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建构中视觉污染因由探究
2020-01-17吴文勇
吴文勇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224000)
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曾把日本和西欧的内外部空间做比较,他认为日本以家庭为中心,具有内部秩序,同时也就意味着对建筑的外部不关心,充实城市空间的思想是淡薄的[1]。中国与日本有着相近的文化和传统,同样存在对城市外部空间特别是公共空间普遍不够重视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而城市视觉污染不仅仅影响着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品格的形成,更侵蚀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城市规划的“同质化”不断抹灭城市应有的特色和文化,城市管理的无序化和管理人员的非专业化使得城市的视觉污染随处可见,杂乱无章的户外广告和粗制滥造的城市公共艺术反映了设计伦理意识的不足,而公众审美能力的缺乏与参与意识的淡薄同样是导致城市视觉污染的重要原因。
一、城市视觉污染概念
1903 年,美国著名学者马尔福德·罗宾逊首先提出了“城市美化”这一概念,倡导城市美化运动,以解决当时美国社会和城市普遍存在的脏乱差问题,达到改变城市形象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nt)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建筑、墙壁、街道进行装饰,增加公共艺术品设置,使城市产生美感的城市艺术层面上的视觉形象设计”[2]。凯文·林奇认为:“城市形象是一种‘公众意象’,是公众对城市的总体评价和认知,包括理念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等”[3]。视觉形象作为城市形象的最直观呈现,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和评价,有特色的城市往往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外在视觉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文化底蕴的综合体,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总体风格和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形象塑造已成为各级政府和部门所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而随之相对的视觉污染也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城市视觉污染,目前还没有较为统一的定义,一般是指所在城市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城市广告杂乱无章、城市色彩不协调、城市公共艺术缺乏美感等现象,它们通过视觉给人们心理造成不适,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危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城市视觉污染主要来源包括杂乱无章的广告、店面招牌,劣质平庸的景观雕塑,色彩色调的混乱以及建筑物风格和体量的失调等。
二、城市视觉污染因由
(一)缺乏统一规划
我国的城市设计理念已经严重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速度[4],在追求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很多城市热衷于大拆大建,使城市变得面目全非,变得毫无特色。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中,拆掉的不仅仅是建筑和景观本身,更是生活在城市中人们的记忆和城市传承的文化。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凸显城市文化的积淀,注入文化的灵魂并能保持城市的特色变得尤为重要。然而,通过研究当下各大城市所进行的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不难发现,目前城市规划普遍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的发展滞后,在学习国外城市成功经验的时候,出现了盲目跟风、生搬硬套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城市广场、景观大道、仿古街区和异域风情街区已经成了各个城市的标配,城市“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而当地政府由于政绩的驱使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城市规划脱离本地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由于长官意志过多地介入城市设计规划过程,过份地追求高大上,很难找到更多的既现代又不失本土气息的设计方案,从而使得大多数城市的面孔显得似曾相识,单调而粗俗。[5]另一方面,城市规划缺乏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呈现出碎片化状态。特别在改造老城区的过程中,“补丁化”现象较为严重,很难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变得各自为政、不伦不类。这两种现象是当前国内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该从过去寻找源头,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找准自己的定位,体现城市的特色,彰显城市的不同文化。
笔者在调研和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城市各类型区域星罗棋布,仿古建筑、欧洲风格建筑、现代建筑甚至后现代风格的建筑形式交织出现,唯独很难找到体现这个城市本身特色的部分,去过一座城却没能留下这座城的任何记忆。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并不是通过建造一片仿古建筑就能体现的,即便仿古建筑的出现也需要同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大到整个城市的宏观规划,小至城市的户外广告和店面招牌同样缺乏统一的规划,从形式和内容上来看,各种造型、风格并存,大小参差不齐;从色彩上来看,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尽管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户外广告规划和店面招牌做了一定的要求,但对于户外广告的整体性和艺术性,特别是规格和色彩等方面明显缺乏考虑。户外广告由于缺乏全面详细的规划和要求,对于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独有的氛围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总之,由于城市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从而导致城市的杂乱无章和缺乏特色。
(二)城市管理滞后
科学、合理、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指南针,而城市的管理则是城市建设的助推器,同样可以彰显城市的外界形象和品质。然而,就目前中国城市管理的现状来看还很不尽人意,明显存在着管理无序和混乱的现象。比如,作为经济发展强省的江苏尽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出台了城市户外广告和景观规划方面的规定,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于2013 年4 月1 日起新实施的《江苏省城镇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设置标准》对于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设置做了较为科学、详细的规定,但对于户外广告和店面招牌所出现的视觉污染的管理却缺乏相应的量化标准,而管理者往往不是与设计相关的专业人员,并不具备认识和判断视觉污染的专业知识和意识,视觉素养明显不足,审美能力不强,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从而导致管理的松散和混乱。
