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旅行
2020-01-14宋献普
宋献普
研学是由学校根据地域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及学科教学的内容需求,以集体旅行的方式组织学生与社会、自然、科学文化资源深度接触,实现课内与课外知识的衔接、融合、贯通,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又提出新问题的一种学习模式。近些年来,我们努力借助研学旅行的方式,用新思路、新举措着力破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索精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及人文素养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焦点难题,大胆突破,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笔者以为,要在研学旅行方面进一步突破瓶颈,提升水平,在更大范围和区域内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就必须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责任,使研学旅行活动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理论化、特色化。
首先,研学旅行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轴心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体现国家意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教育部门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研学活动,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但同时我们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202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教育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出一批专题研学旅行线路”。同时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地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很显然,《意见》把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目标就是使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研学旅行作为教育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必须与时俱进,肩负起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责任。
其次,研学旅行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轴心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课程结构是一个复杂而有机联系的系统,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典型的课程类型可分为学科課程与活动课程。2016年12月教育部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确立了研学旅行作为中小学课程的教学地位,并指出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新的课程结构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7个任务群,其中含有“当代文化参与”;选择性必修课程9个任务群,其中含有“当代文化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选修课程9个任务群,其中含有“当代文化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文化专题研讨”。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新课程始终。新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而语文学科素养之一就是“文化传承与理解”。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新课标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轴心的研学旅行是不可不过的一座桥,不可不走的一条路。
研学旅行作为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和拓展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调查、观察、考察、采访等动态、直观的形式,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这些文化遗产、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是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的,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的、鼓励人们向善向上的思想文化内容。以此为轴心的研学旅行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理解、认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轴心的研学活动一定要体现地域性和特色化,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研学旅行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本地资源,讲好家乡故事,弘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承好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课标指出:“各地区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革命传统、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我们应认真分析本地文化资源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促使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轴心的研学旅行逐步形成可供参考借鉴的活动主题或活动板块。例如,可以开展以“寻根问祖”为主题的活动,带领学生拜谒黄帝陵、炎帝陵,参观半坡遗址博物馆,凭吊先祖,知道“我从哪里来”;可以开展以“大秦正声”为主题的活动,带领学生欣赏非遗项目的秦腔、华阴老腔,参观易俗社、三意社等百年老社,了解秦腔这种古老艺术的流变以及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了解毛泽东、鲁迅、于右任、习仲勋等人与秦腔结缘的故事;可以开展以“心忧天下”为主题的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杜甫祠、华清宫(阅读感受杜甫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白居易之《长恨歌》及杜牧之《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八路军办事处、杨虎城纪念馆,学习古今仁人志士心怀天下苍生的博大情怀;可以开展以“探幽访古”为主题的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古城墙、古城门、钟鼓楼、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乾陵、杜陵、汉阳陵等,抒发幽古之思,感受历史之沧桑;可以开展以“古塔古镇”为主题的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大雁塔、小雁塔、大风阁、青木川古镇、党家村、凤凰古镇、高家大院等建筑或庄园村落,了解古代建筑文化、古代民俗及宗教文化;可以开展以“人文山水”为主题的活动,带领学生远眺华山、黄河、秦岭,了解从这些地方走出的历史文化人物,了解这些地方滋养、哺育出来的文化及作品;可以开展以“红色之旅”为主题的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渭华起义纪念馆、延安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等,使学生牢记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不忘初心,崇尚英雄。
在充分利用已有文化资源、逐步推动研学新资源生成的同时,教育部门应该协调、促进并统筹安排地区之间,尤其是学校之间文化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如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的国内首座综合性教育博物馆,内设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历史文化馆、书画艺术馆、校史展览馆等;西光中学有明代古塔万寿寺塔,被列为省级文化保护单位;西安交大校史展览馆弘扬西迁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几乎都是免费向游人开放的,完全可以通过校际合作与交流列为研学旅行的课程资源。
另外,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轴心的研学活动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学龄阶段、知识构成确定研学主题,逐步确立小学以乡情、市情为主,初中以市情、省情为主,高中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同时,在研学旅行期间,不同学段学生的活动重点亦应该有所区分,小学以观察现象和参与活动为主,初中以品鑒审美和感受体悟为主,高中以深入本质和研究探索为主。例如,参观富平陶艺村,小学生动手制作简单陶艺,体验陶轮旋转的乐趣;初中生游览陶艺博物馆群,感受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魅力,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高中生研究陶文化,如造型方面现实与超现实的结合,图案方面折射的民俗风情、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生殖崇拜等。再如,参观易俗社戏曲博物馆,小学生可以画脸谱,着戏装,甩水袖,模仿学唱秦腔的经典唱段《祖籍陕西韩城县》等;初中生则应了解秦腔的家国情怀,如《杨门女将》《忠保国》《铡美案》《洪湖赤卫队》《柳河湾的新娘》《大树西迁》等,学习并汲取秦腔文化里忠勇报国的主题思想;高中生研究秦腔的发展历史及其曲牌、招式、服饰、脸谱、风格、流派、剧本等。又如,参观杜甫祠,小学生可以临摹碑刻上的名人题字,诵读杜甫的爱国诗歌;初中生应实地参观《杜甫年表》,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高中生则应通过现场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之大情怀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并通过景区展览的杜甫诗歌,研究杜甫爱国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和文化原因。
总之,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轴心的研学旅行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及时代要求,认清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同时引导和鼓励研学旅行的组织者整合当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系统的研学课程方案,分学段、分主题地有序进行,为讲好陕西故事、弘扬陕西精神、传播陕西文化、体现陕西特色而不懈探索!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西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