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国制度优势研究

2020-01-16佘佳鑫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抗疫优势防控

陈 波 佘佳鑫

(1.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制度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在每一次遭遇危机时均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凸显强大的生命力。新中国刚成立,毛泽东就带领人民群众开展了一场自上而下抗击血吸虫病的持久战,经过八年奋战最终取得胜利。2003年抗击非典的胜利,是在党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积极应对下夺取的胜利,中国制度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20年,面对异常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加强统一领导和指挥,中国政府协调联动、高效运行,社会组织和群众积极配合与支持,疫情防控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决定性成果,为人类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西方发达国家尤其美国,在应对这场重大疫情时处置失当,世人有目共睹,中国的制度优势和西方国家的制度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1](P8)事实上,这场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人与病毒的斗争,还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我们党在重大疫情中高效出色的决策、组织和指挥能力,以及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整体成效,突显出中国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

(一)中国共产党谋篇布局、精准施策的决策优势

党中央观大势、明大局,立足全局,规划、部署、推进各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根据疫情变化形势和各项工作进展情况,从疫情实际出发,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及时、果断做出重大决策部署,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提供强有力保障,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实践证明,党中央对重大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无误的,各项工作的部署是完全合乎规律的,采取的举措是卓有成效的,这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曾说:“制度优势可以使得中国迅速凝聚力量解决议题,而这些议题在西方国家的讨论和执行,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2]西方制度的弊端在重大疫情面前暴露无遗。从西方制度的本身来看,政党间的互相牵制使国家权力难以实现有效集中,决策过程中的“否决型体制”严重影响国家进行有效决策与部署,因此,在抗疫的关键时期不可能像中国一样做出“壮士断腕”的果断决策,不能出台行之有效的方案,决策效率偏低,所实施的政策与我国毫无可比性。这次重大疫情充分暴露了西方国家的制度短板,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与决策力。

(二)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凝心聚力的组织优势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肯定会天下大乱,四分五裂。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3](P358、274)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组织和动员能力,能够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完成好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制度可以“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4](P290)。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各地成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保证了抗疫工作的顺利开展。疫情防控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是一场总体战。在应对重大疫情的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上而下最大限度地把全党和全国人民聚合起来,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大格局。

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危机和挑战的先决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这种组织动员能力以及自下而上的参与,是其他国家很难做到的。“历史终结论”的作者福山在评论中国时曾指出:“我认为中国模式非常难以复制。这些国家缺少中国模式的一个核心的因素,即中国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现代的、集权的中央政府。”[5]在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下,政党是“部分利益党”,难以摆脱资本的羁绊,政党间是零和博弈的关系。政党间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各政党之间持续不断的竞争,并成为政党间团结合作的阻力,难以组织和统筹全国力量。强调权力相互制约,却失之于集中;强调虚假的“个人自由”,却不能将“许多力量结合为一个总的力量”[6](P362)。在面对重大疫情时,不能有效地进行动员和组织,从而深陷疫情危机。

(三)中国共产党政令畅通、运行有序的指挥优势

疫情面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临危不乱,精准施策,彰显大国领袖魄力,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指引方向。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各地区各方面严格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有序展开。党的高效指挥使各方面力量围绕共同的目标协调整合起来,使各项决策能够得到不折不扣、迅速有力的贯彻执行。

“令之不行,政之不立。”[4](P21)西方国家在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社会危机和人道危机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权力机构指挥、领导全国层面的共同抗疫行动。多层级、多中心的决策机制,加之对疫情形势缺乏客观判断,势必造成行政效率低下、防控不力。国家缺乏强有力的指挥力,政府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执政党的决策在反对党的相互掣肘下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在执行层面上被搁置延迟、无法贯彻落实,大家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使危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从根本上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整体运行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7](P16)能否把社会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有效应对危机和挑战,是衡量一个国家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的重要标准。西方制度注重权力制衡,但也存在致命弱点,突出表现为政府间的利益纠葛与政治歧见,在重大事务的决策与执行上无法实现有效集中,从而削弱了国家凝聚力。相比而言,在紧要关头,中国制度能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凝聚目标共识,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力往一处使,科学有序开展各项防控工作,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态势。

(一)最大限度凝聚共识的优势

疫情危机对政府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大力倡导政府动员所有部门全力投入以共同应对疫情危机。显然,中国政府各个部门纷纷动员和全面投入的应对行动效果明显。重大疫情面前,党中央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政府围绕目标任务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发挥协同效应,促进跨机构、跨区域协调运行,增强整体行动的能力和效率,同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国成功抗疫的经验,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照。在这场疫情危机面前,西方国家政府短视、低效等弱点被放大。“分工不合作”是西方国家政府间协调合作的突出障碍,而立场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利益冲突是造成政府间合作困难的根源。松散的政府体系难以落实长效有力的措施,虽然一些国家下放权力,但由于缺乏思想和行动共识,缺乏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的治理体系,这些国家并没有采取强力措施和集体行动的意愿和打算,从而陷入被动防御的局面。

(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

中国制度不仅能够凝聚目标共识,还能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协调好各种复杂关系并凝聚力量办好大事。重大疫情下,中国政府能够打破地域、行政级别等界限,灵活高效调动和整合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实现资源互通互补。各地政府通过建立和健全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从而快速实现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统筹调配,多措并举保证重点地区医用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在最短时间内高效率地满足疫情一线的物资需求,确保疫情防控的效果。重大疫情的防控涉及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政府部门依据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负责的运行原则,实现资源整合、纵横联合、协同行动,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能够迅速处理各种问题,提升抗疫效率。

