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函数模块的教学策略

2020-01-15孙一文

科技资讯 2020年34期
关键词:函数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孙一文

摘  要:函数是初中数学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函数教学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学生对函数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应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日常生活等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该文分析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策略,提高初中数学函数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  函数教学  教学策略  函数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2(a)-0103-03

Abstract: Function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conten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which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function teaching is also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eachers. 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some abstract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function, so teachers should constantly optimiz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combine with daily life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and then help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func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mathematics func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mathematics func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Key Words: Junior Mathematics; Function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ies; Function learning

1  注重函數概念的实例引入

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贯穿整个中学阶段,对函数概念的理解程度与其他知识的学习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深入理解函数的概念,学生才能灵活运用。

通过引入函数实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函数的感性认识。有些学生懒于思考,只是因为具备良好的记忆力而机械地学习。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经验来启发学生,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引入函数,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兴趣。学生从感性学习向理性学习的转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是至关重要的。

2  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2.1 数形结合思想

函数不仅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更是学生思维方式的转折点。数学思想不仅会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教师应当注重总结、渗透与提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来提高个体的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

教师通过把抽象的函数知识跟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调用代数与几何的双面工具,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函数的有效理解。

通过“以形助数”或者“以数解形”的方式把数学问题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如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以形助数”。又如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以数解形”。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数形结合教学,让学生逐步学会利用函数图像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1:甲乙两地相距8 000m。韩浩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匀速前往乙地,出发10 min后,赵磊匀速步行从甲地向乙地出发。韩浩到达乙地后休息了一会,按同样的速度返回甲地。如图1所示,是两人离甲地的距离y(m)与赵磊步行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图像。

(1)求两人相遇时赵磊离乙地的距离。

(2)求韩浩从乙地返回甲地的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分析:(1)由点B的实际意义求出韩浩骑车的速度,再根据相遇时x=50即可求得相遇点与乙地的距离。

(2)先求得D点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得CD段的函数解析式。

解:(1)由图像知,韩浩骑车的速度为8 000/(30+10)=200(m/min);

则韩浩返回路途中与赵磊相遇时与乙地的距离为200×(50-35)=3 000(m);

即两人相遇时赵磊离乙地的距离为3 000m。

(2)两人相遇时离甲地的距离为8 000-3 000=5 000(m),

则D(50,5 000),C(35,8 000),

y=kx+b设,根据题意得:

50k+b=5 000

35k+b=8 000

解得{k=-200 b=15 000 y=0时,x=75。

则y=-200x+15 000 (35≤x≤75)。

猜你喜欢

函数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函数教学“三部曲”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