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野下农林类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研究

2020-01-15王方怡张玮尹兰思仁

中国林业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林文明校园

王方怡 张玮尹 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 350002)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不断克服对自然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等在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和[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将其写进党章,作为行动纲领。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的新目标。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由此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2]。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们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环保意识、养成绿色生活行为和习惯。高校肩负着传承和创新知识成果的重要文化使命,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在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传播生态理念,制定清晰准确的生态化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建立低碳环保的绿色校园,又要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绿色人才,从而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源源不断的可持续发展动力。而农林类高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使其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更具优势。为此,笔者在对“绿色校园”概念的内涵、绿色校园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拓展等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多数农林类高校的校园建设仍停留在传统内容的规划上而未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高度的问题,提出生态文明视野下农林类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建议措施。

一、“绿色校园”概念的内涵

绿色校园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绿色理念。校园建设要将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融合,实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绿色环境。校园建设应强调低碳环保,校园实物景观的打造应具有校园特色并凸显人文内涵,从而营造优美、和谐、积极向上的绿色环境。三是绿色文化。校园建设应注重从多维度建设“人人具有绿色意识、诚信达礼、遵守公德、互助互爱”的精神文明[3]。

二、绿色校园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绿色校园建设在国外的兴起与发展

1972年,“绿色学校”概念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上被第一次提出,其重要地位得到确认。随后,绿色校园相关理论的研究逐渐展开。1990年,面对绿色校园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相关人才和科技的迫切需求,在法国召开的“大学在环境管理与永续发展中的角色”国际研讨会上,由22所大学共同发起签署了《塔乐礼宣言》,声明大学面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挑战会主动担负起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1992年,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被正式纳入高校的教学、科研、运行和宣传,标志着绿色校园建设的启动。

时至今日,已有许多国际组织及高校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实施的“绿色大学计划”,英国爱丁堡大学出台的“环境议程”,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开展的“校园绿色行动”等。哈佛大学被认为是美国最广泛开展绿色校园项目的大学,其提出的“绿色校园行动计划”是全美水平最高的校园可持续发展规划。该计划采取先自下而上后上下互动的推进模式,并提出了非常清晰的可持续建设目标,即通过学术研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行动——通过绿色实验室、绿色生活、绿色办公室、绿色循环基金、绿色团队、学生奖学金等项目的推动,降低环境影响和运行成本[4]。

(二)绿色校园建设在我国的起步与推广

我国的绿色校园建设起步相对较晚。1996年,清华大学钱易教授、井文涌教授等首次提出“绿色大学”概念。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绿色大学”建设构想,即在“科研”“教学”和“校园建设”中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以“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校园建设的核心。之后,清华大学成为我国首个被评为“绿色大学”的高校。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清华大学依托大学的教益功能和科研优势,强化节能减排理念的宣传,积极开展节能设施建设和节能改造,建立健全有关节能减排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并建设了资源节约型、环境优美和友好型的生态清华园示范区,使之成为环境保护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地[5]。

2012年,在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工作年会上,与会代表达成共识,提出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大学的方方面面。之后,由我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主编的《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作为国内第一部绿色校园评价标准,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从而为我国的绿色校园建设提供了参照。

但是,目前我国的绿色校园建设大多还局限于校园绿化和局部节能,尚没有对绿色校园的整体建设作进一步的探索。因此,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政府和公众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绿色校园作为高校建设的主要方向将引起广泛的关注。

(三)我国农林类高校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的情况

对绿色校园建设而言,农林类高校的特色学科专业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我国农林类高校也积极开展了绿色校园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绿色校园建设的学术研究方面,胡楠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从校园绿地总体规划、校园绿地营造、校园植物配置3个层面,对绿色校园绿地建设进行了探讨;陈志洁以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型校园”模式的成功创建为例,对生态型校园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究与思考,指出生态校园的规划应包括校园功能分区、校园土地利用、校园绿地系统、校园建筑生态、校园环境治理和校园生态文化的规划等内容。

在绿色校园建设的实践探索方面,很多农林类高校确立了富含生态文化气息的校训;开创了多种生态文化建设形式,加强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融;发挥林学、园林等学科优势,加强了校园景观建设。

然而,到目前为止,极少有学者从农林类高校的角度对绿色校园的整体建设进行研究,尤其是将绿色校园建设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进行研究。

农林类高校作为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加强绿色校园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对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绿色校园建设也需要有范式在整体规划和全面推进上予以引导。因此,急需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对全面提升绿色校园建设水平提出建议。

三、绿色校园建设内涵的拓展

所谓绿色校园建设,就是在校园的整个寿命周期中尽可能地减少包括能源、水源、建材和土地等资源的浪费,并降低污染程度,做好环境的维护工作,从而为全校师生员工创建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为学生提供环境教育(绿色教育),使之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6]。

