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BG术前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对患者术后心血管终末事件及血清IL-6、VCAM-1表达的影响

2020-07-22张俊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气虚血瘀

张俊婷

河南省开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作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有研究显示,CABG术后仍有部分患者会再次发生心绞痛,且有近15%的患者需要进行血运重建治疗[1-2]。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的症状和发病机制与“胸痹”“心痛”等疾病相似,属本虚标实之证,其中大多数患者因瘀血、痰浊阻滞心脉,不通则痛[3-4]。然而冠心病之发病并非一日能成,瘀血、痰浊的累积根本在于气虚,鼓动无力。因此即便是实施CABG手术后,患者长期气血运行不畅,仍然有较高的再发风险。鉴于此,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诊疗指南建议,对于血瘀、痰浊、气滞的冠心病患者可于术前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为探索中药治疗CABG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对该类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粘附因子及心血管终末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实施CABG治疗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2~75岁,病程5个月至3.3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年龄46~80岁,病程6个月至4.3年;观察组年龄48~80岁,病程5个月至4.5年。所有患者均具备胸外科医师学会发布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应用指南》[5]中的手术指征,经气滞血瘀证诊断量表评估为气滞血瘀证,自愿接受择期CABG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完成相关检查者。排除标准:既往有血液病史;具有相关治疗药物禁忌或过敏者;术前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者;具有CABG手术禁忌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表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即给予口服阿司匹林(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1 g,生产批号20161123)300 mg/晚,连续5~7天;口服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00 mg,生产批号20161028)600 mg/晚,连续5~7d;以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 mg,生产批号20170114)80 mg/晚,连续5~7d,稳定血管内膜,调节血脂;术前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血,0.4 mL/次,每日2次,皮下注射,连续5~7d。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药组成:桃仁15 g,红花10 g,当归12 g,生地黄10 g,牛膝10 g,川芎6 g,桔梗6 g,赤芍6 g,枳壳10 g,甘草5 g,柴胡10 g。气虚重者加黄芪15 g,茯苓15 g;血瘀重者重用桃仁20 g,红花15 g,加黄芪12 g,茯苓10 g。上药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约150 mL,连续治疗5~7d。由同一组医疗人员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两组分别于术前治疗前和手术当日(术前)抽取空腹静脉血,对血清IL-6、VCAM-1水平进行检测。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VCAM-1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IL-6和V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和V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IL-6和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术后3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共发生心血管事件8例,发生率为14.81%,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对照组共发生心血管事件30例,发生率为55.56%,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和脑卒中,其中复合心血管事件10例。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心绞痛及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3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VCAM-1水平比较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冠状动脉灌注不足、血液粘度高以及血流动力异常等是导致发生心绞痛或进一步严重临床症状、并发症的主要因素[6-7],因此在治疗上多以对症治疗为主,通过CABG进行血流重建是其中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但部分患者需要在短期内再次进行血管重建,甚者可能仍无法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存在较高的死亡风险[2]。

中医认为,个体体质受先天禀赋和后天饮食、气候、环境等共同影响形成。体质分型有九种,包括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和特禀体质(过敏体质),形成后则会表现出长期的稳定性,其差异表现在形体、脏腑功能以及机体代谢等各个方面,同时也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症候表现[8]。而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显示,其与中医“血瘀”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研究证实,血瘀证冠心病患者其血流粘滞状态可明显高于正常人或其他证型患者,而在疾病发展和严重程度上也可因此加剧[9-10]。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于2018年发布了《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诊疗指南》[11],其中针对气虚血瘀型患者建议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进行治疗。本研究结果发现介入前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的患者其术后3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且避免了致死率较高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脑卒中、复合心血管事件等的发生,达到了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血管炎性反应指标两组比较发现,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患者术前的血清IL-6和VCAM-1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患者。IL-6已被普遍认可为斑块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的标记物,且有学者研究证实,在粥样硬化斑块纤维中可检出高于正常组织10~40倍的表达水平,其在血液中的水平可反应出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或程度[12]。而VCAM-1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可介导白细胞向血管内皮壁的移动和粘附,从而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提供基础。周菁等[13]研究结果显示,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其血清VCAM-1水平明显高于气虚型冠心病患者,提示气虚血瘀型患者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上可能较气虚型患者更高。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府逐瘀汤在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在有效降低血管炎症反应后进行介入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综上,笔者认为介入前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可通过降低血管炎症反应起到改善患者短期预后的作用,但由于术前中药治疗时间较短,是否有助于维持患者术后长期的稳定性尚需进一步观察,同时在术后坚持中医辨证治疗是否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也有待开展研究。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气虚血瘀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话说血瘀证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基于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中医血瘀证研究概述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