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以河西学院为例
2020-01-17杨彬赵柱金小青
杨 彬 赵 柱 金 小 青
(1.河西学院教务处;2.河西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引言
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地方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应用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现阶段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强力打造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利用校内实习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创新基地,搭建校内外联动一体的实践创新育人平台,积极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其成功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聚焦品行合格、基础扎实和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核心指标是其追求的最终目的[1],而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2]。因此,地方高校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开展创新活动、参与实践与自主发展的学科竞赛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3]。
河西学院作为西部地方高校,经多年学科竞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合理布控人才培养与学科竞赛匹配度,全面发挥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得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有的放矢,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堂理论教学模式[4],构筑课堂内外并举、理论实践并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育人观和成才观,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借鉴意义。
一、学科竞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功效
1.学科竞赛成功实现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的育才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学科竞赛实践训练环节,让每一位学生对专业及非专业知识的认知、应用与拓展,在实践过程中产生浓厚的思考、学习兴趣,引导培养学生具备实践学习能力的育才观,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建立起课堂引领、实践学习、知识拓展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沃土。
2.学科竞赛践行大学生新的成才观。大学生高素质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追求学习目标新的成才观导向。构建可行的“育人氛围、学生主体、教师引领、素质拓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培养循环体系,是保障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新的成才观的必备要素,学科竞赛可视为支撑并完成这一培养目标的纽带和桥梁。
3.学科竞赛促进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围绕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建立“一切为了学生能力培养”为宗旨的教学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结合学科、专业技能竞赛项目实施(每个项目都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分专业、非专业组,开展选拔赛、复赛、决赛等赛事环节),形成较好的师生教学、实践、训练、学习共同体,规范运行学科竞赛途径和绩效评价体系,使学生深刻体验“全面参与、大胆探索、实践创新、知识拓展、逐步提高”的实践与技能训练过程,使学科竞赛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体制机制运行中得到有效保障。
二、学科竞赛体系构建
地方高校始终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为自己的使命与担当。然而,传统教学以“知识讲授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弊端归纳为:一是教师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缺乏师生互动、面对面交流的培养实体;二是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不善于思考,缺乏自我操作与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训练,学习目标认定为通过考试、取得学业学分,缺失能力培养的自觉意识;三是传统教学以学期或学年为计量单位,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理论讲授,教学模式单一僵化[5]。针对传统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以河西学院为例,经过多年学科竞赛育人,基本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延伸学科竞赛育人体系,引领教育教学过程。以学科竞赛引导人才培养,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育人模式,整合并发挥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在课堂内外教学的全职作用,使“教与学”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与融合。通过教师理论知识传授、设置学科竞赛模块、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竞赛培训认知、参与学科竞赛流程、制定绩效评估体系等过程性监控,助力学生夯实、拓宽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多年来,学校构建数学建模、电子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生辩论赛、理工科实验技能操作、插花艺术等40 余项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的学科技能竞赛活动,设置基础知识普及竞赛项目和学科专业实践创新应用项目;有针对培育学生专业素养竞赛项目,也有面向非专业学生拓展知识项目,使得学科竞赛项目设置多层次、全方位、众参与、全覆盖,通过“目的性、针对性”实践技能操作训练等方式,师生在互动互学、探讨交流中共同提高。
2.健全学科竞赛运行机制,创造应用型人才成长环境。学校以学年为循环周期,统筹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计划,营造浓郁的校内外竞赛氛围,细化到年、月、周、天竞赛活动安排,制定严格的竞赛组织及过程性监控体系,向活动实施要实效、要质量。建立健全师生共同参与机制,每项竞赛活动的设计策划及实施方案须经缜密的论证,竞赛活动设置前期评审、过程评价及结果点评、赛后反思与活动总结等必要环节,旨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提升,实现竞赛活动的实效性。学科竞赛实施“贵在参与、自由选择、进退自定”的参赛原则,学校允许学生通过感知、兴趣和爱好,在竞赛设定期内申报参与活动的任意模块,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实践,即使没能最终完成整个竞赛过程,但参与就可以从前期准备、实施阶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训练、熏陶,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在实践中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成长意识。