以往的绿色校园建设强调的是校园环境的特殊性,但往往忽视生态这一基本功能。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确立和实施,“绿色校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与之相应,生态文明视野下绿色校园建设的内涵也得以拓展。

首先,绿色校园的内涵拓展为是能集学习、工作、生活、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独立而完整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绿色校园建设更注重校园内部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即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的功能分区、足够的绿地系统以及物种多样性的保持和废物的可回收利用等,从而实现校园各组成部分的和谐共生、密切配合;同时,更注重校园与周边区域形成生态互动,且自然统一、协调发展,从而使校园成为一个生态良性循环的绿色系统。

其次,绿色校园建设需把绿色理念渗透到大学的各项工作中。绿色校园建设把开展绿色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更注重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和放眼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以及绿色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营造有利于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校园文化氛围。

最后,绿色校园建设需发挥向社会辐射的作用。高校作为支撑国家绿色发展和培养绿色人才的示范区和孵化器,不仅要加强和推进绿色校园建设,还要注重绿色校园建设向社会的辐射力度,促进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从而带动高校周边地区的观念转变,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文明视野下农林类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建议措施

(一)农林类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

1.校园空间及其开放的合理性规划

(1)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

高校校园内的树木、水塘、水系等自然资源不仅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而且具有传承所在区域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也可作为该区域重要的景观标志[7]。因此,绿色校园建设要对建设场地内的这些有价值的资源进行充分的保护和利用,特别是校园的改建和扩建应在充分利用原有条件的基础之上进行,应尽量利用好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对农林类高校而言,校园里通常会有一些实践实习用的苗圃、实验田和温室等农林设施,所以在制定绿色校园建设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空间利用的合理性,使其不仅可以作为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基地,而且可以通过搭配园林小品设计成为师生休闲娱乐的场所。

(2)校园的动态开放

在信息化时代,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高等院校的发展,都更加注重社会化和开放性。大学与社会的交互关系促进了两者之间的资源共享,推动大学校园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遗世独立的封闭校园已无法适应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8]。因此,绿色校园建设要将校园空间以及校园内的交通系统和环境设施等与所在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规划设计,使校园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校园与城市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而校园动态开放的设计理念和方案是有效的途径。例如,绿色校园建设在对高校的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以及生活福利设施等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尽量兼顾其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这将有利于绿色校园的可持续发展[5]。特别是农林类高校通常都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如果在绿色校园建设中将动态开放因素考虑进去,那么不仅可以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而且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休闲锻炼的场所和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氛围,从而带动全社会共同开展环保行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2.校园交通的合理性规划

绿色校园建设对校园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应以方便师生顺畅、安全出行为主要目标。因此,校园交通的合理性规划首先要处理好车行道路与人行道路的关系,组织各自的交通系统,尽量实现人车分流,从而提高整个校园的易达性;其次要实现校园交通系统的智能化,例如将校园停车场设计为梯度分布,即停车场按照校内与校外、教职工与社会商业服务人员进行区域划分,从而减少校园内车辆停放不合理的现象[7];最后要倡导校园低碳交通,鼓励以步行、公交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例如将公共交通系统引入校园,沿车行道设置公交站点,并基于校园内出行人流统计资料优化公交站点和路线[8]。

3.校园环境景观的合理性设计

合理规划校园环境景观是提升校园整体形象和营造绿色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因此,绿色校园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对绿地系统的布局进行综合规划,通过高、中、低三个层次相结合的方法来构建丰富、立体的景观环境,创建整体连贯的生物廊道;应以生态视角考虑校园植物的配置,在选择植被时重视丰富物种的多样性,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草坪、花卉。

同时,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目标不仅仅只是绿化、美化环境,还要突显校园作为文化传承之地所担负的传播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责任。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能寓教于乐,引导青年学生与自然和谐共处,培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形成生态的价值观和自然观,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亦即校园的“场所精神”[6]。因此,绿色校园建设应通过文字、绘画、雕塑等多种方式,将校园历史和校园文化以及校园所在城市的发展历史和人文文化等融入校园环境景观的设计[7];应根据学生活动的内容和规律,建设供其户外学习、思考、休息和交流的活动场所,并使环境景观在满足师生感官愉悦的同时能够舒缓压力、健康心理。

4.校园能源和水资源节约的合理性规划

绿色校园建设在进行基础设施规划时,应主动采用绿色环保材料,积极利用新能源,从而减少资源消耗。校园的能源消耗主要是指在照明、空调制冷、供暖用电等方面产生的电耗、水耗和气耗。因此,校园能源节约的合理性规划应包括2个方面。一是优化能源系统,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例如,使用绿色照明产品、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能空调系统等。二是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和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广使用绿色能源以及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例如,采用太阳能光电板为路灯供电;科学合理规划教学空间,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良好的光照和通风。

