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媒体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

2020-01-16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师生课堂教学课堂

夏 厦

〔广东财经大学 华商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以微信、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经深度融入社会生活,也逐渐成为高校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社交连接和实践平台。但目前尚有人对新媒体的特征和优势并不十分了解,导致新媒体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传播理念的缺乏。我们拟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尝试分析新媒体课堂教学的应用优势,为新媒体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一、高校新媒体教学发展现状

新媒体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形态到目前为止大体上分为两种:一是信息化教学,主要从教育技术角度关注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多媒体技术应用及教学云资源平台搭建。二是运用自媒体等新兴媒体形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与互联网相伴而生,林书兵等学者在《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20年研究述评:借鉴、变革与创新》一文中对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梳理。我国信息化教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全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从教育技术、网络普及、远程教育分层逐步推进信息化教育,这一阶段以网络设施建设为主。第二阶段为21世纪前十年,这一阶段是资源和技术普及阶段,一方面尽力覆盖乡村地区,另一方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第三阶段从2010年至今,主要发展目标是“从关注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变革转为教学结构的改革……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1]。尽管信息化教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照搬套用到重构创设的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也未凸显”[1]。

然而,这种技术应用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在新媒体冲击下产生的现实问题。一方面,高校教学中的“水课”现象广泛存在。这些“水课”通常有两个特征:教学内容严重滞后,脱离现实,教学方法单调刻板,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几乎成为普遍现象。平常上课不学习,期末划重点死记硬背,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常态化学习模式。令人乏味的课堂教学和无限精彩的互联网世界,将学生的学习生活撕扯得四分五裂,也让课堂教学陷入了“教的不学,想学的不教”的尴尬境地。

从信息传播角度来看,网络课程和课堂教学,除了传播介质差异,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把传统课堂搬到了互联网上,这种简单地复制粘贴并不能适应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规律,出现水土不服,影响传播效果,并不意外。实际上,网络课程真正的贡献是降低了专业知识获取的壁垒,提升了知识传播的开放度,对传统课堂教学具有辅助和补充作用,但内容和互动效果有限,并未对课堂教学产生更进一步的替代或反哺效应。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则从另一个层面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线下延伸,为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这是一种全方位的延伸,使教学活动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大幅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和精准性。可见,新媒体教学在时间、空间、效率、效果和互动五个层面皆具有突出的特征和优势,助推了课堂教学延伸,推进了理想化教学模式实践。

二、新媒体对课堂教学的延伸

1.教学时间的延伸

一般情况下,教学时间是指课堂教学时间,即教师在教室面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时长。而广义的教学时间不只是在课内,还包括课外。实际上,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广泛存在。从教师角度来看,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前备课、课后批改作业、课外答疑解惑都属于教学工作,在这些环节消耗的时间同样是教学时间。只不过因为有些教学环节并未与学生发生直接关联,如课前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资料、撰写教案、准备课件等,习惯上被认为是教师分内之事,而长期被人忽略,通常不被认定为教学时间。信息化教学对教学时间的延伸主要是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时间”,但本质上,这种对教学时间的延伸依然属于“课堂时间”,属于对教学时间的狭义理解,而且其形式依然秉持“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结构。相比之下,新媒体对教学时间的延伸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师生互动时间的延伸。师生均是新媒体平台的用户,基于平台能够轻而易举地建立连接,这种连接相当程度上降低了时间成本,消减了线下面对面教学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师生互动变得简单高效。不仅如此,新媒体能够容许即时互动和延时互动灵活转换,师生之间无须长时间完全沉浸于对话状态,也可以选择完成互动的时间节点,并不会影响互动本身与效果。进一步来看,这种师生互动时间的延伸实际上降低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壁垒,使师生之间能够跨越“代沟”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交流,这种彼此间的自由沟通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课外教学指导的延伸。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无法深入讨论的问题、无法详细点评的作业、无法充分展开的实践活动,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即时在线交流实现。传统课堂以理论讲授为主,即使是课堂演练和作业设计也都是模拟性质,只能大致模仿环节和内容,很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实战感觉。对新闻传播学这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新媒体能够作为良好的实战演练平台。除了基础理论课程之外,如新闻写作、网络传播、新媒体运营等课程都需要在理论课学习的同时辅以大量实操训练,让学生拥有公开发布信息内容的机会,并且尝试转发推广、手机用户反馈、开展数据分析等,对塑造学生的专业思维、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其动手能力都有潜在的积极作用。

