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林业院校打造优势特色林学学科体系的思考
——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
2020-01-15陆燕元
陆燕元 王 芳 潘 立
(1.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昆明 650224;2.西南林业大学会计学院,昆明 650224)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在第八章第二节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要求,吹响了我国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号角,预示着包括林业院校在内的高等教育系统将从粗放式、规模化发展模式转变为精细化、重质量的发展模式[1]。优势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创新发展路径的手段,是培育高水平人才的摇篮[2]。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依托行业办学的高等林业院校形成了以林学及相关学科为主导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推进林学学科的进一步优势化和特色化是高等林业院校加快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3-4],以林学为核心专业的西南林业大学更是如此。受林业行业内生的弱质性等行业特征以及林业产业的经济价值远逊于其生态价值的现实利益格局的影响,高等林业院校可资利用的办学资源极为有限,从而导致办学资源与学校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此,高等林业院校尤其需要充分运用有限的办学资源去打造具有一定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优势特色学科,并以此提升高等林业院校的品牌价值和整体办学水平。
一、高等林业院校优势特色林学学科的建设情况
(一)高等林业院校林学学科的总体建设情况
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林业类大学10所,包括公办大学8所、独立学院2所。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高等林业院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可划分为3个梯队层次:第一梯队是进入世界一流大学(B类)建设行列的林业类高校,目前只有1所,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二梯队是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的林业类高校,目前有3所,其中北京林业大学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有风景园林学和林学,东北林业大学有林业工程和林学,南京林业大学有林业工程;第三梯队则是原林业部直属的、现为省部共建的西南林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及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等权威排行榜中排名靠前的福建农林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这4所地方高等林业院校在争取进入下一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二)西南林业大学林学学科的建设情况
西南林业大学作为高等林业院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第三梯队,在林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同质化”现象遏制特色林学学科的建设能力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冲击下,部分地方高等林业院校为求生存和发展,除了扩张校园基建规模之外,还大规模增设了非林学学科专业。各高等林业院校争相建设多科性或综合性大学,在院系设置方面,转而追求覆盖“理、工、农、医、商”等多学科专业的学院设置模式,全面弱化甚至摒弃行业高校特色;在办学投入方面,亦逐渐演变为对“盈利”水平较高学科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对包括林学在内的诸多“盈利”水平较低学科的建设则降低投入强度。这虽然有利于通过扩张规模提高本专科教学的规模效益,从而增强地方高等林业院校的办学实力;但是,也导致了学科专业建设的“摊子”铺得过大,从而“摊薄”了办学质量,特别是“摊薄”了林学学科的建设能力,使高等林业院校的学科建设存在“肥大而非强大”的现象。而同质化的发展战略以及“肥大式”的学科专业建设都将严重压缩高等林业院校特色发展的空间。
2.“科研定力弱”遏制优势林学学科的建设能力
首先,受行业、地域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方高等林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偏于守成、重于维稳,学术氛围存在自由度不够、学术治理架构的规制性不强、科研人才的生成和培育环境较差等问题。同时,受办学经费的限制,地方高等林业院校缺乏搭建良好科研平台的条件,所以难以对高层次人才形成足够的吸引力。由此衍生出的科研领军人物缺位、科研成果稀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等林业院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后进梯队进军高水平大学行列的能力。
其次,地方高等林业院校因缺乏足够的横向课题的支撑而形成以纵向课题为“指挥棒”的科研导向,所以科研方向多围绕政府部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领域展开。这固然有助于提高地方高等林业院校科研成果的实用化水平,但也导致了科研功利化倾向,导致地方高等林业院校科研人员采取以践行短期利益为目标的逐利化行为,进而弱化了地方高等林业院校科研人员对学科前沿的探索意愿和对重大基础理论的开拓意愿。急功近利的科研导向不仅使地方高等林业院校的科研管理思路缺乏“科研定力”,而且使“拔苗助长”式科研氛围形成市场;特别是还助长了“外来和尚会念经”式人才观,驱使地方高等林业院校偏重于从校外引进高端人才,而忽视培育校内人才;偏好于高成本吸引带成果的“空降”人才,而忽视通过低成本优化科研氛围促成更多“本土化”科研成果的产出。这都势必会使作为高等林业院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第三梯队的地方高等林业院校与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队伍的目标渐行渐远。
二、高等林业院校建构优势特色林学学科体系的策略
(一)积极创新,优化资源配置
1.基于绩效考评结果确定林学学科资源配置的流向
(1)围绕核心目标构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绩效考评体系
