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新媒体为教育发展赋能

2020-01-14张学秀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共育师生微信

张学秀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以高效便捷的传播方式,丰富多样的传播内容,不但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一、新媒体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已经进入学校,作为一个巨大的交互平台,推动着学校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无论新媒体技术发展多迅速、信息容量多大,它都无法替代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但用好新媒体技术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作用,是学校和教师的明智选择。我们知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所以,教师应特别注重借助新媒体夯实教研求真之路。将新媒体融入教育不仅能够解决教学手段陈旧、优秀师资缺乏、教学资源不平衡等问题,还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师的观念。事实证明,新媒体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推手。

二、新媒体是师生交流的兴奋剂

对师生而言,不论是线上教学,还是同步/专递课堂教学,即使隔着屏幕,利用网络和硬软件的便利性,教师也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此外,新媒体使学生选择的空间更大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新媒体能够随时随地地看外边的世界,听窗外花开花落的声音。为身处薄弱学校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有效地推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例如,2020年7月21日,农垦二小与城区的城西小学和郊区的苍西小学师生共享了英语、音乐优质课。我们发现,师生间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关系,而是有趣的学习共同体。

新媒体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是学生居家学习的重要渠道。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有效实现“停课不停教、线上认真学”的目标,新媒体的高效应用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新媒体是家校共育的桥梁

新媒体为学校和家庭搭建了高效、便捷的沟通桥梁,是一种很好的共育平台,成为了信息时代的宠儿。例如,微信群的应用使家长与教师有了平等表达的权利。作为家校联系的重要平台,新媒体不仅能够帮助家长制订育儿计划,还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学习状况和实时动态,有效地实现了家校共育的目的。

2020年上半年,为确保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不误,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为教育与科技双向赋能,通过“技术跨越障碍,屏幕照亮前程”的适时举措,在宣传政策、传达信息、跟踪动态、回应疑惑、稳定人心、保障大局,以及停课不停学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为确保新学期各项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为全体家长和教师召开了主题为《用爱与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的线上家长会;开学第一天,在云平台与全体师生、家长举行了《致敬英雄弘壮志,童心携手梦起航》春季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暑假前夕,学校录制了主题为《溺水警钟长鸣,安全牢记心中》的视频发布在公众号上,方便家长查阅和观看。

四、新媒体是学校发展的强心剂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随即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变成了“网校”,教师纷纷开启了线下+线上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此外,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相关部门每天公布的行程轨迹、风险排查、数据分析、资源配置等大数据,让师生安然度过了疫情危机,十分切合学校的需求,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随着微信及微信公众号的普及,2016年学校申请的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一张新名片。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与校园动态、办学特色、家长需求和社会热点等联系紧密,积极弘扬、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了正能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学校的知名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新媒体为教育发展赋予了新能量,为学校的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信息化教育教学和实现“智慧校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城乡互助、共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新媒体的应用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便于他人利用网络进行学术抄袭;线上教学受软硬件资源的限制,缺乏互动与针对性;教师的互联网素养有待提升等。

未来已来,教育即世界,世界是动态的,教育亦不能墨守成规,學校如何创新教育模式?教育何时再出发?我们如何在这喧哗的时代真正将生命投入教育教学事业,绘制教育世界里的绝美风景?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育人都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努力提升自身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治理能力,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作者单位  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共育师生微信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微信
麻辣师生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