2.教学空间的延伸

传统的教学空间属于实体空间且相对固定,新媒体出现之后,传统的课堂从物理空间延伸至虚拟空间,使原有教学空间的既定模式逐渐发生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基于固定空间形成的“在场”要求在虚拟空间变得更加宽泛,目前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背景下,基本实现全天24小时虚拟在线。但技术层面的“在场”和精神层面的“在场”是两个问题,尤其是脱离现实课堂之后,现实空间的种种外在限制一并消失,很容易出现所谓“缺席的在场”,所以,新媒体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自制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际上,新媒体对教学空间延伸产生的影响还在于其背后对传统师生关系的重构。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使空间重新进入人类关注的视野。有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提出“空间社会学”的概念,认为空间不只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承载体,空间也能反过来通过被设计和被建构而影响或推动新型社会关系的建构及旧有社会关系的重构。从这个角度来看,虚拟空间清除了此前横亘在师生之间的讲台和桌椅,消解了课堂布置对师生关系的潜在界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绝对权威性,以往处于被动接收角色的学生被赋予了更多自主性,使师生互动的内容和形态在新媒体平台得到了充分的扩展。尤其对学生来说,这种缺乏实体的“对空言说”能够减少面对面交流带来的紧张感和潜在压力,进而减少交流的心理障碍。此外,新媒体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在虚拟空间形成了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全新的线上社交规则,现实中被认为不符合传统社交礼仪的吐槽、戏谑及浮夸的肢体和表情,都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如表情包已经成为线上互动必不可少的粘合剂,可以起到调节气氛、拉近距离等作用,这种粘合作用使师生互动更加顺畅。

新媒体对教学空间的扩展还在于开辟了多种形态的知识平台,如百度知道、知乎等问答网站,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大型的教学空间,身处其中的用户既可以是提问的“学生”,也可以成为回答问题的“老师”,或者只是一个没有参与“师生互动”的旁观者。提问的内容也包罗万象,上到哲学终极三问,下到如何看出他是不是喜欢我,对传统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对师生固化身份的解绑有助于形成基于新媒体平台全新的师生互动结构。

3.新媒体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有效性是高校对教师教学成果评估的主要指标,一般认为对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的综合考量构成测评教学有效程度的最终结果。关于有效性的具体内容,姚利民认为有效教学是“是有效果的教学,是有效益的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2]。王鉴提出“仅仅在知识传授上有效的教学远非真正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一个多元的、综合的评价课堂教学的指标体系”[3]。我们主要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两个层面探讨新媒体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学效率主要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在各个历史阶段出现的教学形态中,班级教学是所有教学模式中效率最高的,它能够最大限度聚集教学资源,让人在有限的学习或工作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并尽快为社会所用。这种“流水线”式的教学效率虽然很高,却造成传统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更为困难。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新媒体能够起到个性化指导和提高沟通效率的作用,但其实际效果则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个人经验和精力、学生人数及学生意愿等。我们曾经在所带的六个班级(每班大约60人)试行分组运营抖音号,结果因为组别太多,导致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课下指导都变得十分困难,直接影响最后的运营效果。

从教学效果层面来看,新媒体确实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平台,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践获得专业思维、积累学习方法提供了极大方便,但这些过程难以通过量化指标显示在教学效果中。由于学生的经验和能力不足,他们所能达到的实践成果水平有限,如果以社会化标准来统一衡量未免有失偏颇,无法正确反映学生本身的学习效果。此外,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一直处于无解状态,因为和课堂45分钟有限的、相对单一甚至有些枯燥的内容相比,互联网更迭迅速、生动有趣的海量信息,无疑更具吸引力。尽管教师也在努力通过挖掘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点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添加各种活动环节来活跃课堂,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不认同一味迎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原因有二:第一,兴趣确实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只是学习的开始,即使表面看起来再有趣的内容,深入学习过程中依然避免不了单调甚至枯燥乏味,因此运用新媒体教学也需要向学生强调坚持和毅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第二,一切教学形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当形式大过内容,整个课堂教学就“跑题”了,学生可能记得更多的是课堂上的热闹和笑声,却并没有真正掌握课堂应该传递给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这一现象无论对新媒体教学还是传统课堂教学来说,无疑都是最危险的事情。

4.新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互动延伸

通过前述分析,可以发现新媒体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的延伸,这种延伸帮助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更详细的教学反馈。从控制论角度来看,整个课堂教学就像一个循环运作的系统。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传播者,将教学内容通过口头讲述传递给作为受众的学生,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获得效果反馈。这种间接反馈形式单一且内容有限,不能为教师提供清晰的信息指引。尽管学校层面建立了接收来自学生的教学反馈机制,但是操作程序过于复杂,每一个流程都会造成信息熵的增加,干扰了有效信息的获取。这也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因为缺乏有效沟通而造成的信息不畅问题。

新媒体就好比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增加了一个模块,对系统的信息反馈起到了优化作用。这种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优化教学互动,即师生在运用新媒体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组织不同形态的互动,如在线一对一指导,在群聊分享资料或发起讨论等,通过充分的信息交互,教师能识别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思维能力,准确定位其所欠缺的理论知识或思维方法,并据此作出教学设计和内容调整,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节奏,做到“对症下药”。二是优化日常互动。课堂教学的性质注定它无法过多承载与教学或学习无关的内容,师生之间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提供的互动平台积极互动,这种互动务必围绕教学内容来进行。必须杜绝师生之间毫无目的的闲聊甚至斗图,而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增进师生彼此了解的空间,是传授知识、学习技能的平台,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针对教学内容相互点赞、评论和转发信息,但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内容必须摈弃在互动之外。新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实时状态和一些兴趣点,将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到更有效的指导和引领。师生之间利用新媒体积极互动还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生在交流中主动敞开心扉,提升学生的交流意愿和互动效果。总体来看,基于新媒体的师生互动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这种互动背后体现的是师生关系的重构,即在互联网大环境中,教师有时也是一个学习者,而学生也可以在某些时刻“扮演”教师角色。