3.贯穿“人人有才、人人是才、人人成才”的学科竞赛育人理念,建立开放、自由、严格的动态评价体系。学科竞赛运行中,学生可跨学科、专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申报规定的时间内任意申请竞赛模块,参与过程中发挥不够、淘汰出局或兴趣转移时可申请退出。各竞赛模块相对独立运行,学校统筹各种竞赛活动在一个学年度内实施规划,制定申报条件、竞赛规则和评价标准。针对非专业学生,可参照学生自我兴趣爱好申请参与竞赛活动,目的以达到拓展知识和能力提升,另外,每位学生可同时申请参加不同的竞赛项目,在不同的实践训练环节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培育他们积极探索知识的奥妙和未来个体发展方向,参赛者即使没有完成整个竞赛活动或被淘汰出局,但能从参与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储备、实践训练和氛围熏陶,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4.打造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科竞赛项目在全校范围内开放,师生通过参与各种竞赛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竞赛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点概面、点面结合与知识、能力、素质拓展相匹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全员、全程、全方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探索与实践,总结形成一套独具校本特色的学科竞赛育人机制,建立圈养与散养结合、全面与重点结合,实施动态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生社团、教研室、二级学院、校级、省级、国家级等不同层次的应用能力提升教学团队,严格规范的学科竞赛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校本人才培养管理模式[6],贯穿“老师引导、互相配对,学生主体、专家点拨”的竞赛训练方式,坚持“宽进严出、强化过程”训练的学科竞赛评价制度,提供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最适合其生长的环境[7]。
三、学科竞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教学职能从“理论讲授”转变为“实践训练”。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可通过学科竞赛项目的实施与引导,彻底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从传统课堂理论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从单一理论授课方式转变为师生“互配互动、点面结合、实践导向”的技能训练培养过程,强调共性课堂理论教学拓展到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与指导应用的实践领域,充分发挥和挖掘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本质转变。
2.学生学习行为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实践”。通过严格、开放的学科竞赛项目训练与实践,趋于“问题导向”的学习引导,使得学生在全面参与中实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达到学生学习行为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实践”的根本性变化,学习目标从追求理论学业成绩合格转向专业技能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在学科竞赛延伸的空间,也为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知识拓展搭建了学习与实践平台,实现想学习、爱学习和好学习的人才培养目标。
3.教学评价模式从“理论教学成绩”转变为“实践应用成效”。学科竞赛育人机制,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从单一理论课堂教学考核转向多途径、多元化、重实践的教学应用成效评价模式,不再以单纯的理论课堂教学评价为衡量标准,使理论课堂教学牵引和指导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训练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把一次性学习成绩的合成,分配到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实施评价,尤其注重实践训练环节的评价,使得人才培养评价模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而建立起适应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教学载体与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双重教学管理评价模式[8-9]。
四、学科竞赛可持续发展思路
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学科竞赛是实践教学的主要载体。为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学科竞赛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做以下思考:
1.学科竞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一定比例的必修学分,做实学科竞赛基础平台[10]。地方高校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开展学科竞赛工作经验,梳理学科竞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论证,将学科竞赛有机的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个体系完整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努力打造一批学科“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搭建实践育人教学平台。学科竞赛活动的主体尽管是大学生,但地方高校持续培养一批批具有开拓创新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双师型”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是学科竞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基本保障,为使地方高校现有教师队伍在“双师型”师资建设中实现转型发展,学校应在教师进修、基层锻炼、职称评聘以及评优考核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和吸引优质师资转型发展并投入实践教学工作。
3.完善学科竞赛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梳理归类,将院级、校级、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在参赛时间、前期培训、赛事级别、初赛复赛等赛事环节上进行合理布控,逐级服务有的放矢,力争在各级竞赛中都有好的成绩和成效,达到学科竞赛和人才培养共生共长的有机统一体。
4.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助力推行学科竞赛学业导师制。在学校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基础上,积极拓展推行学科竞赛导师制,通过师生一次次共同参与并完成一项项学科竞赛活动中,使学科竞赛成为本科生学业指导的有机实体,有助于完善大学生学业管理体制。另外,学科竞赛导师制可助力师生有效沟通,导师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性格和潜力等信息,师生共同制定吻合个体发展的学业规划,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11]。
五、结束语
地方高校构建以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其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可行性综合教学模式,也是地方高校实施转型发展的有效探索与成功支点。地方高校可依据本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与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基本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