校园水资源节约的合理性规划也包括2个方面。一是通过设计合理的供水系统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例如,高质量的水资源作为校园生活用水和教学科研用水,部分使用过的高质水经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后与回收的雨水等一起应用于景观绿地灌溉、冲厕和道路冲洗等[5]。二是构建水源涵养型校园生态下垫面。例如,通过铺设透水地面、利用屋顶结构滞蓄雨水、进行屋顶绿化等途径,使校区内的雨水资源化,从而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循环使用。

(二)农林类高校绿色教育的组织实施

绿色教育是绿色校园的基本内涵,也是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是绿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核心要素。

高等院校开展绿色教育意义重大。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代表着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潜力非常大的软实力;同时,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绿色校园建设而言,他们又将会是倡导者和实践者,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高校开展的绿色教育通过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重塑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绿色理念,提升学生对绿色技术和经营管理技能的认识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自觉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9]。

绿色发展是时代的呼唤,绿色教育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策略。自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首次提出“绿色教育”理念以来,当代教育界对绿色教育的解读主要包括以下3种:一是绿色教育就是环境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二是绿色教育就是呵护生命的教育,三是绿色教育就是激发活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10]。

可见,高等院校要真正实现绿色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在绿色师资队伍建设、绿色学科创建、绿色技能培养和绿色氛围营造等方面切实开展有效的探索与实践。而这也正是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对高等院校来说,绿色教育的顶层设计要把重点放在学科的规划和设计上,具体落实要把重点放在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要参与主体的绿色课程建设上。因此,高等院校要抓住绿色教育的几个关键着力点,以点带面推动绿色教育的整体发展;同时,通过绿色课堂、绿色活动、绿色传播等途径,将绿色教育融入传统的大学教育,形成合力,推动绿色校园建设理念向社会的辐射。

1.绿色课堂

课堂教学是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高校应让绿色教育走进课堂,开设与绿色校园建设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将绿色教育融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9]。绿色课堂的创建可以使绿色教育的推广更具有系统性和普及性,使学生对绿色校园建设的内容、策略、技术和成果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培养绿色思想和绿色思维,提升绿色技能,实现绿色理念的践行。例如,清华大学通过建设绿色学科、开展绿色实践活动和举行绿色发展论坛,使绿色教育与传统的大学教育相结合,这对其他高校具有借鉴意义[10]。因此,农林类高校绿色课堂的打造可以将绿色校园的绿化系统建设与农林类专业课程教学和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等结合起来,从而打破教室的空间限制,将课堂融入校园,将校园打造成人才培养的大课堂。

2.绿色活动

高校在绿色校园建设中开展的绿色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所以应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思想渗透到大学的各项工作中,尤其是要渗透到学生热衷的各类活动中,通过培育绿色活动并使之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间的以及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社团是学生交流思想、相互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应通过提供技术指导、资金资助、活动场地等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并借助社团的力量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绿色活动。例如,依托相关社团组织学生开展户外调查和研究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生态文明知识以自主或协作的形式创造性地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过程中接受绿色教育[6]。再如,以社团活动的名义定期开设与绿色校园建设相关的讲座或论坛,通过分享专家学者潜心研究的成果、聆听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使学生逐步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并在活跃的学术气氛下培养起理论研究的兴趣和学术创新的信心[9]。

3.绿色传播

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进行知识的传承。而在当代,传播绿色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是知识传承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应重视对绿色校园建设的宣传,并积极探寻更高效的绿色传播方式。绿色传播既包括校园内的传播,也包括校园外的社会传播。

校内的绿色传播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宣传计划,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报刊、手册、海报、网络等传播途径。例如,可以将定期开展与绿色校园建设相关的征文、摄影、设计等竞赛活动纳入每年的绿色校园活动计划,通过各类竞赛活动进一步宣传和扩大绿色校园建设的影响力,传播绿色文化、绿色理念和绿色行为方式,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绿色教育,并促进绿色校园建设的推广。其次,为了提高绿色传播的水平和生态文明传播的广泛性,校内的绿色传播还应加强对绿色传播人才的培养以及对绿色校园建设、绿色教育和绿色传播的深入研究。

同时,高校的绿色校园建设不应仅仅局限于大学的围墙内,还应传播到校园周边乃至整个社会,从而带动全社会都积极融入绿色生态氛围,进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和持续繁荣[9]。因此,高校应在积极倡导开展绿色传播活动的同时,针对社会各界人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宣传手段和方式,探索多渠道多路径的绿色传播,从而提高绿色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指出经济建设首先要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因此,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等院校应积极开展绿色校园建设,从而促进国家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农林类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校园建设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更有利于促进绿色校园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环境建设的紧密结合;同时,通过推广绿色教育,以学生为纽带,将绿色、生态和环保理念带进家庭,带入社区,融入社会,从而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增添持久动力。

猜你喜欢

农林文明校园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对不文明说“不”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