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食用菌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
2020-01-15温新荣
温新荣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国内消费由温饱型进入小康型,国外供给由数量型进入质量型,迫切要求中国食用菌产业适应中国消费者需求变化和国际供给情况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食用菌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依据、现实诉求、严峻挑战、路径抉择显得尤为迫切。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食用菌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诉求
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食用菌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依据
1.1.1 马克思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由此可知,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质特点。但是这种需要不是抽象的需要,而是受到社会、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制约的需要,具有鲜明的物质性、社会历史性、客观实现性。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根据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将人类的需要分为生存性需要、享受性需要、发展性需要三个层次。马克思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秘钥,是深入剖析、理论阐释当前中国食用菌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指南。
1.1.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954 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著作《动机与人格》中明确指出人的基本需要是有层次的,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再满足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从心理学角度,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心理活动与人类行为的共同规律,在探索人类行为、制定激励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优化食用菌产业结构、提高食用菌有效供给、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需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食用菌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诉求
1.2.1 国内消费由温饱型进入小康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 年3 678.7 亿元增加到2017 年827 121.7 亿元,1979 年~2017 年平均增长速度9.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 年385 元增加到2017 年59 660 元,1979 年~2017 年平均增长速度8.5%[2]。全国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 年的184 元提高到2017 年的22 902 元[3],全国居民人均粮食的消费量由2013 年的148.7 kg 下降到2017 年的130.1 kg,全国居民人均蔬菜 (含食用菌)的消费量由2013 年的97.5 kg 上升到2017 年的99.2 kg[4],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不足进入小康,食用菌的消费需求相对上升。为此,迫切需要优化食用菌产业结构,提高食用菌供给的品种数量和品种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用菌产品需要。
1.2.2 国外供给由数量型进入质量型
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防病抗癌,是国际公认的既营养又保健的优良食品。食用菌消费量逐渐增多,80 年代欧美人均年消费食用菌2 kg~3 kg,90 年代日本、德国人均年消费食用菌达到4 kg,全世界食用菌的销售量每年以3%-5%递增[5]。与此同时,全世界食用菌的供给量也突飞猛进,1939 年约5.5×105t,1950 年7×104t,1960 年1.36×105t。70 年代以后,每年平均以10%的速度递增,1977 年达1×106t。90 年代以来,世界食用菌总产量上升到2.3×106t[5]。近年来,工业化、规模化、智能化、周年性的生产方式使食用菌供给量大大提高,国际市场上食用菌的供给量处于饱和状态。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食用菌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挑战
2.1 规模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不高
2.1.1 小农分散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据史料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约1 400 年前,中国就开始栽培木耳;1 300多年前,我国浙江省庆元县开始栽培香菇;唐朝末年,中国开始人工栽培金针菇[6]。从总产量来说,2017 年超过200 万吨的食用菌有香菇、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黑木耳。目前,中国食用菌总产量占全世界食用菌总产量半壁江山。但是由于受资源、气候、资金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绝大部分食用菌生产地区仍然采取以农户为主的经营模式,规模化程度低,不利于产业化发展。
2.1.2 管理粗放,生产效率不高
虽然中国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历史悠久,产量巨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相比,中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管理上,经验管理居多,科学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比较少。单产上,发到国家在自动化控制下,在一年中单位面积的复种指数、产量稳定性、空间利用率、防治病虫害等方面都高于中国。食品安全上,管理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的有些产品在农药残留、辅料重金属含量等方面达不到食品安全的标准。比较效益上,比较效益从20 世纪80年代~90 年代的1∶3~1∶ 5 降至2011 年~2018 年的1∶1.1~1∶1.3[7]。
2.2 龙头企业少,产业融合度不高
2.2.1 龙头企业少,深加工食用菌少
目前,中国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少,存在重生产、轻加工问题,市场销售的食用菌多以鲜销或者初级加工的腌渍为主,深加工不足,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的2017 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2019 年1月~9 月中国食用菌出口有两种,一种是食用菌干品,一种是食用菌罐头。鲜销或者初级加工食用菌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经济效益低[6]。为此,食用菌产业需要调整食用菌产业链,延长食用菌深加工端,不断提升食用菌产业的整体绩效。
2.2.2 第一产业多,三产融合发展少
