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山”理论指导下的楠溪江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2020-01-14刘小涵唐晓岚张晓东

中国林业经济 2020年1期
关键词:楠溪江绿水青山资源

刘小涵,唐晓岚,2,张晓东

(1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210037;2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南京210037)

人类社会在自身发展中的矛盾经历了变化:一方面加速发展经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意识到科学合理地发展生态优势可以源源不断地转变成经济优势[1]。楠溪江有着优质的生态基础,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有了一定的建设成果。本文以楠溪江为例,围绕“两山”理论下的乡村振兴进行分析,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与借鉴。

1 “两山”理论研究背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称作“两山”思想,是2005年8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浙江安吉余村时提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3]。”这使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之间关系逐渐清晰,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深化。

2 生态本底清点

2.1 区位概况

楠溪江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4],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楠溪江以秀水、奇岩、古村闻名遐迩,其中石栀岩、狮子岩和十二峰是它在国家4A级风景区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完整的楠溪江水系和典型的火山岩地貌构成了楠溪江的“绿水青山”资源格局。

2.2 绿水资源

南溪干流和七条支流是整个村落的核心景观资源,干流总长141 km,落差839 m,中游、上游河道平均宽50 m,下游河道平均宽375 m,总流域面积达2 490 km2。东岸有五条一级支流:张溪、东皋溪、孤山溪、花坦溪、古庙溪。西岸有两条一级支流:五尺溪、小楠溪。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它支流:鹤盛溪、珍溪、岩坦溪、陡门溪、路口溪、中塘溪、横溪等。

2.3 青山资源

楠溪江流域呈袋状,其三面环山,西有括苍山,东侧北侧以雁荡山为界[5]。楠溪江的岩石奇特,其中石斑岩是它在国家4A级风景区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完整楠溪江的水系和典型的火山岩地貌构成了楠溪江的“绿水青山”资源格局。

2.4 建设项目产生的必要性

楠溪江虽然拥有“绿水青山”,但当前发展状况缺乏协调保护“绿水青山”和实现“金山银山”的新的综合发展模式[6]。

楠溪江少数古村目前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

从楠溪江现有发展来看,缺少有效的控制和引导也是不争的事实。例如岩头村村落东缘建有一条商业街面临着过于注重表面与实际经济价值从而影响景观层次、丢失原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未能体现出乡村景观的文化特点。

基于上述现状,故应作为重点地段进行改造开发。

3 “两山”背景下的楠溪江改造

3.1 完善自然资源的产权、维护及交易制度,助力制度规范乡村振兴

健全完善多元化的自然资源的产权、维护、交易制度,有利于科学管控、高效规范乡村振兴发展体系。

3.1.1 完善产权制度

楠溪江地区已有较完善的规划制度,如2009出台的《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其它已制订出台的《南溪江流域总体规划》、《楠溪江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等,但是对于资源产权制度仍是空白,加上其灵魂是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水、森林与山地资源,还有碳资源和显著区域特点的气候资源等,这些宝贵的公共性资源,虽然难以确权到人到户,但可以确权到社区及地方组织[8]。完善其生态资源的产权制度可以更好地与规划制度对接,是“绿水青山”作为公共品供给的基本前提。

3.1.2 协调维护制度

要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绿色可持续性转变,就要必须确保生态资源维护补偿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建立完善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化的生态资源补偿机制[9],通过协调各方利益、建构合理机制,实现各方利益平衡[10]。从这一思路出发,楠溪江可以积极探索补充生态维护机制与生态追责相结合的模式,以此维护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例如明确生态维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修订自然资源法律等。

3.1.3 规范交易制度

楠溪江可以通过完善交易制度来避免自然产权被滥用甚至被侵害。1998年11月永嘉县农业局将楠溪江渔业水域以518万元承包给楠溪江渔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后于2005年4月30日,永嘉县人民政府调整了交易方案,并印发了《楠溪江渔业资源保护实行方案(试行)》。但是其他自然产权尚未落实,参照此举,楠溪江可以通过探索建立林权、水权、碳汇权以及森林覆盖配额权、生态标签和原产地使用权等的各类产权相匹配的交易制度。

