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形式兼顾, 让研学游更好地走近传统文化
2020-01-14潘玉毅
潘玉毅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研学旅行成为一种趋势,每到暑期,中国各大高校、博物馆、科技馆里,随处可见浩浩荡荡的“研学大军”,那些加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研学游,更成为当下的热门之选,受到许多家长和孩子的青睐。
“研学游”变成“研学热”,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有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同时也与学校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学生对于知识摄取的渴望有关。
从活动的导向来看,研学游是值得鼓励的。它以天地为课堂,以社会为学校,以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为老师,通过调动眼耳口鼻多种感官,让学生们走出闭门读书的窠臼,使“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可以完美结合,在研学中开拓眼界、增广见闻,更好地感知这个世界的过去和未来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也有一些旅游公司和培训机构“唯利是图”,让很多研学旅行变了味道。放眼我们的身边,重游轻学、走马观花甚至只游不学的现象十分严重,亟需加以导正。
对于一个人而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对于一件事而言,内容不配位,势必也难以持久。想要“研学游”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走近更多人的身边,需要丰富它的形式,更要充实它的内容。唯其如此,才能激活人内心的向往,吸引更多人的参与。
其实,内容的重要性从研学的字面意思就可以推敲得知,研学指的是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可见学习是研学的根本,而游只是一种形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载体。这提醒我们在研学游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本末倒置,不可让研学流于形式,更不可让它误入歧途。
一项活动的推出,重点在于让别人学到了什么,而不是做了什么。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绝非道听途说就能轻易领悟。与之相应,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需要专业的讲解和引导,如果打着研学旗号,给予的却是“半吊子”的讲解,灌输的都是错误的知识,那么這样的研学之旅不仅毫无意义,还会起到反向作用。针对部分机构和个人相关知识匮乏,作为活动基地的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可以组织开展专门的培训,先让研学的组织者和讲解员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从而避免知识、信息的传递陷入错误的恶性循环。当然,场馆本身亦可通过免费的馆内展陈、团队讲解、智能导览,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并通过预订活动档期、追责非法研学,疏堵结合,控制人员密度,给参观学习的学生更好的研学体验。
显然,对于青少年来说,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兴趣。想要增进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就要加强研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与体验感,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定制不同的课程。比如慈溪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开设的“星星点灯”课堂对传统的技艺进行场景重现,让学生看完瓷器制作、古法造纸后动手加以实践,从而更好地感悟匠心传承,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一言以蔽之,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内容,循循善诱、讲演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中学、在学中研,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加强研学与传统文化的贴合度。
同时,活动的开展需要兼顾研学的公益属性。当下一些机构和个人组织的研学活动,动辄几千、数万的花费,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但这么做是否真的有意义,值得商榷。从某种角度来说,虚高的价格已经背离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的初衷。“走出去”不一定非得走出国门,“请进来”也不一定非得请专家教授,关键在于培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研有所得,学有所获。唯有规范市场秩序把握研学的公益属性,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让更多免费开放的公共资源能够为研学服务,传统文化才能借助研学这座桥梁抵达更多人的身边,走进更多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