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思变:高等农林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2020-01-15鲁银梭张国庆
鲁银梭 张国庆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
1998年,管理学学科从经济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工商管理专业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2018年高考招生计划的相关数据显示,共有579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浙江农林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设立于2001年,现为校级重点专业。该专业自建立以来,大力探索“市场导向、校企合作、以赛促学”的专业发展模式,通过采取企业家进课堂、课赛融合、开展科研创新训练、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组织跨专业综合实训、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5年来,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50余项,主持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达到95%以上,其中高层次就业的比例稳中有升。
虽然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当前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在宏观层面,我国高等教育正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迅速转变,从同构化向多样化转变,从国内竞争向参与国际竞争转变[1]。在微观层面,一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趋于差异化,不同行业以及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不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差异化明显;二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趋于细化,随着专业门类细化,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相继从工商管理专业中分离出去,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细分;三是教育信息化不仅推动学习环境的重塑,而且使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更为迫切。
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的优势和特色,将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成为“人有我优”的特色专业,不断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情况
近年来,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和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不断强化,以及专业预警退出机制的初步建立,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内外双重压力之下积极思变,寻求突破,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了特色专业的建设。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兼顾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重视复合型特色课程和课程群的建设,通过共建共享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四是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力量,建设复合、多元的师资队伍。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2016年,在对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其他高等院校等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立足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经过内部的深度研讨,确定了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先进制造业、绿色农林业、现代服务业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同时,工商管理专业特别明确提出人才培养要坚持立足浙江省的产业转型升级,要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及其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强劲需求,要与杭州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的规划相匹配。该培养目标的确定既符合《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强国战略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又契合了浙江农林大学作为地方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区域定位——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且也充分结合了农林院校的特色,并紧密依托学校自身在企业管理学科方面的优势。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1.课程体系建设
“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方向。其中,“平台”课程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而“模块”课程则实现了人才的个性化培养[2]。因此,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时,构建了覆盖课内教育(包括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跨专业教育)和课外教育(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课程体系。特别是除了设置共性的通识课程、基础必修课程、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之外,还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和运营管理2个专业方向的选修课模块,以及涉农模块、创业模块、营销模块、资本运作模块等专业拓展选修课模块,规定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0%。此外,针对跨专业教育设置了跨专业大类或跨学院的个性化选修课程,课程菜单由学校统一提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自主选择要修读的课程。模块化课程和跨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更大空间和更多机会,有利于实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基于2016年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主线,构建了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训、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类型实践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并规定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总学分的20%。其中,在大学本科第1学期开设的专业导论课,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开展的企业参观见习,以及邀请企业家和高管举办的专题讲座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针对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组织的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研究、运营管理等课程实训,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消化吸收;此外,第5学期的企业经营模拟实训、第6学期的工商管理综合实习、第7学期的经济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训、第8学期的毕业实习等,虽然有的是在实验室进行的模拟实训,有的是进入企业开展的校外实践,但均为综合实习实训,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构建课内外、校内外、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的立体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专业认知和技能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的逐步提高。
(三)开展教学改革
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不断加强对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力度,推进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通识核心课、微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慕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即SPOC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全英文课程等多类型课程及其标准化的建设。在此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的绝大多数课程均已完成了标准化建设,“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等在线开放课程在“学堂在线”、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等上线运行,同时其他类型课程的建设也正有序推进中。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资源,而且推动了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工商管理专业通过采取企业家进课堂、课赛融合、开展科研创新训练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工商管理专业通过积极邀请校外名师开设教学改革专题讲座,推动体验式教学的改革、智慧教学工具的引入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同时,引导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把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为改进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任课教师能够真正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其次,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加强课赛融合,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和科研活动对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学科竞赛是围绕学生所学专业领域展开的虽超出课本范围但有助于学生实践专业知识和锻炼心智的一种特殊竞技考试[3]。因此,工商管理专业鼓励专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如浙江省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竞赛、浙江省大学生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竞赛,各级各类“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新苗”人才计划、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等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等。
