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020-01-15韩金佐
韩金佐
摘 要:自1949年至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中国的发展取得史无前例的进步。突破性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中国在黑暗中寻得光明,经历了64年卧薪尝胆,今天的中国以雄厚的综合国力和先进的理论思想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了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进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这一共赢和谐的倡议。“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是经济贸易的往来,更是推进经济全球化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国 丝绸之路 丝路精神
中图分类号:F5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2(a)-0004-03
Abstract: Since 1949,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a's development has made unprecedented progress. The breakthrough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has enabled China to find its light in the dark. After sixty-four years of hardship, today's China has gradually moved to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stage with its strong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advanced theoretical thinking. In order to make one belt, one road, the general progress of the world,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2013,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roposed the "win-win".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belt, one road" is not only a way of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a; The Silk Road; The spirit of the Silk Road
1 “一帶一路”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
自1949年至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中国的发展取得史无前例的进步。富有创造性和突破性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中国在黑暗中寻得光明,经历了64年的卧薪尝胆,一代又一代坚持不懈的奋斗让中国的经济得到显著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以一个超乎常人想象的速度变强变大。然而华夏民族并非是一个自私的民族,在实现本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也坚持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提出互利共赢的方案。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思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2019年,这个旨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纽带,取得了显著成果,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给世人,让中国方案惠及世界。
1.1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历史上的“丝路”是两套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西汉时期张骞受命出使西域,依靠中国古人的智慧与勤奋开辟出的一条经济贸易通道,被称之为“陆上丝绸之路”。路上丝绸之路起始于长安(陕西西安),途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人们穿越草原与沙漠,商人与僧侣将不同经济与文化互相交流、学者与工匠将知识与技艺普及到世界另一端,文明渐渐地连接在一起。
就在陆路被打通的同时,2000年前航行于惊涛骇浪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也被逐渐开辟出来。“海上丝绸之路”最初是以东南沿海为起点,途中会路过马六甲海峡,再横跨印度洋然后进入红海,达到最终地方,即东非和欧洲。随着海洋贸易的兴起,宁波、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也逐渐发展为中国比较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当马可波罗到达泉州时,被泉州的商业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富足所震撼,马可波罗归国后,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整理成《马可·波罗游记》,书中将古代中国的繁荣与贸易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展现给了世界另一端的欧洲诸国。
1.2 “一带一路”共同繁荣的伟大初衷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一带一路”的倡议的提出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中国与沿途各国的经济贸易合作,更是为经济全球化提出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完善了全球发展模式,还直接促进了局部地区的和平稳定。“一带一路”实为推进经济全球化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另一方面有效地遏制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霸权式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
面对发展这一共同命题,人们期盼开辟出新的空间。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国家,中国必须扛起核心国家需要肩负的责任,中国综合国力的兴衰直接决定了“丝绸之路”的兴废。近代中国在进行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艰难跋涉之时,“丝绸之路”便沉寂在历史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黑暗中摸索道路,终于确定了一条适用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国国力在几十年间实现了快速而稳定的增长;2010年的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多年来中国不间断的发展终于使中国重新具有扛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的实力。时至今日,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依托于中国的充足积累和稳定增强的国力,以丝路精神作为核心思想,为全球发展提出中国式的和谐共赢方案。
2 “一带一路”的包容情怀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今天的世界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国家进行独自发展,世界各国之间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个别国家总是以各种方式各种理由榨取其他国家利益、剥削其他国家国民,甚至将贸易单边保护主义赤裸裸的表现出来,可以破坏经济全球化的规则。而“一带一路”倡议则如山间清泉一般为受剥削的发展中国家送上中国方案,“一带一路”致力于将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资源同沿线各个国家的利益相结合,通过与沿线国家在地理位置、资金流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能源等方面的合作;改善亚欧大陆的贸易、交通、物流条件等其他方式,使得沿线各国中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得到有效提速、经济水平得到稳定发展。
