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五虚勿近,五实勿远”新释❋
2020-01-14冯文林
冯文林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 510515)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和学习,同时对其研究更是层出不穷。然而,由于《内经》成书久远,历代医家对其字词句的注释也莫衷一是。笔者在讲授《针灸医籍选读》时,对《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五虚勿近,五实勿远”有与以往不同的理解,现论述如下。
1 “五虚勿近,五实勿远”的古今释义
1.1 “五虚”“五实”古今释义
首先,“五虚”“五实”释义为“五体”虚实。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注释《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所载“五虚勿近,五实勿远”中的“五虚”“五实”曰:“五,谓皮肉脉筋骨也。[1]”其次,“五虚”“五实”以“五体”虚实指代“五脏”虚实。按照《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载有的五脏各有所充,故《素问注证发微》注曰:“人有五虚,五脏皆当至于既实而后可以去针;人有五实,五脏皆当至于既虚而后可以去针。[2]”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针灸医籍选读》规划教材[3-4]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针灸医籍选读》[5]中,都引用了《素问·玉机真脏论篇》中对“五虚”“五实”的论述以注释《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所载“五虚勿近,五实勿远”中的“五虚”“五实”,即“帝曰: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可见“五虚”“五实”可以指五脏的虚实。第三,“五虚”“五实”可以泛指“虚实”之证。《类经·针刺类》将“五虚”“五实”泛指为“虚病”和“实邪”[6]。第四,“五虚”“五实”指代体质的盛衰。石晓理[7]等发挥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用药如用兵论》所言“虚邪之体”“实邪之伤”,认为“五虚”“五实”并非等同于虚证、实证,“五虚”指患者体质较弱、身体即精神状况较差,“五实”指患者病势亢盛[9]。
1.2 “五虚勿近,五实勿远”多视角释义
古今对“五虚勿近,五实勿远”(《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的争议也主要集中在“勿近”“勿远”等多种具体补泻方法的运用方面。首先,杨上善注曰:“此五者虚,勿近泻之;此五者实,勿远而不泻。[1]”所以今人据此指出,五脏正气俱虚之证,泻下不可过于猛急(近,急也);五脏邪气俱实之证,泻下不可迟缓(远,缓也)[9]。其次,《素问注证发微》注曰:“但五虚勿可以近速,恐实邪之尚留;五实勿可以迟远,恐正虚之难复。至其已虚已实,可以发针之际,则所间特止瞬息耳。[5]”于是,后人发挥为虚证正气难以恢复,所以不可近取;实证邪气容易侵袭,所以不可以远攻[2]。第三,《类经·针刺类》注曰:“虚病不利于针,故五虚勿近。实邪最所当用,故五实勿远。盖针道难补而易泻耳。[6]”于是,后人发挥为五脏精气虚不要草率用针刺治疗,五脏邪气实则不要轻易放弃针刺治疗[3-4]。第四,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用药如用兵论》中说:“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威武也。[7]”所以石晓理等认为,“五虚勿近”指患者体质较弱、身体即精神状况较差时应尽量避免进行针刺治疗,“五实勿远”指患者病势亢盛时宜及早进行针刺治疗[8]。
2 “五虚勿近,五实勿远”新释
2.1 “五虚”“五实”
《素问·玉机真脏论篇》在论述“五虚”“五实”转归时指出:“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其中“浆粥入胃”似乎与《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五虚勿近,五实勿远”所在的段落强调运用针刺疗法不一致。“按:《玉机真脏论》亦有五虚五实,但此就针法而言”[5]。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的“五虚”“五实”,并非是《素问·玉机真脏论篇》中的“五虚”“五实”。
纵观《黄帝内经》162篇,《素问·调经论篇》虽然未必像《素问·玉机真脏论篇》那样有明确的“五虚”“五实”名称,但是《素问·调经论篇》也蕴含有“五虚”“五实”,而且可以用针刺治疗:“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正如《类经·针刺类》所言:“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五虚五实,如调经论云神、气、血、形、志,各有有余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6]”由此可见,“五虚”可以泛指五脏虚证,“五实”泛指五脏实证,抑或是泛指虚证、实证等,这与古今的发挥演绎是契合的。
2.2 “五虚勿近,五实勿远”多视角释义
根据《内经》涉及“远近”的相关原文释义“五虚勿近,五实勿远”,大致可以从针刺、方药治疗等诸方面做出新的论述。
第一,由于《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五虚勿近,五实勿远”所在原文段落前后都围绕“针刺”治疗,所以以针刺疗法释义“五虚勿近,五实勿远”最为合理。虽然《素问·调经论篇》中载有:“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的具体针刺治疗方法,但是归纳起来,仍然秉承“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法则。根据《灵枢·小针解》曰:“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可见,治疗“五虚”应该“刺虚者,刺其去也”(《灵枢·卫气行》),故“勿近”;治疗“五实”应该“刺实者,刺其来也”(《灵枢·卫气行》),故“勿远”。
第二,由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到“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所以,“五虚勿近”即“五虚”不要用(接近)针刺治疗,“五实勿远”即“五实”不要远离针刺治疗。
第三,由于《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又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所以“五虚勿近,五实勿远”可以被认为是互文句,即“五虚勿远近,五实勿远近”。也就是说,“五虚”“五实”临证取穴治疗时都不要忽视“远近若一”的规则。
第四,将《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五虚勿近,五实勿远”可以进一步推演到方药治疗中。联系《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的“近者奇之,远者偶之”和“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可知“五虚”治疗不用“奇之”制,同时需要“制大其服也”;而“五实”治疗不用“偶之”制,同时需要“制小其服也”。这种论点与上述三点相比有待进一步结合临床探讨。
由此可见,“五虚勿近,五实勿远”(《素问·宝命全形论篇》)通过不同的视角在肯定古今论述治疗“五虚”“五实”所采取的具体针刺操作和方药补泻的基础之上,也概括了针刺方面需要重视“远近若一”,药物治疗需要重视方药配伍的“奇偶”和“大小”方等医疗实践过程。
3 小结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载有“五虚勿近,五实勿远”,体现了虚证和实证的治疗方法,尽管《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有明确的“五虚”“五实”论述,但是以《素问·调经论篇》载有的“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以及相应的针刺治疗可知,“五虚勿近,五实勿远”中“五虚”“五实”更为符合《素问·调经论篇》所论。结合《内经》其他相关原文可以推断出“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蕴含有多角度的治疗,而且“近”“远”主要体现针刺治疗“五虚”“五实”,但也可以结合临床实际指导方药治疗“五虚”“五实”。总之,《内经》的论述已不仅仅局限于具体操作,而是高度概括了医疗实践的过程,因而其解读具有广泛性。