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中“市井”的意义
2020-01-15童燕
童燕
在鲁迅的小说中,故事发生、人物活动很大一部分都是在酒店、酒楼、茶馆、街道等市井场景中展开的,其中,以鲁镇最具代表性。鲁迅小说中的场景大多是开放的公共空间,带有很强的的“市井”性特点,小说里也有很多“群众演员”,如“花白胡子的人”“二十多岁的人”甚至全无特征的“所有喝酒的人”“喝茶的人”“女人们”“鲁镇上的人们”等等。他们出现在小说中,成了小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市井”性成为鲁迅小说的重要特征,其中蕴含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哲学的意味极为深厚,值得我们揣摩、玩味。
如在《孔乙己》中,小说全篇都是在写发生在咸亨酒店里的故事,有关孔乙己的身世是“我”在酒店里听说的,他的悲剧命运也是“我”亲眼目睹的。《药》中也有一半的篇幅写到了特定场所——茶馆,茶馆里的茶客们闲聊着家长里短以及“国家大事”,读者正是透过这个舞台看到了华老栓及夏四奶奶两家的悲剧,以及当时愚昧的国人如何在看客心理的操纵下沉沦。《祝福》里的鲁镇虽然也只是个小镇,但是却极为重要,它是鲁迅施以浓墨的地方,在这里同样上演着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上述种种,足以看出鲁迅对“市井”内容的偏爱和重视。
这些小说里的“市井”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物理空间,它是一种承载着政治、经济、历史、传统、人性等错综复杂意义的文化的“场”,这个“场”跟电磁场一样具有强大的能量,它能左右身在其中的所有人的生存方式,赋予他们各自特定的社会属性。鲁迅正是通过“市井”来表现当时社会政治军事上动荡不安、经济上民生凋敝、文化上新旧交替的复杂的时代特性,以及人性中狭隘、冷漠、自私的一面。
在《孔乙己》中,通过咸亨酒店里人们的嘲笑,作者已不仅意在刻画出一个病态的文人形象,它其实已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是文人,人们对丁举人既敬且怕,对孔乙己却百般地嘲笑、侮辱。大家都认为孔乙己昏了头,被打断腿是活该,这里没有同情和怜悯,只有血淋淋的雪上加霜。这样一来,小说就自然而然地从两面指向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科举制度不仅造成了病态的失败者,它同样也培养出了一批不健全的所谓成功者。那些饱读“四书五经”、满嘴仁义道德的科场举子们内心是如此地空虚、残忍。不仅如此,小说对势利凉薄的社会心理也做了无情的揭露。再看小说《药》中“市井”人物的反应。夏瑜牺牲的时候,人们像看戏一般很兴奋地围观着。对夏瑜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人们的看法是:“这是人话么?”都认为他“发了疯了”,对为民众牺牲的革命者的思想完全屏蔽,不能有丝毫地理解。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人们脑中君主专制的奴性思想根深蒂固,连理应先得风气之先的“二十多岁的人”都冥顽不化,这就深刻地揭示了当时革命者在启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革命的启蒙道路曲折而漫长的事实。当然前两篇小说中,鲁迅想通过“市井”表现出的人们“缺乏现代觉醒所特有的愚昧、麻木及感觉思维的迟钝”的时代特质也是他的用心所在。
因此,小说中的“市井”是鲁迅着力构筑的,它是具有丰厚文化内容的“场”,有了这个“场”,故事的走向,人物的命运就不是物理的、偶然的、暂时的,而是社会的、必然的、历史的,人物的意义、故事的内涵就建立在广大的社会土壤上,其笔触揭露的世界也更宽广,更深远。
哈贝马斯认为,“社会世界是由规范语境组成的,而规范语境明确了哪些互动属于合理人际关系的一方面。”一个群体是受共同价值约束的,人们的行为严格遵守那些由个体组织起来的群体所具有的价值期望规范控制。小说中“市井”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承载着由来已久、错综复杂的文化属性,对生存在其中的人具有强大的控制力。这种无所不在的权力鲁迅是通过“市井”中人们“看”/“被看”的范式表达出来的。
人在“市井”中,会在法律、道德、俗常成败观念、社会习俗的同一性等各方面受到来自外界的品评,这种品评就是“看”。
在《祝福》里,鲁迅写道:“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看”祥林嫂的人们站在高位上,居高临下地批评祥林嫂,可以“鄙薄”她,可以肆意调笑她。而他们这么做的权力来自于“市井”社会中封建礼教对妇女“三从四德”和封建迷信的价值判断。祥林嫂再嫁不贞,夫死子死不祥,“不干不净”“是个谬种”。人们面对这个“有罪”的人,占据了精神的高地,凭借着道德上的优越,对她微薄的那点同情自然抵不过强大的伦理批判。
所以这个“看”的人不需要有姓名、个性、性别之分,他们是“市井”的代言人,对“被看”的人发出有罪或无罪的评判,而品评的个体不需要担当任何责任。
那么,为什么人会屈从在“市井”“看”的权力之下呢?
