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节推动大情节
2020-01-14赵晓梅
赵晓梅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习作时写不下去的窘境和情节雷同的尴尬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缺乏生活积累虽然是一个方面,但有时积累了生活经验,作文也不一定能写得好。本文以《西游记》前八回情节创作为例,就情节相生的诱因略陈管见,以期能够解决学生习作中的困顿,达到绝处逢生或不同凡响的佳境。
一、《西游记》前八回的情节
《西游记》前八回大致有十个耳熟能详的情节:石猴出世、美猴王、访道求仙(包括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金箍棒、了账生死簿、弼马温、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小圣降大圣、火眼金睛。这十个情节环环相扣,但有主次之分,甄别一下,关乎整部作品走向的主要情节有四个,那就是孙悟空相继拥有的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金箍棒、火眼金睛四大法宝,这是促成西天取经的必要条件,其余可看作次要情节,是为主要情节的生成而预设的。此外,还有一些容易被读者忽略的,见于主、次情节之间的小细节,它们的存在是為了让主次情节的发生更具有逻辑性和真实性。
二、从石猴出世进行探讨
石猴出世:石猴出世后不失猴性,整日与众猴嬉闹,一只无名无姓的猴子在瀑布飞泉边说了一句话,“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石猴纵身跳入水中,探明源头后跳出水外,众猴即刻拜他为王。看似不经意的这句话就成了美猴王一节的诱因,情节自然过渡到了美猴王。
访道求仙:话说孙悟空当了美猴王三百年,一直逍遥快活,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严,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于是决定访道求仙,学得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石猴出世、访道求仙这两个情节之间虽然没有必然联系,但为后面“了账生死簿”埋下了伏笔。
小人物的一句话、主人公的一个想法无关宏旨,却推导出更具典型意义的、惊心动魄的情节,不得不说小细节有着大作用了,这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写作手法。此外,我们从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也能看出小人物的作用。小说把狗咬人这个日常小事件放到集市的广场这一特定场景中,引来众多的小人物围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看似无聊地讨论却严重地干扰了奥楚蔑洛夫对狗主人的研判。作者让他变来变去,足足五次变脸,使一个活灵活现、趋炎附势的沙俄警官形象跃然纸上。《变色龙》中小人物的话成了主要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他们,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就无法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有时小人物的一句话还能使情节在高潮阶段戛然而止,如《皇帝的新装》中赤身裸体的皇帝耀武扬威地行进在大街上时,一个天真的声音“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结束了这场闹剧。皇帝狼狈收场,群众如梦初醒,读者面红耳赤,还有比这句话更精妙的结尾吗?
推动情节的发展除了上面小人物的一句话、主人公的一个想法,还可能是主人公的小事件、小物件。如在访道求仙——金箍棒情节中有这样一个小事件和小物件:猴性未改的悟空在人前卖弄,被菩提老祖逐出师门,可怜的悟空纵起筋斗云回到了花果山,正碰到混世魔王强占水帘洞,于是展开交锋,结果悟空得到了混世魔王的一口刀。他说“夸我这口刀着实榔槺,不遂我意,奈何?”这一小事件和那口刀很重要,它是孙悟空获得金箍棒的由头,这句话也成了借回金箍棒的直接诱因。再比如了账生死簿一节:整日高枕无忧,朝去暮回,无比快乐的悟空做了一个起承转合的梦,梦里他登上森罗殿,勾了生死簿子,此节与上面一节又成了大闹天宫的预设。后面的弼马温、齐天大圣、大闹天宫都是借助小细节在发展。这些小细节来自主人公自身或之外,简称内因和外因,它们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写作过程中,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西游记》这种让局外人推动情节的写作手法。其实,现实莫不如此。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是以一场大雨为导火索的。司马迁在《史记》里用“会天大雨”四个字说明了此事,这是外因起作用的结果。这种构思方法在剧作中也得到很好地运用,如黄宏、邵峰、沙溢主演的小品《荆轲刺秦》由一件黄衫推动故事情节,作品还因为这件黄衫生成了喜剧包袱,令观众为之捧腹。
小细节在文中占的笔墨不多,微不足道,但能推动大情节。阅读时,学生要注意捕捉这些小细节,作文写不下去时,别忘了——小细节推动大情节。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