毋庸置疑,高等林业院校首先要瞄准“双一流”建设目标制定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绩效考评体系。对林学特色学科而言,其“优势度”核心评价指标的确定要以能否拉近与“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距离为准则。同时,优势特色学科绩效考评不仅要兼容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且要适度考虑校情适应性问题。因此,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绩效考评指标的设置应依托既有办学资源并适度超前,从而使以绩效为导向决定林学学科资源配置方向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并籍此增强高等林业院校通过学科建设服务社会、支持创新的能力,确保学校的科研绩效评价成果与发展战略目标相契合。
(2)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绩效考评分类指标体系的建设
高等林业院校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绩效考评还应推进分类指标体系的建设,通过划分绩效考评基础指标与优势指标,实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分类管理,即推动校级管理权限下放、管理重心下移,明确校、院两级管理机构的职责边界,优化校、院两级管理模式。
所谓基础指标,是指评估学校办学能力的指标,可选用“高职称教师开课率”“学位论文查重率”“毕业生就业率”“科研经费到账额”等作为衡量指标。
所谓优势指标,其直接对接“双一流”建设战略,是指评估学科建设是否达到“双一流”建设细化目标的指标。对林学特色学科建设而言,优势指标是用于专门考核林学学科关联学院的,可选用“各类特聘专家新增数”“国家级科研项目新增数”“权威期刊影响因子累积数”等作为衡量指标。此外,对基于优势指标的绩效考评结果,采取“只奖不惩”原则,从而使优势学科所在院系拥有更多的自主办学权,使相关教师结合自身特质进行个性发展得到激励。
2.强化学科带头人对林学学科资源配置的决策权
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要避免短视而为,要敢于突破短期绩效评估指标的局限,推动学科战略性、超前性地发展。由于学科带头人对林学学科发展战略的考量具有异于常人的前瞻能力,对林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持久稳定的兴趣,对林学前沿理论具有独特的敏感性,所以应赋予学科带头人一定比例的办学资源分配权,由其决定资源分配内容[5-6]。因此,高等林业院校应采取以下措施强化学科带头人对林学学科资源配置的决策权
(1)分类设置学科带头人
根据学科带头人所承担工作的中心内容,可以将林学学科带头人划分为教学带头人与科研带头人两类。基于此,林学学科建设资源亦可按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进行分类,并分别交付承担相应工作的学科带头人进行更具针对性和特色化的分配,从而在操作层面根除因制度设计缺陷导致的林学学科科研创新能力退化和特色化学科建设“褪色”等问题的滋生蔓延。
(2)拓展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的内涵和外延
学科带头人可利用其所掌握的校外资源,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方面发挥优势,从而补齐学科建设要素的“短板”,提升林学学科校际间协同创新的能力;同时,凭借自身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和知名度吸引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科技中介等多元主体参与林学学科协同建设,通过整合技术与市场、知识与资源等建设要素获取更强的协同效应和系统的产出能力。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实施学科带头人负责制,是针对学术制度行政化所带来的高校科层制度僵化问题的破局之策。因此,高等林业院校应进一步拓展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的内涵和外延。首先,高校可以通过与学科带头人签订协议的方式明确林学学科带头人的权责,从而赋予其相应的学科资源决策权并划定其行动边界。其次,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在学科内部的运作可以采取网络型组织架构来搭建实体组织。
(二)以实用为导向,打造特色科研平台
1.分类实施“社会支持型”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模式
作为省部共建的地方高等林业院校,西南林业大学近年来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林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发展方面的投入缺口却日渐扩大。为此,作为高等林业院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第三梯队,西南林业大学有必要坚定开放式办学理念,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林学办学模式的变革,加快构建“社会支持型”林学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新机制[7,8]。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在将办学资源分为存量资源和新增资源两类的基础上,分类实施“社会支持型”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模式。
首先,对存量办学资源,即学校既有的研究院所、教研室等教学和科研资源,仍可沿袭传统的运作模式;同时,通过采取股份制、合伙制等规范模式,以及通过采取成果按投资比例分成等方式,与社会团体合作开展科研平台共建和教学资源共享,推动存量办学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结合。
其次,高校要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的新模式,大力引进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创办新研究所和成立新学院,增厚学校的办学资源。对新增办学资源——新设学院和研究所,可实施理事会制度,通过吸收企事业等投资方进入理事会,实现科研供给方与科研成果需求方之间的有机对接;通过强化理事会在办学和科研决策等方面的权威性和决策权,确保新增办学资源在全新的运行机制下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2.强化林学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目前,西南林业大学的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纵向科研项目,对学科和科研人员工作绩效的评估主要采用科研项目的级别(国家级或省部级)、学术论文刊用期刊的等级、专利申请数量等指标进行衡量。对应用性特点较强的林学学科而言,这不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科研管理机构需针对林学学科的科研特点,完善和优化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从重视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数量转为重视社会应用,注重以科研成果转化实效衡量科研人员的工作绩效。