以徐州市为例,户外广告和店面招牌管理的混乱主要是由于多部门联合管理而导致权力分散和责权不明。徐州市户外广告和店面招牌的管理涉及规划、工商、城管、市政、文化和公安等多个部门,而这些部门大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往往容易出现责任推诿、权力滥用等现象,从而导致疏于对户外广告和店面招牌的监管。《江苏省城镇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设置标准》中规定“大量车流集散的公共建筑出入口外两侧各5 米范围内不应设置户外广告”,但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这一规定形同虚设,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执行;《江苏省城镇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设置标准》还规定:“店招、标牌内容应当与单位工商注册名称相符,不得含有经营服务内容、电话号码、产品(画面)推广宣传等广告信息”,但现实中每个城市的店招、标牌都有很多包含与经营服务相关的内容等信息。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对于城市视觉形象的管理我们并不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而是缺乏执法和管理力度以及专业的设计管理人员。
(三)设计伦理意识不足
对于现代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视觉污染而言,除了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外,设计伦理意识明显不足也是导致视觉污染的又一重要原因。城市公共领域的主要视觉污染源包括杂乱无章的户外广告、毫无美感的公共雕塑和色彩色调的滥用,而这些视觉污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设计师能力的不足和伦理意识的丧失。设计师应具有较强的社会担当意识,用自己的设计作品来美化我们生活的城市和环境。一个成熟社会的表现之一便在于它的基础设计、大众设计一定是有品质的[6]。
对于城市景观雕塑而言,创作人员的设计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一些建筑包工头、美术爱好者等在利益的诱惑下也在到处承接各类城市景观雕塑业务,城市雕塑所应体现的城市文化内涵姑且不谈,雕塑的原创性和艺术性也很难保证,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有大量粗制滥造城市景观雕塑的存在。对于城市户外广告和店面招牌来说,其设计和制作过程同样大多以利益至上,设计人员水准鱼龙混杂,很多作品不但设计的基本内容没有创新性,还很少考虑空间环境因素。在当下城市中,户外广告对人们的视觉污染最为严重,随处可见的LED 显示大屏,诸多光影图像不停地流动和变换,设计者更多通过刺激的色彩和放大的图像进行广告宣传来吸引公众的眼球,很少从城市环境和视觉美感的角度来设计作品,户外环境是构成广告传播的载体和场所,因此,除了考虑到信息传播和画面效果外,还必须考虑周边的环境。而大量的城市景观雕塑和户外广告不但没有起到装点城市的作用,反而增加了人们烦躁和郁闷的情绪,造成了一种严重的视觉污染[7]。
当然,对于城市景观雕塑和户外广告而言,即使是专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一些城市雕塑和户外广告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艺术性,但却很难和其所处的空间环境相协调;有些作品对于色彩的运用很少考虑到城市的文化和公众的需求。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仅能很好的传递信息和融入环境,给城市的外在形象带来美感,还应该提升大众审美。
(四)公众意识淡薄
城市不仅为人们提供便利的物质环境,更通过城市文化和品格对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精神品质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同样在塑造着城市,人们的行为是城市形象的缩影,人们的素质是城市精神的外在体现。因此,一个城市的建设必须围绕城市所生活的人而展开,同样,要建设好一个城市也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然而,由于大多数公众城市意识有待提高,基本审美品质严重缺乏,用“熟视无睹”和“习以为常”来概括当前公众对于城市视觉污染的现状再形象不过了,意识淡薄而导致重视程度不够是城市视觉污染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使得人们对家之外的公共空间和公共问题显得漠不关心。一直以来,很多公众认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是政府部门的事,自己一般不去获知情况或参与决策,甚至有很多公众每天生活在严重的视觉污染环境中而不自知。其实,让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和监督,也是政府赋予公众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行为。
城市由于人的参与才彰显魅力,柳宗元说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正是这个道理,离开了人所关注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再美的城市外观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城市美感[8]。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审美品质的提高。然而,中国民众目前对视觉污染危害的严重性还认识不够,对视觉污染基本上是听之任之、处之泰然。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好、塑造好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只有我们广大市民积极抵制城市视觉污染,才能维护城市的美好形象,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对城市视觉污染能起到一定的抑制和阻止作用。
三、结语
尽管很多城市的决策者已经意识到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但更多的把城市的个性设计放在外在形象的设计上,注重城市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城市的外在形象设计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对城市更深层次文化的塑造,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设计之根。“城市建筑的同质化、城市景观形态的去地域化以及缺乏管理的城市广告布局等带来了一种单质化和无内容的视觉环境”[9]。在塑造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城市视觉污染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探究其存在的根源,并能有的放矢的加以解决。21 世纪的城市建设中,经济的繁荣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10]。缺乏特色和文化的城市犹如缺少了灵魂的人。中国城市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并不缺乏特色和文化,然而,随着各个城市在不断追求国际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自身特色,失去了历史文化的底蕴,那么,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悲哀,更是对城市文明的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