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目的科学化探析

2020-01-17

黑河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德育学生

安 会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广东 广州510006)

《德育目的简论》中认为:“所谓德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在进行德育之前,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何种品德的人,已经在观念中形成的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德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规定着德育性质和方向,指引德育工作的展开,确定目的是德育的首要问题。德育目的关乎整个德育工作过程,关乎德育教育方式的选择,关乎受教育者品德发展方向,关乎国家形象,对科学化的教育目的进行探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现代德育目的存在的问题

(一)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矛盾

我国德育目的应然性与实然性并存。国家教育目的具有应然性,在《中学德育大纲》中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由此看来,我国的道德教育目的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使得道德教育结果具有理想化、抽象化的倾向,使德育具有乌托邦倾向,是德育目的外在性的反映。应然性德育目的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扬弃某些现实需要,发挥道德成长的创造性,使应然性的德育目的逐渐走向实然性的德育目的。

现实中,学校教育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偏向于注重学生考出高分数,考入好学校,获得好工作。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德育目的也必然具有较为鲜明的功利性倾向,是教育目的内在性的反映。现实教育中的德育目的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德育目的更加明确,更能脚踏实地的得到落实。

国家对德育目的的要求与学校实际对德育目的的要求各有其针对性,但也存在契合度不够的问题。第一,国家应然性德育目的本身是概括性的,比较笼统;学校实然性教育目的则是细化的、具体性的,更加符合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第二,应然性德育目的与实然性德育目的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加以存在某些学校德育目的不符合国家德育目的的悖论,使得由德育目的应然性向德育目的实然性转化效果差,制约德育科学性。

(二)德育目的体系不健全,系统性不强

当前我国的德育目的体系不论是在实践层面上,还是理论层面上都缺乏系统性,德育目的体系不健全。国家的德育目的是基于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的整体情况之上确定的,可理解为德育的终极目标。德育目的除了国家德育总目标之外,还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针对本地区情况制定的地方德育目的,各学校、各机构根据本组织情况制定的德育目的,各专业根据专业情况制定的适合本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的德育目的等等,将德育目的分为各级各类多个层次。国家德育目的是顶层设计,其它各类德育目的是具体实施,德育目的顶层设计的实现情况有赖于具体目的的实现情况。

现实情况是我国缺乏完整的德育目的体系,国家德育目的设计注重宏观,指导性、实践性相对较弱,实际效果与预期的效果相去较远,低层级的各级各类组织难以达到国家德育目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低层级德育目的的否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目的也不完善,具有形式化的倾向,存在诸多问题。低层级实现的德育目的与高层级德育目的不符,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高层级德育目的的否定,高层级德育目的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说指导性作用微乎其微。各级各类组织德育目的的实现,表明不同层级的教育组织有不同的德育目的,那么这又否定了国家统一的德育目的。因此,不同德育目的之间的相互冲突制约了德育目的科学性。

二、德育目的科学化

(一)以科学依据审问德育目的科学性

我国专家学者关于德育目的的争议从未间断, 研究者也不在少数,“首先是‘天上’和‘地面’之争;然后‘高、大、全’、‘齐步走’的批判;最后还有‘适应’与‘超越’之辩。”专家学者讨论的焦点在德育目的是什么,而对德育目的为什么是的讨论相对较少。对德育目的是与非、好与坏、适用与不适用的探讨离不开对德育目的制定依据的探讨。

德育目的的确定反映了一定社会阶级的价值观,即是为培养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知识人才、技能人才,同时满足个体自身的各种需要。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可以从整体上,在一定时期内明确地确定下来,但个体的价值观则存在很大差异,且稳定性差,可变性强。学校德育目的的价值取决于对国家发展和个体价值的满足程度,因此,科学德育目的的确定必须以此为依据。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科学的德育目的的制定要立足社会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具有复杂性,在现阶段,使德育目的科学化还必须符合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要求。品德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持久而稳定的品行,贯穿于人的社会活动、社会交往和人生发展的全过程,所以道德目的的科学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确定德育目的时,要考虑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借鉴前人的智慧;要考虑国家长远利益的实现与维护,要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素质;要考虑国家的道德导向、社会风气,对于社会的不正之风要坚决遏制,制定适合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德育目的,扬正气,树新风。其次,科学的德育目的的制定要立足本地、本校实际,适应本地区和学校的实际需求。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文化素质高低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德育目的要考虑到本地区大多数人的可接受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学校有多种类型,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等,在国家德育目的的指导下,形式多样的学校就需制定适合本校专业设置,适合本校学生的在特定阶段对德育接受程度的科学德育目的,充分体现本校的德育特色。并且要注意区分学校德育和学校教育,二者不是等同的,也不可同样要求。最后,科学的德育目的的制定要立足学生身心发展实际,适应学生价值实现的需求。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作为德育的主体,在制定德育目的时必须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渐进性,制定具体可行、贴合学生实际的道德目的,体现为德育目的的限定性。如果德育目的的要求超出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则会使学生敬而远之,成为无法达到的摆设,削弱学生的信心;德育目的要求过低于又会使学生迷失方向,失去进一步提高自身道德品质的内外动力。科学的德育目的的确定还应考虑学生的现实利益,使学生懂得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实现其自我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满足学生将来走进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以科学原则观照德育目的科学性

