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生命生产理论对人的生命实现的启示

2020-01-17冯开甫

河西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个体物质

冯开甫 仲 佳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46。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对人的研究大多是从生物学、人类学、医学等角度对人进行考察,他们看到的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人。这是单极的、片面的、不完整的。现实的人,是有生命的生物机体,也是进行自由自觉活动的个体,应该从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的、全面的角度关注现实的个体。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起点,关注个体的生命和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命生产理论。

生命由蛋白体构成,通过新陈代谢不断更新成长是最普遍的生命现象。有机体的生命存在来自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界获得能量。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资源的地域性、有限性使得生命生存必然不易。在自然界的制约下,动物是受动的,依靠生物本能反应作用于自然界获得现有资源或是规避自然危害,以维持自身生命存在,生命是动物存在的唯一表征;而人是能动的,通过实践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以获取自身需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生命不仅仅是个体存在的体现,更是个体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基础和载体。

生命存在是在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实践中实现的。人们为了衣食住行必然首先进行生产活动,在根本上,“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1]519,即物质资料生产。人们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社会关系的生产。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340。人们除了物质生产、关系生产之外,更重要的是人自身的生产即人口生产。恩格斯明确提出了“人自身的生产”的概念:“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2]13

为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人们必须生产使用工具,缺少生产工具的生产活动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实践是生命存在的“第一活动”。人是社会有机体形成的前提条件,也是“第一活动”实践的主体,没有人也就没有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工具的生产,这是社会生活的三个方面,也可以归结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从本质联系上看,生活资料生产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这类物资资料生产也是人自身的生产,物资资料生产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中实现,归根结底是为了完成人的生存目的,因此,作为基础生产活动的人的自身生产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1]159,这包含两层含义:生产自己的生命和生产他人的生命两个方面。其一,进行自己生命的生产。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在自然界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和其他物种一样,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体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要素,即吃穿、住行等生活资料。人类没有哪一天可以离开这些物质生活资料,满足最基本的生存发展需要是人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基本前提。而物质生活资料并不是天然满足人的需求的,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目的的生产活动。人是进行生产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消费生活资料的主体。人为了满足生存必须每日消费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料,也就是,人必须每日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消费生活资料,使人的生命肌体能够得以延续、更新和优化,即实现自己生命的生产。其二,进行他人生命的生产。人类的不断繁衍、延续才有了绵延至今的社会历史,社会历史就是人的历史,是人不断生产、发展、延续的历史过程。作为生物有机体随着生理机能的衰老、退化就会死亡,社会历史的前进和发展需要人口的源源不断的补充,即人通过生育方式诞生其他生命。这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没有人口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自己生命的生产和他人生命的生产来自自然,取自社会,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生命、实现生命、超越生命,体现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服务自身生存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

