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研究(1912—1948)

2020-01-15董虹廷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年数水灾旱灾

董虹廷

(渤海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0 引言

中国一直以来被称作“饥荒之国度”,原华洋义赈会秘书马罗来氏曾说“中国几无一年无灾荒之存在。非此省,即彼省,非旱灾,即水灾。”[1]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动荡时期,也是水旱灾害频发时期。据统计,在1912—1949年间,“全国共发生65 次大水灾,受灾面积达5502万公顷,受灾人口3 亿多,死亡人口430 万人”[2]。旱灾的发生同样令人触目惊心。具体到辽宁地区而言,民国时期该地水旱灾害频仍,甚至出现多年罕见大灾,如1930年辽西水灾“一片汪洋长达六七百里,受灾难民不下四五十万”[3]。

学术界对辽宁水旱灾害的研究相对薄弱且集中于灾害的救助和原因分析两方面。灾害的救助方面,张欣悦[4]分析了1930年辽西大水灾和1931年南方水灾的具体概况,并客观评价了张学良在灾区的赈济工作和所起到的作用。刘思宏[5]论述了1912—1931年辽宁自然灾害的具体概况和成因,并介绍了辽宁地区政府和民间两类救助机构的具体情况及在其主导民众参与下共同发起的诸如施粥、放赈、互相援助、查灾备仓等救灾措施。灾害原因分析方面,焦润明[6]从环境史的角度分析了1930年辽西大水灾,认为辽西森林的破坏、军阀混战、日本对资源的掠夺等因素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之河道堤坝疏于管理修建,这些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辽西水灾强大的破坏力。“对于遭遇灾害的社会或社区而言,其内在的时间过程和空间分布更为重要。”[7]然而目前暂无学者对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鉴于此,本文将对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

此次关于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的各项统计主要通过搜集《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辽宁卷》[8]、《辽宁省志 水利志》[9]、《辽宁省旱涝史记》[10]、《奉天通志》[11]、《辽河志 第1 卷》[12]、《阜新市志》[13]、《朝阳水利大事记》[14]、《盛京时报》[15]、《1912—1913年间东北灾荒的社会应对研究》[16]、《中国东北近代灾荒及救助研究》[17]中所载史实,进行系统整理而成。以下所有统计都只具有参考价值,只反映当时灾害的大概情况。

1 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的年际分布与波及范围

民国时期全国水旱灾害发生都非常频繁,辽宁地区更是如此,为了清楚地了解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以及灾害的规模,现对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发生的年份和被灾县数进行统计。此次统计中,若该年有灾害发生则统计相应灾害的被灾县数,若无灾害发生,则在此年份的相应灾害被灾县数下计为“0”;关于被灾县数的统计,主要统计现在辽宁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县,若某些年份无法明确计算出被灾县数,则以当时史料记载的数目为准。

表1 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年份及被灾县数统计Tab.1 Statistics of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 years and number of disaster-affected counties in Liaoning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由表1 可知,在民国37年的时间中,除1933年外,其余36年都有水旱灾,灾害年份占据了整个民国的97%,甚至有30年水旱两灾并发。其中,辽宁水灾年数有35年,约占民国总年数的94.6%,平均约1.06年就有一个水灾年;旱灾年数有30年,约占民国总年数的81%,平均每1.23年就有一个旱灾年。据统计,清朝总共268年,辽宁水灾年数有98年,约占清朝总年数的37%,平均约2.73年有一个水灾年;旱灾年数有35年,约占清朝总年数的13%,平均约7.66年有一个旱灾年。对比可知,民国时期辽宁发生水旱灾害的频率远远大于清朝时期,水旱灾害频发。从水旱两灾的发生年份比较,民国时期辽宁水灾发生频率明显多于旱灾,兼具频繁性和普遍性,受水灾影响较大。

灾害波及范围方面,民国时期辽宁水灾相较旱灾,波及地域更为广泛。其中水灾被灾县数在20 及以上数量的全省性水灾年有1914年、1915年、1917年、1923年、1929年、1930年、1934年和1946年等8 个年份,约占民国时期辽宁水灾年的22.9%。被灾县数在10 及以上数量的大水灾年有1912、1914、1915、1916、1917、1918、1921、1922、1923、1924、1926、1929、1930、1931、1934、1935、1937、1946、1947年等19 个年份,约占民国时期辽宁水灾年的54.3%,平均约两年就发生一次大水灾。而且还出现了1914、1915、1916、1917、1918 连续5年的大水灾,还有1921、1922、1923、1924 的连续4年大水灾,1929、1930、1931 连续3年大水灾以及1934、1935 和1946、1947 两个连续2年的大水灾。民国时期辽宁的旱灾波及区域一般在5 县及以下的年份共13年,约占30个旱灾年的43.3%,被灾县数在10 及以上数量的年份有1913、1914、1917、1919、1920、1924、1926、1939、1940、1943 和1944 共11年,约占整个民国时期辽宁旱灾年的36.7%,被灾县数在20 及以上数量的年份只有1917 和1926年。对比可知,民国时期辽宁水灾较旱灾更具广泛性,波及范围较大,涉及地域广泛。旱灾一般是局部性的,被灾区域往往涉及数县,与水灾相比波及范围较小。