食用菌产业包括饮食行业、文化行业、旅游行业、医药行业、创意行业、健康行业等行业,可以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但是目前食用菌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产业食用菌的生产、培育上,第二产业食用菌的工业化加工、工业化管理和第三产业食用菌的规模化流通、规模化休闲娱乐观赏等方面还没有充分的体现。
2.3 知名品牌稀少,国际竞争力缺乏
2.3.1 品种丰富,知名品牌稀少
目前,中国食用菌主要品种有香菇、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草菇、黑木耳、毛木耳、银耳、滑菇、猴头菇、鸡腿菇、白灵菇、杏鲍菇、茶薪菇、秀珍菇、灰树菇、竹荪、姬松茸、松茸、牛肝菌、羊肚菌、灵芝、天麻、茯苓、大球盖菌、榆黄菇、真姬菇、金福菇、北虫草、其他菌类等[8]。但是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品种很少,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更少。
2.3.2 常规总产多,国际竞争力缺乏
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的2017 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2017 年产量最高的前7 位分别为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毛木耳、杏鲍菇[8]。这7 个品种是我国食用菌的常规主要品种,总产量占中国全年食用菌总产量的84.86%。其中,香菇和黑木耳总产最多,珍稀小品种总产不高。在国际市场中,常规品种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珍稀小品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8]。2019 年1月~9 月中国干的食用菌出口量统计表可以看出,1月~9 月份销售量和销售额都低于同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出口的常规食用菌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见表1。
表1 2019年1月~9月中国干的食用菌出口量统计表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食用菌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3.1 研判市场,统筹战略规划
3.1.1 战略思维,统筹规划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利用国内国际两种市场,摸清国内消费需求和国际消费需求,走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的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之路。
首先,中国食用菌在中国整个大农业中位列第六位,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从消费结构看,食用菌已经成为消费者三大消费结构之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从食用菌产业看,食用菌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2017 年,食用菌超过300 万吨的省份有河南省、福建省、山东省、黑龙江省。
其次,中国食用菌产业在世界整个食用菌产业中年产量大,市场份额逐渐缩小。从数量来说,中国食用菌年产量占世界食用菌年产量的绝大部分,但是从国际市场的销售量来说,中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份额逐渐缩小。为此,迫切需要中国食用菌产业,通过增加已有品种的附加值和开发新品种抢占世界市场。
3.1.2 多方筹措,保障食用菌产业发展
中国食用菌产业的高效发展,需要由传统的原始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离不开政府、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为此,政府需要统筹规划,从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保障;龙头企业需要面向国际市场,从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食用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科研院所需要梳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态势,研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菌种。
3.2 提质增效,提高科技含量
3.2.1 利用科技,培育职业菇农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首先需要有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劳动者。为了生产出产量多、质量高、外观好、病虫害少的食用菌,离不开掌握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农民。为此,需要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科技,成为职业菇农。
3.2.2 利用科技,精准化管理
食用菌的生产需要一定的光照、湿度、温度、水等。为了使食用菌的生产由盲目转向科学、由经验转向精准,需要将大数据和智慧农业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融入到食用菌产业中,用工业 4.0 的技术促进食用菌产业结构优化,构建企业菌种研发、基地菌棒生产、农户科学培育利益联动机制,推进食用菌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不断提高食用菌的数量和质量。
3.2.3 利用科技,拓展销售渠道
生产食用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销售。为了使销售渠道更加畅通,食用菌销售可以利用“一带一路”契机,依托中国大数据电商平台,构建中国食用菌产销数据库,支持大型电商与国内食用菌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签订长期购销合同,支持食用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构筑“互联网+食用菌”新销售模式[9-12]。
3.3 打造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
3.3.1 丰富品种,打造品牌
首先,筑牢已有品种,创造新品种。针对中国已有的食用菌品种,需要做大做强做优。如针对口感鲜美的香菇、金针菇、杏鲍菇,研制成香菇酱、调味品等深加工产品。另外,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消费结构的演变,创造新的品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用菌食物的多样化需要。其次,包装品种,打造品牌。品牌是一个品种的无形资产。为此,需要结合现代化元素将中国丰富多彩的品种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最后,研究国际贸易规则,国际食用菌质量安全标准,从研发、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产业标准体系。
3.3.2 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提高知名度
在宣传内容上,从品种、外观、口感、营养等方面进行宣传;在宣传渠道上,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多渠道宣传;在宣传方式上,采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语言、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入乡随俗宣传。
4 结论
食用菌产业具有经济性、价值性、社会性、生态性,是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食用菌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食用菌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用菌食物的需要、优化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和极大提升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