(四)建设复合的师资队伍
特色专业的建设离不开师资队伍的支撑。因此,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积极整合多方资源,逐渐构建起职称和学历结构优化、梯度合理、实力雄厚的复合师资队伍。当前,工商管理专业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超过了75%;有11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超过了50%;有8人具有行业实际工作经历,分别在机械制造、林业、房地产等领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有7人具有国外学习经历,包括在国外高校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和在国外访学进修的教师4人。此外,现任教师中有浙江省“千人计划”人才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1人,有2名教师在省级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近3年来,专业教师还承担了1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以及来自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国际化视野的拓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工商管理专业还加强了对校外教学资源的整合。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先后聘请了杭州药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精工控股副董事长、加拿大多伦多道明银行汽车金融运营部总监等担任兼职教授,为学生讲授“销售管理”“商务谈判”“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同时,还邀请了联誉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恒星高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普天乐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可口可乐营销主管、可靠护理用品股份公司董事长、成龙集团常务副总裁、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企业高管为学生开设了主题讲座。
二、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
浙江农林大学在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随着专业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尚未真正形成
参观见习、顶岗实习是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和工作岗位的必要途径。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一直积极与企业、行业协会加强联系,建立可供学生参观、实习、调研的实践基地。目前挂牌的实践基地有杭州可靠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兴发电缆有限公司、杭州普天乐电缆有限公司、杭州恒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虹越·园艺家”大学生实训基地等。另外,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还与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高级经理人”培养(虹越花卉班),目前已运作了4期。
虽然国家鼓励和支持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但是工商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仍面临着区域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有限、企业主动参与的意愿不强、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以校企合作项目的运作情况为例,受制于松散的校企合作关系以及企业接纳实习学生数量和方式的局限性,校外实践基地大多停留在以提供参观、调研为主的较浅层次的合作层面,能够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平台的校外实践基地的比例相对较少。由于校企联系不够紧密,校企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所以多数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未得到有效挖掘,学生难以真正进入实习单位开展实践实习。
(二)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加大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力度,投入300余万元建设跨专业的综合实训平台,并不断改善实验室硬件配置、增建实践教学基地,以及进一步提高了实训课程所占比例等。
实践教学满意度反映的是学生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感知[4]。浙江农林大学通过麦克斯调查获得的数据以及对在校生进行调研的结果都显示,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仍有待提高。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相较理论教学而言,部分实践教学缺乏精心设计、内容安排随意、考核宽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②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有待加强,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已构建的立体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总体实力较强,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比例高,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和行业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也较高。但是,随着本科教育对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工商管理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师资队伍建设仍面临着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虽然部分教师具有行业实际工作经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实际工作的内容、要求和外部环境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以往的行业实际工作经验有可能已不适用于行业和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实践教学与现实缺乏与时俱进的融合。其次,一些专业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薪酬管理”等课程,与具体工作岗位的关系密切,但是多数任课教师对相关职能管理的实际运作并不完全了解,从而制约了课程讲授的鲜活度和深入性。
三、对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深入思考
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5]。李俊龙等(2008)指出[5],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特色专业建设理念、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精品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和专业教学管理等。孔繁敏等(2010)指出[6],人才培养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2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涉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2个要素,“如何培养人”涉及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培养途径、保障措施等要素。
基于此,笔者根据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对特色工商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建设思路。
(一)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浙江农林大学2016版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综合考虑和审慎思考,并得到专家的论证,所确定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总体准确、目标合理。笔者认为,未来可在以下2个方面对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再作补充考量,以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1.重视“行业+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由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常需要与某些具体行业相结合,所以行业素质已成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需具备的素质之一[7]。为了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其对行业和相应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可考虑开展管理知识传授与行业知识传授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本科专业在“行业+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已有尝试。例如,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主要面向民航业,通过“行业+管理”模式为国航、厦航、南航等大型航空公司培养相关人才;某医药院校通过“行业+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使所培养的高级医药工商管理人才具备了较强的对医药企事业单位进行分析、策划和管理的能力;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注重突出电力行业特色,开设了近10门与电力相关的课程。因此,浙江农林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亦可结合农林特色,挖掘现代农林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或结合区域产业规划,挖掘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并据此增设相关课程和增加行业实际案例,以实现“行业+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重视“科技+商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随着商业、技术、人文的深度融合,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更新、更高的要求。今后,企业将会越来越青睐既懂技术知识又了解商业模式、既精通行业趋势又深谙管理之道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国的一些高校在“科技+商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商学院提出“商业与科技(B+T)”跨学科融合培养理念,积极开展链接商业与科技的知行合一复合型人才培养;电子科技大学开展的“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等等。由此可见,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专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浙江农林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应把握专业发展趋势,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重视和推动“科技+商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浙江农林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应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问题,按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优化课程体系和加强实践教学2个方面入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
