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治疗鬼箭风
2020-01-16康肖荣
康肖荣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中医院,浙江 衢州324022)
“鬼箭风”,又名“鬼箭”“突鬼箭”“鬼节风”,指由于不明原因造成颈、肩、腰背、腿部疼痛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急骤,病因不明,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生活与学习。民间通常对腘窝附近迂曲充盈的小络脉行放血治疗,效果颇佳。笔者运用刺血疗法治疗突发性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且此法安全便捷,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1 鬼箭风概述
现代中医药教科书中无“鬼箭风”病名。笔者查阅古籍,认为鬼箭风有两种解释。其一,鬼箭风泛指遍身或仅手足刺痛之证。鬼箭风最早见于汉代《华佗神方·四2七一·华佗治鬼箭风神方》,其言:“患者头项肩背,手足腰肢等处,筋骨疼痛不安。用:鲮鲤甲一钱(炒黄),泽兰叶三钱,酒煎服。”明代《解围元薮》中言:“此症于腰膝、腿肘、肩膊之间,麻冷酸淅,渐觉走、疰,抽掣疼痛,肢节肿大、挛瘪,举足不能,甚则手指、足趾节节酸痛,俗名鬼箭风。”清代《医略六书·杂病证治》中言:“鬼箭风,遍身疼痛如钻,或偏手足如刺,俗名鬼箭。实由营卫空疏,腠理不密,贼风乘间入客经络,营卫不通,与邪相搏而病。”清代《得配本草》中言:“怪症,忽然疼痛,或遍身疼痛异常,名鬼箭风。用泽兰一两,桃仁三十粒,酒水各半煎服。”其二,指周身关节痛无定处之证,是行痹的别称。清代《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中言:“风胜为行痹,游行上下,随其虚处,古名走注,俗有鬼箭风之说。”清代《证治汇补·痹症》中言:“行痹者,痛无定处,俗名流火,亦曰走注,今呼为鬼箭也。”
笔者认为,鬼箭风指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的颈、肩、背、腰、腿酸胀疼痛,并伴有颈项部活动不舒,手臂抬举不能,腰背弯曲不适,下肢行走不利等症状。患者发病前可无任何先兆症状或明显外伤史,在日常生活、工作或行走时突然发病,坐立不安,痛苦异常,病证重而体征少,辅助检查亦无明显阳性发现。该病通常在腘窝(委中)附近可见迂曲充盈的小络脉。该病病机为经气不行,局部血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可能与机体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管与周边筋膜、肌肉组织内压力增高,致代谢产物及自由基堆积有关。
2 治疗方法
2.1 器械与材料 大号三棱针或1.2 mm×33 mm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浙江灵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LOT190505);碘伏棉签(浙江贝加尔卫生科技有限公司);8 cm×8 cm×8 P医用纱布块(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亚力士乳胶手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LOT902115)。
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站立位,医者用手掌以中等力量在腘窝处拍打5~10次,以患者患部酸胀感明显、腘窝部迂曲充盈的小络脉突显为度(见图1,扫描文章标题处二维码,下同),用碘伏棉签在局部由内而外消毒,将三棱针或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针头垂直刺入委中附近充盈的小络脉表层,迅速出针放出血液。由于静脉压力,有时血液呈喷射状,血色呈暗红色或黑色,待血色逐渐转红并自行停止后(见图2),医者戴乳胶手套取无菌纱布块擦拭血迹,用碘伏棉签消毒进针点及周围皮肤,并嘱患者治疗当日针口不可沾水。以点刺出血后,患者颈、肩、腰、背、腿部酸胀疼痛感骤然消失或明显减轻为宜。
3 理论基础
鬼箭风好发于颈、肩、腰、背、腿等部位,从经脉循行看,与足太阳膀胱经关系极为密切。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止于足小趾尖外侧端(至阴),循行经头部、项部、腰背部、腿部和足部,是十四正经中穴位分布最广的经脉。《灵枢·经脉》中言“膀胱足太阳之脉……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腘窝指膝部后方屈膝时的凹处,俗称“腿凹”或“膝弯”。委中位于膝关节后侧,腘窝横纹的中点,别名“腘中”“郄中”“血郄”,是治疗腰痛的要穴,可选用深刺、浅刺、温针灸及放血疗法等[1]。中医认为,委中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腰脊痛、下肢痿痹、腓肠肌痉挛等腰腿疾病,或中暑、发热、丹毒等热性病,或急性胃肠炎、遗尿、急性吐泻等内科疾病[2]。《席弘赋》言:“委中专治腰间痈。”《灵光赋》言:“五般腰痛委中安。”膀胱经循经腘窝处,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和下合穴。“所入为合”,为经脉之气从四肢末端汇聚之处,经气在此处最为盛大,且由此而深入,合于脏腑。“合治内府”,腰为肾之府,而膀胱经与肾经互为表里,因此有“腰背委中求”之理论基础。
刺血疗法指用针具刺入患处使局部出血的针刺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主要作用为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止痒、醒神开窍、止呕止泻、缓解麻木[3-5]。刺血疗法最早记载于《五十二病方》和《脉法》。在腘窝处的浅表络脉进行刺络放血法以达止痛的目的。《素问·刺腰痛》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委中》言:“委中曲腘里,动脉偃中央,腰重不能举……针下少安康。”研究表明,刺血疗法可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改善局部微循环瘀滞,使气血运行,祛瘀通络[6]。贺小靖等[7]采用贺氏火针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发现刺血后可促进患处血液流通及组织再生,改善皮肤营养性障碍。刺血疗法通过泄热祛邪、化瘀通络等,祛除邪气,恢复正气[8]。
4 讨论
根据“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菀陈则除之”基础理论,笔者采用刺血疗法治疗鬼箭风,选取委中、委阳、合阳附近的迂曲充盈小络脉,以浅表颜色发青处最为适宜。点刺时针尖必须刺入络脉内,使黑血或暗红色血液流出或射出,流血量5~25 mL,一般为10~20 mL。委中附近点刺放血,给邪以出路,能减轻血管、肌肉等组织内压,改善局部微循环,调整神经功能,消除疼痛;放血量在20 mL以上者,疗效较好,且治疗次数更少。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点刺太过或不及均无明显治疗效果,且点刺过深可刺穿静脉管壁,致皮下血肿。一般来说,出血量少者病情较轻,出血量多者病情偏重;血色暗红者病情轻浅,血色暗黑者病情较重;若血止后加拔罐疗法,疗效更佳;若血液为鲜红色,则属诊断有误,当不属本病;若属大小隐静脉曲张所致,则谨慎或勿刺之,以免出血不止或引发感染,血液循环欠佳者,甚则易引起局部溃疡发生。
笔者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采用刺血疗法治疗鬼箭风,往往应手而瘥。该法取穴方便,用穴少且精,刺激量小,见效快,易被患者接受。鬼箭风及刺血疗法在中国浙闽赣皖山区口耳相传,流传颇广。此病体征较少,辅助检查阳性指标少,临床医生往往对此病束手无策。刺血疗法治疗本病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