三、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新媒体对传统课堂教学能够起到延伸作用,但延伸并不意味着取代。从表面来看,一边是网络教学推行多年,另一边是教师、学生适应不良,平台承载能力有限,真正的网络教学似乎并没有开始设想的那么简便和普及。我们认为,无论是网络在线教学还是新媒体教学,抑或未来的人工智能普及带来的机器人教学,都无法取代线下的面对面课堂教学。我们拟从三个层面来解读面对面课堂教学存在的必要性。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课堂上的师生面对面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随时观察学生的动作和状态,从学生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捕捉学生对这节课乃至这门课甚至教师本人的态度和感受,教师也可以获得最直接的教学反馈,并即时调整课堂内容和节奏,或举例重新解释,或语速放慢,增加互动,或增加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这种教学的灵活性和人性化,是包括直播教学在内的任何一种形态都无法做到的。即使互动性强如B站,也只能提供弹幕互动,文字交流所提供的信息量与全方位面对面交流相比,仍然相去甚远。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新媒体课堂教学背景下的师生角色和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师生角色早已被“后喻文化”稀释和解构。“后喻文化”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米德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状况,将人类社会文化传递划分为三种形态: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长辈向晚辈传递知识技能的过程。技术落后、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需要这种知识传承模式来维护族群生存繁衍,延续族群文化。伴随工业发展,社会进程加快,来自长辈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晚辈的生存需求,知识传递呈现同辈之间的平面式扩散,这个过程被称为并喻文化。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推动了后喻文化的产生,即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前辈的过程。互联网在新旧两代人之间划下一条文化的分界线,年轻一代在不断学习、接受并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成为时代的主导者,老一辈人由于接受能力下降且对新事物心存顾虑,成为旧秩序的坚守者,停滞不前,新旧一代在创新和守旧中趋于分离。

从教师角度来看,新媒体的出现提升了社会信息效率,加快了社会发展节奏,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未能及时适应并跟上这种节奏,依然按照原有步伐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远离现实,缺乏新意,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已经和学生的所见所闻距离遥远。作为教学内容的接受者,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习惯于互动式交流,他们渴望和教师交流并获得关注,更希望教师给予其发声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的这些愿望在慢节奏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很难被顾及。“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来说,师生关系从过去的知识传递的关系转变为一种平等、理解和双向的人与人互动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将由过去的竞争转向合作交流,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过去的个体性、独立性劳动转向集体性、共同性劳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构成了多重的网状关系,教学就在这种网状的新关系之中开展。”[4]

在新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新媒体延伸教学功能的发挥程度,与教师的教学功底、实操经验和指导能力密切相关。教师不仅要知道用,还要知道怎么用好,怎么通过优势结合对学生进行更好地引导,提升教学效果。这一点对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和不熟悉、不了解新媒体相关操作的老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另一方面,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做好了规划,而新媒体带来的信息爆炸,使单纯的知识不再具备高度的稀缺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教师的知识“搬运”活动。因而在互联网时代,教学活动的中心和重点已经不再是知识,而是转向了基于知识的运用、检索、鉴别、思考和分析,即方法和规律层面的内容。“教育在向学生传授有发展性的科学知识‘基本结构’的同时, 更应该注意培养他们探究的兴趣和习惯、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5]

新媒体教学还需要考虑课堂内容的呈现形式。目前的在线课程绝大多数是课堂教学的浓缩版,内容精炼,但呈现形式变化不大,这种直播或录制形态的网课,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呢?以二次元动漫和鬼畜视频起家的B站,现在已经是知识传播的集散地,其中包含大量科普或知识讲解类视频。与慕课等平台不同的是,B站的知识传播内容精炼,形态多样而且饶有趣味,十分符合网络传播短平快的特征和青年学生追求好玩有趣的审美需要。这里,我们并非倡导高校网络课程制作都要向B站看齐,正统的学校教学和理论教学不能被形式所左右,也不能将高校与商业化网站进行如此简单粗暴的对比。但B站的内容形态为未来高校的新媒体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发展思路。毕竟故宫进驻淘宝、博物馆进驻抖音,传统文化加入互联网基因,焕发了新的生机,希望新媒体教学改革能够在严肃正统的理论学习中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融入课堂教学是大势所趋,教师在教学中希望用好新媒体,必须了解新媒体的平台特征,将其优势和教学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无论是时间延伸还是空间拓展,新媒体对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影响是在课外延伸了师生互动,优化了教学反馈,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提供了机遇和平台。至于如何改革或创新,则有待于教育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和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师生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麻辣师生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