德育原则即实现德育目的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准则,是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则的制定要适应德育主体的需要,“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德育原则只有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才能体现其科学性,实现以德育原则的科学性观照德育目的的科学性。

首先,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德育目的具有明显的国家性、阶级性,德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国家法律、政策和道德发展的要求。在德育目的的实施过程中要多用正面的道德案例和材料教育、启发受教育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受教育者头脑,使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正面教育时应选择真实的事例,有理有据、有声有色的感染受教育者,引起情感共鸣,从内心深处接受传授的德育知识,培养正确的品德认知和行为。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往道德品质的高低多用测评的方式来区分,局限于对道德认知水平的考察,忽视德育实践,理论上的认知无法检测出真正的道德教育的效果,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反映道德目的实现程度,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结合考察,使德育目的规范化、科学化,具有可行性。最后,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每一阶段,德育主体接受水平不同,德育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针对德育主体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德育目的,使德育具有连贯性;并且使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德育问题上协调一致,使德育目的具有一致性。

(三)以科学手段确保德育目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辩证观认为德育的目的与手段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目的决定手段的选择和创造,手段服务、服从于目的,目的制约手段,但手段也制约目的的实现程度。同时只有依赖手段,目的才有实现的可能,目的与手段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要二者兼顾。德育目的科学化需要借助科学的德育手段,德育手段对德育目的来说意义重大。

首先,运用现代化德育手段,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然进入德育课堂,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跨时空性、便捷性和信息量大的优势推动着学校德育现代化。组建精通德育工作和熟练运用网络技术的教师队伍,运用计算机网络创新德育方式方法,在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可将德育课堂放在网络上进行,使德育的受众范围更加广泛,充分保障德育对象平等选择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占领网络德育新阵地。同时也要对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处理,确保良好的德育环境。其次,德育目的不仅限于对学校学生进行德育,也表现在对社会人员的德育。人是现实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相互感化,因此德育教育需要将集体感染和个体感化相结合。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的个体极容易受到周围个体的感染,这使集体能够成为德育手段。个人在良好的道德集体的感染下会更加关爱集体、关心他人、关注自身品德修养,在集体中进行德育具有科学性。集体感染需要良好的集体道德环境,而良好道德环境需要从个体开始,要将个体德育作为关键加以把握。集体感染对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集体感染之后,还应查漏补缺,对个别个体采取个别感化的手段加以补充德育。最后,理论德育与实践德育相结合。德育目的是使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道德品质的状况通过道德行为体现出来。在科学的德育理论指导下开展德育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加深受教育者对德育理论的理解,更好地接受并转化为稳定的行为准则和内心的真实信仰。德育理论在实践的过程经受检验,通过对德育实际效果的反馈,进一步改进德育目的,使德育目的更加具有可行性。

(四)以科学评价体系评估德育目的科学性

德育目的是否科学性既要在德育目的确定之前进行评估,又要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和德育目的实现之后进行评估。首先,在德育目的实施之前进行评估。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个人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的过程,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个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没有每一个个人的发展进步,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发展;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的发展进步反过来会对个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相反,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倒退必然对个人的发展形成巨大的阻碍作用。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德育目的的评估要将“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科学地统一起来,使德育目的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德育目的科学化。其次,在德育目的实施的过程中,设置多种评估方式,如评估主体多元化、知行合一的评估方式等等。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德育目的的实现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德育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评估可以及时反馈并纠正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使科学评估方式成为德育过程评估的常态,发挥良性循环作用,适当修正德育目的,使德育目的科学化。最后,在德育目的实现之后也要及时进行评估,反馈德育目的的实现效果,汲取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为下一阶段制定德育目的的实践依据,指导下一阶段德育实践活动,从而使德育目的越来越科学化。■

猜你喜欢

德育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把我哥带走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