但是,考虑到术业有专攻,高校科研人员长于科学研究而短于成果应用,所以建议高校不要将科研成果转化实效作为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硬性内容,而是要通过创新途径强化林学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例如,应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专利代理公司等科研服务中介机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打造利益共同体,籍由第三方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三)勇于创新,不断完善优势特色人才团队培养机制
体制化有利于常规事项的规范化运作。高校的科研管理固然需要在体制下规范运作,但科研活动本身则需以突破常规为手段来实现自身价值,作为科研活动载体的科研人员的管理以及科研团队的建设亦不例外[4]。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应不断完善学科团队建设机制,在制度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如建立和实施柔性职称制度等。特别是对西南林业大学这样的地方性高等林业院校而言,要落实“赶超战略”,尤应在林学学科优势特色人才团队建设中破除体制束缚,采取一些超常举措。
首先,在林学学科优势特色人才团队建设过程中,要建立柔性职称制度——以服务林学学科的科研为导向,实施科研人员职称的动态授予与管理,通过建立职称可上可下的运行机制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林学学科申报各类课题的能力。
其次,为了盘活高等林业院校有限的高级职称资源,有必要围绕“实干”“骨干”的标准创新地实施柔性职称制度。目前,高校存在低职称科研人员科研动力强劲但因没有指标职称上不去的矛盾、高职称科研人员科研动力不足但没退休职称指标就空不出来的矛盾。职称资源的稀缺性又导致高等林业院校申报国家级别科研项目的资质数量受限。因此,高等林业院校可以尝试拿出一定比例的正高、副高职称指标作为机动名额,突破传统的职称评定标准,以“实干”“骨干”为标准,将一部分机动的高级职称指标授予已有前期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从而使更多的科研人才符合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对申报人职称的严格要求,进而支持和激励更多的科研人才申报科研课题。
最后,在实施柔性职称制度的同时,要加强职称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一是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以及职称晋升和退出机制。二是要对破格获得职称的科研人员提出相应的科研任务要求以及任务完成时限,并将科研任务与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挂钩;同时,建立因未按时完成规定任务而失去相应职称资格的机制。这将有利于高等林业院校利用有限的职称资源更为广泛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具有学术能力的人才与职称资源的匹配度,从而强化林学学科优势特色人才团队的建设,提升林学学科的优势度。
三、高等林业院校建构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支撑体系的思路
(一)建设多元化人才体系
师资队伍是高等林业院校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主流教师队伍的学术修养和科研实力是决定学科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力量。因此,高等林业院校应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构建多元化人才体系。
1.实施“借脑”战略,迅速提升学科的学术实力
一是依托国家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平台打造高等林业院校个性化的人才引进政策。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依托中组部实施的“千人计划”,中组部与人社部共同实施的“万人计划”,教育部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教学名师”项目,科技部实施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教育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等,以修订《人才引进办法》为抓手,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完善人才招聘制度,从而引进林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端、杰出人才,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林学学科乃至西南林业大学的整体学术实力。
二是采取柔性人才引进政策,深入挖掘教育部“春晖计划”政策潜力,为海外优秀林学人才争取教育部资助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专项经费;并在人事处、财务处、组织部等部门设立“绿色通道”,为其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保障。
三是吃透各项优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主管部门简化外部人才引进流程,取消人才引进过程中的冗余前置程序;同时,在全面、深入了解引进人才在生活和科研方面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量身定制个性化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从而在外引人才最为关注的住房、薪酬、科研资源等方面提供符合其预期且物有所值的条件,开创人才个体发展与高校发展双赢的局面。
2.实施“培智”战略,提升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充分用好教育部“西部地区人才培养项目”和“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等平台政策,争取国家资金补足高等林业院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所需资金的缺口。
