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博物馆创新的发展模式

2020-01-17王欣欣

黑河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时代

王欣欣

(北安博物馆,黑龙江 北安164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文化和旅游事业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繁荣和发展新时代博物馆事业,是坚持我们国家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对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提升,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激发中华民族全面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

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新使命。面对我国综合实力的一路提升,新时代文化旅游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博物馆建设管理也进入了历史上少有的黄金时期。国家在文化上的投资逐年提高,文化的社会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态势。根据国家文物局最新提供的综合数据显示,从2016 年到2019 年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全国每年进入博物馆参观的旅游人数,增量突破一亿人次之多,每年新增的博物馆数量也在180 家左右。如何适应新时代博物馆发展的新要求,是摆在博物馆从业人员面前亟待探索解决的新问题。

一、探索博物馆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职能

纵观古今中外的发展历史,见证了博物馆事业的兴起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博物馆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成果,也是一个展示不同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更是提高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博物馆对于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

从国外博物馆的历史沿革上看,博物馆职能始终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迁。进入20 世纪更为突出明显。应运而生的国际博物馆协会,于1946 年11 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成立大会,会议上通过的博物馆协会《章程》中,把博物馆定义为:“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博物馆协会从1951 年到1971年的20 年时间里,协会又多次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多次讨论修改。

在1974 年召开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上,又通过了博物馆协会新的《章程》,这次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

我国有记载的博物馆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 多年前汉武帝时期张骞成立的第一家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开启了古代博物馆收藏展示的职能,也初步确立了中国古代博物馆的功能和目的,开启了一代文化事业的先河。但许多博物馆,受到朝代更迭和战争战乱的冲击,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毁。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博物馆事业日益重视,各地博物馆相继扩建新建。值得强调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博物馆的职能、功能,已经从文物的收藏、维护和展示,扩大到参与地方经济社会进步上,主动与国际博物馆接轨。博物馆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提高了社会地位,牵动了地方综合文化的发展,培育了地方文化特色品牌,拉动和促进了全域旅游的营销。1983 年,中国博物馆学会接到国际博物馆协会的邀请,参加了第13 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按照协会要求组成中国国家委员会,正式成为国际博物馆协会新会员。

新时代博物馆要围绕博物馆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有益的文化产品。收集和典藏文物是博物馆最基本的社会职能,也是博物馆核心工作内容。新时代博物馆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等文化遗产,经过对这些文物的修复、整理、保养,并以生动、直观的形态展示给公众。博物馆内文物的陈列、保护、保养方面,职能必须明确,划分更加细密,确保博物馆内各种文物的完好性、稳定性、安全性。

新时代博物馆要围绕博物馆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建立博物馆,旨在展示一座城市、一项事业、一件事物的发展历程,通过观众的参观和体验,展望未来发展的前景。通过博物馆的正式对外开放,展示城市独特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城市市民和外来游客们提供寓教于乐的理想去处,并受到全新方式的文化润泽,陶冶思想情操,愉悦精神世界,从而也带动、促进本地的旅游、餐饮、住宿等其它服务行业的融合发展,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时代博物馆要围绕博物馆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厚重的文化认同。在城市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状态渐渐远离祖先们生存的田野和乡村,游客通过游览参观博物馆,能置身于浩瀚缥缈的历史长卷之中,了解人类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博物馆里,人们可以借助美妙的文字、珍惜的图片、全息的影像、直观的沙盘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展示方式,可以了解到城市乡村历史的变迁,了解到不同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杰出的历史人物和不凡的建设发展成就,培养和激发市民、游客浓郁厚重的家国情怀,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二、探索博物馆服务改革发展的新理念

我国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实现了整体上的提速,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非凡的成就。我国博物馆职能在新的历史进展过程中,正面临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品质文化需求的新任务,这正是博物馆管理体制和从业人员加强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必然趋势。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博物馆的发展也受到体制、人才、财力的多重影响,条块分割、流动不畅,导致我国现有的博物馆建设管理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硬件问题,一些博物馆藏品保管手段比较简陋、藏品修护技术相对落伍、陈列展出设计过于简单,需要整体的提升和改善。与之相对应的是从业人员的软件服务上不到位,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服务理念,都处于偏低的状态。因此,新时代的博物馆从业人员,必须积极拓宽知识视野,加强服务本领,转变功能定位,担当时代责任,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优良的服务。

新的时代有新的时代特色,博物馆作为新时代文化传递的主要服务机构,也要通过组织开展公益性的文化展示与普及性的文化活动,使得更多的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作用,能被大众广泛理解和接受,提高公众的文化认知和审美水平。