人与动物同是自然界的产物,都有着追求自身生存的愿望,即对于吃、喝、住等基本的生理本能需要,这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的基本生存需求。当然,如果人也像动物一样只满足自身生存需要,那么,人与动物之间也就没有区别了,更不要谈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之间还有区别。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进行了对比后指出:“诚然,动物也生产。动物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则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1]57因为“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3]94。这说明,人与动物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几十万年前,从猿猴进化成人的过程曲折漫长,但是人类终于出现了,是什么让人类得以出现,是劳动,正是劳动实践活动才使得人的双手得以解放,人脑也逐渐进化发展成熟。通过劳动人能够生产出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出社会关系,当然还包含人的生产。虽然动物也进行生产,例如筑巢建穴,但那只是动物在自然环境的作用力下的本能的生物反应,人是理性的自然存在物,人能够通过生产实践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来为自己服务,而在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又必然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在这三者基础上的人的生产,同时,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的生产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更重要的是物质追求与精神需要的结合,因此,人的生产又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的重要前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人的生产是不同于动物生产的,虽然人类与动物一样需要满足自身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这是人的自然属性;而人之为人,更重要的在于其社会属性,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体现出人的本质属性,也才有别于动物。一个社会的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只是其进一步发展基本前提,他追求的应该是精神世界的满足,所以人的生命生产不仅仅是满足自身生存所需,更多的应该是关注人的生命发展。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认识自己,探索人类本源一直是哲学家们关注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以“自我意识”的人,“抽象的人”为出发点认识世界,认为人是绝对精神的产物或者脱离实践、远离社会的人,这是存在巨大缺陷的。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客观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人”是绝对精神产生出来的独立于物质生活之外的抽象的人,人的本质是“人”的精神。抽象精神先于个人存在,而不是相反,这是头足倒置的产物。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则看到了感性的人,把天堂世界还给人的世界,但也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角度去认识。他考察的人是离群索居的、纯粹自然的。失去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于社会生活之外的人只是披着人的皮囊的动物。人是生活在社会交往中的,真实的人本质上是各种社会关联。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就是人,不可否认,正是因为个体拥有巨大的生产力,才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生产出超过满足自身需要的更多的物质资料,同时个体又是消费这些物质资料的主体,生产和消费必然进行社会交往,即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完成这两种人类活动。人在社会生活中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使得自己的精神、体力得以恢复,生命得到延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人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的、实践的,是富有生命力、有血有肉的人。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人的现实性,从而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起点,从现实的人出发,在实践基础上,探索人的本质,关注人的现实生命,这也是新唯物主义的“新”之所在。

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实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把握。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无一例外都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革命才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阶段,科学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增长,社会物质财富大量积累,仿佛是用魔法从地底召唤出来的。那么,这巨大的财富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显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有生命的现实个体,人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通过劳动可以创造出大量财富,然而劳动者并不是亘古长存的,作为生命有机体的个体生命的延续需要物质生活资料的支撑和精神活动的占有,使生命肌体可以在第二天拥有同样的精力和体力从事实践活动,这是人的自觉自愿的劳动。马克思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4]273,劳动是人的主观能动的生产性活动,作为人类生活将人从自然界独立分化出来,使人真正区别于动物,人的生命本质就是自由自觉劳动。

十九世纪,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速提高,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工人阶级而且包括妇女、儿童,每日工作超过12小时,超负荷的劳动,最差的饮食,居住环境恶劣至极,因此,很多人患有各种疾病,生命危在旦夕,但是每日还要忍受着疼痛干最繁重的工作,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的不是快乐、幸福,而是痛苦、压抑,所以一旦失去强制性的条件,无产阶级就像躲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但是由工人的血汗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根本不属于工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利用各种手段掠夺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的越来越多,而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工人阶级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解决不了,他们生产的产品越多,自己就越贫困。资产阶级凭借手中掌握的资本和权力无情的践踏工人阶级的生存权利,“他们说,好吧,你们穷人有生存的权利,但是也仅仅是生存的权利;然而你们没有繁殖的权利,也没有像人一样生存的权利”[1]487。工人阶级用生命、超额劳动时间创造出来的大量物质财富,不仅没有满足自身生命发展的需要,甚至连劳动者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也被剥夺了,自由时间消失了,人的精神世界得不到满足,更不用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除了人身自由外一无所有,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如果他不想饿死,就要接受资本家提出的条件。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大量使用机器,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工人越来越越成为廉价的商品。妇女、儿童不得不进入生产领域。为了生存,工人阶级必须在非人的条件下“卖力”地为资本家生产商品,然后又必须与资本家“自由”交换商品才能得到自己必须的生活资料。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这也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不是个体生存发展的乐生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依靠物的关系来维存。“物”控制了人,人对抗人,人开始异化。在这里,资本主义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浸透着工人阶级的鲜血,生产劳动不再体现人的本质的生命活动,个体与自己的劳动分离、对立,最后沦为工业大生产的劳动机器,每日如动物般生存在世界上,物质匮乏、精神麻木。资本主义社会“吃人”的现实表明了,工人阶级的劳动是被强迫的、不自由的,与人的生命本质是相违背的。