1.开发跨学院的复合型课程
浙江农林大学应充分发挥农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文化学院的优势与特色,在对相关课程进行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大力开发跨学院的复合型课程,加强以培养“行业+管理”“科技+商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复合型课程建设,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充分体现学科的交叉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行业知识和科技知识的融合。
2.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和形式
首先,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应结合相关课程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加强校内实习实践的嵌入,充分利用后勤集团、校内相关产业、学生社团、孵化企业、校内实训基地等校内的实践教学资源,探索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校内实践。
其次,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应结合课程和专业领域,开展对教师和学生全覆盖的主题性暑期社会实践,有效对接相关行业和工作岗位,以增强师生对专业和行业的认知。例如,开展以深入了解人力资源外包公司运营机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相关的课程与实践有机结合,以增强师生对人力资源行业的认识;开展以对茶业、生鲜行业等特定行业开展调研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师生的行业认知。
3.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应完善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规范实践教学管理,严格实践教学考核,从而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加强课程建设,丰富教学资源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加强课程建设是本科教学工作的核心与重中之重。因此,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课程建设。
1.重视课程群的建设
工商管理专业有其特定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间有较强的关联,一些课程的内容相互交叉融合。因此,需重视课程群建设,通过加强课程群内部的交流,明晰各课程间的关系,增强课程间的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
2.促进优质课程的共建共享
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建设“管理学原理”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了跨专业和跨学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这一做法值得推广。今后,还应借力农林经济管理这一浙江省优势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建设更多有特色、有优势的优质专业课程;同时,不仅在课程建设方面,还要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强校内外、校际间的共建共享。
3.加强案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工商管理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及其模块课程“绩效与薪酬管理”“人员测评与选拔”“职务分析与工作设计”等,彼此的关联性较强。所以课程群内部可共同挖掘、开发综合性教学案例,打破传统的以课程为界的由单一教师组织实施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多课程联合的教学和实践模式。此外,工商管理专业还需重视行业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一些课程可考虑根据行业分组,探讨不同行业的薪酬管理、不同行业的战略选择等教学案例的建设,实现课程间案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优化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浙江农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应从有利于增强专业特色的角度合理规划教师队伍和人才引进。
1.加大复合型师资的引进力度
在人才引进方面,要适当引进具有工程技术专业以及理科、人文学科等背景的专业教师,满足工商管理专业发展对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需要,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走出去”,到工商企业参与实际工作、开展咨询和项目开发,或者进行员工培训等,从而促进教师充分了解地方经济、行业特点,掌握实际需要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积累教学所需的实践经验;其次,要通过从工商企业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管和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增强工商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
(五)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复合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支撑。高校有专业的智库,企业有丰富的实践,各有优势。双方若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推进资源、信息的共享与融合,将有助于更好地培养“懂理论、能实践”的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也将有助于使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应多措并举,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化。
1.建立校企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共识与共赢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办学宗旨之一就是培养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企业为了提高品牌认知度、社会声誉和竞争力等,以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希望有足够的高级专业人才能为己所用。因此,工商管理专业要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就必须找准契合点和切入点,使校企合作形成利益共振,从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共识与共赢。也就是说,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既要有助于企业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增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又要有助于把大学生转化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用户;同时,也要有助于高校优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方唯有达成共识与共赢,才能形成持续长效的校企合作格局。
2.创新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满足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了需要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载体、强大的师资作为后盾、完善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之外,还需要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予以推动。这就需要高校积极探索能够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一,校企合作探索实施创新创业共生型人才培养模式。汪占熬(2018)提出的创新创业共生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指在合理的政策措施保障下,依托师生共同开展的创新创业项目建立的具有独立所有权和经营决策权的企业与师生原在高校联合实施各类校企合作育人活动的校企合作模式[8]。该模式有助于校企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有助于促进科研、教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其二,校企合作探索实施“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大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由针对某一企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转变为针对整个行业或某个细分市场需求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9-10]。该模式立足企业,面向行业,面向未来需求,使人才培养具有更广泛的针对性和普适性。
其三,校企合作探索实施定向培养模式。例如,浙江红石梁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浙江树人大学以“市场营销班”的形式开展定向人才培养的模式,值得借鉴。浙江树人大学与红石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招生,“市场营销班”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理论课知识,也要接受红石梁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以及开展实习实训等项目,并在毕业后直接进入红石梁公司在营销岗位实习和工作。该模式实现了“企业育人专业化,学校教育实践化”,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和学生的需求以及就业的无缝衔接,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时效性、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