(一)博物馆要适应新形势,大力提高人性化的服务水平。博物馆应坚持个性化和休闲化的特色,结合人们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力争做到服务内容注重个性化准确的表达,用简捷明了的解说方式介绍,把博物馆陈展的丰富内容进行讲解,并适时与观众产生亲和的互动,尽量减少解说中平庸的陈述表达和乏味的照本宣科,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

(二)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是重要的社会教育场所,理应努力地为机关团体和社区群众,举办一系列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要利用博物馆的现有空间和设施,积极为参观博物馆的人群,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服务。博物馆收藏的各种不同时期文物,能够真实直白地叙述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展现我们人类整体的文明与智慧,馆藏文物本身具有独特的社会教育职能。新时代的博物馆,应该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与各类学校的普通课堂教育、社会专业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开办学堂、讲座、研讨,建立一系列科普、历史、自然研学基地,共同组成更为健全完善的社会教育体系,更加符合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时代潮流,完成履行各种社会教育的义务和使命。

新时代博物馆服务要从以物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促使参观人群进一步产生互动,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同时,还要重视博物馆专业服务的现代手段,积极为市民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文物鉴定、文物修复、文物复制、文物摄影、展览设计等功能性服务,让广大民众得到专业性的指导和科普。

(三)要努力提供公共化的服务内容。博物馆也是决定地方文化形象和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之一。新时代博物馆举办的临时展览与馆外文化活动,能塑造地方风情浓郁的文化氛围,使更多的参与者产生和秉承文物保护的积极性,从而为当地吸引和留住大量游客,产生地方经济的洼地效应,进一步促进项目引进和招商引资工作。博物馆除本馆的基本陈列外,要在确保文物安全、文物完整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本地的各类文化旅游活动,让更多的馆藏文物走出馆门,送到社区、街道乃至学校,举办各类专门性的临时展览,延伸和扩大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四)要广泛提供合作化的服务。随着现代的科技进步和城市功能的提高,我国各类中小型博物馆数量在不断增加,一些重点的博物馆,除做好日常的服务外,要积极向外寻求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加强与国内国际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交流合作对象包括各类研究机构、专业学会、博物协会、地方团体、文化工作者等,博物馆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利用多元互动方式,力争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本地的特色和城际之间的互补性,开展馆际间、省市间、地区间的交流展出,推出全新的展览服务渠道,实现社会服务的最大化。

三、创新博物馆融入改革发展的新模式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各级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加大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为繁荣和发展博物馆事业,提供了更多强有力的支持。博物馆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新的职能和理念,成为新时代博物馆管理的重要标识和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城市文化竞争中,获取发展和提升的先机和后劲。

第一,要创新博物馆的展示方式。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新时代,博物馆在完成常规服务的同时,注重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应该在博物馆馆与馆之间建立联盟,文物展示立足本地特色的同时,加强区域之间优势互补、注重行业之间的统筹协调,对多样性博物馆文化资源进行融合利用,以利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条件的前提下要创建省内博物馆间的“超级链接”,实现区域间协作和跨界融合,搭建更多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更多地改善博物馆的优质服务。

第二,要充分考虑博物馆自身品位的提升。馆藏文物展示手段上多采用新科技、新发明和新应用,能以多元方式服务社会、适应大众。要通过先进传播科技与媒介,使得传递的内容和过程,更加丰富有趣。积极借助提供的语音导游、网络直播、多媒体电影等手段,减少观众隔着展柜、橱窗静观文物的冷象,增加观众的直接感受和视觉亲和,提供有温度、有情怀、有记忆的亲身体验。

第三,要做到博物馆与旅游的充分融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之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门合二而一,这为博物馆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形成了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和条件。博物馆要积极参与地方的旅游发展,通过强化文化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助力和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博物馆。一方面,博物馆依托展示方式,丰富旅游体验,确保每一次游客再访时,都能有新的浏览内容和互动方式;另一方面,博物馆要改善博物馆外部接待能力,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交通、住宿、餐饮服务,优化标识设立与导游指南等服务。

第四,要探索新时代博物馆的营销方式。由于大多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经营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博物馆要有别于一般商业导向,在服务功能与服务设施规划上,最大限度保持以文化展示为主。一方面,博物馆通过高质量的展示环境与密集的展示内容,弥补过份强调商业利益的弊端。另一方面,要通过文创产品的研发,让博物馆的文化活动与消费内容紧密关联,产生更多的文化效应与集聚效应,在吸引游客从事文化消费的同时,增加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景区零售、餐饮、交通和住宿的综合经济效益。

总之,不断完善和扩展新时代创新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可以增加和丰富博物馆的整体展示水平,更好地使新时代博物馆改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职能发挥,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日新月异,助力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共同构建幸福美好的新家园。■

猜你喜欢

文物博物馆时代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