马克思、恩格斯目睹无产阶级的所遭遇的苦难后,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残酷压榨剥削工人的本质属性,并进一步探索了人类生命本质的实现途径。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1]5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是畸形的、片面的,工人阶级的劳动纯粹是为了获得物质资料,他们生产越多的产品,资产阶级便拥有越多的资本,自己越赤贫。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表现,应该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命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相对立,这就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不是从来就有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产物,在机器大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工人阶级的劳动只是每日重复单调乏味的机械性动作,人的创造性、艺术性等才能被抑制、被消灭,自由时间被资本家占有。人类劳动变得和鸟类筑巢,蚂蚁建穴没有多少差别,工人成为资本家赚钱的工具,身体受到折磨,精神受到摧残。他们受到如此非人的待遇,不是因为自身没有生活资料或者是因为工人阶级天生贫穷,而是旧式分工导致的不合理分配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私有制的产生又加剧了社会分工和不合理的分配,两者相互促进。私有制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客观性、暂时性,因此,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阶级所遭受的苦难是历史性的、暂时的,同时也是可以克服的。

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保持人的生命本质,解放人性。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起点,也是归宿。人是有生命的现实个体,首先要满足自身的物质追求,并在此基础上注重于人的发展,自身各项能力的提高,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实现人的现实生命的第一个条件:物质财富的丰富和普遍性。人的生命得以存续需要足够的物质资料。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超越封建社会,得于比封建社会更发达的生产力,创造出了大量物质财富,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的生存困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资本家阶级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侵占大部分社会财富,有产者私有财富多不胜数,无产者食不果腹。只有平等拥有社会财富,每个人享有生存的权利,个体的生命才得以延续,这就要求物质财富要具有普遍性。财富普遍性要求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发达的生产力,即,生产力必须是社会性质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生产力客观上要求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是由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生产社会性与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弊病的根源。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用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家的私有制。对此,恩格斯指出:“现在,由于大工业的发展,第一,产生了空前大规模的资本和生产力,并且具备了能在短时期内无限提高这些生产力的手段;第二,生产力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里,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变成无产者,资产者的财富越增加,无产者的境遇就越悲惨和难以忍受;第三,这种强大的、容易增长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私有制和资产者远远不能驾驭的程度,以致经常引起社会制度极其剧烈的震荡。只有这时废除私有制才不仅可能,甚至完全必要。”[1]303-304恩格斯的精彩诊断阐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生产力愈加发展,必然导致“资产者的财富越增加”,而无产阶级的生命发展愈加困难,“无产者的境遇就悲惨和难以忍受”。因此,要消除私有制。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庄严宣布:“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414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人的生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实的人是具体的、历史的,一个完整的人是自由的、乐生的。因此,实现人的现实生命的第二个条件:自由自觉地活动。人类社会伊始,劳动只是人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活动,劳动产品属于劳动者,偶然的劳动产品交换是劳动者剩余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劳动是个体自觉自愿的。进到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为了延续个体生命必须依附于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压榨、剥削的劳动是个体谋生的手段,是与人的本质相违背的异化劳动,工人成为赚钱的工具,资本家成为“吸血的”魔鬼,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相互对立,每个人都为了相互占有对方的物品而存在,资本家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生活,工人如资本主义大工业机器上面的齿轮一般麻木、空洞地生活,最后人的本性丧失,人类倒退回动物的世界。自愿的、乐生的劳动和足够的闲暇时间才能使人的现实生命得到充实、饱满,因此,要消除异化劳动。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奔跑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前进的基石。因此,实现人的现实生命的第三个条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的所有能力的发展是在社会交往中实现的,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逐利,工人求生存,个体被商品控制、奴役,人是物化的人,个体之间相异化,一切都是物与物的关系。异化劳动使人局限在既定范围内,导致人的不完全发展。人是畸形的、片面的、不完整的。人的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性的复归,是对个体本质的占有,因此,要消除劳动异化,最根本的是消除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166。

马克思主义生命生产理论从人的现实生命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生命本质的异化,指出了人的现实生命的实现的途径,展露了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现实生命、重视个体发展的人学思想。马克思生命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它为我们研究人类历史提供了现实的、全面的视角,既展现了人类发展的主题要旨,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个体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