二是建立林学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对标”机制。以原林业部直属6所高等林业院校林学学科师资队伍结构为标杆确定“一流林学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并基于此构建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指标体系,推动林学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充分利用“借脑”战略带来的科研溢出效应,加快推进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人才的提级改造工程。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一方面,要遵循学术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重视和加强本校林学人才的培育;以优化林学学术研究氛围为主导,营造有利于中青年科研工作者脱颖而出和专任教师成长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掺沙子”策略,在将外引人才的工作绩效与科研团队建设挂钩的同时,敦促外引人才与本校人才共同建立跨地域、跨学科的创新团队,从而为本校人才提供偷师学技的平台和机会,使本校人才通过团队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宽眼界、迅速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二)建设集聚化资金体系
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林学学科建设模式的变革,学科建设资金筹募模式的多元化与创新,等等,都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的积极参与以及与高校的协力合作[9-10]。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林学学科建设资金筹募模式的创新可以从2个层面展开。一是强化内生性筹资能力。首先要加大与主管部门的沟通力度,从传统的资金渠道获取更多的支持;其次要遵循有序推进的原则,合理提高林学专业的学费标准,进一步健全办学成本社会化分担机制。二是扩大外生性筹资规模。要创新外生性筹资思路,在严控债务性融资规模的同时,大力拓宽筹资渠道,扩大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力度,积极吸收社会捐赠的各类办学经费,培育权益性融资规模,从而构建由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的长效的集聚化资金体系。
(三)建设创新型学科组织体系
1.打造“林学特区”,突破“科层组织”的约束
学术活动行政化、学者身份官僚化是制约高等林业院校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的组织障碍。为此,高等林业院校有必要以学术型校院领导为首,围绕林学学科的核心特色,着力打造“林学特区”,推进林学学科管理组织扁平化建设,为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提供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业务关联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根据校情全面统筹校内场地、经费、人事等资源,以支撑优势特色林学学科的建设。
二是由林学院成立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实施小组,主要负责整合学院内的资源,打造若干重点实验室、骨干教研室,形成支撑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矩阵化组织;同时,协调学院内外资源的配置。
三是成立林学学科优势特色人才培养小组,通过柔性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派遣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出国交流学习等方式,构建知识体系完整、知识结构优化的多元化人才队伍,从而使林学学科能够广泛地吸纳国外的林学前沿理论和技术,促进国内外林学学科理论和科研的交融。
四是成立林学学科前沿理论和技术探险小组,其职责主要包括:突破传统的科层组织对创新力的压制,重视挖掘和培育组织内具有异质性思维的人才;克服对学术权威盲目追随的固有思维惯性,支持在同行评审中评议结论具有较大分歧的课题得以立项;克服科研中的功利化短视行为,支持科研人员在林学基础性理论研究领域和全新林业技术领域的漫长探索。
“林学特区”的建设有利于破除既有科层组织(bureaucracy)下科研管理者的权力傲慢,推动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使林学学科的科研管理向国际上先进的学术管理模式靠拢;有利于加大人、财、物等资源投入林学学科建设的力度,从而实现以超常思维、跨越发展的思路重构林学学科建设范式。
2.加强林学学科治理组织结构的建设
与“林学特区”建设相配套,高等林业院校应依托林学院进一步完善林学学科治理组织结构,提高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有序性和高效性。林学学科治理组织结构可按照职能分工设计为3个维度。
一是行政治理组织结构。林学院是承担林学学科治理的核心单位,由其及其下设的与林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相关联的系、所乃至教研室等3层级机构构成金字塔式的行政治理架构。
二是功能组织结构。林学院内设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由相应的科研带头人、教学带头人负责各委员会的运作;同时,各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应秉持开放原则,除包括本院的科研及教学骨干之外,还应聘请校内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及校外同行专家等,以确保林学学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三是学术自治组织结构。林学院应鼓励科研及教学骨干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业务发展方向建立动态的学术自治组织,并以课题或学术带头人的科研方向为导向遴选学术自治组织成员,从而培育林学科研事业的开放式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林学学科是高等林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建设好林学学科以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是高等林业院校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作为地方性高等林业院校,西南林业大学依托西南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坚持服务国家、区域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以“新林科”行动计划为指导,在遴选办学基础好、特色鲜明的主干专业群作为一流专业进行重点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生态学等4个特色优势学科。特别是在林学学科建设中,从明确学科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培育优势特色人才等方面着手,对建构优势特色林学学科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从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资金筹集、创新型学科组织体系建设等3个方面,为优势特色林学学科建设打造了支撑体系,从而逐步提高了林学学科的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