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看中国发展的显著优势

2020-01-16杨旭东肖建平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优势发展

杨旭东 肖建平

(1.2.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蔓延、全球经济急剧衰退的背景下,在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高瞻远瞩,视野恢弘,彰显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豪和自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集中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壮阔蓝图。全会的胜利召开,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为疫情阴影笼罩下的世界经济注入动力,更加凸显了中国发展的显著优势。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十三五”以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根本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一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作为我国国家制度13个显著优势中的首要优势,这充分说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实现“中国之治”的关键和根本。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确立的重大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强有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证;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证明,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是矛盾风险挑战增多,越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来确保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建议》指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决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主题。“人民”二字贯穿始终,成为《建议》的关键词,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出生不久的婴儿到百岁老人一个都不放弃,使每个人的生命得到全力护佑,正是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人民至上”是中国之治的根本价值理念,正是由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才使得我国发展步伐更为稳健,发展进程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人民拥护和支持成为党执政的最牢根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走上了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接续奋斗,强调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望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发展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价值追求。

三是坚持科学理论的引领。伟大思想源自伟大时代,创新理论指引创新实践。大变革的新时代,需要反映时代问题和发展旨向的科学理论来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光明,中华民族迎来新的历史巨变,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真理力量和磅礴伟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不断推进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提升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为“中国之治”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创新理论指引下,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如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政治稳定的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优势;坚持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优势,等等。

在距离美国大选日只有不到一周的时候召开的中共中央全会,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喧嚣争吵形成了鲜明对比。曾有西方政要对中国的五年规划羡慕不已,认为其既有延续性也有前瞻性,放在自己的国家简直难以想象。这背后的秘诀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表示,坚持制定五年规划让中国受益匪浅,这一经验值得西方学习。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中央要讨论决定关系党和国家全局重大问题。党领导下的国家发展规划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体现,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先后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8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地编制实施发展规划,引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正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引领民族复兴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特质与担当。“中国之治”在这一过程中越走越成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过程中愈走愈近。一部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堪称一部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史,不断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先后赴吉林、湖南、广东等地调研,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网上意见征求活动作出重要指示。通过互联网就五年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建议,在中共中央全会历史上尚属首次。8月16日至29日,累计收到网民建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在五年规划的决策机制方面,形成了前期调研、形成基本思路、起草中央《建议》、通过中央《建议》、起草《纲要》草案、公众建言献策、衔接论证、广泛征求内外部意见、审批与发布《纲要》等多个阶段和步骤的编制过程,参与咨询和建议的主体包括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各领域专家学者。可以说,五年规划的编制就是一个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科学设计、民主决策、依法通过的决策过程,既凸显了坚持党的领导的主导作用,也成为发展人民民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这一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

三、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宣告中国即将开启崭新的发展征程,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阶段性特征认识的不断深入。

一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十三五”时期,我国即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圆满收官。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就要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判断,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全面建设惠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升级转段,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就必须牢牢把握基本国情、最大实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二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成功驾驭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建议》强调:“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在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标的发展。要准确认识到新发展理念是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和全领域,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全会强调,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并就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12个重点领域的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主动作为,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在当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蔓延、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精准把握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机遇,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四、全面把握“两个大局”的机遇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

一要牢牢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会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发展环境,正确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所谓“变”,最重要的就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与此同时,国内发展环境也在经历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所谓“不变”,最主要的就是我国制度优势显著、物质基础雄厚、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并没有改变,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并没有改变。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形势的剧烈变动是破旧立新、格局重塑的重要推手,要努力去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塑造机遇。4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为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面没有变,而且,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积极主动扩大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就能突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壁垒,就能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二要切实遵循“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这“五个坚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只有切实遵循“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攻坚克难,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主要目标,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三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通过综合研判、统筹谋划、有力应对,增强风险的预见性和发展的主动性,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宏伟蓝图已绘就,砥砺奋进正当时。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顽强奋斗,按照全会作出的安排部署,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向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就一定能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书写波澜壮阔的新史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创造举世瞩目的新奇迹。

猜你喜欢

优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矮的优势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画与话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