2.1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贡献
“一带一路”本着“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的原则,以一种兼济天下的情怀进行这条道路。和谐发展,携手共赢的理念,不仅赢得了沿线国家的国际友谊,还凭借给沿线国家带来的实际成果赢得了更多国家的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所提提出的“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基础设施骨架,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特别是对于匈塞铁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泰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瓜达尔港、哈利法港、汉班托塔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基础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同时还解决了当地就业和民生问题。中国与柬埔寨合作开发的西哈努克港的经济特区,这样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解决了当地柬埔寨3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举办很多义务培训班,有效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技能和语言水平;中国与苏丹合作开发的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为当地及周边700万人有效地解决了灌溉用水的问题,为当地解决了电力供应问题,使得苏丹1/3的国民从该项目中直接受益。
2019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近1.7万列,国内开行城市62个,境外到达16个国家的53个城市。中国对欧盟进出口增长8.6%,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1.5%,预计2030年,“一带一路”经济框架将会让全球的实际经济收益增长率达到0.7%,一带一路将全球贸易的总成本降低1.1%~2.2%。在一带一路建设体系中,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在交通基础建设项目上会带来7.2%的贸易增加。
2.2 中国的大国担当体现
在国际间的经贸往来之中,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国,能否解决资金保障问题是中国是否具有大国担当的重要体现。中国金融机构为解决资金保障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研究国内外案例、沿线各国国情及国际金融贸易发展趋势,确立了以长期、稳定、可持续、奉献可控为核心的多元化融资体系,中国金融机购在国家的支持下为“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有了《“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的理论支撑后,中国将更多的力量用到开发融资合作中心之中,以丝路基金为基础,以和其他国家联合成立的投资银行为保险,融合了越来越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一直到2019年6月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沿线国家累计实现保额约7 704亿美元,支付赔款约28.7亿美元;对丝路基金实际出资额近100亿美元。
3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扛起大国责任
中华民族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从积贫积弱的旧时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阶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也就意味着必须要承担起大国所要承担的国际责任。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国策,不同于某些国家卑鄙无耻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而是真的兼济天下。因此,中国在扛起大国责任的同时必将受到丑恶资本家的恶意打压,因此中国也采取了必要措施保护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被剥削。
3.1 人民币的国际化
保证“一带一路”经贸的顺利和交易的安全性是“一带一路”信誉体系的重中之重,因此将人民币进行国际化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在“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后,中国通过与沿线国家建立双边本币互换、人民币清算、与沿线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合作文件等方式确立人民币主导的货币体系,直接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支付、投资、交易、储备功能的显出提高,截止于2019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业务范围已经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想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国际货币是前提条件,而人民币是否能成为国际货币直接影响中国能否撼动美元对世界的掌控。但人民币如果成为国际货币,中国的经济将承受来自世界的巨大压力,人民币保值与通货膨胀将成为重要问题。但是中国的大国思想和兼济天下的伟大情怀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人民的团结都是中国迎接挑战的重要依靠。
3.2 科技创兴合作和资源共享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难以追赶发达国家的国力,除了自身积累底蕴或社会制度问题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发达国家将先进科学技术垄断,使得發展中国家处处受阻。许多国家对其他国家进行技术保护政策,为了打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封锁,中国牵头成立“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为科学事业贡献自己力量。中国还先后提出科技伙伴计划和区域技术转移平台,将技术共享,不搞资本主义垄断生产资料的行为,而是真正将生产资料科学技术用于造福人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一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个世界已经连接在一起,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收获幸福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郑雯今.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税收风险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海关学院,2020.
[2] 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5):537-544.
[3] 孙杭林.“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意产业合作[D].云南财经大学,2020.
[4] 储殷,高远.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定位的三个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15(2):90-99.
[5] 马任东.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时空分异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6] 陶庆远.“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税收部门如何更好地服务企业“走出去”[J].商讯,2020(20):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