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合力” 写意新课改
2020-01-15许高明
许高明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14门课程标准的发布 ,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新课改的理论解读和实践探究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新课改的先进理念,积极地引领教师综合、整合、融合,形成“三合力”,可以不断提升教师深入新课改的能力,写意新课改。
一、综合
1.知识的综合。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越积越多,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学生对知识的广度、深度、关联度等都有了更高的需求。广泛学习和积累知识不仅是学习者的需要,更是教学组织者自身发展的要求。
新课标视野下的新教学需要跨学科、跨学段、跨文化、跨媒体,不断要求拓展和延伸。如“中国文化中的山水”专题教学,涉及知识的广度,就综合了语文、美术、音乐、地理等跨学科内容;如“走近风雨中的智者——苏东坡”专题教学,涉及知识的深度,就综合了小学、初中、高中或者大学的跨学段知识;如“争当文明城市志愿者”的活动,涉及知识的关联度,就综合了课内学习与社会生活……
2.能力的综合。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强调,普通高中教育不只是为学生上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中教育的目标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为学生的升学、就业、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做好准备。
新课程方案提出要不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共有自主发展能力以及抗压受挫能力等。而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就落实在学生的学科学习、德育活动、社会生活等领域之中。
3.素養的综合。当前的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时代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知识激增,现实生活不断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这是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重大挑战。这样的大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变革,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不断强化。
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新课改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首次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核心素养主要学生终身发展和为适应社会发展所要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新课标还强调了发挥高考改革对高中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不断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作用,促使高中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有综合教学、开展综合活动的思想和意识,更要有综合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新资源、新媒体、新手段开展深度教学,开展综合探究活动,以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人才,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整合
1.学习资源的整合
(1)本学科资源的整合
语文新课标提出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主要内容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设计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等18个学习任务群。“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理念在学科教学中逐步渗透,学习时间有限,学习资源丰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教情精巧整合资源。
(2)学科间资源的整合
在新教学的课堂里,跨学科教学是屡见不鲜的,学科间的资源是需要整合呈现的。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数学等课程标准都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如美术课程标准增设“中国书画”,内容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等经典作品欣赏及传统画论,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例如:在围绕“二十四节气”这个传统主题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整合,地理学科就“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展开探究、生物学科就“二十四节气的农作物的种植”开展学习、语文学科围绕“二十四节气的相关诗词作品”开展阅读、历史学科就“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发展”开展学习,同样的主题不同资源的整合,形成特色的校本课程,使得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丰富的体验。
2.学习能力的整合
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各学科教学共同的目标,如“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以语文课为“主阵地”,良好的语言和思维品质也不仅仅造福于语文学科,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表达活动也存在于各门学科之中。
例如对政治、历史学科中语言材料的检索和提炼,分析和概括,并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再如数学、物理、地理等学科中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相通的。所有学科都会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的能力进行综合培养和提升。
3.学习方式的整合
新教学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和中心。教师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形式和多种路径开展学习,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
鼓励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尊重和欣赏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要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体验式学习、网络化学习、创新性学习。
教师要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情意,鼓励学生个体或群体,动态地系统化地学习。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材以外的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源,更能是实用的技能。学习的场所也不局限于课堂和教室,还有更为广阔的空间,要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融合
1.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