首先,小说中“市井”像个大染缸,其中病态的文化思想浸染了所有人的,使每个人陷入不能自拔,也不能自觉混沌困厄的境地。福柯在他的《规训与惩罚》阐述道,人在社会中承受各种规训,最终会成为被驯服的身体。那么无论是“看”还是“被看”,都逃脱不了“市井”的驯服。
孔乙己跟祥林嫂的悲剧不仅来自于他人的“看”,也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看”,他们站在与他人同样的道德伦理世俗价值的立场批判自己,否定自己,导致了对自我价值的消解。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人们问:“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呢,“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这是自尊心受到打击后勉强挣扎着自我维护,其内心是认同自己行为的不光彩的。当人们问:“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殊不知,这对以读书人自居、把“之乎者也”当做最后可怜的安身立命之本的的孔乙己来说是致命的伤,所以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句话打击如此之大,是因为他内心对自己的评判是,作为文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是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苟活者。
祥林嫂不愿再嫁,“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是对三从四德的主动皈依。四婶不让她碰祭器,“她讪讪的缩了手”;她去捐门槛,是为了“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她自认为她违背了封建礼教,自认为自己是不干不净的人,自然也就不配做这些事。因为在世有罪了,才会死后受苦,怨不得任何人,只是自己罪有应得。她败得心服口服。
《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当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价值完全失去了信心,对自己的未来甚至死后都充满绝望的时候,那么即便活着,他也是行尸走肉,这是世界上最悲剧的事。
其次,人是社会性的,需要在人際交往中汲取正向的力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说:“我们不能不相信,对人际关系的追求是幸福的基石。积极的人际关系对幸福带来的深刻正面影响,以及这种关系欠缺时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小说中“被看”的孔乙己、祥林嫂、夏瑜从人际中得到的大多是嘲笑、奚落,他们被阻挡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之外,连小孩都排斥他们。“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
在人世间他们得不到任何的温暖,任何的关爱。“市井”中的“看”的人“给予他的无以愈合的刺激与创伤,更是纠缠于心,无以摆脱的‘被看的屈辱、寂寞感,以及‘烦腻,疑心,憎恶等等。”这一切都胁迫着“被看”的人们,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祝福》中短工说:“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愚昧麻木的民众只肤浅地看到物质的层面,但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祥林嫂们是被“市井”上的人“看”死的。人们凭借着“市井”赋予的强大权力从精神上对“被看”的人进行围剿,从而实施了一场人人都是刽子手,人人又都无罪的精神虐杀。血腥的场面每每暴露在读者的面前,而杀人场却依旧存在于每一个“市井”中,从未消减。
鲁迅先生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己如椽巨笔指出,造成这一出又一出人间悲剧的正是不合理的“市井”,它也正是产生这病态民族性的病态土壤。鲁迅先生一生致力于“破”的工作,他要破除性这病态土壤,开垦出一片新的天地,好让后来的人在此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美丽的新“市井”,让每一个人过上理想的生活。
[作者通联:安徽宁国市宁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