝王下达给人民的通告,译为“imperial instruction”。“哀告书”是百姓向政府部门所呈的上访性质文件;“灶民”和“煎丁”一样,指以煎盐为业者,为社会底层民众。民国年间,由于氏族大家对盐业生产的垄断,使得灶民的生活难以为继,因此灶民歃血盟誓,集体上访,呈“灶民哀告书”,揭露对灶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因此此处译为“appeal”。“函”一般指信件类公文,而“印鉴启用函”是指启用印鉴的公告,用较为正式的“notification”比“letter”更为准确。

此外,针对一些译文中缺失的概念表达,则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读者理解为目标,通过意译、增译、注释等方法,达到准确、顺畅、易懂的交际效果。例如“盐官”为东汉官职名,主管盐务,有左、右之分[14]。但在翻译时,若把“右”直译为“right”,会令外籍人士不知所云。因此原译将其转换为“senior salt commissioner”则较为恰当,同时可在后面加注年代“Eastern Han Dynasty,25-220AD”,更为到位,可彰显海盐盐政历史的久远。

(三)盐民文化英译

盐民文化类文本内容包括盐民所使用工具器物、民俗风情等,见表3。

表3 盐民文化类文本

对于制盐工具器具类的文本英译,应以目标读者的理解为翻译目的,同时通过异化,尽量保留原名称的源语特色。较之于归化策略,异化策略更倾向于反映和保存异域文化语言特色,更有利于促进语言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语言做异化处理,如音译加注释,有利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跻身于国际文化舞台[3]90。这也符合翻译专有名词的“适度补偿”原则,即在保留原文的“表层形式”基础上,向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中特有的文化现象、事件等的内涵,以及原文的人物、地名、专门用语等,适合“把源语文化移植到目的语中”[15]。

例如,汉代煮盐“牢盆”(Laopen),原件通高90cm,内径158cm,深80cm,显然不是浅锅或是平底锅,改译为“cauldron”比原译“pan”更为恰当。“切块盘铁”为宋代开始到明末使用的煎盐生产工具,分为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分散到盐户家中,待统一举火时再行拼凑煮盐,目的是控制私盐的生产。可将其音译加意译处理为“Pantie, a large pan split into pieces”,同时添加文内注释“held by different individuals and pieced together only during collective brine boiling, in order to prevent private salt production in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960~1644 AD)”,既介绍其年代及用法,又解释了“切块”的原因。至清朝,盐民无需再交盐,而是直接交银子充当盐税,可以以户为单位自己煎盐,于是改用锅 ,比盘铁小。同样,可将其音译为“Guopie”,并加注“a shallow pan for smaller-scale brine boiling in Qing Dynasty (1636~1912 AD)”。由此可见,制度和技术的演变带来工具的变化;在音译名称的基础上,配合意译,并加注年代及相关社会文化背景,兼顾语言、文化、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更有助于外籍人士联系理解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对于民俗风情的介绍,有助于宣传弘扬国家及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是跨文化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海盐博物馆的原译文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有几处甚至只用一个词解释。笔者认为,译者应从目的语读者接受角度出发,以对外宣传为目标,充分了解相关历史社会背景,选取关键信息进行适应性翻译。

例如,“晒龙盐”起源于民间传说:农历六月初六是东海龙王生日,为了贺寿,每年这一天,东海龙王传令全体虾兵蟹将出动,将海水打扫得干干净净,用这干净海水煎盐,精细洁白,味道鲜美,就用这盐招待来宾。传到民间后,百姓也赶在这一天晒盐,俗称“龙盐”。东海龙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为司雨之神,但对于外籍人士来说,和西方文化中的“龙”差异颇大,因此翻译时,可在忠实源语直译为“Dragon King of the Eastern Sea”的基础上加注“the God of Rain in Chinese mythology”,并补充说明传说中这一天晒盐的原因“As the legend goes, seawater is the cleanest this day, and the best salt can be produced”,比原译更为清楚、生动,满足文化、交际维的适应性转化。再如,“拜盐宗”是指旧时两淮盐官与盐商将夙沙氏、胶鬲和管仲尊奉为盐宗,悬挂三人画像,侍奉香火,并举行一年一次的祭祀活动。其中夙沙氏为古代黄帝重臣,首开煮海为盐之先河,为产盐之宗;胶鬲为殷商时人,早先贩鱼,“举于鱼盐之中”(《孟子·告子下》),为经盐之宗;管仲则于春秋时在齐国实行“盐政官营”,为管盐之宗。盐民每年煎盐前后都会祭拜盐宗,以求保佑丰收。译者可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增译和加注,对三大“盐宗”各自的贡献做更清楚的阐释:“the three pioneers in the history of salt production (Sushashi for seawater boiling, Jiaoge for salt trading, and Guanzhong for salt administration)”,有助于外国游客加深对该文化背景的了解,达到有效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正如黄友义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积极普及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努力保持和发扬中国语言风格,尽力把对外翻译变成解疑释惑的过程[16]。