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学科教学提供了丰富广泛的教学资源、先进便捷的工具手段,跨媒体交流和跨媒体学习早已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好听、好看、好玩,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另一方面加大了课堂容量、加快了教学进程,但从课堂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我们需要理性辩证地看待学科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运用。
如在与语文、历史、音乐、美术这些学科教学中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资料有助于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很多公式、画图、实验等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的,不能直接用图片或视频代替了学生的实践参与,如此会淡化学生思考动手的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各门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当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辅相成,恰当融合,建构出内容充实、实用有效、丰富多样的新型教学。
2.新型师生关系的融合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经典表述:“教育是一棵树摇晃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教育是心灵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我们的面对的是活泼、有个性、有独立思维的人,新课程需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就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学需要创设真实有情境的学习场,如同磁场般有吸引力,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同伴,当有了教学生成时,师生关系更成了互学互助者,就会出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教师要能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交流对话的平台,有广度、有深度、更有人情的温度,教师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和表达,自由平等地开展对话。
如在一节历史课上,历史老师讲到“唐朝文化的繁荣时”,开展了以“梦回大唐”为主题的微写作活动,学生纷纷交流展示。
生1:我从小热爱美术,如果可以梦回大唐,我想去唐朝看画展,唐朝绘画艺术发展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想近距离地观看众多名家的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还有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我想感受他们独特的风格、鲜艳的色彩、还有画作大气的布局和结构。
生2:如果可以梦回大唐,我想参加李白的新诗发布会,像现在去听周杰伦演唱会那样积极兴奋,我想那现场一定是热闹非凡的,李白手持酒壶,潇洒而又充满醉意地走上台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曲《将进酒》之后,粉丝们尖叫、呼喊着蜂拥抢购新诗,我也一定就在其中。
生3:我想做一名使者,随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一路向西,去领略西域的风情,去感受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和热情,我想把中原“海纳百川”的气度带到雪域高原,也把吐蕃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风情带回大唐。
生4:我字写得不好,我想跟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这样的楷书大家学学书法,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全班笑)
师:感谢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梦境,在大家的表达中也让老师对大唐繁荣的文化再次赞叹不已,心生向往。
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历史老师精巧的教学设计,更看到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自由的表达,这是新型师生关系共同建构的新型交流对话场,冰冷生硬的知识变得充满人文温度和深度。老师的启发和倾听,学生的交流和对话,形成了融洽的教学氛围,令人回味。
3.学习和生活的融合
过去的教学以知识为中心,过于重视知识本身的理解和掌握,而在实际运用和操作实践层面关注不够。学习和生活脱节,学用分离的现象较为明显。政治学科的思想道德教育知识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笔记中,要落实在社会行动中,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市就是我们将学习和生活相融合。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看观察我们的生活,这个过程里会有很多感动和发现。
学生在随笔《我父母的爱情》中写道:
我后来明白,真正的爱情早已渗透进了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中,化为最长情的陪伴、最无私的付出。原来,陪着那个人,走过朝朝暮暮,就是我父母的守望,我父母的爱情。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当你老了,走不动了,让我们守望彼此。这就是我父母的爱情守望,家庭守望,责任守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句甜蜜蜜的话语,一个坦荡荡的承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父亲的爱情是用手中的力量描绘的母亲灿烂的微笑!
母亲的爱情是经年里的深情雕刻的父亲伟岸的灵魂!
高中学生要能观察生活、领悟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习的知识要能与生活融合,学会与人相处,与世界相处。
4.当今时代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物质生活丰富而舒适,学生在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里享受着方便和快捷。阅读和思考也是快速的、碎片化的,而对那些需要耐心、精心学习的能涵养精神和心灵的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和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需要我们不断传承和发扬。不断加强学生现实的时代生活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学生外化于形,内化于心,不仅是增强了文化内涵,还能形成精神力量,指导学生成长和前进。
学生在《我的家训》中有这样精彩的表述:
我儿时有着拖沓懒散甚至是不知廉耻的生活习惯,父母总不愿在我身体上多加责罚,常常只是用话语规劝我,当话语不再有用时,便换成了泪水。两个人相对而坐,半天没有一句话,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不錯的,他们很了解我,于是总结到头我们家的家训就是这样一句话:“你不能做有愧于自己良心的事”。
就是这样的一个坚固恒久的观念,陪伴我成长。从理解了这条家训起,我做什么事都是规矩有分寸的,不违背良心底线,仿佛有一条无形的光束照耀着我,有时温暖,有时刺眼,又仿佛有一双眼睛一直关注着我,看着我,教着我。
我知道是这我的家训——“你不能做有愧于自己良心的事”。
新课改扑面而来,如何胜任?如何写意?我想,施教者只要紧扣课改的本质,在整合、综合、融合上下功夫,形成“三合力”,就一定能探索出响应新时代,顺应新发展,适应学生个性的教育路径,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市文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