3.2 创新“绿水青山”共生产业,助力市场融入乡村振兴

在保护“青山绿水”的同时,大力发展与之相关的共性产业,如休闲旅游、文化等产业将会是“绿水青山”转变“金山银山”方面做好加法。

3.2.1 拓展绿水休闲项目

楠溪江拥有清丽秀美的“绿水”资源,生在其中就可以领略无限风光,发展当地休闲旅游业迫在眉睫。如在小楠溪支流金溪边除了能近看旁边的夫妻峰、远眺北侧群山,又能俯看对面的村庄和峡谷中的金溪水库是一处绝佳的休闲观景处。故从缙云、仙居以及永嘉边境群峰蜿蜒而来的山涧溪水汇流而下汇聚成的小楠溪支流金溪可以开展在观景平台捉溪鱼、网溪鱼、钓溪鱼等创意休闲活动。

3.2.2 开展青山休闲项目

楠溪江还囊括壮丽的“青山”资源,石斑岩景区位于永嘉县小楠溪上游的金溪水库西侧。石斑岩远观犹如一艘起航的巨轮,故又名轮船岩。石斑岩高150 m,长250 m,岩顶面积约2 400 m2,有“永嘉西藏”之誉。崖缘直上直下,似刀劈斧削一般,三面绝壁凌空,仅一面山坳处有宽不到十米的山道可资登崖行走其上,如有登临陕西华山之感。因此可以创新开发探险项目:如石斑岩探险区及其周边地区野营,同时可以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出租户外运动装备,以供探险的旅客去游玩体验。

3.2.3 带动古村旅游休闲产业

楠溪江除了青山绿水资源,沿江还散布着风貌较为完整的村落,它们保持着优美的自然形态,如枫林古村文化遗产丰富,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中书院林立,晚唐以来文人雅士避乱而来居,是孕育永嘉学派的沃土。除了目前的古村遗址开放参观,还可以发展文化体验馆、制陶业,带动寓教于乐的旅游休闲产业发展。

3.3 以乡村美学改造乡村环境,助力景观提升乡村振兴

通过对生态景观的改造与建筑体验空间的设计,明确建筑的功能分区,思考生态如何与建筑结合,以及如何解决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以此为契机打造楠溪江生态文化村。

3.3.1 配置乡土植物景观

楠溪江地区野生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可以进行科学与艺术的创造活动。基于对楠溪江地区的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发现共有观赏植物761种,其中木本516种、草本180种、藤本65种,其可分为观花、观叶、观果及林荫木四类,如南方红豆杉、红楠、大叶桂樱、香果树等。如在楠溪江源头北部山区、四海山林场和正江山林场的乡土植物景观设计中,充分了解场地属性的基础上,根据山地原有的地形特点,以采种育苗为主,顺应山地坡度采用天然次生阔叶林植物组合造景形式,营造出层次丰富、别有韵味的乡土植物景观。

3.3.2 设计乡韵河道景观

在满足兼顾生态与美学要求上,进行河道改造和村落沿河景观的设计。在小楠溪原有的河道基础上适当拓宽改造,恢复鹅卵石滩、增添生态浮岛和亲水平台,配以当地水生植物,美观环境的同时进行水质的分层净化,将地表的雨水经过一层层的过滤再流入地下,达到天人合一的水系布局。

3.3.3 改造乡情民宿建筑

楠溪江地区建筑的基本单元是一个个完整的聚落,从大局到细微之处无不渗透着乡村风光和当地文化的真实状态。生态民宿和建筑改造以整体保护为主,辅以局部整治。其改造主要着力于建筑外立面,不对原有建筑进行破坏,村落中的田地仍然保留,民宿经营者可以开展、蔬菜水果等各类农作物自助采摘活动。在建筑材料选择上,首先考虑沿用当地的原有材料,同时配以自然元素的竹及大量的木材,在体现当地特色、物尽其用的同时,回归自然美、体现纯朴质感。其次,建筑参考借鉴设计师王澍的“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建筑观运用到此次设计中来,将建筑与楠溪江自然环境深度融合与升华,同时,保护和传承楠溪江的耕读文化、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是打造民宿旅游及周边产品的基础性工作。

4 结语

“两山”理论是站在依托绿水青山新起点上的乡村振兴的表达方式[11],实现楠溪江的振兴发展,不仅需要绿色可持续地开发其固有“绿水青山”资源,还要发展其衍生和配套的产业,这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的合理化表达,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全面解读[12]。“两山”理论可以推进社会主义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着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新思路。

猜你喜欢

楠溪江绿水青山资源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绿水青山
楠溪江畔美人靠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楠溪江:陶渊明笔下的“古朴天堂”
绿水青山
人间福地楠溪江
绿水青山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