重大疫情的应对是一场需要多组织、多领域共同参与的战役。事实上,如果西方国家能够汲取中国成功的抗疫经验与做法,他们完全可以在疫情的初期控制疫情。但遗憾的是,西方政府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造成权责模糊、各自为政、内耗严重,缺乏整体联动和综合协调,难以发挥社会资源的整体合力,难以形成统一高效的资源调配体系。在没有足以支撑的人力、资源和物资的情况下,欧美个别国家“两害相权取其轻”,采取“选择性救治”的做法,推出“四不”政令,更有极个别国家抛出“群体免疫”的主张,从而加速疫情在欧美国家的升级。欧美国家虽然发达却无法整合资源应对重大疫情,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出了问题。

(三)高效执行决策部署的优势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7](P240)高效是中国制度的一个巨大优势,有利于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政府部门发挥各自效能,按照党中央的决议部署,切实做到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确保各项措施第一时间落地。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的作用,加强协调力度,及时有效解决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各种紧迫问题。重大疫情的发生,财政、卫生、社保、公安、教育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确保决策部署的高效执行。特别是“一省包一市”政策的贯彻执行,全面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应对思路,见证了中国制度下政府的执行力与高效率。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危机,即使在民众的呼吁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欧美主要国家至今未采取严格彻底的措施,而是持一种不作为、少作为的放任态度,以所谓的“人权”“自由”当作政府不作为的借口。欧美国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暴露出很多治理体制上的弊端,一些国家政府间协调分工不明确,缺乏良性互动;还有一些国家虽采取多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治理,但由于执行力不强,很多措施并未落实,必然导致效率低下。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紧紧依靠人民”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8]应对重大疫情,关键要依靠人民群众。相较西方制度,中国制度最根本的优势在于,它以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也正是这种优势,坚定了人民群众投身抗疫斗争的自觉性,创造出了比欧美国家更强的凝聚力。

(一)塑造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团结优势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9](P1031)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战胜危机的最终依靠力量,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是最根本的成功之道。中国制度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对各项防控政策的积极配合,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成效的保障。全国各地医疗救援队伍驰援武汉、汇聚湖北,人民军队闻风而动、勇挑重担,数万名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苦,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企业以巨大的生产力向抗疫一线提供所需的药品、物资等,社会各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捐资捐物。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展示出中国人民同心协力、同舟共济的社会主义精神,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

中国正在用事实向世界证明群防群控的高效性,而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西方制度,在重大疫情面前暴露出其结构上的脆弱性。由于欧美制度本质上代表和维护的是少部分利益集团的利益,不易得到社会大多数的支持与拥护,社会参与不足,群防群治难度较大。实践证明,欧美制度的短板与弊端,在今天并未消除,反而有了新的表现。从现实层面看,重大疫情使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加速了欧美国家的混乱,致使有些国家在疫情防控中濒临失控的风险。

(二)锻造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的作风优势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0]疫情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是一次思想淬炼和实践锻炼。在与疫情的激烈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忠诚,自觉坚定党性原则、强化政治担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面对疫情的挑战与考验,党员干部保持政治定力、提高斗争本领,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越是艰险越往前”的斗争精神,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真正做到了关键时刻以大局为重、以人民为重,不惧牺牲冲锋在前,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勇气与魄力。

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1](P526)在这次重大疫情中,党员干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担当起使命责任,以扎实过硬的务实作风投身抗疫一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下沉至社区一线,敢于直面困难,妥善解决社区人员不足、工作量繁重等各类问题,及时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所急所盼,齐心协力筑牢群防群控的严密体系,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构建生命安全、人民健康的民生优势

中国制度的优势还体现在民生方面。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都把改善民生视为重点。[12]民生稳,人心才稳,社会才稳。依靠群众的前提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在重大疫情下,强调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置于首位,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最高诠释,也是中国制度优势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中国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和安全权视为当前最大最紧迫的任务,把提高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头等大事,是“以人为本”价值理念最根本的体现。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抗击重大疫情是一场总体战、人民战,单靠医务人员和党员干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组织人民、凝聚人民、依靠人民。深刻认识和把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加强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切实保障基本民生。

中国制度的核心是既全面服务人民又紧紧依靠人民,是不同于并高于西方制度的独特价值。把保障民生作为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西方民主体制下难以实现。西班牙人民共产党发表的一篇题目为《冠状病毒危机表明迫切需要社会主义社会》的文章指出:“资本主义政府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将优先维持利润置于其他目标之上,为了人民的健康而紧急采取的必要措施则是以保证金融资本和垄断集团的利润为前提条件的。”[13]由此可以看出,在制度设计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并不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核心追求和根本目标,他们以资本为中心,更愿意对资本和资本家负责。西方制度没有中国制度与生俱来的利益整合功能,只停留在程序上的民主,而非实质民主,缺乏一定的包容性。在面对波及全民全社会的重大疫情时,欧美国家曾一直引以为傲的民主制度就显得极其脆弱,体现不出相应的动员和组织能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注定要历经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多难兴邦,这场重大疫情,是十四亿中国人民向病毒发起的伟大斗争,规模之大、投入之大、成效之大,世所罕见。中国成功战胜重大疫情,从根本上归功于中国制度的优势与威力,归功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的上下同心。在这场不同制度之间的对比和较量中,中国制度在抗击重大疫情中能够发挥出比西方制度更强的功能优势,中国的治理模式更具合理性与正当性,这是我们举国上下战胜重大疫情的最大底气。中国不仅经受住了这场抗疫大考,并且正在成为全人类摆脱当前重大疫情的重要推动者。

猜你喜欢

抗疫优势防控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团结抗疫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矮的优势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