2 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的季节、月份分布

影响水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多少与季节和月份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分析水旱灾害发生的季节、月份分布有助于在时间上更好地把握水旱灾害发生的时间规律。以下是对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的季节、月份分布的统计表,在此次统计中若史料中明确说明发生月份,则在相应的月份下记录,若只说明季节,则在季节对应的月份下各记一次,若没说明发生时间,则另外备注。

表2 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的季节、月份分布Tab.2 Seasonal and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in Liaoning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由表2 可知,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季节、月份分布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水旱灾害季节、月份分布非常不均衡。在季节分布方面,水灾明显以夏季为主,占民国时期辽宁全部水灾总数的73.1%;其次是秋季,约占16.1%,春季和冬季发生水灾的次数最少,其中冬季受水灾影响最小。旱灾则多分布在夏、春两季,各占47.1%和43.5%,秋、冬两季旱灾最少。具体到灾害发生的月份,水灾多发于7月,其次为8月。旱灾由于史料记载的局限,大多以季节表述,鲜少具体说明月份,因此无法准确统计旱灾多发月。

从水旱灾害发生的季节、月份看,水灾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辽宁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辽宁夏季降水频繁且集中,“6-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18]与民国时期辽宁夏季水灾在全部水灾总数中的占比基本符合。辽宁的主汛期集中在7-8月,与水灾多发月完全吻合。秋季雨带向南撤退,雨量减少,水灾发生频率开始降低,但降水量也多于春、冬两季,故水灾发生次数也居其之上。春季雨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3%~17%,水灾发生率低,该季少有的水灾也多因春季回暖,积雪积冰消融导致,如丹东1928年3月“冬雪多,近日天暖,冰雪融化,街巷水深3 尺,淹170 户。”[8]35冬季气候干燥,降水量为全年最小,且温度很低,河流处于封冻状态,发生水灾几率降为全年最低值。

旱灾的发生除了受降水量的影响外还受蒸发量等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辽宁旱灾主要分布在春夏两季,一是因为辽宁春季少雨多风,且回暖较快,蒸发大,易造成旱灾;二是因为夏季气温和蒸发量均为全年最高值,且正值植物生长旺盛期,对水分的需求极大,若遇少雨年份,极易导致水量满足不了植物生长需求而造成旱灾,如1916年夏季缺雨,导致各地旱灾严重,奉天“天气炎热又兼多日不雨,所有庄稼枯槁异常”[19],海城“现值伏暑天气炎蒸,而日久无雨,田苗干旱”。[20]

第二,民国时期辽宁的旱灾相较水灾而言,持续时间长,具有连续性。根据史料记载,水灾发生时间往往具体到月份甚至某一天,各地水灾持续时间大部分都在一个月内,这主要受汛期和降水时长的影响。辽宁的主汛期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之间,虽各地汛期有所差异,但汛期时长都在一个月之内,受此影响各地水灾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而旱灾发生时间的记载则多为季节描述且持续时间长,如“阜新春旱,自夏循秋亢旱,秋收欠有十之二、三”[13]249。30 个旱灾年中,史料明确记载“春夏旱”的有14 次、“春旱”的有13次,“夏旱”“入夏以来旱”的有11 次,甚至还有3次“从春到秋旱”。由此可知,民国时期辽宁旱灾具有连续性,经常出现两季连旱现象,有的年份甚至达到三季连旱。

3 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的区域分布

水旱灾害的发生与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不同地域因地形、水系、距海远近等因素,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探讨水旱灾害发生的空间分布时,有必要将辽宁分为不同区域进行分析研究。现今辽宁分为辽东、辽西、辽南、辽北、辽中5 个区域,按照辽宁现今的行政区划和区域划分对水旱灾害进行统计分析,见表3。统计以地级市为基本统计单位,若同一时期(季节)该市所辖县或区因同一原因发生水旱灾害,则在该市相应的灾害类型下记一次(被灾县或区数量大于1 不重复记录,仍记为一次),若发生时期不同或灾害原因不同,则再记一次。