(四)盐史文化英译

盐史文化类文本主要包括盐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等,见表4。

表4 盐史文化类文本

在介绍历史性文化时,时间、地点往往是重要信息。翻译上述例句中的中国朝代、年代等时,都应尽量转换成英语使用者能够理解的表达,并加注具体年份。如汉元狩四年中的“元狩”,是汉武帝的第四个年号,指公元前122~117年。这类信息在原文中并非交际意义的重点,因此可以对其进行省译,并转换为公元制年份加朝代:119 BC in the Han Dynasty。而例2中的“盐渎”,是盐城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古名,在盐城发展史上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此处介绍地名的由来,可通过加注解释“渎”字的意思:“运盐之河”:“rivers for salt transportation”,准确传达盐城自盐起步、由盐设县的历史文化背景。

此外,这类介绍中往往有一些四字词、文言诗句等,翻译时难度较大,尤其需要译者进行适应性转换。如例1中的“近海之利”“煮海为盐”,原文中,汉语重意合,两个四字词之间没有衔接,而译文则需注重形合,可用and衔接。原译将“近海之利”译为“take the advantage of the sea”, 一未译出“近”的信息,二误译了“利”的语义色彩,可改为“utilize/make use of/ benefit from/enjoy the advantages from the nearby sea”。例3中“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如何译出“甲”字的意味是关键。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一个版本的译文是“East or west, Guilin landscape is the best”,既在语言上进行准确到位转换,又借鉴了英语谚语“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在文化维也很好的达到了适应性转换。此处原文为两句话,并未对仗,主语也各不相同,可用两个并列的现在分词结构“being the most developed area in the southeast, supporting half of the soldiers’ provisions in the border regions”修饰同一个主语“Yancheng”,并译出“边饷”的意思,做到语言维的准确转换,突出盐城的因盐而兴。

需要指出的是,海盐博物馆中很多关于盐史文化的相关介绍,如“盐铁论”“熬波图谱”“捍海工程”“熙丰盐法”等等,每一个背后都有着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却并未用英语翻译,而是使用汉语拼音,这样的标注并不能准确表达盐业变迁发展历程和其蕴含的意义。应对这类内容进行整改,让外国人理解,努力做到真正将这些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介绍出去,发扬光大。

结 语

悠久的海盐文化凝聚着我国沿海产盐区的文化根脉,彰显着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在中国盐业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首次运用生态翻译理论,从盐场文化、盐政文化、盐民文化和盐史文化四个方面,并结合中国海盐博物馆实例以及英语母语人士的建议,初步探讨我国海盐文化的英译策略。

“把翻译放在人类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去进行考察,那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翻译决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简单转换,它涉及到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文字积淀的文化价值、文本所置身的文化土壤、文本转换所涉及的出发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17]81研究海盐文化的英译,有助于找出其基本原则和策略,灵活采用翻译技巧,对原文的语言内容、文化背景、交际效果进行选择性和适应性再创造。这也要求作为翻译主体和文化传播使者的译者不断提升翻译理论和实践能力,以及个人文化修养意识和水平,在翻译过程中认真思考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更好的翻译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海盐英译译者
盐城监:跨越千年的海盐文化
清新福建 生态海盐
摘要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海盐可可
英文摘要
福盐,海盐中的贵族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