表3 民国时期辽宁各区域水旱灾害次数统计Tab.3 Statistics on the number of floods and droughts in various regions of Liaoning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从表3 可知,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呈现区域上的不平衡。辽中地区水旱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共发生水旱灾害129 次,辽西地区次之,为119 次。相对而言,辽北是遭受水旱灾害危害程度较轻的地区。在水灾发生频率方面,辽中地区水灾发生最频繁,共发生水灾88 次,远远多于其它地区,占民国时期水灾总次数的32.1%,是遭受水灾危害程度最重的区域。其次依次为辽东、辽西、辽南、辽北。在旱灾发生频率方面,辽西地区旱灾发生最频繁,共发生旱灾60 次,约占民国时期旱灾总次数的36.6%,是典型的旱灾多发区。其次为辽中地区,发生旱灾41 次,约占旱灾总次数的25%,受旱灾影响最小的区域为辽北地区,共发生旱灾15 次,约占旱灾总次数的9.1%。

各地域内,不同的城市因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遭受的水旱灾害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辽东地区的丹东市是遭受水旱灾害最频繁的地区,该地发生的水灾更是整个辽宁之最,次数多达38 次,甚至多于整个辽南、辽北地区的水灾次数,占辽东地区水灾次数的59.3%。受水灾影响最小的城市是身处辽东地区的鞍山市,总共发生5 次水灾,但因其只有岫岩一县,故参考数据不具说明性。除此之外,辽西地区的葫芦岛市、辽中地区的盘锦市及辽北地区沈阳市也是发生水灾较少地区,均为12 次。辽西地区的朝阳市是辽宁遭受旱灾最频繁的地区,共发生旱灾21 次,次数远超其它城市,约占辽西地区旱灾的35%,占整个辽宁旱灾的12.8%左右。辽东地区的本溪市、辽中地区的鞍山市和辽北地区的沈阳市遭受旱灾次数最少,共发生旱灾5 次,约占民国时期辽宁旱灾总次数的3%。

按照自然地理因素,辽宁地区的降水量一般由东到西递减,水灾的发生频率应该是从东到西逐渐减少,旱灾的发生频率反之。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及数据统计显示,辽中地区水灾却为辽宁最多,辽西次之。究其原因,除降水外,地形、水系特征、植被覆盖等也是影响水灾发生不可忽视的因素。据资料显示,辽中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比降小,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河水含沙量多,而且水系繁多,支流丛生,且大多呈幅合状,在降水量集中的季节,较辽东地区更容易出现行洪不畅,河流决口漫溢等现象,尤其是在河流沿岸的城市,如新民和辽阳等地,35 个水灾年中,史料明确记载新民因辽河、柳河、饶阳河等河涨水或决口造成水灾的年份有21年,辽阳因太子河、浑河等河流涨水或决口导致水灾的年份有18年。[9]因此,辽中地区更易发生水灾,这也就导致了辽中地区水灾较辽东地区更为频繁。辽西地区水灾多发同样也是因为该地分布着大小凌河等河流,且由于植被遭到破坏、覆盖率低,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在雨水集中时期易发生河流涨水、决口等情况引起水灾。

4 结论

根据以上对水旱灾害年际分布与波及范围、季节和月份分布以及区域分布的统计,可以总结出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的几个特点。

(1)在灾害的发生频率方面,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具有频繁性。民国37年的时间,有36年都是水旱灾年,平均约1.03年就有一个水旱灾害年。水灾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旱灾,与旱灾相比更具有普遍性。

(2)在灾害的季节和月份分布方面,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分布时间具有不平衡性。水旱灾害主要集中于春夏季节。水灾多发于夏季,且以7月份为最,旱灾则多发于春季。

(3)在灾害的持续时间方面,旱灾与水灾相比更具有连续性。水灾的持续时间大都不超过一个月,而旱灾经常出现一个季度持续干旱或者两季连旱,更有甚者,有的年份还出现三季连旱。

(4)在灾害的波及范围方面,民国时期辽宁水灾的波及地域较旱灾更具广泛性。水灾的被灾县数普遍比旱灾多,被灾县数在10 县及以上的年份占水灾总年数的一半以上,远远多于旱灾的相应占比。

(5)在灾害的发生区域方面,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水旱灾害地区分布不平衡,水灾多发于辽中地区,旱灾则多发于辽西地区。具体到城市,丹东市水灾发生次数居辽宁之最,朝阳市则是旱灾高发地。

以上统计结果可能受文献记载与资料收集的不完整所影响,但基本反映当时水旱灾害的概况。总体来说,民国时期辽宁水旱灾害发生十分频繁,季节性,区域性明显,旱灾持续性强,水灾波及范围更广。

猜你喜欢

年数水灾旱灾
我国人口在校模式高质量发展研究
必备!欧洲居民水灾应对指南
稻秸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小麦出苗和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板栗“旱灾”后生产管理技术
疫情、水灾期间效益不减反增,这家动保企业到底如何做到的?
遇到突如其来的水灾该怎么办
明代江西地区旱灾发生频次分析
黑龙江省旱灾等级划分及旱情分布研究
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的比较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